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公共座椅在公共藝術中的宜居方式
——以揚州公共座椅藝術為例

2017-03-16 06:38武漢市天藝學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430000
大眾文藝 2017年3期
關鍵詞:宜居揚州座椅

王 婧 (武漢市天藝學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430000)

淺析公共座椅在公共藝術中的宜居方式
——以揚州公共座椅藝術為例

王 婧 (武漢市天藝學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430000)

隨著人們的社交活動越來越多,對于城市公共場所的需求逐漸增加,公共座椅是公共場所中的重點設備。在人們的藝術審美水平逐漸提升的基礎上,公共 座椅在滿足為人們提供休憩功能基礎上,還需要營造公共藝術氛圍。那么在公共場所公共座椅的設計中,如何體現藝術設計的宜居性、實用性,是公共座椅設計中的重點?;诖?,在本文中分析國內外公共作業藝術設計理念,并且以揚州公共座椅藝術為例進行分析。

公共座椅;公共藝術;宜居方式;揚州公共座椅藝術

在城市公共場所建設中,公共座椅的設計能夠為人們提供休憩的空間,并且利用公共座椅的氛圍建設,為人們提供休息、小吃、閱讀、打盹、下棋、曬太陽、交談等環境,供人們開展富有吸引力的活動,該種公共空間小品的設計是室內空間設計所不能達到。公共座椅設計屬于公共藝術范疇,在實際設計需要以其設計上的藝術性,優化城市公共空間環境,展現出環境的宜居性。

一、國外公共座椅藝術設計研究

國外公共座椅設計的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較強的藝術性,為中國的公共座椅設計帶來啟示。其公共座椅的藝術設計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1.造型藝術

很多公共座椅設計多在造型上取勝,這些奇特的造型能夠裝飾空間,體現出空間的藝術性。比利時服裝設計師SebastienWierinck用聚乙烯管創造的一系列公共座椅。該種設計風格的公共座椅在造型上比較夸張,但是卻如雕塑般富有藝術感,能夠促進人們與環境互動。再如,由巴黎設計師pablo reinoso設計的一件“巨大的sudeley座椅”,該座椅總體長度為9米,全部用鋼材制成,整個座椅通過連續形態由三根鋼筋條組成,鋼條從頭到尾的連接,從遠處看,宛如一個抽象的旋渦在公園的草坪上流動1。

2.功能藝術

很多公共座椅的功能比較強大,既能夠體現出環境藝術性,也能夠具有附加功能。一些公共座椅在滿足人們的休息需求基礎上,還能夠供人們停放自行車,如喜歡騎行的人就可以將自行車停放在座椅旁邊。同時頂部的大圓環能夠幫助人們遮擋陽光,在夜晚還能夠為人們提供照明。再如,比利時設計師在機場候機室設計出具有功能性的公共座椅。由于機場的客流量比腳大,行李堆積較多,噪聲也比較大、旅客僅能夠在比較小的空間中休息。為了能夠給奔波疲勞的旅客提供良好的休息空間,設計師設計出具帶有LED照明燈的長椅,按照照明燈的長椅,在無人坐下的時候燈管發光,在有人坐下的時候燈管熄滅。這樣在旅客比較多的時候,也能夠瞬間找到空置的座椅進行休息2。

3.人性化藝術設計

隨著城市逐漸發展,在城市中生活的人生活壓力比較大,公共座椅藝術設計不忘初衷,注重對于人們的身心舒緩。設計師PeterNewman設計公共座椅為“飛碟形狀”,可以供12個人躺下。在信息發達社會中,人們只顧著翻閱手機而忽視了欣賞天空的美3。該公共座椅的設計理念為,向人們提供仰望天空的場所。

二、國內公共座椅設計發展現狀

對于國內公共環境中的公共座椅設計進行研究,由于我國人口眾多,公共空間的設計主要以對于人的容納為主,因此,導致在公共空間的座椅設計上缺乏相應的藝術性。當前,雖然我們對于公共座椅的設計并不缺乏優秀的設計理念和設計靈感,但是縱觀我們生活中實際使用的公共座椅中不難發現,現行的公共座椅的設計還存在著幾個主要的問題:

1.外觀單一

國內的公共座椅主要應用在商場、公園、車站等地區,雖然公共座椅的應用范圍較廣泛,但是其外觀卻比較統一。談及其公共座椅,人們首先會想到如圖四所示的樣式,該種座椅的設計非常簡單,在制作上也比較簡單。從功能上能夠滿足三到四人的坐立,該種座椅的功能需求能夠滿足,但是千篇一律的造型設計缺乏藝術感,不能實現裝飾空間的作用。普通座椅的外觀上比較單一,嚴重制約著我國公共空間公共座椅的藝術設計,難以在行業中實現藝術設計引導,也不能對于人們的藝術審美進行啟發??傊?,要想提升公共座椅的藝術設計水平,符合人們的宜居方式,還需要改變當前公共座椅造型單一的問題4。

