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務驅動型作文之聯想遷移

2017-03-16 18:32李光烈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17年2期
關鍵詞:成績單錢鐘書觀點

李光烈

聯想遷移,是在樹立觀點、闡釋看法、議論說理的基礎上,針對作文材料中所示現象,進行相關或相反的聯想,進而論證文章觀點的方法。這是任務驅動型作文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恰當、豐富的遷移聯想,能起到開闊思維、升華主旨的作用。

下面從四個方面例說聯想遷移之法。

一、相類聯想

相類聯想指同類事物間的質同聯想。如由青年工人韓志雄利用工余的“少睡一會兒,少玩一會兒,少聊一會兒”的“三少”時間,鉆研技術,終成技術革新能手。聯想到三國時期隨兄經商的董遇,利用“冬者歲之余,夜者日這余,陰雨者時之余”的“三余”時間讀書,終成學問家;想到歐陽修利用“馬上”“枕上”“廁上”的“三上”時間進行藝術構思,終成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這都是惜時如金的同類聯想。這種聯想一般思維方式是由此及彼、由近及遠、由古到今或由今到古等。

如2016年全國卷Ⅰ優秀作文《從“掌印”和“唇印”說開去》:

2012年,一部名為《虎媽貓爸》的電視劇獲得好評

無獨有偶,近日一則關于“北大虎媽”的新聞報道也引發了廣大網友的關注:一位曾是北大高材生的母親給年僅8歲的兒子制定了一份滿滿當當的學習計劃,每天的學習時間加起來長達18小時!面對網友的不解和指責,這位母親的回應是:“我只想讓我的孩子變得更好?!笔堑?,誰不想讓孩子變得更好、更強?誰不愛自己的孩子呢?只是,當這種愛摻和了太多世俗的標準,也會變成傷害孩子的利刃。我想問: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孩子的身體正一天天被沉重的書包壓垮?有沒有發現孩子的日記里日漸充斥著的對生活的抱怨?有沒有看到孩子坐在補習班里,抬頭窺探窗外的那種無奈而痛苦的眼神?

——以上兩個事例與漫畫材料中的家長唯分數論做法同出一轍,相類聯想有力佐證了文章的觀點。

二、相反聯想

由甲事物聯想到與之相反的乙事物,或者由事物的某一方面聯想到與其相反的另一方面,這種聯想方式就叫相反聯想。其作用是使相反的兩種事物對比鮮明,是非清晰。

如2016年全國卷Ⅰ優秀作文《懷容誤之心,成大美格局》:

殊不知,這所謂的“賞罰分明”“因材施教”,不過是自私地將孩子的失誤看作天理難容的禍患。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與其一味強壓失誤的苗頭,最終得到畏葸不前的“絕對安全”,不如懷著容誤之心,以寬容的態度包納錯誤,給孩子留下溫暖和繼續向前的勇氣。

“蓋余之勤且艱若此”,大儒宋濂少時即嗜學,當他趨百里外,跟隨鄉之先達潛心學習時,也曾不斷地援疑質理。試想鄉野小兒,立侍尊者之左右,又怎么會沒有一絲失誤?倘若先達亦如漫畫中的家長,對宋濂的失誤毫無包容之心,宋濂又怎能在一步一步的完善中終成大儒?溫暖的容誤之心,讓一個貧困學子獲得了繼續向前的勇氣,卒有所聞,于歷史長河中留下其身影。

管夷吾舉于市時,若無鮑叔牙對其之前過錯的容納與規勸,他又怎能在東周列國的舞臺上嶄露頭角,成就千秋英名;“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負荊請罪的廉頗千古流芳,正因相如之容誤,方有趙國文武雙全的王者格局。古往今來,身清如玉、毫無瑕斑的完人少之又少,更多的,是那在容誤之心與規勸之言下抬頭向前,于溫暖和寬厚中成就大美格局的“非滿分學生”。

——以上事例均與作文材料中的家長只以分數論成敗的做法相反,二者形成鮮明的對比,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三、連鎖聯想

將相關的幾個事例如鏈條一樣一個挨一個連在一起,對文章觀點進行充分證明。

如2016年高考優秀作文《勿以一葉而障目》:

與此相似,在中國,擁有升學壓力的中小學學校,很多時候也會因成績這一葉而障目。比如在評價教師的方法上較為片面,常常只用教師所帶班某學期某學段的考試成績來評判一個教師,往往看不到教師平時的努力付出與血淚辛酸,更難以理解絕大多數掙扎在教學一線的教師之苦。同樣的,教師的教學不只有分數,還應該有對學生的教導和影響,還應該有“詩和遠方”。教師似樹,成績如葉,學校勿因一葉而障目。

再有,商人逐利本無可厚非,若眼中只有所要得到的利益這張成績單,也會因這如一葉的成績單而障目,看不到理應有的誠信,看不到理應有的良知,看不到商人逐利活動之上理應高懸的“義”,于是,才有地溝油、毒奶粉、假疫苗等駭人聽聞的事件。

再如,過分注重GDP數值的成績單,而忽視國民文明水平的整體提升、道德素養的豐富等更重要的問題。這些都是因為太看重利益成績單而導致的容易一葉障目的結果。成績、利益如葉,切勿因一葉而障目。

——以上三個連續不斷的事例,充分證明了“勿以一葉而障目”的觀點。

四、引用聯想

就是引用古詩文、名人名言、警句俗諺等,來論證說理。

如2016年全國卷Ⅰ優秀作文《標準,你為何如此重要?》:

正如當代詩人郭小川說:“但愿每次回憶,都對生活不感負疚?!毕M议L們也明白,標準不能衡量一切,因而,有時我們也大可不必太注重標準,讓我們對生活不感負疚。就像麥克阿瑟所言:“當生活都用標準來衡量時,那社會便不再有溫情和喜悅?!睂Π?,標準確實可以衡量一些東西,但它只是一個標志性的東西,并不能代表一切。錢鐘書在美國留學期間,他的導師并不用標準考試成績來衡量一個人的付出而是結合他平時的表現綜合思考。這樣便對學生有一個很好的定論,學生也會不斷努力向前奮進。因此,錢鐘書一生最敬佩的人便是他的導師,因而錢鐘書取得如此的成就也受其影響。試想一下,倘若這位導師也像漫畫中的家長般,如此注重一個標準,結果又會如何?還會有如此成就的錢鐘書嗎?他還會成為錢鐘書最敬佩的人嗎?

——文章引用了一系列名人名言,對文章觀點進行了有力的論證。

猜你喜歡
成績單錢鐘書觀點
最短的情書
更多觀點,請掃碼閱讀。
更多觀點,請掃碼閱讀
更多觀點,請掃碼閱讀。
一次“遺忘”
向第一名看齊
曬曬全面深改成績單
成績單的妙用
欠一杯不醉
糟糕的成績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