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 真正的車聯網

2017-03-11 23:07應宜倫
經營者·汽車商業評論 2017年1期
關鍵詞:云端語音聯網

我主要講講車聯網到底是什么,做的過程當中要注意哪些內容。

博泰7年當中從T-box到云端到人工智能,基本上圍繞車聯網的領域都在參與。到2016年研發一共投了6.1億元,有1000個知識產權,2016年拿到一個上海市重大專項,博泰是獲得這項榮譽的唯一一家沒有重資產的民企。

這六七年時間很幸運,博泰積累了很多客戶。2016年我們車聯網設備終端是45萬臺,云端大概是35萬用戶,奧迪占了28萬用戶。實際上車聯網業務在中國的合資品牌、豪華品牌必須要到國際上拿,只有到人家的總部跟全球競爭對手競爭才能拿下。

博泰也是業內唯一一個跨豪華、合資、自主品牌,唯一擁有硬件、OS、云三個平臺能力的車聯網公司。很多公司都在說自己做車聯網,其實只是設備制造公司,或者某一個數據的提供公司,或者只是幫助客戶委托開發的公司。

這么多年走來,總結一下,車聯網低質、低價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在我們的使命當中,最好的品質、最好的體驗性、最好的誠信是我們公司一直貫徹的。

創新在車聯網領域非常重要,如果不是創新的話,很快就會被淘汰。博泰有很多創新,比如全球第一個智能操作系統、全球第一個3G通信車載娛樂系統、全球第一個在線升級車聯網系統等等。

博泰也是全球第一個在汽車內使用自然語音識別系統的,比當時中文版Siri還早了9個月。對于智能產品和汽車產品來講,往往是汽車產品會落后智能產品四年,可見我們的創新是相當不容易的。

比如反光在車內是很大的挑戰,特斯拉的屏幕也沒有完全消除光的影響,博泰跟康寧合作了世界上第一塊不反光的黑洞玻璃。這只是一個小的例子,每個創新都是解決了用戶的痛點。

對博泰來講,車聯網經歷了非常痛苦的過程,前幾天和一家新造車勢力的董事長在聊,說現在有很多不同背景人在一起,大家說的話都是不一樣的。博泰在這七年融合了整車廠、零部件公司、互聯網公司、咨詢公司、軟件公司等不同行業、不同專業的人才。

展開來講,車聯網涉及Linux、安卓智能娛樂操作系統,儀表還有HUD、橫屏、豎屏這些車載的體驗端,再加上云、操作系統應用、通信、T-box、ADAS、無人駕駛,再到云端數據內容、TSP、AR、語音、地圖、第三方服務的平臺,非常復雜,而且跨的行業非常多。

所以,認識車聯網,你一定要看哪家到底做成了,而不是聽哪家想做,這兩個差得太遠了。

從組織架構來講,我們一邊是面對車廠的體系,一邊是互聯網公司,包括云端的研發、合作、軟件和產品的研發。

產品永遠是第一位的,博泰產品研發的立項原則是遵從FANTASTIC這個單詞,即產品是不是有頻發需求(Frequent)、讓人著迷(Amazing)、剛性需求(Necessary)、讓人感動(Touched)、先進的(Advanced)、極簡的(Simple)、有品位(Tasteful)、聰明智能(Intelligent)、有創造力(Creative)。

每個詞都不是說說,只有拿出能夠超越市面上兩倍、三倍好的產品才可以在市場上立足。汽車行業比較有意思,如果有好的產品,寶馬、奔馳、奧迪很容易就知道然后找到你,因為他們有專門的調查部門在全球市場上看哪些公司是優秀的。

操作系統是基礎

解決用戶體驗意味著操作系統和硬件都要做,如果沒有好的TSP,音效肯定做不好,沒有好的音樂應用邏輯,交互就做不好。如果沒有云端上千萬首的曲庫,我們在車上就聽不到高品質的音樂。只有有了好的音樂應用、好的音樂源和品質,車上的音樂才可能是天籟之音。

