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氣化,自動化,互聯化

2017-03-11 23:04徐大全
經營者·汽車商業評論 2017年1期
關鍵詞:電控電氣化博世

我今天從供應商的角度談一談,因為整車下面有龐大的供應商的集團,從我們這個角度看下有什么機遇和風險。

人口的老齡化、城市化、能源的挑戰以及互聯網新技術的出現,確實給我們整個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從博世的角度來說,其實這也不僅僅是博世,從整個業界角度來說,電氣化、自動化和互聯化是我們現在花費很多精力在做的事情。

現在簡單預測,2020年全球相當于有電氣化的車是1200萬輛,全球的汽車產量應該是一億輛左右,所以這個百分比已經相當大。2025年全球范圍會有超過15%的新車電氣化。在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這個比例很可能還會更高。

電氣化取代的是傳統的發動機,電機、電控和電池這“三電”中間最關鍵的是電池。電機從發明到現在已經將近一兩百年的歷史,很多公司都可以做,它的復雜程度比發動機要簡單得多。電控也一樣,電動車的電控比傳統發動機的電控簡單很多,所以也可以很多人來做。

唯一的就是電池,電池兩個環節,一個是電芯,一個是電池管理系統。博世、大陸、電裝在電氣化方面通過幾十年的積累有一些領先的地位,但是現在新的技術出現以后,我們很可能失去在電機甚至電控方面的優勢。電池管理系統我們能不能花點時間研究一下,把它做得更好。

還有就是電芯。在未來的十年當中,整個“三電”成本很可能還要再降低50%,這個趨勢也是在實實在在的發展當中。電池還有其他的問題,充電時間問題,耐久性問題,包括未來的電池怎么回收、怎么處理的問題,這方面說到的是挑戰,同時也是很多的機遇。

從博世的角度來說,我們電控、電機是做的,電池方面我們現在也在做,一方面在做三元鋰電池的研發,甚至我們也在研發自己的電池,完成了對美國電池公司Seeo的收購。中國現狀是電池公司大概有50多家得到政府的補貼,實際上從產能角度來說它還是不夠的,因為2016年實際上電池供應也是非常緊張。

簡單算一下,5萬輛車,如果小車每輛車22度電,5萬輛車需要1G瓦時這么大的工廠,未來2025年生產500萬輛車的話就需要100個1G瓦時的工廠。因此,未來電池發展前景還是很廣闊的,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博世很可能在一兩年后也加入這個行業來生產電池電芯。

從自動化角度來說,我簡單列一下從博世角度來看它未來的發展。比如2017年、2018年之前,我們更多的是做駕駛員輔助系統,2018年我們推出自動泊車系統,在可控的大型停車場里面實現完全的自動泊車,按一下手機上的停車鍵,車自己就可以走向停車位并且告訴你停好了,當你回到停車場的時候車自動回到你面前,這樣的情況到2018年會實現。

2020年,在一定的法規支持下,在高速路上實現自動駕駛、自動超車、自動變道也沒有問題,我們已經做了很多實驗驗證這一點。

真正在平時的馬路上,在非常嘈雜的環境里,尤其中國擁堵的情況下,真正實現自動駕駛時間要更長,我們并不是很樂觀,我并不認為2025年以前會實現??陀^地說,我們在嘉定區或是某一個區實現完全自動駕駛,路程還是相當遙遠。

自動駕駛在技術上還有很多的挑戰。博世實現自動駕駛還有幾個大的方向:一是傳感器,它包括獨立攝像頭、雷達,包括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通過雷達作為車的眼睛來探測周圍的環境。

二是智能駕駛控制,包括車在復雜的環境下進行自學習,產生一些數據為以后的車來運用,所以這個智控部分是大問題。

另外一點就是需要網絡,需要云,需要通訊,讓車跟外界時刻連接在一起。這些都基于很多未來的技術挑戰,方方面面都有很多機會。

互聯化,本身就是說我們把車跟外界聯在一起,這也是實現自動駕駛一個必要條件,現在常規的手法是用手機跟車連,通過手機跟外界連起來,這是比較初步的。下一步車載CPU、T-BOX直接跟外界連接,帶來很多新的商業模式和服務模式,這方面又有很多的機遇。

把車跟外面連起來以后,你可以診斷車的故障、管理車隊,產生了很多新的模式。對像博世這樣的傳統公司,還有傳統主機廠來說,存在很大的挑戰,因為牽涉到IT,很多IT行業的朋友也進入到這個行業。傳統公司和新型IT公司怎么結合在一起,怎么在這方面開拓新的產品、新的服務,是我們面臨很大的挑戰。

下一個機遇實際上是說,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我們生活模式在發生變化,從過去的公交車、私人車和出租車,現在已經到了車共享。到未來下一步,這種模式會繼續變成通過網絡實現一體化的出行。

談到智電汽車,它包括工業4.0、中國制造2025。工業4.0,大家會說通過網絡實現自動化,但是博世認為工業4.0仍然以人為基礎,只是通過IOT (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作為一個手段實現更多的事情。從公司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這一部分的拓展空間非常大。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產生,需要更多個性化的產品,產品生產周期需要縮短,希望實現小批量生產,可以隨時更改我們的設計,這些都是推動工業4.0技術在未來發展的局面。

一方面我們給自己250多個全球工廠爭取一步步實現工業4.0。同時對我們的主機廠,對我們產業界的其他行業進行產業制造,打造4.0模式。這方面博世也投入很多,希望跟中國企業一起在工業4.0方面探討更好的解決方案。

最后總結一下,“電氣化,自動化,互聯化”代表了汽車產業未來技術發展趨勢,這三大領域的技術革新將為汽車供應商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電氣化對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具有深遠影響,但在未來20年內,傳統內燃機依舊將占據主流地位, 內燃機技術的優化和升級也將持續推動汽車供應商的發展。

汽車技術的發展對汽車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業4.0解決方案能夠有效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提供定制化服務,是值得供應商關注的戰略升級解決方案。

汽車產業的發展將形成更復雜的商業環境,汽車供應商需要應對來自成本、法規、技術、市場、商業模式等多方面的風險,跨行業跨領域的通力協作將是產業發展的關鍵。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出現以及電池技術的突破,對我們來說很多機遇是在電動車、智能車以及工業4.0的發展上。這幾個方向如果投資者關注,不光投在我們的主機廠,在我們供應商龐大的供應鏈上也可以投入。(節選自徐大全在2016智電汽車投資者大會的主題演講,ABR記者張碩根據現場錄音編輯整理)

猜你喜歡
電控電氣化博世
陳玉東:最本土化的洋博士
博世將在上海車展展示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
選擇博世的理由
印度將在未來四年完成鐵路全部電氣化改造
PLC技術在煤礦提升機電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電控汽油發動機故障診斷誤區淺析
基于調度層面的防止電力機車進入無電區探討
簡析井口操車電控與操車信號系統
博世完成對采埃孚轉向機系統的收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