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軌并行”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理論探討和實踐

2017-03-17 18:56鮑秋旭
學理論·下 2017年2期
關鍵詞:實踐探索創新創業教育

鮑秋旭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課外培養已成為與課內培養同等重要的人才培養環節,在這樣的背景下,構建“課內課外雙軌并行”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顯得尤為重要。從“雙軌并行”的視角,探討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路徑如下:注重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明確創新創業教育的學科地位;豐富和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配置創新創業教育水平高的師資力量;拓展創新創業服務平臺;課內課外并行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

關鍵詞:雙軌并行;創新創業教育;理論探討;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02-0224-03

為鼓勵和支持我國高校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幫助大學生提升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自2010年教育部頒布《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以來,陸續出臺的一些文件都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預示著我國大學的創新創業教育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隨著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深入發展,逐漸出現了一些新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當前我國高校主要呈現出以下兩種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即:“學科導向型”模式和“實踐導向型”模式。而在“雙軌并行”人才培養模式的背景下,構建“課內課外雙軌并行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顯得尤為重要。

一、“雙軌并行”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理論探討

(一)“雙軌并行”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內涵

“雙軌并行”指在高校人才培養過程中,課內、課外培養同時進行的培養模式。理工類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指的是在理工類高校中,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基本內涵,以課內教育的課程教學與課外教育的實踐活動相結合為主要載體,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基本目標,培養學生未來從事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所必備的人格、意識、思維、知識、能力等方面的教育。

(二)“雙軌并行”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內容

“雙軌并行”創新創業教育主要分為課內創新創業教育和課外創新創業教育。課內創新創業教育,主要運用討論式教學、案例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從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精神、創新創業管理等方面,設置相關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和意識,使學生在走入職場后,掌握創新創業所應必備的科學文化知識。課外創新創業教育,主要是通過開展各種相關的教育講座,舉辦豐富的創新創業活動和競賽,鼓勵和支持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從而使得課內、課外的創新創業教育相整合,教育內容互相滲透,提高和完善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雙軌并行”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特點

1.系統化

創新創業教育活動不僅表現為其再創性,而且要將頭腦中的創意和想法變為現實。創業是將創新的過程系統化和行業化,再開創出新的事業,這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而“雙軌并行”創新創業教育就要求從課內外活動著手,將創新創業教育系統化地融匯到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去。

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為了切合當今國際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理論知識,更加強調要通過教育使學生學會如何生存和處事,并要在工作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擁有終身學習的觀念和能力。而“雙軌并行”創新創業教育更加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特點。

3.一體化

“雙軌并行”創新創業教育的“一體化”指的是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校內校外教育一體化、教育教學一體化、就業創業教育一體化。只有一體化的保障,專業化的追求才能成為現實。尤其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而言,更需要齊抓共管、多方參與、形成合力的一體化教育格局。

二、目前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根據對“雙軌并行”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理解,結合我國高校目前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筆者對高校的學生、專任教師、教輔管理人員等與創新創業教育息息相關的人群,進行了深入的調研,發現目前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一)創新創業課程設置不完善

目前,我國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并沒有成為主流教育體系的一部分,它沒有明確的專業定位,學科教育地位被邊緣化,有些包含在技術經濟學科之內,有些包含在企業管理學科之內。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被很多人看成是企業家速成培養教育,主要培養所謂的“學生老板”,類似這種“拔苗助長”式的創新創業教育,根本滿足不了當今經濟社會飛速發展對高素質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同時高校的創新創業課程設置不系統,非常零碎,缺乏作為一門學科的系統性和嚴謹性,大多數只是通過“就業指導” “職業規劃”之類的系列講座實現,并且講座也沒有科學系統的規劃與完整固定的安排。

(二)創新創業教育師資能力不足

作為知識傳授者的教師,要培養出具有創新創業意識的學生,首先自身要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墒窃诂F實中,我國高校的教師大多是從事各個專業領域研究的專家,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研究能力,但是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卻難以適應需求。并且,大多數教師都沒有受到過系統的創新創業教育培訓,如何能為學生傳授豐富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經驗、指導學生提升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能力?

(三)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滯后

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滯后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不能科學全面地理解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意義和價值,一些人認為在大學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需求和意義不大。他們或者認為有能力創新、自主創業的畢業生是極少數人,或者認為創新創業教育就是教學生怎么開公司、怎么當老板賺錢。第二,注重創新創業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意識的培養。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一些教師并未充分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

(四)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不健全

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是創新創業教育實施的基本保障,只有具備健全的實踐教學體系,才能促使創新創業教育落實到教學活動中去。但是當前我國大多數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非常不完善,不僅缺乏配套的實踐課程,還缺乏實踐基地平臺等。目前主要借助于“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等活動,來實現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可是很多同學并無參加的能力和途徑,致使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無推廣實現的可能性。

