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兒窒息的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管理

2017-03-14 22:42梁格鳳
中外醫學研究 2017年4期
關鍵詞:新生兒窒息護理管理危險因素

梁格鳳

【摘要】 目的:探討導致新生兒出現窒息的相關危險因素,臨床研究具體的護理管理措施。方法:選擇筆者所在醫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新生兒窒息患者75例作為觀察組;同期選擇健康新生兒75例作為對照組;臨床對導致出現新生兒窒息的相關危險因素進行分析,臨床研究具體的護理管理措施加以干預。結果:胎盤因素的影響、患兒患有呼吸系統疾病、出現了宮內感染的情況、臍帶因素的影響、出現了母體貧血的情況、臨床實施剖宮產、產婦的年齡較高及新生兒屬于早產兒等均會導致新生兒表現出窒息的情況。臨床通過研究有效方法加以護理管理后,在預防新生兒窒息方面獲得顯著效果。結論:存在諸多因素導致新生兒最終出現窒息的情況,對此要求護理人員在對新生兒給予護理過程中,需要給予密切關注,以將新生兒的生存質量顯著提高,將出現新生兒窒息的概率顯著降低。

【關鍵詞】 新生兒窒息; 危險因素; 護理管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7.4.05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4-0097-02

新生兒窒息主要指的是胎兒因為表現出缺氧的情況,從而導致出現宮內窘迫的現象,或者在娩出的過程中表現出呼吸障礙及循環障礙的現象,進而導致新生兒在出生后的1 min內,難以有效自主呼吸,或者無法保持規律性呼吸,從而表現出低氧血癥的情況或者出現混合性酸中毒的情況。當出現新生兒窒息的情況后,臨床存在較大概率導致患兒最終殘疾或死亡[1]。為了研究有效措施降低出現新生兒窒息的概率,本文主要將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新生兒窒息患者及同期健康新生兒作為對比研究中的觀察組及對照組,臨床針對導致出現新生兒窒息的相關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并且研究具體的護理管理措施,以顯著提高新生兒的生存質量,具體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筆者所在醫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新生兒窒息患者75例作為觀察組,同期選擇健康新生兒75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49例,女26例,其中輕度窒息患兒69例,重度窒息患兒6例;對照組中男52例,女23例。兩組觀察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針對觀察組新生兒窒息患者及對照組健康新生兒的臨床資料實施回顧性分析。具體包括:(1)對母體因素進行分析,主要體現為產婦是否表現出貧血的情況、是否患有呼吸系統疾病及產婦年齡因素的影響等[2]。(2)對胎盤因素進行分析,主要體現為是否出現胎盤前置及胎盤早剝的情況等。(3)對臍帶因素進行分析,主要體現為對臍帶長度進行觀察,是否出現臍帶打結及臍帶繞頸的情況[3]。(4)對胎兒因素進行分析,是否出現早產及宮內感染的情況,是否屬于巨大兒及患有先天性疾病等。(5)對分娩因素進行分析,臨床是否選擇實施剖宮產及對產程的用藥情況進行分析等[4]。

1.3 判斷標準

主要根據新生兒的評分結果展開新生兒窒息診斷[5]。窒息,新生兒出生1 min評分結果小于7分;輕度窒息,新生兒出生1 min評分結果為4~7分;重度窒息,新生兒出生1 min評分結果為0~3分。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新生兒窒息因素

在胎盤因素的影響、患兒患有呼吸系統疾病、出現宮內感染的情況、臍帶因素的影響、出現母體貧血的情況、臨床實施剖宮產、產婦的年齡較高及新生兒屬于早產兒幾方面,觀察組新生兒窒息患者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健康新生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新生兒屬于巨大兒及患有先天疾病兩方面,觀察組新生兒窒息患者的發生率與對照組健康新生兒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回歸性分析

胎盤因素的影響、患兒患有呼吸系統疾病、出現宮內感染的情況、臍帶因素的影響、出現母體貧血的情況、臨床實施剖宮產、產婦的年齡較高及新生兒屬于早產兒幾方面是導致新生兒出現窒息的危險因素,見表2。

3 討論

3.1 有效加大孕期保健力度

對于孕婦而言,護理人員需要對其進行必要的叮囑,將產前相關檢查力度有效加大,針對妊高癥疾病的出現發揮顯著的預防效果及控制效果,臨床一經表現出相關病癥,需要立即通知臨床醫師針對疾病癥狀的表現選擇針對性方法加以處理。與此同時針對產婦需要認真實施孕期健康教育,將產婦的自身保健力度顯著加大,避免產婦出現早產及胎膜早破的情況。在對產婦實施產前檢查階段,如果出現臍帶繞頸的現象,并且產婦合并出現妊高癥的情況,護理人員需要指導產婦認真監測胎動,確保產婦詳細了解針對胎動監護的有關方法,如果出現胎動過緩或者表現出胎動加快的現象,臨床針對產婦需要給予高度重視,立即針對產婦展開有關檢查[6]。