2.缺乏地域特色

在不同地域其文化背景不同,環境設計風格也不同。公共空間的公共座椅設計需要與當地文化互相襯托,換言之,對于座椅的設計需要將其視為地域文化的體現元素,實現環境與小品設計與搭配的相得益彰。但是在對于很多具有地域文化的公共場所公共座椅設計調查中,座椅的安排嚴重的破壞了公共空間環境意境,難以凸顯出地域文化內涵。如在古色古香的園林景觀中,配置公共座椅,座椅的設計風格很有現代化,雖然能夠滿足游人的休息需求,但是卻與空間藝術氛圍大相徑庭,這樣的設計從視覺上也不會給人以舒適感5。

3.忽視人的排異心理

人們在公園中散心、或者是在候車大廳中等待乘車,多為單獨出行。如果在公共座椅上休憩,也是選擇人比較少、安靜的位置,這是因為在陌生環境中的人具有排異心理。排異心理使得人不愿意在陌生的環境中主動和別人打招呼,和別人接近。實現在長排的公共座椅中,僅有兩個彼此不熟悉的人休息,那么該兩個人一定是保持最遠的距離而坐,而不是緊挨著而坐6。

4.休憩舒適度問題

公共座椅的設計初衷就是在空曠的公共空間中為人們提供舒適的休憩座位,對于座椅而言,舒適度最為重要。在座椅的實際設計中,需要考慮到人的身高與坐姿的契合度問題。但是,很多的座椅設計中,一是在材質的選擇上缺乏人性化的考慮,二是在舒適度上缺乏設計。很多設計師為了使得公共座椅造型比較美觀,采用大理石或者是石磚材料,該種材料溫度比較低,不適合于人長期休息。還有的公共座椅設計比較僵硬,使得人腰椎不舒服7。

三、公共座椅在公共藝術設計中的宜居方式改進——以揚州為例

經過國內外的公共座椅藝術設計方式、理念等的多方面對比分析,我國公共藝術設計需要及時改進。本文以揚州為例,分析公共座椅的宜居方式藝術設計。

1.基于造型多變的廣場公共座椅設計

在建筑空間的單品設計上,如果其造型富有較強的藝術感,將會為公共空間帶來附加價值。該種類型的公共座椅設計應用在揚州御龍灣商業廣場前,能夠吸引眾多的消費者體驗,一方面擴大商場宣傳,另一方面為人們提供休息空間。如圖1所示為揚州商業廣場邊的公共座椅外部結構造型和內部結構造型。該種設計的靈感來自生活,與人們生活中常見的水果有關系,形似菠蘿。由于水果自身色澤鮮艷,美觀,將水果的造型融入到公共座椅空間設計上,提升了公共座椅的設計感,在碩大的廣場上足夠吸引人8。

該種造型的公共座椅被命名為“菠蘿屋”,從外部造型的結構上參考膜結構和膜材料,與傳統的支撐結構相比具有較強的支撐性,并且能夠承受住一定的外部荷載。其曲面的設計,可以隨著建筑師的設計需要,進行隨意變化,結合整體的建筑環境,建筑出標志性的形象工程。從公共座椅的適應性上分析,采用PVC膜新材料,在陽光照射下,該種膜結構使得內部光環境開闊和諧,并且在不同的顏色的膜結構反射下,使得內部視覺效果較好。該種公共座椅的設計是在傳統的座椅設計基礎上,增加了外部環境保護設計,避免在光照比較強烈、雨雪大風天中公共座椅不能用的情況9。

2.基于思維啟發的座椅設計

從對于國外公共座椅設計研究中能夠發現,大部分的公共空間座椅都是由設計師所設計,設計師的思想比較靈動能夠從生活的細節中捕捉到座椅的設計思路。這些座椅設計都能夠引人深思,是我們生活元素的放大。近年來,伴隨著揚州城市建設的深入,在揚州的很多廣場上出現了較多的造型奇特,結構設計啟發人思維的公共座椅10。如采用組合字母組合拼接的座椅,該種公共座椅既能夠通過座椅的組合造型詮釋內涵,也能夠借助字母的結構變換,轉換人在座椅上的坐姿。設計者的靈感來自于生活,并且借助字母組合的造型設計能夠提升公共座椅結構設計的時尚感。從色彩上,公共休憩空間的公共座椅基本上都是固定不能移動的,并且其色彩比較沉悶,而26個英文字母結構涂上不同的顏色,可以進行單個字母之間的隨意組合,該種設計能夠充分的尊重人的排異心理,每一個字母都能夠獨立使用,字母也可以隨意地組合,在色彩上存在著變換,使得整體的休憩空間變得活潑。該種設計意義重大,首先該種設計打破了傳統的座椅結構設計中的集中模式,關注到人們的排異心理。其次該種設計在滿足人們的休息需求基礎上,提升公共空間的藝術性。最后,通過26種變換的結構造型,改變人們一貫的坐姿,體現出座椅結構的調節性。