(五)課內課外創新創業教育沒有一體化

課內課外創新創業教育作為“雙軌并行”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內容,兩者之間沒有一體化,勢必影響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和實施。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校內校外教育之間的聯動性不強。在一定程度上,目前的創新創業教育還處于高校教育教學的封閉環境之中,創新創業教育產學合作的有效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高校人才培養、教學科研與企業資金技術、生產實踐之間的有機融合還沒有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空間受到了限制。第二,就業創業教育之間的協同性不強。在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就業與創業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創業教育要與就業教育協同推進。但是目前在推進的過程中出現了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用就業教育替代和消解創業教育,另一個極端是創業教育脫離就業教育,這是我們要努力克服的。第三,教育教學之間的銜接性不強。目前,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教學實踐體系都還不夠完善,課內外活動與創新創業教育活動還缺少整體的規劃,理論學習與實踐訓練未能互相促進,專項教育與專業教育沒有很好地融合。

三、“雙軌并行”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實踐探索

(一)注重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

只有具備了創新創業意識,才能推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長效發展。所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重點應該放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上來,注重提升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內涵和價值的全方位理解,同時提升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能力。為了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大學生要充分認識到強化自身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重要性。通過大力宣傳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勇氣和信心,從而使更多的大學生能夠真正將想法和概念轉變為創新創業行為。

(二)明確創新創業教育的學科地位

由于目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學科地位的邊緣化,使得各個高校在具體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實際過程中,無法按照一致的標準來執行,從而不利于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所以,應該積極推動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學科體系的建設,將創新創業教育的學科地位進一步明確化。建立“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導向,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精神、意識和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創新創業教育學科,并將創新創業教育理論與實踐活動與專業學科教育進一步相結合。

(三)豐富和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本文認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分為課內創新創業教育和課外創新創業教育,作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核心內容的課內創新創業教育,其開展效果直接決定了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情況。而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是實施課內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依托和基礎,要充分重視課程體系建設的重要性。然而,目前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還不能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因為課程內容的設置比較單一,而創新創業教育需要融合多學科內容,從而科學地設置創新創業課程。所以,當務之急是需要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和發展。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將創新創業理念融入其中,并且注重將多學科的相關知識引入到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當中,從而使得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越發完善和豐富。

(四)配置創新創業教育水平高的師資力量

創新創業教育師資是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直接實施者,其水平如何直接關系到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效果。從數量上來說,要配置數量充足的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從事創新創業的指導、服務、協調和管理工作。從硬件設施的配置上來說,需要建立完善的學生創新創業洽談室、信息查詢室、指導服務辦公室等等。從質量上來說,要大力支持和鼓勵教師參加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培訓,選派一定數量的教師從事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在教師考核、職稱評定、項目經費、實踐時間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另外,還可以積極從社會各界引進和聘請有創新創業經驗和學術背景的人士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兼職教學和研究工作,加大創新創業教育人才之間的交流,不斷提升其理論和實踐能力。鼓勵有條件的高等院校建立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研究機構,引導專兼職教師積極開展理論、案例研究。強化政府、企業、高校的合作,完善創新創業咨詢指導、教育研究、服務實踐、評估交流活動,將創新創業教育的優秀成果大力推廣。

(五)拓展創新創業服務平臺

除了加強課內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更要開闊視野,從加強課外創新創業教育的服務、管理等方面入手,特別是拓展建設創新創業教育的服務平臺。從校內服務平臺來說,要將校內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活動與校外豐富多樣的社會實踐、生產實習等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校內豐富多彩的創新創業競賽等第二課堂活動與實習、畢業論文設計、實驗教學等環節緊密融合。同時,還要加強創業孵化基地和創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在場地、資金、設備等各種硬件設施上提供扶持,為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開拓更加寬廣的服務平臺。

(六)課內課外并行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

要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就要將課內課外創新創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使大學生充分理解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價值,引導學生在學好專業文化知識的同時,積極參與到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當中,從而真切地感受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當前有效的課外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和載體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第一,以“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創青春”創業計劃大賽、大學生科研計劃訓練等為載體的科技競賽類活動;第二,以創新創業教育講座、創業沙龍活動、創業技能大賽等為載體充分發揮大學生主體作用的校園文化活動;第三,以項目和社團為載體組織起來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群體等等。通過這些平臺和載體,能充分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

四、結論

高校要營造濃郁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文化氛圍,要充分利用課內、課外兩條培養路徑,使學校的各種活動成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載體,從而將高校的工作重點從引導大學生就業,轉向對大學生主動創新創業的引導。

參考文獻:

[1]曹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問題研究——以吉林省為例[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4.

[2]許德濤.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5.

[3]楊曉慧.我國高校創業教育與創新型人才培養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5(1).

[4]劉偉.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的思考[J].教育科學,2010(5):64-67.

[5]李家華,盧旭東.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養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0(12).

[6]魏瑋,王啟佩,魏珍.河南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河南農業,2013(12).

[7]鮑桂蓮,馮愛秋,等.國內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狀況的分析與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1(35).

猜你喜歡
實踐探索創新創業教育
“微課程”轉化“數學后進生”的實踐探索
政治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主體參與的實踐探索
新形勢下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實踐探索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影響因素及路徑探索
淺談新時期煤礦員工教育培訓的實踐探索
新常態下系列化、規范化、創新化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機電傳動控制》課程實驗教學改革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