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指導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路徑

2017-03-16 20:15溫靜靜
經濟研究導刊 2017年1期
關鍵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市場政府

溫靜靜

摘 要:毛澤東指出,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毫無意義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基礎之一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能夠有效指導當前中國經濟改革領域重點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踐。結合實際的閱讀思考,利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相關理論,從短期、中期、長期給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路徑。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府;市場

中圖分類號:F1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01-0001-02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社會形態的發展是自然歷史的發展過程,而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作為社會形態的基礎高度有機統一于任何社會生產中。因此,當前中國宏觀經濟著重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著力處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關系,最大限度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完善不斷發展變化的生產關系,從而最終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筆者認為,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路徑應該重點突破,著眼長遠,從短期、中期和長期協調推進,從而不斷提高資源及全要素的配置效率,最終提高人民群眾的福利水平。

一、短期上,要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完善市場環境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我國未來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頭戲,能夠有效化解供需結構性錯位,為經濟增長帶來動能。政府作為資源配置的有形之手,需要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不斷解放思想,齊抓共管,有的放矢,有力、有度、有效地完成各項改革任務。

首先,要管。要針對各地區實際情況制定“三去一降一補”實施方案,應用唯物辯證法指導實施具體政府管理工作,特別要運用矛盾論去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如在“去產能”問題上不能簡單關停淘汰落后產能,要用發展的眼光和辦法從需求和供給兩側加強管理,通過科學研判,對于能夠升級換代的落后企業產能可以投資改善的要繼續投資,從更高層次上解決供需矛盾,從而推進整體生產力的改善;而對于嚴重依賴資源、能源消耗,對環保壓力巨大的落后產能要堅決淘汰,這就要求政府要設計合理的機制,落后地區地方政府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利用經濟下行壓力下的原材料和人工成本較低的短期優勢,積極創造適合需求,吸收減少部分落后產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恪盡政府之責。同時,政府要通過調整存量和培育增量積極培育適應于社會需求的產業結構,加大第三產業結構比例。但是,政府要在馬克思主義平衡增長理論指導下,防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過度追求高端產業的極端發展,產業既不能高,更不能過低,要保持產業結構的合理平衡水平,從而從低到高適應社會需求的結構。

其次,要放。目前,政府出臺的監管政策還有“放”的空間,如有的地區產業政策過于具體、過于細,政府的行政干預還較多;有的甚至忽視了市場經濟規律,一些硬性的規定如“產能過剩行業產能利用率要在幾年內達到百分之幾”“工業品產銷率年內要達到百分之幾的水平”,如果這樣的規定是科學測算后的結果當然可行,但是如果地方政府不惜扭曲企業正常的市場經營行為,而是出于政績攀比心理,這樣形成的供給約束是完全違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指導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初衷。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是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中心內容之一就是要使得地方政府一方面能夠積極推動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又要貫徹落實中央制定的各項改革和發展政策,這是供給側問題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目標的關鍵。

最后,要服。政府作為有形之手服務于市場,要注重服務的實效,著力避免“空”和形式主義、教條主義,特別是地方政府要敢于創新政府職能管理手段,改革創新精簡和加快行政審批,堅決杜絕將日常工作進行簡單包裝,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案來實施,要真抓實干,不照搬照抄、抓督察、促落實,以免貽誤改革良機。

二、中期上,要優化市場要素配置,實現產業升級

馬克思主義指出,生產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勞動力、資本、技術等,因此,當前我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應在勞動力、資本、創新等方面不斷推進,從而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

首先,要優化勞動力要素。馬克思認為,人力資本是由教育、培訓、人口的合理流動、分工協作和生產活動等形成的,習近平也要求供給側改革要增加勞動力供給、提高人口素質、優化人口結構,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特別要重視基礎教育、職業和??平逃?;同時要擴大就業升級與經濟轉型升級的匹配程度,優化結構比例。

