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談高中數學概念課中的對話式教學

2017-03-15 21:19喬建龍
環球人文地理·評論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概念課對話式教學高中數學

喬建龍

摘要:從傳統的講授課堂向互動型、對話性課堂的過渡是新改革的基本走向之一。本文以教育家保羅·弗萊雷提出的對話式教學為理論依據,結合課堂教學實例,從設置問題情境、捕捉課堂資源、反思式對話等方面就高中數學對話式教學的有效實施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高中數學;對話式教學;概念課

數學是一門系統性和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對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是挑戰。傳統的講授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已顯乏力,為了使“人人數學,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得以有效落實,我們必須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謀求教師教學行為的切實有效,使教學內容和過程充滿活力,讓學生在課堂環境中獲取知識和技能。筆者認為對話式教學是不錯的選擇。

一、對話式教學

對活式教學,最早由教育家保羅·弗萊雷提出。他認為課堂教學應該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應該注重師生雙方民主、平等、積極的交流對話。對話式教學主要包含以下三種含義:一是師生與文本的對話,是課堂師生對活的前提;二是課堂上的師生對話或生生對活,是整個對話式教學的核心部分;三是師生各自的自我對話,是指教師和學生對自身教和學的一種反思行為,是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得以提升的有效保障。

二、高中數學課堂需要對話式教學

新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而這一切都發生在課堂,課堂是師生對話的場所,是質疑問難的場所,是通過對話尋求真理的地方,課堂需要對話。在教學中,學生作為對話參與者的主體地位應得到充分尊重,他們方能運用自己的智慧,獨立的思考,自由的發表對問題的看法。下面我就自身教學實例——《基本不等式》的概念課,談談如何用對話式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三、課例分析

(一)設置問題情境。問題式引入的主要效用是激活任務,啟動思維,導入新課。而在親和與自由的氛圍里,人更能放飛思維與想象的翅膀。給學生寬松的氛圍,他們會勇敢的表現自己,積極的參與,主動的思考,暢所欲言。在高中必修5第三章的基本不等式的概念課中,我以拼圖游戲(用四個全等的直角三角板拼出一幅勾股弦圖)為問題情境開始本堂課。

(二)捕捉課堂資源。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曾說過:“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睂W生是有思維、有追求、鮮活的生命,他們渴望得到認同、賞識和信任。教師不應把所有學生的思維限制在教案中設定的范圍內,學生的思維往往是另具匠心,無論對與錯,教師要善于從中找出閃光之處,捕捉課堂資源。

例題:請判斷基本不等式的使用是否正確:

生1:正確,直接用基本不等式就可以。

師:是嗎?請回憶最小值的定義,最小值是定值呢,還是變量呢?請再好好想想。

生2:錯誤,最小值必須是定值,這里得到的“最小值”是隨x變化而變化的。

師:很好,既然最小值必須是定值,那么,能不能想想辦法,做一些變形使得用基本不等式得出的就是定值呢?

(三)反思式對話:美國一位學者曾提出個體成長公式:成長=經驗+反思。荷蘭數學教育家也指出:反思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核心和動力。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學的關鍵在給予學生課堂反思的時間和空間。

在數學教學工程中,有些學生能看懂書中的例題,聽懂教師的講解,卻只會模仿。只要條件和問題稍作變化,就束手無策。這說明學生的反思不夠,領悟太少。

課堂練習:運用基本不等式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

師:完全正確,那么,它不滿足“正”,“定值”,“相等”的哪一個呢?

生1:“正”

師:第(3)項對嗎?

所以第(3)項是正確的。

師:很好,你已完成一大半了,還有一個問題,你仔細驗證一下“正”,“定值”,“相等”,是否都滿足呢?

等號取不到。

師:第(4)項呢?

生3:錯誤,因為它不滿足“定值”。

師:很好,大家總結的非常全面,請牢記“一正,二定,三相等”。

總之,新課程強調師生互動教學,提倡在互動的交流中建構數學知識。教師所要做的是以問題帶內容,以討論帶難點,以回味帶重點,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去認識、理解、獲得數學概念,建構知識體系。

猜你喜歡
概念課對話式教學高中數學
試論分組學習下思維對話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對話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生態課堂中的應用
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的策略選取研究
調查分析高中數學課程算法教學現狀及策略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高中數學課程有效提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