有好的語音交互,有云端的風噪、胎噪、個人輸入習慣的語音噪音和自然學習庫,語音體驗也能做好。丟其任何一端,都不可以獨立成立。這也就是為什么蘋果給大家感覺體驗不錯,就是云端和OS都做得非常好,當然云端是交給開發者完成的。蘋果跟谷歌不一樣,它不是互聯網公司,只是一個產品公司。

車聯網公司的核心是操作系統。博泰從2009年開始做操作系統,有120位同事一直在開發,目前在汽車操作系統積累最多也是最先進的,已經實現了全車規劃與汽車深度耦合。

操作系統從底層到中間層、到上層、到應用是非常難的事情,要考慮到硬件、安卓升級、應用軟件的升級、界面,還有全車規劃的很多工作。

總而言之,不管是做儀表、智能性設備、智能汽車還是車聯網娛樂終端,操作系統永遠是基礎,如果沒有操作系統很難做出好內容。

我們公司已經投了3.3億元,如果你沒有準備3億到5億元的資金,車聯網這一塊的核心硬件是很難涉及的,不是簡單從買幾個方案就可以做做車聯網。

第二部分就是地圖,我們在用高德、四維圖新,也在用百度,在車上都有接入,包括CarPlay、CarLife。我想說的是,如果你需要有數據,地圖引擎、軟件、架構必須要用自己的,地圖數據、路況數據可以向高德、四維圖新這類圖商公司采購。

所有地鐵、公交、汽車、飛機的交通數據是打通的,如果沒有這些數據,就很難給用戶帶來很多選擇。如果你沒有數據,你一切都做不了,甚至可以說用戶對你需求提出的更改,你都做不了。

舉例子,我們家小區很大,每次導航都讓我走東門,其實我想走北門,北門離我家很近,為什么不可以自動變成北門,再說北門10點半關門。沒有數據、沒有引擎、沒有軟件就不能做到滿足用戶這些要求。

后面是云端,云端很關鍵,亞馬遜投了幾十億美元,云不是那么容易做的。對汽車客戶來說一般服務十年,但是很多互聯網公司今天接了,明天就死了,所以你可能會同時接6到7個,有一家消失了,另外一家會自動補上。

比如客戶對天氣的要求不一樣,奔馳要求一公里精準天氣,奧迪要求國際天氣,很多國內車廠對PM2.5比較關注,這就是不同天氣源提供商提供的,怎么形成完整的通信界面和交互界面,而不僅僅是APP。

還有就是怎么結合語音做得更智能化,這要求平臺有足夠的支撐能力。如果沒有支撐能力,你做的就是應用產品,是不能被延續也不能升級的。

我們現在的車聯網服務是按照三個方向去做,有9塊云,包括大數據、AR、第三方數據、運營、自然語音、地圖、車聯網數據以及所有第三方內容。

我們在做很多產品的時候,要有非常好的設備管理和用戶管理。比如我在任何地方坐上一輛車,里面都是我喜歡的內容、知道我要去哪里,這就要對不同用戶進行管理,還要對不同用戶的不同產品進行管理。上車之后不需要設置導航,導航是自動化的,這就意味著設備和設備的場景化是需要交互的。

再舉例子,年輕小伙子去泡妞,小姑娘說咖啡館的音樂很好聽,可是你什么都不知道。如果你戴著非常智能的眼鏡,你眨眨眼睛就可以知道她說的音樂是什么,這也是跨場景的。很重要的是要根據用戶的不同設備建立相互之間的交互,產品將來也會有不同國家、不同語言的版本。所以平臺一定要建立好,如果沒有平臺只能做出一個智能硬件。

這就是為什么很多智能硬件上市后都會失敗的原因,因為它既沒有OS也沒有云端,既沒有平臺也沒有服務內容,它只有一個產品,接兩個手機應用,怎么能夠成功呢?它完全沒有解決用戶的剛需,所以平臺是非常關鍵的。

賬戶系統也很重要,無論是購物、看電影、支付,要基于不同的數據把賬戶打通。

整個車聯網下面是設備,中間是終端,上面是云端平臺,再上面是內容和車輛數據、服務數據以及所有路況數據。

大數據方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太太發微信說回來帶點橄欖油,我說好的,這意味著我回到家橄欖油已經在了,這是谷歌、亞馬遜花幾十億美元在做的,這是未來一定會發生的,就是AI人工智能。