其次,要優化資本要素結構。馬克思認為,貨幣資本、商品資本、生產資本等不同形態資本的循環周轉對利潤的生產會產生重要影響,當生產中使用不同資本的周轉時間越短,閑置資本部分就越小,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所占有的剩余價值就越大。因此,提高資本運轉效率對利潤和利潤率的產生至關重要。過去,以需求側調控為重點的財政貨幣政策問題諸多,如一旦不良貸款率增加,壓縮貸款的貨幣政策勢必會產生大量的借新還舊和借息還貸等情況,這樣不但降低了貨幣政策實施效果,更使得新獲得貸款未進入實體經濟而造成“空轉”,這樣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必然不是當前供給側改革的目標。為此,要優化資本結構,就要實行結構性的財政貨幣政策:一方面,稅收要增減并舉,避免重復征稅情況發生,地方政府要探索建立穩定長期、可持續的稅源稅種,優化本地投資環境;在財政支出上要有選擇地輕重并舉,多向綠色節能、環境保護、民生保障、農業農民、科技創新等方向投資傾斜,真正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另一方面,探索積極的結構性貨幣政策,調節資金流向,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在當前創業創新背景下,加大產業鏈、創新鏈和資金鏈的融合,合理利用金融資源,杜絕過度投資投機對實體經濟的虹吸負面影響,疏通資本的實體經濟服務渠道,提高服務效率。

最后,要不斷改革創新。馬克思指出,商品的價值增值過程創新至關重要,創新供給就是最有效的供給,同時,創新不要僅局限于經濟領域,也應從社會、政治、文化等各領域全面創新,在五大發展理念的指引下不斷創新發展理念,挖掘創新動力,通過創業創新增值勞動價值,最終創造有效供給。在具體實踐中,要進一步融合傳統產業和信息技術產業,注重運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信息技術改造提升產業的生產、消費、流通、交換等各環節。一方面從供應鏈、銷售到物流擺脫傳統產業體系的物理和時間空間,另一方面在降低行業企業各方面成本支出的同時能夠更有效地擴大產品市場規模和范圍,從而更加方便、快捷、精準地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各種個性化產品或服務需求。

三、長期上,要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決定作用

馬克思主義認為,不同的條件下、不同的模式中,一定的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是決定經濟體經濟增長與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而構成一定經濟體基本經濟制度的社會生產關系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的具體形式。因此,一定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和發展模式是由一定的經濟體制決定的。從長期來看,未來供給側改革的長遠著力點應該加快不斷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全面深化進行,充分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決定性作用。

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出口、投資和消費出現的一系列問題諸如產能過剩、技術創新不足、產業結構失調等問題的產生角度種種,但從我國特殊的經濟體制和經濟發展模式來看,地方政府的企業化職能過度是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源,因此全面深化經濟體制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處理好市場與政府的關系,包括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一方面,政府職能要敢于自我革命,對市場不橫加干涉、不越俎代庖,不缺位、越位、錯位,積極推動經濟發展;另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市場的固有缺陷,政府要在市場失靈之時出手干預,要成為“有為政府”從與民爭利向真正的服務型、法治型政府轉變。具體實踐中,要最大程度地減少行政審批環節和范圍,減少對市場經營活動的干預,對于暫不能取消的審批要透明化審批流程和辦事程序,讓市場有可穩定明確的預期,通過清單式履職全面“瘦身”政府,依托有為、有限、有法治的政府發展有效的市場。

參考文獻:

[1] 孫鴻煒.調整宏觀調控政策 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N].學習時報,2016-09-12.

[2] 王建南.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近代以來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必然抉擇[J].紅旗文稿,2016,(18).

[責任編輯 吳高君]

猜你喜歡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市場政府
省級政府金融權力榜
學習習近平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 扎實推進淮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與現實依據
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十三五”規劃
淺談房產測繪中的質量控制要點與體會
手機報面臨的發展困境及紓解之道
“AutoForm金屬板料成形仿真軟件”市場在中國的開拓及本土化發展
完形填空三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