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立人格培養的理想與現實途徑
——《愛彌兒》中教師引導與生活教育芻論

2017-03-11 14:34
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學報 2017年3期
關鍵詞:愛彌兒盧梭人格

楊 佳 伶

(北京師范大學 教育學部,北京 100875)

獨立人格培養的理想與現實途徑
——《愛彌兒》中教師引導與生活教育芻論

楊 佳 伶

(北京師范大學 教育學部,北京 100875)

盧梭的《愛彌兒》中闡述的自然教育體現了對兒童自然發展規律的重視,體育、智育、德育等幾個方面的教育理念與具體方法對獨立人格的培養有著重要意義。而著作的附錄則從愛彌兒的角度體現了生活教育的重要作用——促進獨立人格的養成與完善。教師引導和生活教育在學生獨立人格的養成過程中分別起著初期引導和后期完善深化作用,二者相輔相成。當代教育中教師應當注重興趣培養、知識獲取過程以及價值觀培養等方面,結合生活教育來培養人格獨立、思想自由的人才。

獨立人格;《愛彌兒》;教師引導;生活教育

隨著國際競爭加劇和中國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新時期人才所需的素質有了新的認識與期待。其中,塑造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現代人格已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當務之急。雖然培養學生的獨立個性是許多教育界學者乃至一線教育工作者強調的教育目標,但反思實際教育教學,學生的獨立人格培養面臨許多困境,也存在一些不足。同時,由于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社會對具有獨立人格的創新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內部反思與外部推力都指向了教育中具有重要意義的獨立人格培養。

早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思想先驅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便在其著作《愛彌兒》中以小說體形式,從體、智、德幾個方面,以情景假設詳細介紹了相關的教育方法,關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教育學生學會知識技能,學會動手動腦,學會生存生活,其自然教育理念蘊含著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獨立的教育思想。德國哲學家康德說“盧梭發現了人的內在本性”,我國經學家劉師培引用盧梭思想中的“原人平等”的學說,宣稱“吾人確信人類有三大權:一曰平等權;二曰獨立權;三曰自由權”,這體現在人格上便是人格的平等、獨立和自由。[1]10我國有研究者認為盧梭的《愛彌兒》體現了盧梭的政治人格思想,其內核包括崇尚自由、追求權利平等、擁有美德、完善理性。[1]16而按照盧梭的思想,自然狀態下的人應該是不存在所謂的政治人格的,因此它更多蘊含的是人的獨立人格,因此有學者在研究盧梭的教育思想對素質教育的影響時,提出《愛彌兒》中的教育思想揭示了應培養兒童“穩定向上的情感力量,堅強恒久的意志力量,鮮明獨特的人格力量”[2]。

盧梭的教育思想在批判吸收前人思想觀點和自身博采眾長、學識淵博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他的思想中關于獨立人格的思想要素也在不同程度上隱隱出現,尤其在我們分析構建盧梭思想中孕育出的人時不能忽視,而這也可以為當代我國的相關教育理論和實踐探索提供有價值的方向引導和思考框架。

一、《愛彌兒》內容概要及對獨立人格培養的關照

盧梭的教育理論強調人性解放,在《愛彌兒》中更是開宗明義地否定了以成人能力和需要為標準的傳統教育,主張教育應“歸于自然”,培養自由、獨立的新人。盧梭用虛擬的主人公愛彌兒從出生到成人的教育經歷,提出了在孩子的不同年齡對其先后進行體育教育、感觀教育、知識教育、道德教育和愛情教育的教育原則和方法,在其所倡導的理想教育形態中,或明示或暗含的對青少年獨立人格的培養應當引起我們的注意。