3.基于傳統文化的座椅設計

揚州是我國旅游賞景的好去處,“煙花三月下揚州”,每年的春季都是揚州的旅游旺節。瘦西湖、大明寺、唐城遺址、漢陵苑、何園、汪氏小苑等都是游客前往揚州旅游的必去之地。而在這些旅游景點中放置著大量的公共座椅供游人休憩,以揚州瘦西湖中的公共座椅設計為例。瘦西湖之所以被稱為“瘦”,一是其景色清秀,二是其瘦美。在瘦西湖園林景觀中的公共座椅設計能夠與景觀環境設計風格相互融合,與湖為景,以樹為傘,造型設計尊重園林景觀古樸、清幽的特點,杜絕采用的現代化設計元素。當游人坐在座椅上休息時,聽著風中的樹葉颯颯作響,觀賞著面前的湖景,仿佛自己是畫中人,能夠真實的感悟到景觀的文化內涵。公共座椅的材料多為實木,整體座椅結構簡單去浮華雕飾,放置在草叢邊,從顏色和造型上都能夠與園林景觀相互照應?;谶@樣的座椅結構設計以傳統園林景觀為設計基礎,體現出結構設計的藝術性。

四、公共座椅在公共藝術設計中應遵循的原則

總體而言,公共座椅在公共藝術設計中實現宜居性,就要在實際中體現出人性化的原則,尊重地域特點,滿足城市環境空間發展需求。

在公共座椅藝術設計中體現出人性化設計原則,是指以人的意愿為設計主體,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社會環境中,根據人的不同需求進行實際設計,并且保障最終的設計產品能夠符合人的視覺、聽覺、以及感知要求?;谌诵曰墓沧嗡囆g設計需要從人的心理因素和人的行為因素兩方面入手:1)在心理因素方面,座椅的設計首先需要滿足人們的主動去坐的欲望,并且座椅的擺設能夠使得人在無意識的狀態下主動選擇休憩地,同時還需要滿足人們的主體觀念,以為人服務為核心,在整體結構設計上要體現出人在人居環境中的主體地位;2)行為因素,座椅的設置需要滿足人的實際休憩需求,如有的人個子高、有的人個子矮,在進行座椅的規格設計環節中,不必要進行統一化設計,要滿足人的大體差異化。

2.宜居原則

人居環境是有空間內所需的不同要素的組合,公共座椅也是人居環境中的一部分,因此,在進行公共座椅設計中需要保障其能夠與環境之間的很好的融合,并且環境內部的各個要素風格也要與人居環境整體規劃相互統一。如,在不同的人均環境中都具有主題和特色,那么公共座椅作為其中的一個設施,在結構設計上也需要體現出主題特色。

綜上所述,在本文的研究中,國外公共座椅設計的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較強的藝術性,為中國的公共座椅設計帶來啟示??v觀我們生活中實際使用的公共座椅中不難發現,現行的公共座椅的設計還存在著結構設計單一,忽視排異心里,以及忽視休憩的舒適度問題。針對以上問題,在本文中以揚州典型場所中的公共座椅設計為例,提出了基于造型多變的廣場公共座椅設計、基于思維啟發的座椅設計、基于傳統文化的座椅設計建議。

注釋:

1.張曉彤.座椅在公共區的美觀度與使用度研究[J].藝術科技,2016(02):70+171.

2.范曉莉.城市景觀環境設施的公共藝術化趨勢[J].創意與設計,2016(04):16-22.

3.金麗萍.公共藝術空間中的戶外座椅設計[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2(12):28-29.

4.李建盛.北京公共藝術與首都城市文化建設[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02):12-18.

5.董奇,戴曉玲.城市公共藝術規劃:一個新的研究領域[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03):147-152.

6.周橙旻,張福昌.南京青奧會公共座椅家具設計策略探討[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1(05):157-160.

7.孫翠翠,張瑞麗.老年人對城市公共座椅和公共衛生間利用情況的調查研究[J].環境衛生學雜志,2013(03):206-210.

8.朱建邦.從城市雕塑到公共藝術——北京市公共藝術建設機制研究[J].經濟師,2010(05):11-14.

9.董雅,陳高明,王小榮.天津公共藝術現狀調查研究報告[J].天津美術學院學報,2010(03):69-72.

10.同上.

王婧(1993.03— ),女,江蘇揚州人,本科,在讀于武漢江漢大學。

猜你喜歡
宜居揚州座椅
“六亂”整治繪就宜居底色
相約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匱”
宜居的海底城市
2016年奔馳E260L主駕駛座椅不能調節
我那水蛇腰的揚州
揚州的夏日
一曲《揚州慢》,盡道《黍離》之悲
“揚州絨花”
宜居星球
你愿意變成傘還是座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