?

淺談中職音樂教學中音樂素養的提升

2017-03-10 12:44蔣青利
青年時代 2017年4期
關鍵詞:中職素養情感

蔣青利

摘 要:中等職業教育學校中,設置中職音樂教學課程非常重要,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起到積極作用。音樂是一門藝術,對音樂素養的培養能反應學生內心情感,增強學生鑒賞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經常引導學生進行音樂鑒賞,有助于促進學生智力開發。但是當前中職音樂教學方式方法還不完善。本文通過分析中職學校音樂教學中提高音樂素養的重要性,提出了完善中職音樂教學的有效方式。

關鍵詞:中職音樂教學;音樂素養

音樂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一種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形式。人們通過音樂中傳達的藝術精神熏陶自身的文化素養,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陶冶自己的情操。中職音樂教學中提升學生音樂素養十分重要,對學生身心發展起著積極向上的作用,有助于學生提高鑒賞能力,增強文化底蘊,那么如何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素養,將是本文具體討論的內容。

一、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的重要性

(一)中職學校中開展音樂教育,提升學生音樂素養,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F如今,已經不是以分數論英雄的時代,國家需要的是綜合素質高,各方面優秀的綜合型人才,提升學生音樂素養,能幫助國家培養高素質、高水平、全面型人才。中職學校中,應開展以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為中心的音樂課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高綜合素質。

(二)中職學校的課程設置中,音樂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充分體現音樂教育在中職教育中的重要性。所以,老師們必須將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作為教學質量是否合格的衡量標準,培養一批具有高音樂素養的學生,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做輔助,利于學生的人生發展。重視音樂素養的提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創造力,學生在欣賞音樂本身的同時,將自己的內心情感賦予到聽覺和感覺中,有利于學生感情的宣泄和情感的培養。

二、中職音樂教育的現狀

(一)對音樂教育缺乏重視

現在,一些中職學校仍把分數作為衡量教學質量好壞的標準,所以重視文化課的設置,而忽略了音樂課的重要性,減少學生音樂教育的進行,致使學生失去鑒賞音樂的權力,或者僅把音樂當作逃避文化課的工具,并沒有真正欣賞音樂的魅力。還有一些中職學校,音樂講師資歷不合格,對音樂鑒賞不到位,教學過程枯燥無味,給學生以錯誤的引導,致使學生對音樂教學逐漸失去興趣。

(二)中職音樂教育教學模式單一

現如今的中職學校中,音樂教育僅停留在設置課程這一表面層面中,無法真正啟動音樂資源,調動學生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授方式過于單一,仍保留傳統填鴨式教學法,無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無法培養學生鑒賞音樂的能力。在教學模式上,如果能將學生積極性調動起來,吸引學生自覺培養音樂素養,那么中職音樂教育將邁上新的臺階。

(三)教學設施不夠完善

現如今,中職學校的音樂教學資金不足,一方面,教學設備不足,一些中職學校在開設課堂時,仍使用大喇叭或老式錄音機設備,音質不好,直接影響學生欣賞音樂的心情,從而使學生喪失興趣。另一方面,教學資料不足,教學資料不能及時更新,仍是過去繁雜的理論知識,無法與時俱進,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學習。這些不足,都對培養學生音樂素養造成一定的影響。

三、如何培養學生音樂素養

(一)學習樂理,掌握音律

音樂是上帝的語言,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人們即使語言不同,也可以通過音樂的節奏來互相交流。不同的國家音樂風格不一樣,全世界共有幾百種音樂風格,現在流行的音樂中,爵士音樂和民謠音樂最受學生喜愛。但每個國家的音樂節奏都不同,人們在豐富的音樂世界中享受著不同種音律帶來的同種樂趣。音律千變萬化,節奏卻不盡相同,想要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增強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最好的捷徑就是加強學生的音律學習,讓學生感知音樂的聲韻與節奏的變化。就拿演唱這一學科來說,民俗和通俗音律不一,從而演唱手法也不一樣,各有各的特點,如果僅憑老師單純的告訴,學生不自己親自試著唱,學生無法體會兩種唱法的音律不同,就無法領會兩種唱法的精髓。這種教法只是教會學生模仿,而非提高學生音樂素養。授之魚不如授之以漁,學什么東西都要先明白其中的道理,掌握其中的方法,才能學的好又快。所以,無論什么類型的音樂,老師要先教授學生樂理知識,區別音樂類型,給學生實踐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比如:在對某種音樂的教學中,老師要先講解此種音樂的特點,包括音樂的韻律,音律。節奏及和弦等內容,讓學生先對此種音樂有個初步的了解。再引導學生根據此種音樂的韻律特點找尋相近的音樂,加以欣賞,鞏固學到的音樂知識。這樣不僅增強了音樂教學的趣味性,更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素養。