該書前四卷指出了當時男子教育的荒謬,提出了自然主義改革方案。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自然人,主張自然人要學會平等自由博愛,有獨立精神。自然教育要求教育內容、方法以及兒童生活和學習的環境都必須適應兒童身心自然發展的進程。他根據兒童年齡發展的自然進程和各階段發展的身心特點,規定了教育的內容和方法。第一階段是從出生到兩歲的嬰兒期,教育的基本任務是嬰兒的身體的保健和養護。第二階段是兩歲到12歲的兒童期,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是發展兒童的外部感覺器官,使其獲得豐富的感覺經驗,同時繼續進行體育鍛煉,保持身體健康強壯。并且盧梭在這一部分還提出了有關發展兒童感官感覺的諸多具體見解。第三階段是從12歲至15歲的少年期,此時孩子的身體已經變得強壯,感官發展良好并有強烈的好奇心。盧梭認為此時愛彌兒應該學習知識,但是作為老師他會對孩子所學的知識進行嚴格的選擇,即要其學習有用處的、真正有益于幸福的知識,并且是這個年齡的兒童能夠理解的知識。第四階段是從15歲到成年的青年期,在這個階段必須施以道德教育,主要是培養起善良的感情和意志,核心為博愛。而這種教育不能通過說教,而是通過對社會的觀察體認來實現。通過一系列的教育到20歲時成長為身體健壯心智發達、人格獨立、富有愛心的自然人。在第五卷中論述了愛彌兒未婚妻蘇菲的教育,集中闡述了關于女子教育的思想,其目標是培養賢妻良母。

盧梭說,我們想取得的不是知識,而是判斷的能力。盧梭反對用書本知識來束縛兒童的頭腦,主張教學的基本任務在于啟發學生思考,發展兒童獲得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學習的興趣。而這樣以自然發展的兒童為主體的教育培養的正是有獨立意識和自由思想的人。

另一方面,在許多人沉浸于《愛彌兒》所描繪教育之美好與浪漫時,盧梭卻用了一篇附錄透露出其對教育思考的理性審慎。附錄更多描述的是愛彌兒脫離了教師指導的社會生活,通過愛彌兒遭遇的厄運與慘境向我們展示了生活的復雜性、緊張性與多樣性,與正文一到四卷中教師塑造下的理想教育環境形成鮮明對比。

《愛彌兒》的附錄乃是愛彌兒命運的延續,更準確地說,是愛彌兒命運的真正開始。此前,愛彌兒的生活是在老師的教導之下,師者,乃是生活之已經經歷者,這就意味著,愛彌兒處在一種保護之中。保護,是使之隔絕外來傷害,但問題是,這傷害是否是我們周遭生活的固有物?盧梭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要將愛彌兒投放到真實的生活中加以錘煉。盧梭的做法不無裨益:生活總歸是要實踐的,獨立人格的擁有必經實踐的磨難。至此,愛彌兒才開始獨自面對生活,但很快,社會生活的浪濤便急速沖潰了原本外表脆弱的堤岸,愛彌兒在此遭遇了盧梭在第一論和第二論里所嚴厲批判的社會生活的種種罪惡:“我對一切人都沒有那么迷戀了,我對一切人的愛都冷淡了,我信口開河地空談感情和道德而不談真理了。我成了一個缺乏溫情的風流紳士,成了一個缺乏美德的禁欲者,一個作傻事的智者”[3]821,而愛彌兒的妻子也未能堅守盧梭所期待的女性的天職。盧梭似乎在以一種反諷的手法反襯著社會生活的不堪之處,以至于接受過自然教育的愛彌兒都未能幸免。

在抵抗生活的苦難現實的心理沖突和矛盾中,愛彌兒接受的是現實的生活教育,他需要認真地了解現實世界,嚴肅地思考俗世生活,并完整地考量自己的生活與在教師那兒獲得的教育所要完善之處,從而在實踐中完善其人格?!氨R梭以前的教育更像是種子,只有歷經社會生活的刺激方能成長為堅實的篤信?!盵4]所以,當愛彌兒親身體驗社會生活之后,他才

重拾老師以前的教導:“更要緊的是懂得怎樣生活”[3]864。這既是對《愛彌兒》中理想化的教師教育的補充,也是對獨立人格的考驗。從這個角度上講,生活教育對獨立人格養成所起的是推進和完善作用。

在這里,我們或許可以體悟到隱藏在《愛彌兒》中的信息:學生獨立人格的養成過程中教師和生活教育不可或缺,二者相輔相成。唯有如此,對于探索獨立人格的培養,《愛彌兒》中的教育才能成為一種值得去發現的教育,才成為一種配得上追尋的教育。