人車交互人工智能

圍繞汽車有兩方面,一個是無人駕駛,一個是人車交互,人車交互人工智能是更加有價值的一個方向。

車上有一層層菜單,未來都是隱藏交互。眼睛看和用智能手機觸摸的速度是一模一樣,而且眼睛的下意識比嘴巴更好,這個前景是非常大的。這個可以被量產,黑暗情況下也可以識別。

這是我們產品規劃部的設計。假設你來了一個電話,你不需要手揮一揮,其實手勢識別并不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在車里會有安全影響,你眼睛看它一下就可以了。

同樣你看到很多ADAS問題,你看到哪兒,它就會告訴你那里的情況,當然有些情況會主動告訴。眼球識別我們認為跟語音和屏幕一樣,是下一代汽車識別的核心內容。

除了眼球識別以外,AR將來也是非常重要,現在我們正在開發一代智能眼鏡,明年年底會上市。

未來汽車車聯網顯示還有一大塊的便利就是在擋風玻璃上。擋風玻璃都變成增強現實AR,前面的屏幕就不需要了,這個產品大概在2018年會量產,成本很貴,但是我們在做,這是我們認為未來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

蘋果是一個硬件+軟件的公司,谷歌是云和數據公司,未來就是AR和人工智能的公司,核心是硬件、云端平臺和各種內容。

汽車相對于交通和家庭來講,它最簡單,國外十個公司,國內十個公司,20家拿下,你就把物聯網拿下,為什么物聯網到今天還沒有實現,就是因為它缺乏大規模的應用,沒有大規模應用是很難做的。

我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智能家庭和智能汽車一樣非常重要。整個架構上我們可以提供智能化的產品,又可以當家庭安全檢查儀,又可以當門禁系統,也可以教你做菜、給孩子講故事,也可以當車載設備這樣的產品。我們也可以有類似于非常智能化、帶屏幕的產品。

大家看到汽車的挑戰很大,因為汽車的使用率提高了,汽車數量會下降,90后自己擁有汽車欲望在減少,中國人口老齡化、交通壓力,還有很多汽車公司往軟件公司在走,所以未來汽車肯定會變少。

在傳統汽車、新能源、自動駕駛這幾個領域,只有車聯網這一層跟人有關系,也只有這層做到100%覆蓋、80%以上活躍度時,才能談商業模式。

從整個車聯網來講,底盤懸掛就是硬件,變速器就是大數據能力,整車電子架構就是計算運營能力,發動機就是語音,汽車電子就是軟件電子,內外飾就是用戶體驗,主被動安全就是高級輔助駕駛與無人駕駛,基礎是所有第三方數據內容的接口。

我們的經驗是,一家車聯網公司一定要有創新能力、專利、合法性、資質、研發經驗、成熟性、領先產品質量,包括國際競爭力,不能只拿國內業務,還有品牌知名度。同時,必須要有很好的體驗產品,必須要有自己的OS,必須要有自己的引擎和軟件,應用數據。

你必須要有非常領先的下一代TSP,必須在生物識別、交互能力比較領先,必須對互聯網有開放的接入,包括很多語音、電商都可以接入進去,形成AR。

還必須要有OTA,需要有用戶運營能力,SOP只是項目剛剛開始,要有原創產品優化,要有研發團隊,要有第三方很好的合作能力以及云端平臺、大數據平臺和戰略資質。

我前面跟大家分享的有點枯燥,但我認為都是干貨。大家天天都在聽車聯網,我想告訴大家一下盲人摸象的象是什么樣的,怎樣的公司才真正在做車聯網,我們希望在中國誕生更多像博泰一樣堅持原創創新、堅持平臺開發,不是簡單代工的車聯網公司。(節選自應宜倫在2016智電汽車投資者大會的主題演講,ABR記者張碩根據現場錄音編輯整理)

猜你喜歡
云端語音聯網
“身聯網”等五則
微信語音恐懼癥
在云端永生
云端旅行
魔力語音
Magic Phonetics魔力語音
風口之上,車聯網系統將是“另一個”手機系統?
對方正在輸入……
中國移動物聯網連接規模超6000萬
在云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