(二)學會欣賞音樂詞和曲

人類是一種多愁善感的動物,人們總是習慣把看到的想到的事物以一種感性的形式表達出來,音樂的產生,就是人類在表達情感道路上的藝術結晶,所以音樂的表達一定是情感的表達。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體會音樂中的情感,理解歌曲的意境。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對一首音樂賦予文學說明,滲透文學知識,渲染文學藝術,使學生感受作者在創作音樂時的所感所想,感受在藝術創作時散發的文學魅力??梢詮脑~和曲兩方面進行引導。比如,以《靜夜思》作為音樂教材,學習者要理解這首詩的出處,它是唐朝著名詩人李白夜晚無眠,發現明月當空映床頭,想起自己離家久遠,不免心生憂郁,提筆寫下了這首思鄉之作。通過對詩詞背景的解析,學生在欣賞時要將李白詩人的豪爽以及思鄉的哀愁同時表現出來,更能與詞曲達到共鳴,提升學生文學素養和音樂素養。將音樂教學賦予文學知識,能在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同時提升文化素養。音樂本身就是一種文化。

(三)增加實踐,提升興趣

在中職學校中音樂教育時,增加學生實踐的機會,是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的有效方法。學生喜歡音樂,愛好音樂,多源于對音樂的興趣,作為中職學校中音樂的培養者,我們應該積極保護學生的這種興趣,增加其參加興趣活動的機會。一方面,要摸清學生喜聞樂見的音樂類型,從學生感興趣的音樂類型入手,激發學生對音樂素養培養的興趣,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網絡多媒體,開展音樂式教學,給學生展示自己音樂素養的機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比如,從學生感興趣的流行歌曲入手,先選擇具代表性的幾首歌曲,分析其韻律,使學生了解歌曲的樂理節奏,再結合歌詞文化內容,開展相關音樂活動,激勵學生根據歌曲節奏音律,填寫歌詞,既提高了音樂素養,又鍛煉了寫作能力。再比如,鼓勵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音樂社團,不僅限于唱歌跳舞類,也包括樂器、創作表演類,使學生了解多種音樂知識,開闊學生音樂眼界。建立音樂社團,融合多種類型的音樂,不只是流行音樂,還有帶有地方特色的音樂文化,像閩南歌曲、福建民族音樂等,感受不同民族的音樂底蘊,了解不同地方的音樂藝術,更深刻了解我國傳統的民族音樂文化,從而培養對音樂的樂趣。促進學生與學生交流,鼓勵學生發表原創作品,并由校方每年舉辦社團節目,給學生提供音樂表現的機會,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由衷喜愛,提高學生音樂素養。

(四)表情與形體訓練

人們通過音樂表達情感,也通過表情、形體表達情感,所以在進行音樂表達時,不僅要將自己的情感表現出來,也要將自身的表情、形體同時配合這種情感,只有表情和音樂結合起來才能真正表達出音樂的情感。這就要求中職音樂教育在提升學生音樂素養時,不僅要培養音樂樂理知識,還要注重學生表情和形體的訓練。不然,很難達到完美的培養學生素養。比如,歌曲在演唱的時候表達情感需要通過演唱者的表情體現出來。當唱悲情歌曲的時候,自然要表現的不那么高興,唱高興歌曲的時候,自然要歡快一點,只有這樣,人們才能感受到歌曲的情感。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音樂教育在中職學校的課程設置中必不可少。它的存在,關系著學生身心是否能健康發展。在音樂的熏陶下,學生不僅能提高自身音樂素養,更重要的是能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增強自身審美能力,開拓自身智力。正因如此,教師更應重視中職教育中的音樂教學,摒棄過去“唯文化課”的傳統思想,積極謀劃設計適合學生發展的音樂教育體制,引導學生培養欣賞音樂、喜愛音樂的思想,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同時,提高其綜合素質,為即將到來的信息化社會建設出一批素質極高的后備軍。

參考文獻:

[1]李芳.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應重視學生三種能力的培養[J].才智,2012(29):59.

[2]田鳳霞.淺談如何提高中職校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職業教育(下旬刊),2014(07):83-85.

[3]房玉紅.淺談鋼琴教學中提升中專學生音樂素養的措施[J].民族音樂,2013(03):119-120.

[4]戎蓉.淺談在音樂欣賞課中提高學生音樂素養[J].成功(教育),201006):225.

[5]張麗莎.讓音樂走進生活——探索中職音樂教學新思路[J].才智,2015(24):132.

猜你喜歡
中職素養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情感移植
果真是“誤了百萬中職生”嗎?
構建中職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