二、獨立人格內涵及其重要性

廣義的人格亦稱個性,指個人的一些意識傾向和各種穩定而獨特的心理特征的總和[5]。人格(個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質基礎上,通過后天環境、教育的影響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所謂“獨立”,是指“單獨地站立或者指關系上不依附不隸屬,個體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某事”。心理學上定義,“獨立人格就是指學生個體能夠對面臨的實際問題獨立思考、做出判斷和采取行動;獨立人格是個體依賴自身的需要、知覺、預見、經驗和判斷來進行反應或活動,而不為環境或他人的影響所左右,其人格便是獨立的?!盵6]517它要求個體擺脫外部環境的制約,在社會活動中既不迷信精神權威,也不依附任何政治力量,在真理追求中依據自己的價值觀和對事物的理性認識進行獨立思考和判斷。因此可以說,有著獨立人格的個體即有獨立的意識和自由的思想?;诖?,在現實生活中獨立型人格個體往往擁有較高的社會參與意識和較強的自我情緒控制能力,能夠更好地適應環境并獨立地處理好各種紛繁復雜的關系問題。

獨立人格的培養和塑造之所以成為當代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成為深化我國教育體制改革過程中不容忽視的內容,在于其不僅有利于青少年精神和思想的健康發展和競爭力的培養,并且有利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一步推進。

首先,獨立人格的培養有利于人的思想獨立和精神自由,盡可能少地受世俗偏見影響而保持自己的思維或有自己的創建。在盧梭的教育設想中,愛彌兒是在他的教育下免于受人們偏見影響而保持了理性的獨立人格的。正如愛彌兒的“自述”:“我學會了如何才能頭腦清醒地判斷我周圍的事物,判斷我應當從我周圍事物中取得什么樂趣;我是根據又真實又簡明的原理去判斷的,權威和他人的議論是不能改變我的看法的?!盵7]103這是愛彌兒在真理追求中具有獨立判斷能力的體現,是獨立人格的彰顯,正是這種獨立思想幫助他在遭到妻子蘇菲背叛后排除世俗偏見,對人性進行理性的思考和深入的剖析,保持自己獨立的認識,以悲憫而寬容的心容納他人的錯誤,同時也使自己得到精神的救贖。

綜上所述:在減速制動過程中,在流體阻力及陣列本身的慣性等作用影響下,陣列A與陣列B、信號發射氣槍與信號接收分支陣列A均逐漸靠近;母艦減速緩和了陣列變形狀態的間距變化;若減速制動過程中加速度過大,會導致陣列自身的擺動加劇從而使得分支陣列難以保持平衡。因此,在減速制動過程中陣列A、陣列B無法繼續保持平行前進。

其次,由于獨立人格的養成對人的思想和行為可以產生明顯而關鍵的影響,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人的競爭力強弱,影響其發展的可能空間。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教育改革研究專家托尼·瓦格納將具備批判性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主動進取與開創精神等七大綜合素質作為21世紀新時代對人才的要求,而這些素質的培養與獨立人格的養成是分不開的。在日益多樣化復雜化的社會中,必須要有獨立自主的認識和判斷能力,這已經成為當代青年立足于社會、增強自身競爭力的素養要求,而這些能力素養是建立在獨立人格之上的。

再次,人的獨立人格培養是社會現代化進程中必需的教育發展側重點。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部21世紀委員會發布德洛爾報告《學習:內在的財富》,強調要學會生存,有獨立的認識和判斷能力,我國教育也開始關注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獨立個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的各類人才。公民獨立人格的最終確立是我國現代化的一個基本向度,因此也是我國當代教育培養人的終極目標之一。

總之,獨立人格的培養既是個人個性解放、首創精神彰顯和思想自由發展的前提,是個體獲得更好的長遠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國家和社會建設發展中創新人才身心素質培養的重點。而在《愛彌兒》中,獨立人格的培養主要以兩種方式進行,一是長輩(主要是教師)的啟發引導式教育,另一種即是來自社會生活的錘煉與考驗。

三、《愛彌兒》中教師對青少年獨立人格的理想化培養

盧梭的《愛彌兒》中體現的教師培養學生獨立人格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學生的理解、自主探索和教師啟發引導為核心,充分尊重兒童在各個階段的思想特征。他主張以學生自身的理解為前提進行知識的探索,教師以共同體驗的伙伴角色參與活動,在體質鍛煉、知識探索和道德培養中只起啟發和協助作用,而這種充分尊重學生主體性的教育為愛彌兒獨立人格的養成奠定了基礎。

