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教學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中的策略

2017-03-15 18:34段小濤劉芝琴雷祥蘭
青春歲月 2017年2期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生物教學教學策略

段小濤+劉芝琴+雷祥蘭

【摘要】每一個老師針對不同的課程,不同的學生,會有著不同的教學策略。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下,初中生物教學策略也有自己的特點。在這一模式下,教學策略是圍繞任務點而展開的。應當分為教師的前期準備,教學過程與任務點的關系,以及具體策略的靈活運用。

【關鍵詞】教學策略;任務型教學;生物教學

任務型教學模式起源于語言教學當中,作為一種實踐性較強的教學模式與生物學的教學有諸多的契合之處,自然可以很好的融入其中。初中生物的任務型教學模式就是通過,前期準備、任務點的確定、任務的實施、交流與反饋幾個方面,以將學科知識轉化為創新成果為目的,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在體驗中學習。從而打破原有的以考試為中心的方法,為素質教育為科技教育,為生物教學提供一種新的方式。

如果將這樣的教學模式進行具體的實施,就必須針對每一堂課。所以,教學的具體操作中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成為完成這一教學模式的關鍵環節。

教學策略是實施教學過程的教學思想、方法模式、技術手段這三方面動因的最優化框架式集成整體,是教學思維對其三方面動因的進行思維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教學策略是為實現某一教學目標而制定的、付諸于教學過程實施的整體方案,它包括合理組織教學過程,選擇具體的教學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師與學生所遵守的教學行為程序。關于教學策略的含義,各個研究者的闡述各不相同。有學者認為,教學策略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達到一定教學目標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對系統的行為。這個觀點把靜態的和動態的角度綜合起來考慮,但仍然偏重教學策略在教學過程中的實施技術。

如果將教學過程看作一種戰斗,那么教學策略就是一位教師如何進行排兵布陣,如何安排器械使用,制定什么樣的順序,什么樣的戰術。每一個老師針對不同的課程,不同的學生,會有著不同的教學策略。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下,初中生物教學策略也應該有自己的特點。

從教學策略的機構來說,任務型模式下的結構和通常的情況不會有太多的區別,從導入教學開始,再在課堂時間中完成教學目標,最后進行交流反饋。不同的則是,任務點在教師備課的時候已經被加入了教學目標當中,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體現出什么是任務點,任務點的知識關聯有哪些,如何完成任務這三個方面。另外,在交流反饋的環節里,仍然可以圍繞任務點的產生,關聯和實施這三個方面進行。不過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會產生不同的任務點,所以其結構也不應該是千篇一律的,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操作。

從教學策略的特點來看,應當分為以下幾個部分,教師的前期準備,教學過程與任務點的關系,針對不同情況應該使用不同的策略。

在很多人看來教學策略只是針對課堂的,但是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下,教師的前期準備,有著更加突出的重要性。教師首先需要研讀教材,理解教材的編寫目的,分析教材的知識結構,從具體內容中發現具有實踐意義和創新意義的知識點,并將其轉化為教學中的任務點。同時教師也要在這一環節中形成自己的教學思路最好能以概念的形式展現出來。只有在教師具有了一套自己的教學體系后,才能展開下一步的工作。

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任務點的提出和對任務的設計,是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下的中心。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而言,有些章節的任務點和教學內容契合的非常緊密,不需要有太多的提煉;但是有些章節則需要教師或是師生共同的從教材內容里發掘出來,這需要豐富的想象力和完備的知識基礎。所以當教師在制定策略的時候,不能只注重內容,同時時間、地域乃至生活環境都是應當考慮到的因素。

就不同的策略具體來說,有些章節可以以任務點為中心,圍繞展開課堂教學。例如,北師大版八年級生物學《動物的運動》這一節當中。人類的許多活動往往就是來源于動物的運動方式,我們稱之為仿生,就像飛機模仿鳥類一樣。在這一節中,教學的引入就可以不按照書本上的水、陸、空的順序,將飛行的方式作為引入從而開始教學。并在課堂導入之后就提出任務點,“模仿鳥類制作飛機”。其中知識的關聯基礎方面來自于書本中的教學內容,能力方面可以借助飛行類的模型玩具,指導學生動手進行拼裝,拼裝的結果可以在課后完成。接下來再完成其他內容的教學。最后利用,模型進行教學總結。通過學習學生不僅學到了生物學的知識,同時老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參加由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主辦的體育模型競賽中的航空類或航海類的比賽。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可以有著很明顯的探究任務點,這需要師生共同的進行開發。因為就算教師很聰明能干,也不會面面俱到,學生的參與為此提供了一個更廣的層面。教師也許會從學生的提問或是討論中找到靈感,而學生也需要老師從知識從技能上進行輔導。

以北師大版八年級生物學《城市環境》這一課為例,就污染這一個角度就有很多的可以探究實踐的地方。然而在學生討論中污染的概念不僅僅是垃圾污染、水污染或是空氣污染,他們在討論中甚至衍生到了噪音污染。并由此去尋找解決方法。那么在這一節中,教師的教學策略就不能只是簡單的引導學生走向單一的方向。在引入教學的這一環節中,教師可以先提出一個關于環境的基本概念,并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去自由發揮從而找到問題。從方法上教師可以更多的開放課堂,讓學生討論,交流,甚至可以進行實地考察,不失時機的發現問題并將其轉化為任務點。最后在總結中教授學生如何對問題進行解決,從而完成任務。在實際中,學生通過探究不同的行道樹的樹葉,并分析其吸收噪音的能力,形成了一篇具有創新性的科技小論文。

總之,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下的初中生物教學的策略應該是一個較為靈活的策略,從教學中發現具有科學實踐或是科學創新的問題,用不同的方式將問題轉化為任務點,用多種手段方式來解決問題,達成任務。

【參考文獻】

[1] 張肇豐. 激發學生學習的教學策略研究綜述[J]. 外國中小學教育, 1989(3).

[2] J·布羅菲, 張肇豐. 激勵學生學習的教學策略研究綜述[J]. 外國中小學教育, 1989(3).

[3] 周 圓, 黃 勝. 2013年國內教學策略類型研究綜述[J].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15(1).

[4] 田文霞. 教學策略概念研究綜述[J]. 中學生導報: 教學研究, 2014(32).

[5] 陳賀文.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研究綜述[J]. 教育參考, 2015(6).

[6] 楊今寧. “有效教學、有效學習策略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綜述[J]. 河北教育: 綜合版, 2014(c1).

[7] 易 斌. 任務型教學之“任務”分析與評價[J]. 新課程研究: 中旬刊, 2009(2).

猜你喜歡
任務型教學生物教學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高中英語閱讀課中任務型教學的應用
從滲透人文素養的角度論新課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學
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的應用研究
閱讀量對初中生詞匯附帶習得的影響
對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