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思考

2017-03-18 07:47劉波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文化建設服務體系

劉波

摘 要:文化是一個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而現代公共服務體系的建立,是滿足人民群眾不斷豐富的文化活動需求的有力保障,也是保護人民群眾文化權益的必要途徑。為此,本文通過介紹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迫切性、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制約因素以及現代文化服務體系構建的路徑來論述建設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性。

關鍵詞: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G2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6-0231-02

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提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就各地各級文化部門而言,明確了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方向與路徑,文化體系建設要改變傳統的模式,要以全體人民群眾為服務對象、要具有分層次多元化以及公共文化服務活動的方式應該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一、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迫切性

服務均等化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基本特征之一。從文化理念層面來講,就是要依靠群眾進行文化建設,而文化建設的成果必須由群眾共享。這就意味著必須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然而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建設還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這也是城鄉一體化、基層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人們的受教育程度不同,對于文化服務的認知不同,對公共文化服務的需求不同,要求文化建設過程中要考慮到各文化層次的群眾,讓文化建設真正惠及各類人群,只有這樣才能夠使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以滿足,文化民生保障水平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也在日益提高,需求也呈現出多樣化。相比前幾年,城鄉居民對公共文化的硬件設施、廣播電視、互聯網信息資源、各種類型的文化娛樂活動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幾年政府高度重視公共文化體系建設,《文化部2015年文化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5年末,納入統計范圍的全國各類文化(文物)單位、藝術表演團體、公共圖書館、文物機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等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2015年全國文化事業經費比2014年增加了17.1%,占國家財政總支出的比重為0.39%,比2014年提高了0.01個百分點;全國人均文化事業費較2014年增加了16.5%,達到人均49.68元(圖1、圖2)。

基于當前人民群眾的實際文化需求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現狀,我們要把新的動力注入到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解放思想,創新體制機制,從文化生產力、發展環境以及人民群眾創新力等方面努力開辟文化發展的廣闊空間。

二、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制約因素

(一)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城鄉差別以及居民文化程度、思想意識不同,導致鄉鎮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供給不足,甚至有的偏離了鄉鎮居民的真實需求,把城市居民的需求等同于鄉鎮居民的需求,造成城市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過剩。而對于鄉鎮居民來講,他們迫切需要的文化服務卻相對較少,也缺乏與相關部門就維護自身文化權利方面的溝通。相關地方政府在鄉鎮居民的公共文化建設中更多地傾向于建立農家書屋、文化站、送文化下鄉等比較傳統的文化輸送形式,然而這些方式的收效并不大,沒有真正讓鄉鎮居民受益,當地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遠遠沒有得到滿足??梢?,鄉鎮公共文化服務的提升空間還很大。另一方面,長久以來,由于政府投入不足,鄉鎮文化服務建設緩慢,加之文化服務工作人員相對不足、文化管理人員素質較低,政府更愿意把精力放在立竿見影的項目上,對于文化服務建設顯得不夠積極,以至于在鄉鎮文化建設上出現了財政投入不夠精準、基礎設施滯后、農村書屋藏書陳舊、宣傳力度不夠等問題。

(二)公共文化服務媒介和時間有待與人民群眾生活現狀對接

《文化部2015年文化發展統計公報》中明確指出,要在眾多領域推進公共文化項目建設,并且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要形成覆蓋全社會的比較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還必須與時俱進,敢于創新。以民眾閱讀為例,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民群眾已經不再滿足于紙上閱讀,然而在許多地區尤其是基層,其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仍然處于傳統傳播階段,導致公共文化建設的效果不明顯。另外,公共文化服務的時間安排在“早九晚五”的上班時間,雙方時間的沖突使得人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難以滿足。

(三)管理機制不健全,缺少服務意識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要求政府部門變以往的“管理者”為“服務者”。然而,我國政府層級多,官本位思想嚴重,在公共文化服務過程中仍然以“管理”為主。有的地方出現了一些“形象工程”,主要表現為有些鄉鎮文化書屋、文化站的開辦流于形式,缺少宣傳、無人管理、書籍陳舊、資料過時,完全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在文化傳播內容上,有些地區監管不嚴,導致一些地方的文化傳播形式和內容相對混亂、低俗?!蛾P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中提出,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社會群體或者個人參與公共文化體系建設中的熱情高漲,但政府的管理不規范,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

三、現代文化服務體系構建的路徑

(一)要加大對基層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改變對公共事業經費投入“一刀切”的做法

對于自然條件惡劣、產業結構單一、文化教育水平落后的地區,要適當給予政策和資金方面的傾斜。鑒于基層文化服務基礎設施落后、陳舊,地方政府要從群眾的實際需求出發,積極協調資金加大投入,改變基礎文化服務設施落后的現狀。

(二)公共文化服務的實施要符合人民群眾的生活現狀

公共文化服務要不斷改進,現在互聯網幾乎涉足世界每一個角落,文化建設也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段。如文化輸出可以通過報刊、廣播、互聯網、文藝演出等形式進行文化輸出。同時,相關政府部門也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公共文化服務。比如可以針對青少年、老年人、殘疾人士等群體的需求,開展適合他們的文化活動。一方面可以滿足這部分群體的文化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讓文化服務建設的形式更加廣泛,同時還能夠帶動一些文化志愿者加入,讓社會風氣更加和諧,讓現代公共文化服務的最終目標得以實現。另外,為了滿足上班群體的文化需求,要豐富8小時之外的服務內容。要依靠現代技術,比如手機微信、微博等推送一些時事新聞、娛樂等信息,滿足這部分群體的需求。

(三)進一步完善管理機制,強化服務意識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要求政府必須擺正位置,強化自身的公仆意識和服務職能,變“管理型政府”為“服務型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機制,形成一套有效的符合“服務型政府”的績效考核體系,要杜絕“形象工程”,避免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務職能流于形式。

四、總結

總而言之,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成為各地各級文化部門的首要任務,不僅要從加大對基層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公共文化服務的實施要符合人民群眾的生活現狀以及進一步完善管理機制,強化服務意識,還要加強隊伍建設,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相關部門要嚴格把關、認真甄別,避免低劣產品或有害信息充斥市場,誤導人民群眾。只有這樣才能全面促進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從而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社會。

參考文獻:

[1]劉晨曦.我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路徑研究[J].商,2015(08).

[2]侯丙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路徑探析[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3).

猜你喜歡
文化建設服務體系
建設門診“老年友好型”服務體系的實踐與探討
智慧出行,智繪未來——新一代出行服務體系構建與實踐探討
“三效合一”構建現代農業服務體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最后一公里”
淺論基層群眾文化緊跟時代步伐
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觀及其現實意義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初具規模的健康管理服務體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