第一,在孩子早期的身體素質訓練和行為習慣培養中,教師應當注意尊重孩子的意志,使之從幼年時期能即感知自己的需要和自己行為的后果,從而初步為獨立人格培養奠定基礎。盧梭希望幼年孩子的自由只受到他們體力柔弱的限制,當孩子產生需要的時候“要使他從事物而不從人的任性去認識這種需要;要使他了解,使他行動受到拘束的,是他的體力而不是別人的權威?!盵7]817盧梭是反對用權威去命令兒童的,即使是對孩子的錯誤行為加以懲罰時,目的也應當是“使他們覺得這些懲罰正是他們不良行為的自然后果?!盵7]120使孩子們在這種充足的自由中可能會受更多傷,盧梭也不主張對兒童行動進行過多的人為限制而使他們“常常感到別扭,處處受到拘束”。[7]80這種“遵循自然”的教育實際上讓孩子遵循自己的意志去表達和滿足自己需要,同時自然的結果又讓他們反思,給予他們對自己行為進行調整的機會,這也是獨立人格培養在早期“體育”方面的奠基。

第二,在智育中教師應當注重知識的生成過程和學生獨立實踐能力的培養,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從而在知識探索和獲得的過程中實現獨立人格的培養。教師以適合學生年齡階段的各種實物示范或語言引導去啟發學生探索,讓學生獨立體驗或與教師共同體驗來研究某個現象中所蘊含的知識,這往往比口頭的說教更讓人能夠理解并影響深刻。

“為了使一個青年能夠成為明智的人,就必須培養他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是硬要他采取我們的看法?!盵7]275盧梭反對用成人的理解和觀念去向兒童解釋知識,比如在教愛彌兒地理時,盧梭認為應當從實景環境中用淺顯的語言引發愛彌兒對太陽東升西落的思考,盧梭希望愛彌兒“對那個真理花幾天的心思,把它弄個明白”[7]242。這實際上是對孩子獨立思考和探索的鍛煉,如果自身能力有限無法得出答案,則可以再用相關問題啟發他思考,使他自己得出結論。在教育愛彌兒物理時,盧梭不僅注重實物教學,更是提出了“自己來制造所需要的一切儀器”[7]254,根據生活現象與經驗發現事物之間的關系,不使孩子養成迷信權威的習慣。盧梭認為“你一旦在他心中用權威代替了理智,他就不再運用他的理智了,他將為別人的見解所左右?!盵7]239因此在知識獲得過程中教師要格外注意引導啟發孩子主動思考,做到“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

第三,在教育中盡可能早地關注和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以興趣為引導的學習不僅有助于兒童維持注意力,主動探索,更有利于形成獨立個性。對于愛彌兒的知識教育,盧梭認為“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學問增長充分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7]246。以興趣為基礎的教育可以培養孩子持久注意力的養成,同時盧梭又指出“這種注意力的產生,不是由于我們的勉強,而是由于他那種興趣或欲望”[7]246。思想自由、個性獨立的實現需要先允許個人興趣的建立和追求,教育實踐如不能就此因材施教而束以條條框框則必有壓制兒童獨立人格的危險。

第四,在德育過程中,教師在學生的價值觀建立的引導上更是要培養其獨立思想,為幸福進行選擇、爭取和自我負責?!霸诟鞣N各樣的欲念中,我看見涌現了偏見,它宛如一個不可動搖的寶座,愚蠢的人們在他的駕馭之下,竟完全按別人的見解去安排他們的生活?!盵7]322盧梭帶愛彌兒游歷各個國度,教愛彌兒正確認識政治和人性,以辯證批判的眼光看待歷史,避免受到偏見的影響,從而讓他逐步培養獨立的價值觀和人格。

盧梭從自然哲學觀點出發闡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充分體現了他對教師培養學生獨立人格的主張,然而個人獨立人格的完善往往并不是僅靠人的引導與教育就能完成的,陶行知認為“生活即是教育”,生活在人格獨立的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導師”和“考官”的角色。

四、《愛彌兒》中生活教育對獨立人格的現實錘煉檢驗

陶行知先生在論述生活教育時曾經這樣界定這個概念:“從定義上說: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盵8]陶行知先生還用英文來表達這個定義:“Life education means an education of life,by life and for life”。[9]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生活教育正是人獨立人格養成中強大而又無處不在的力量,它在《愛彌兒》中更重要的表現是來自生活的考驗、錘煉以及由它們引起的深刻反思。盧梭所描繪的教師引導下的自然教育的確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給了愛彌兒獨立人格發展的自由空間,然而這時建立的仍是在老師的保護之下的獨立人格的稚嫩雛形。如何確保獨立人格的真正養成并對其進行完善,盧梭用了一篇附錄表露了對教育的理性慎思。

