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聊新媒體那些事

2017-03-11 19:39常冰
經營者·汽車商業評論 2017年1期
關鍵詞:業界傳統媒體汽車

常冰

新媒體大張旗鼓碾壓傳統媒體的勢頭現在好像開始減弱了,尤其是在汽車業界。經歷一年多的“萬”花齊放之后,人們發現更自由更開放的新媒體并未提供比傳統媒體更有價值的信息,盡管看起來豐富繽紛了許多。

實際上,與傳統媒體相比較,新媒體本質上只是信息傳播手段和方式的變化。雖然傳播途徑的豐富和個體化在邏輯上應該能夠挖掘出更多的信息,但汽車業界高度專業化的特殊性決定了信息源并未因為新媒體的出現而變得更多,這些更自由的渠道自然也就收獲不了更多的輸入。

輸入不足,甚至導致一些饑渴的新媒體開始自制輸入?!赌硰妼嶒炇摇分愋旅襟w便是代表,他們煞有介事地翻出一些汽車理論和產品知識,或斷章取義或有意曲解,輸出一堆毫無意義但卻吸引眼球的噱頭和所謂“內幕”,充分迎合了對汽車技術一知半解的大眾心理,一時間鬧得很是風光。

不負責任的自由媒體對大眾和業界的傷害與“網絡人肉”行為之惡頗為相似。一開始覺得痛快淋漓,但很快就發現,不負責任的行為影響被高科技自由途徑快速放大之后,迅速混淆了所有的信息是非,不論有無價值是否真實全都會被貼上懷疑的標簽——最終一切都無法信賴,重新陷入與完全封閉狀態相似的閉塞。

傳統媒體由于一系列復雜的基本生存需求,往往表現出信息層層過濾、觀點層層修正的被動與不自由。一款新車上市,幾乎每本雜志都會同時報道差不多相同的內容,所有的批判也都是無關痛癢的細枝末節,表達方式也是“尚有不足、仍有提升空間”之類套話——這的確令人厭倦——但他們無論如何都不至于像那些無良媒體一樣無中生有胡編亂造擾亂視聽。

我并無意為傳統媒體辯解,因為傳統紙媒(包括其衍生新媒體)我看的也越來越少——有很多的確是枯燥無味。但能夠召集具備相當專業素養的記者,深入產業界一線訪談蹲點調研,反復驗證事實和數據,悉心組織文字修辭撰寫文章的,創造出有價值的內容的團隊,大多還是來自傳統媒體。

即便是一些洋溢著個人英雄主義氣質的業界名人自媒體,其背后也都是依靠非常專業的團隊合作,若是一兩個人單打獨斗,一般是撐不了多久的。

當然,某些業界大咖自己一個人創立新媒體發聲,就汽車相關各種話題嬉笑怒罵,精彩程度與含金量不屬于一般團隊水準,也是傳統媒體絕不能比擬的。這一點倒是必須承認,以往只在高端場合露面、一般人難以得見的大人物,現在借助新的媒體傳播形式,可以進到尋常人的耳中和眼里,確實接地氣了許多。

不過,可別忽略了大咖們的養成過程,說句話錄段音頻影像是很簡單,但正所謂臺前一分鐘背后十年功,之所以被稱為大咖,其專業知識、人脈交往和行業聲譽的積累又怎會容易!

其實無論哪種情況,都有著共同的一點,那就是真正能博得人中意的、有價值的內容肯定不是那么容易得來的。哪怕是汽車愛好者收集整理些歷史資料和圖片(這類新媒體簡單可愛,頗受好評),也都需要相當的背景知識積累,不是會用搜索引擎就能搞定的。

因為新媒體形式的出現,便覺得自己陡然占據了言論制高點,成了指點江山者,顯然是自大荒謬。這道理簡單得有點像是廢話,但新媒體的自由特性賦予每個人自主發言的權利之后,現實中真的就有些人判斷不了自己的斤兩。他們往往只是接觸了汽車相關的某一部分領域,但并無理性思考和深入探究的能力,更沒有一丁點嚴謹自律的精神。

在網上搜羅拼湊些消息,從國外媒體上翻譯一些充滿偏見和傲慢論調的“犀利”觀點,或者從某些自以為是的業內人士嘴里套幾句內幕,便勇敢地炮制出了貌似專業的猛料內容。

還有些人查閱幾張表格就敢以大數據分析之名總結規律預測未來的,也是一類奇葩。如果市場趨勢和未來產品定位依靠幾份網絡公開數據就能研判,那各大汽車公司的市場部門豈不應該就地解散了?

事實上,汽車這個一向備受關注和熱議的行業,從來都不缺預言家和評論家,在新媒體出現之前是這樣,新媒體出現之后又多冒出來不少——只可惜,還是沒什么用。

猜你喜歡
業界傳統媒體汽車
短視頻對傳統媒體主流價值表達的推動
汽車的“出賣”
業界大事
業界大事
從業界到學界:成功轉型仍需“洪荒之力”
汽車們的喜怒哀樂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如何實現融合與發展
培養多面能手 提高綜合技能
建立內容權威 運用網絡思維
3D 打印汽車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