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精”“略”,處理略讀課文的“難舍難分”

2017-03-10 13:26許聰
青年時代 2017年4期
關鍵詞:重點課文情感

許聰

自從新課程別出心裁地安排略讀課文后,雖然編者用心良苦,卻對我們不少老師在教學中帶來不少的困惑:略讀課文怎么教?一節課40分鐘完成,什么可以略,什么不可以略?那么美的文章為什么要略讀呢?略讀課文可以處理成精讀嗎?這些困惑影響了老師們的教學,于是就出現了精、略不分等現象。

我們在教學時,對于精讀課文把握都比較準確到位,能通過調動各種教學手段達成教學目標。而對于略讀課文,則由于理解的差異,把握的尺度不盡一致,沒有規范的要求。有的放不開,還是把它當作精讀課文那樣來教,有的則是一味聽任自讀,當作課外閱讀文章一樣,缺乏必要的指導,導致“精”“略”不分。其實,略讀課文作為閱讀教學的載體之一,它在一個教學單元中的定位、目標以及閱讀方法等,是有別于精讀課文的。我個人認為把握略讀課文教學的關鍵,就是正確認識略讀教學中的“略”與“精”,并能正確處理。

一、略讀教學中的“略”處理

(一)教學環節上求“略”

課堂結構求簡已成為語文教學的大趨勢,而在略讀課文的教學中,對于“結構簡約”有著更高的要求。只有在教學環節上精簡,才能保證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與空間。在略讀課文的教學中,減少了識字、學詞學句等許多頭緒,教學目標更為集中,教學重點更為突出。采用大板塊、大框架的設計,避開精讀課的線性設計,成了略讀教學走向簡約的法寶。

(二)教學內容上求“略”

略讀課文的教學任務是什么?課標在“評價建議”中指出:“評價略讀,重在考查能否把握閱讀材料的大意”。理解略讀課文的要求應低于精讀課文,一般是要求學生能“粗知課文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避免教學內容的面面俱到。閱讀活動的設計也要避免精讀課的講析,應以練習設計為主,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在自主的言語實踐中獲得語文能力的提升。

(三)教學方式上求“略”

略讀課應把握好方法上的“粗放”。略讀課文只有一課時,因此決不能求全求深,抓住一點,一課一得就可以。至于抓哪一點,單元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前都有“導讀”,這既是學生的閱讀提示,也是教學的依據。教師課前要細細研讀,應充分利用課文前面的“閱讀提示”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并以此展開教學,使整個教學過程顯得大氣、簡約,避免教學環節的繁瑣復雜,使整個教學結構粗線條化。這樣才能做到該“精”的精,該“略”的略。我認為可以采用“助學式”教學方式:讓學生圍繞“閱讀提示”展開自學,教師要力求扶、放并舉,既不放任自由,也不矯枉過正,做到“淡妝濃抹總相宜”。

(四)學法指導上求“略”

略讀課文更應構建開放性課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留足學生的自主閱讀時間,教學流程不宜過細過精,重在學生的自主感悟,同時應關注學生的學習起點與學習基礎,要求不能過高,以免學生消化不良、導致效果不佳。課堂中把學生引入到文本后,教師應該適時退到不引人注意的角落,使學生走到前臺,用已經在精讀課文學到的閱讀方法,并參照“閱讀提示”充分地閱讀、思考、交流,培養他們自主獨立閱讀的能力。教師只對學習進行組織以及點到為止的引導。不妨可以試試“自助式”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讀自悟與合作學習:一是自主閱讀。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反復品讀,用自己的學習方法讀懂課文。對課文內容的感知和思想感情的體會,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允許有自己獨特的主張,允許有程度的差別,有多少收獲就算多少,只要是出自真性情的,就值得肯定。

二、略讀教學中的“精”處理

(一)重點感悟內容當“精”

略讀課文教學中要整體把握“略”處理,重點感悟“精”處理,略與精相輔。因此在與學生的感悟和交流中尋找“精”的落腳點,力求做到“教”略而“學”不略。其實,略讀課文的教學目標更為集中,教學重點更為突出。文章的重點、精彩之處還要引導學生細細品讀,使略讀與精讀互相融合,綜合運用。

在略讀教學中,應當給足充裕的時間讓學生讀課文,通過深入研讀,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我們的任務只是在關鍵處引導、點撥,把大量的時間和空間都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閱讀、自由交流、自悟表達中體會情感,在扎扎實實的讀的訓練中用心觸摸語言,表達自己的真摯情感。

(二)研讀導悟語言當“精”

我們知道當在精心創設的情景中,學生進入充滿情感的朗讀狀態時,就會自主領悟內容,品味情感、,師生涵詠其中,在朗讀想象中深化了對課文的理解。正如一句話說得好“心要得其義,口必得其語?!?由此可見,在學生研讀的過程中,不可小看老師的“導悟”作用,有時老師藝術性的寥寥幾語就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

(三)重要問題設計當“精”

教學中,必須緊緊抓住重點部分,提出特別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指導學生一步一步地細讀解疑,方能在內容理解、情感感染與語言感悟上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在教學中要大膽取舍,抓住統領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細細品讀,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及語言特點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

我們的課堂應以會學、掌握方式方法、獲得人生體驗為目的的課堂;是促使人人獲得不同發展的課堂,讓學生逐步形成自己的學習觀;并力求使學生通過對課文中語言文字的理解,產生情感的共鳴,感悟生活的智慧,并經歷語文知識的“再創造”,明白課文中所蘊涵的道理。略讀課文的課堂目的亦是如此,略的是教師教的形式,不能略的是學生學的實質。說到底一句話:“略讀”課文,更需我們“精心”設計!

猜你喜歡
重點課文情感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背課文的小偷
情感
重點推薦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這些是今年要重點做的事
情感移植
重點報道
重點報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