首先,教師教育的時間與空間都是有限的,學生的獨立人格來源于生活最終又實踐于生活。盧梭教育我們:“更要緊的是應該懂得怎樣生活”[10],生活的復雜性、緊張性與多樣性,將我們人性中的諸多沖突和矛盾充分暴露出來。脫離了教師的保護與引導,社會的新人愛彌兒在遭遇重重挫折后向老師訴苦:“你的隱退給我造成了嚴重的后果,是我不斷遭到可怕的命運的打擊!……由于你離開了我的家,你給我造成的痛苦遠比你給我這一生創造的幸福多得多?!盵7]819正是離開教師的保護與引導才使人格的培養完全暴露在現實生活的近乎嚴酷的“教育”中。就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來說,生活的教育影響更為深刻,長久而全面,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青少年在生活各個方面脫離了保護,面臨強制選擇與責任承擔而逐漸實現獨立人格的完善。

其次,在保護和引導下建立的獨立人格具有脆弱性,在復雜而多樣的生活中更容易受到打擊,因此也需要在生活中歷練和完善。在《愛彌兒》附錄《愛彌兒和蘇菲或孤獨的人》中,愛彌兒最終還是去充滿“偏見和罪惡”的首都城生活了——即便有先前的教育經歷,在老師保護下20多年避免受惡習、偏見的影響,并在這種教育下有了初步的獨立人格的精神武裝,結果是怎樣的呢?短短兩年時間,生活使他遭受厄運、將他推向了危險的境地。愛彌兒在這個過程中從最初為自己的墮落行為和妻子的背叛感到震驚和痛苦,到最終的自省、同情、悲憫與釋懷,這才真正實現了獨立人格的提升與完善。

雖然盧梭所倡導的自然教育培養的自然人與社會人不同,但我們應認識到在教育過程中并不能排除來自現實社會的生活教育——事實上我們正需要它來作為獨立人格培養和鞏固的輔助“教師”和“考官”。盧梭也告訴我們,個人必須在沖突、困難和質疑中學會新生[11]58,這也是獨立人格塑造與完善的關鍵——在生活中接受錘煉與考驗。正如柏拉圖在《理想國》中用“洞穴”來比喻我們所必須接受的教育,那個追求真知和理想的走出“洞穴”的人一定要返回“洞穴”,在“洞穴”中學會理性與獲得智慧,從而養成適應于社會生活與自身發展的獨立人格。

五、現實的反思與啟示

盡管有人評價盧梭的教育思想“始終是帶有階級性的”[7]3,“充其量不過是培養一個自發的小資產者”[7]3,但其中培養人的自由思想、獨立個性的教育理念是當代教育值得借鑒和推崇的。

我國在教育實踐中也強調主體個性的自由發展,但是到如今隨著社會競爭壓力日益激烈,很多家長、老師們對孩子們的期望仍通過以自身意愿為孩子學習與生活規劃“代勞”來實現,從“不輸在起跑線上”到人生職業選擇,家長們心力交瘁,但忽視了獨立人格的養成——后者更關乎人未來發展的軟實力,也是自我意識培養與價值觀建立的需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更為關鍵的推進人生長遠發展的強大動力與保障。

當代學生中不乏有對自己追求和自我價值感到迷茫者,也出現過不少如才女郭衡式的讓人痛心的教育悲劇,這些個體往往對自我價值的實現抱懷疑或消極的態度。自我價值實現離不開個人獨立人格的建立與完善,因為只有“依賴自身的需要、知覺、預見、經驗和判斷來進行反應或活動,而不為環境或他人的影響所左右”[6]517才能在真理追求和生活實踐中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價值,而不是迷失在周圍環境的影響中。而如何才能更好地在教育中實現獨立人格的培養,還應注重能尊重青少年主體性的師長引導以及更具實踐性的生活教育。

首先,教師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盡可能尊重學生的思想與特點,鼓勵獨立實踐、興趣發展以及為自己的行為選擇負責?!稅蹚泝骸分械慕處熞龑в袃煞N教學模式:獨立體驗和共同體驗。在獨體體驗的求知中,學生是主體,教師不遺余力地鼓舞其信心或提出建議,但求知的關鍵在于學生自己對某一問題有一段時間深入思考。共同體驗的求知是指教師和學生一同體驗某一經歷,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重點關注學生主動體察的行為。這兩種模式在當代大學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是存在的,要更早實現獨立人格的奠基,應當從兒童時期就開始進行這兩種教學模式。

