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意識形態探究馬克思主義與傳統文化結合

2017-03-11 13:43祁敏超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17年21期
關鍵詞:中觀宏觀層面

祁敏超

(太原師范學院,山西太原 030619)

習總書記曾多次強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思想精華與道德精髓,對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弘揚和改革具有重要意義?;趯κ糯缶竦纳羁汤斫?,對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進行探究,希望能夠明確結合及發展的現實途徑。

1 意識形態研究的“價值化”轉向

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角度出發,探究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路徑,需要首先明確這一研究方向的正確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身,就在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的范疇內,而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主流意識形態的本質是相同的,所以兩者的建設路徑,也應該具有一致性。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就是加強主流意識形態建設,對鞏固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在意識形態領域中的主導地位來說,具有極高的可行性。由此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在理論、涵義等多個方面,具有較高的重合性。因此,從意識形態的角度入手,便于獲得更加明晰的研究與探索思路。

針對意識形態的研究,存在一種分層理論,也常將社會功能作為意識形態研究的一項重要指標。通過對多種領域、各個時代中的主流意識形態的形成進行分析,不難發現,一種思想理論體系的主導與領導作用,往往全面的體現在宏觀、中觀以及微觀層面。

2 宏觀層面: 構建國家認同的話語體系

意識形態當中的分層理論,分別展現了意識形態本身的復雜性與全面性,但卻忽略了其系統性與有機性。筆者認為,意識形態的分層,并非斷裂分層,而是一種“一體多面”的層次結構,也就是將思想觀念體系展開,從中了解到的的各種社會現實。意識形態“一體多面中”的“一體”即為意識形態總體;“多面”則表示宏觀、中觀以及微觀三個層面,每一個層面依次對應國家、社會、個體三個層面的社會現實。

相比于中觀與微觀層面,宏觀層面上的意識形態整合,受到國家權力性質與和復雜性基礎的影響,建構宏觀話語,一定會涉及到意識形態的身份識別與本質認定,無法隨便通約的限制,導致“結合”空間相對較小。有限空間的形成因素,包括傳統文化本身的繼承性與延續性;以及“當意識形態話語模式借助民間社會傳統規范來實施社會控制時,會激發民眾在某種程度上自發地參與合作,而民間社會也一直試圖利用意識形態的話語模式實現他們的傳統規范與生活邏輯”

在研究宏觀層面上的意識形態時,我們要明確一個重點內容,即當前的意識形態宏觀話語中,肯定含有傳統文化這一元素,未能明確的呈現,可能是由于某些歷史原因被人為遮蔽,也有可能是在繼承的過程中,被作變相的解釋。因此,基于意識形態的宏觀層面,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并不是搬運或移植某些內容,而是要從現有的馬克思主義話語當中,發掘出傳統的元素;然后,利用意識形態話語進行還原,去掉那些遮蔽、塵封在民族思想理念之上的“左”或“右”的涂飾,在還原歷史真相的同時,有效確立宏觀層面上的意識形態自信。就還原工作來說,其本質是清理、發掘,但不是復古,更不是評價原教旨主義,就只是一項正本清源的工作。習總書記曾表示,以增強文化自信與價值觀自信為目標,就需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發,明確歷史淵源以及發展脈絡,并深入理解其獨特的創造與價值理念。

3 中觀層面: 建立社會和諧的價值原則

意識形態的中觀層面,旨在建立規范社會和諧的價值原則,也就是為社會提供一臺邏輯自洽的、符合現實規律與特點的、滿足倫理道德要求的核心價值觀體系,由此維系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關系。建立社會和諧的價值原則,就是將價值觀體系社會化,使其能夠為人們的行為習慣養成一定的社會風俗。若宏觀層面是關于“權力”的政治話語,那么中觀層面就是關于“價值原則”的道德倫理話語。

傳統文化當中有“天人合一”的話語,用于表達人與自然的生存關系,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整體和諧的觀念。在“天人合一”的觀念當中,人與宇宙之間處處融通,是一個廣大的和諧系統,即在自然、社會、人各自系統保持和諧的同時,各個系統之間也處于一種均衡、和諧的狀態。儒、釋、道作為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自持有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當中,都體現了“天人合一”這套觀念,對比于當代生態話語,眾多思想理論的通透、系統性、深刻性等,都無法與之相提并論。

家庭是社會構成的重要單位,而家庭中的倫理關系,對于社會和諧能夠產生重要影響。儒學中所涉及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守望相助等,構成了一套家庭倫理規范體系,其中對于家教家風、家庭和睦賦予了重要含義,體現了超越意識形態、時代、階級以及社會制度的,對家庭倫理的真理性認知。除此之外,關于人際交往的觀念與思維,“中庸之道”自古有之,“和為貴”的價值觀念也延續至今。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的人際基本倫理規范,包括重義、仁愛、誠信等,均突出了待人寬厚的道德觀念,一旦發生沖突,也要以和解為首要的處理方式,這與當代“綜合平衡”、“統籌協調”等時代話語不謀而合。

在意識形態的中觀層面上,探究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主要目的是建立社會和諧的價值原則,而傳統文化當中的眾多價值觀體系,均體現了包容與中和的精神氣質,在調節公共領域內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具有極高價值。有選擇的借鑒,用以充實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可能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4 微觀層面: 建設個體的信仰世界

微觀層面上的意識形態,可以將其視為總體意識形態在個體層面上的表現,包括個體所追求的信仰、價值觀和精神世界。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當中,并不認可外在神秘力量的信仰與崇拜,堅持唯物主義核心的世界觀與歷史觀,是典型的無神論主義,而馬克思主義者也拒絕信仰一些外在神靈。在科學發展觀廣泛普及的科技時代,這種理念本身無可厚非,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是精神世界秩序的構建,與人類物質世界的秩序構建存在較大差異,相應的構建方法也不可一概而論。

針對個體的身心修養,中國傳統文化中,張載的《西銘》具有極高的借鑒與參考價值?!段縻憽分刑岬降摹吧怼摇獓煜隆钪妗?,是一種聯通與圓融意識,所表達的含義,就是個體處于國家、世界乃至宇宙的聯系當中,并從中感受自身的存在感和精神的安全感,這是儒家文化中“家園”意識的一種體現?!凹覉@”意識中,主張個體應具備飽滿的激情、博大的情懷、無限的責任、積極的主體意識,這與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所追求的,人民主體性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可以將其作為相關話語資源的補充話語。

除此之外,中國傳統文化當中,極具代表性的儒家文化中,以準宗教的形式,讓儒學價值觀融入到個體的心靈世界當中,進一步構造出以敬天、法、祖為形式,以忠、孝、禮、義、為內容,以君子人格為理想追求的完整的精神世界??蛇m當借鑒、參考具體方法,有效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系辨析[J].沈賀.思想教育研究. 2015(08).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之思[J].王學榮.實事求是. 2014(06).

猜你喜歡
中觀宏觀層面
“《智取生辰綱》:于‘智’的角逐中觀情節之妙”教學設計
材料界面之超微觀表征:“鏡”中觀乾坤——材料界面、微納分論壇側記
萬法皆空
新時代糧食宏觀、中觀、微觀“三觀”維度思考
宏觀與政策
健康到底是什么層面的問題
宏觀
策略探討:有效音樂聆聽的三層面教學研究(二)
策略探討:有效音樂聆聽的三層面教學研究(七)
宏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