3.2 對產婦的產程及胎心變化進行認真觀察

在產婦臨產前,護理人員針對產婦的產程及胎心需要進行認真監測,一經發現產婦表現出異常,需要立即對導致出現異常的原因進行分析,研究相應方法加以對癥處理干預。如果產婦表現出胎兒臍帶繞頸的情況,在對產婦實施產程處理階段,需要最大程度保留產婦的體力,確保產婦的產程曲線有效滿足正常標準,避免因為表現出產程過快或者胎兒頭部下降速度過快的情況,最終造成臍帶過緊,導致出現胎兒宮內窒息的情況[7]。

3.3 心理護理干預

產婦在分娩前及分娩過程中,往往表現出緊張不安等消極情緒,從而較易表現出產力異常及出現胎兒窘迫的情況。對此在產婦分娩前,要求護理人員與產婦有效溝通交流,認真了解產婦表現出的心理特征,采用有效方法將產婦表現出的消極情緒成功消除,顯著提高產婦的分娩信心,針對產婦正常完成分娩發揮顯著的促進作用。

3.4 胎兒窘迫護理干預

對導致新生兒出現窒息的原因進行分析發現,主要因為出現了宮內窘迫的情況造成,對此一經觀察表現出胎兒窘迫的情況后,臨床醫師需要立即選擇有效方法加以處理,對導致出現胎兒窘迫的原因進行分析,立即給予產婦吸氧,對產婦實施體液補充及宮縮緩解干預等,然后確定最佳的分娩方式對產婦實施妊娠終止,將出現新生兒窒息的概率顯著降低[8]。

3.5 復蘇護理干預

產婦在分娩過程中,要求護理人員需要針對產婦的基本情況進行認真評估,對于懷疑出現窒息概率較大的新生兒準備實施臨床復蘇。于早期對其實施復蘇干預及給氧干預,可以將對新生兒產生的不利影響顯著降低。在對新生兒實施復蘇的過程中,要求在搶救臺上短時間內完成。對新生兒完成復蘇后,新生兒多表現出低溫癥狀,對此護理人員需要對新生兒做好保暖措施,將新生兒放置于保溫箱中,確保新生兒的體溫可以在短時間內表現正常,有效糾正新生兒表現出的低氧血癥,防止因為出現窒息的情況而對產婦的機體造成損傷。

3.6 營養支持干預

對于新生兒窒息患者在對其實施吸氧治療過程中,新生兒的機體表現出高代謝的情況,對此通過給予營養支持干預,可以有效恢復新生兒的血液流動,緩解新生兒的休克癥狀。在對新生兒給予營養干預階段,需要做到少量多次,新生兒一旦表現出營養供給不充足的現象,對其實施靜脈營養干預,選擇新鮮血漿及白蛋白對新生兒實施輸注,有效保證機體的平衡。

綜上所述,胎盤因素的影響、患兒患有呼吸系統疾病、出現宮內感染的情況、臍帶因素的影響、出現母體貧血的情況、臨床實施剖宮產、產婦的年齡較高及新生兒屬于早產兒等均會導致新生兒表現出窒息的情況。對此針對高危孕婦,需要有效加強產前檢查力度及胎兒監護力度,認真監測分娩前、分娩中及分娩后產婦及嬰兒的基本情況,研究有效措施展開護理管理干預,最終顯著提高新生兒的生存質量,降低出現新生兒窒息的概率。

參考文獻

[1]劉建新,陳自勵.新生兒窒息產前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19):12-14.

[2]戴曉梅,張偉蘭.68例新生兒窒息相關臟器損害危險因素分析[J].現代醫學,2012,40(1):29-31.

[3]金志彪,柳錫永.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4,9(5):842-844.

[4]劉俊燕,熊濤,馮虹,等.新生兒窒息多器官功能損害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1,13(12):940-943.

[5]吳俊超,胡傲容,劉軍民,等.新生兒窒息相關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研究[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2,25(6):699-701.

[6]馬國哲,梁明姬.新生兒窒息合并多器官功能損害危險因素分析[J].吉林醫學,2016,9(2):377-378.

[7]朱曉連,張煒靈,張麗娟,等.我市基層醫院早產兒窒息相關高危因素及早期干預的多中心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8):79-82.

[8]顧淑美.剖宮產新生兒窒息的搶救配合與護理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8):68-69.

(收稿日期:2016-10-18)

猜你喜歡
新生兒窒息護理管理危險因素
新生兒窒息復蘇操作對??漆t生基地學員培訓的效果評價
亞低溫療法在新生兒窒息早期治療中的應用及臨床護理
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外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新生兒窒息的原因和復蘇搶救的體會
窒息新生兒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