其次,課堂教學應當注重鼓勵批判性思維,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并且尊重每一個人的看法,向學生傳達這樣一個觀念:要敢于懷疑老師的說法,敢于提出問題。雖然無法做到讓每一個孩子都擁有一位“讓·雅克”一般的人生教師,但教師們應打破短期功利主義思想束縛,“要尊重兒童,不要急于對他做出或好或壞的評價”。[7]131完善學生評價體系,以長遠的眼光關注孩子的發展。

最后,放手讓生活教育完成對孩子獨立人格的煉造與完善。附錄《愛彌兒和蘇菲或孤獨的人》中,在面對生活厄運和慘境時,愛彌兒在老師理想教育的培養下養成的“獨立人格”是否經受住了考驗?這個附錄無疑是對理想主義的“狂熱癥”的警醒,于獨立人格的培養而言,它所透露信息的價值可以和前五卷相稱?!氨R梭說自己的態度是審慎的。在這里,它向我們透露了隱藏在《愛彌兒》中的信息: 教育理想必須獲得全面的考慮?!盵11]58只是從人為保護所提供的理想環境中塑造的獨立人格無疑是脆弱的,唯有經過生活教育的考驗與磨練,它才能真正完善,獲得一種“厚重之力”。唯通過對現實的更透徹的體認和理解,經受生活考驗,個人的獨立人格才能得以完善和鞏固。

教師和生活教育在學生獨立人格的養成過程中分別起著初期引導和后期完善鞏固作用,二者相輔相成,構成獨立人格的教育基礎。愛彌兒走向成熟的過程也是他獨立人格歷練的過程,理想的教師引導和現實的生活教育正是獨立人格煉造中不可或缺的理性與野性。

[1] 郭周卿. 盧梭政治人格思想研究[D].昆明:云南大學碩士論文,2013.

[2] 甘鵬,謝能重. 《愛彌兒》與素質教育[C]//江蘇省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經濟生活——2012商會經濟研討會論文集(下).南通:江蘇省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 2012:1.

[3] 盧梭. 愛彌兒[M]. 李平漚,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78:821-864.

[4] 劉通. 《愛彌兒》大義[D]. 濟南:山東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15.

[5] 顧明遠,等. 教育大詞典[M].增訂合編本,上卷.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433.

[6] 張春興. 張氏心理學辭典[M].臺北:東華書局, 1992: 517.

[7] 盧梭.愛彌兒[M].李平漚,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3-819.

[8] 陶行知. 談生活教育[C]//徐明聰.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9: 96.

[9] 陶行知. 普及現代生活教育之路[C]//江蘇省陶行知研究會,等. 陶行知文集.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587-588.

[10] 盧梭.愛彌兒[M].李平漚,譯.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97.

[11] 曹永國. 做一個理性的教育理想追求者——《愛彌兒》之附錄的一個闡述[J]. 現代大學教育, 2014,(3):58.

(責任編輯:張連軍)

The Ideal Approach and Realistic Pathway of Cultivating Independent Personality:A Brief Analysis of Teacher's Guidance and Life Education inEmile,orOnEducation

YANG Jia-ling

(Faculty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The naturalism education elaborated in Jean Jacques Rousseau'sEmile,orOnEducation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principles of natur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His ideas and concrete methods in physical, intellectual and moral education are respectively of different significance in nurturing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In addition, the life education in appendices ofEmile,orOnEducation, which is reflected through Emile's change, promotes and perfects the cultivation of Emile's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In this process, teachers guide in the preliminary stage and life education perfects it in later stage. In modern education, to let students have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and free thought, teachers should lay empha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terest, the process of acquiring knowledg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values and let them benefit from proper life education.

independent personality;Emile,orOnEducation; teachers' guidance; life education

2017-05-14

楊佳伶(1995-),女,湖南長沙人,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本科生。

10.3969/j.issn.1009-2080.2017.03.010

G620

A

1009-2080(2017)03-0043-07

猜你喜歡
愛彌兒盧梭人格
再論愛彌兒是誰
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
遠去的平凡背影,光輝的偉大人格
與盧梭的獅子相遇
跟著盧梭去看原始派
盧梭的思想實踐及其爭論
從《愛彌兒》中探尋盧梭的自然主義愛情觀
試論《愛彌兒》中的愛情觀教育思想
論君子人格的養成
盧梭《社會契約論》中的自由思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