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清市打造“四大平臺”助推群眾文化活動的實踐思考

2017-03-18 07:50嚴明杰蘇勤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福清市建設

嚴明杰 蘇勤

摘 要:福清市始終堅持以群眾為主體,通過打造“四大平臺”強力推進群眾文化活動深入鋪展。文章闡述了區域群文活動平臺建設的做法經驗,分析當前存在的瓶頸問題,并提出了對策措施。

關鍵詞:“四大平臺”建設;經驗與啟示;福清市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6-0236-01

近年來,福清市始終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通過整合文化資源,充分發揮公共文化服務設施作用,因地制宜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形成了覆蓋城鎮和鄉村的群眾文化活動“四大平臺”。

一、基本情況

(一)激情廣場大舞臺

各鎮街充分利用廣場、公園等場所,積極組織開展“激情廣場大家唱、大家跳”群眾性廣場文化活動。目前,激情廣場文化活動已在我市城鄉普及推廣,每個小區、各村都有激情廣場活動,激情廣場活動已成為城鄉群眾自娛自樂的一個品牌項目。每逢重大節慶日,還通過舉辦大型歌會、文藝匯演等系列活動,拓寬形式,豐富內容,提升檔次。初步構建了群眾參與層面最廣、持續時間最長、較具福清特色的玉融文化展示平臺。以“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為載體,深入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先后組織新年音樂會、“迎元宵”文藝踩街和廣場舞聯賽等大型文化活動,深入推進基層群眾性文化活動持續開展。

(二)社區文化大看臺

把傳統節日與“鄰里節”相結合,在各個社區組織開展“端午粽子情”鄰里聯誼、傳統小吃現場品嘗、衛生健康知識宣傳教育、“寄一份包裹,送一份關愛”公益活動,“好鄰里”、“魅力小區”評選等鄰里節系列活動,同時利用社區休閑公園等場所,組織開展鄰里紅歌大匯演、樓道技藝大比拼等鄰里節互動大聯歡,每年都舉辦數十場社區文化系列活動,既弘揚了傳統文化,又有效促進了鄰里和諧。

(三)鄉村文化大戲臺

通過文化“三下鄉”、曲藝下鄉、閩劇展演月、僑鄉藝術團“一月一主題”系列巡演活動等,把文化活動送到企業、山村、社區、軍營,搭建鄉村文化大戲臺,引導和發動村民積極參與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化活動,抓住各種節日契機,自編自導自演歌頌新農村建設的新成就,歌唱文明鄉風新風尚,鼓濃了鄉村文化氣息。

(四)民俗文化大展臺

深入挖掘本土豐富的民間文化底蘊,廣泛開展佾舞、宗鶴拳表演、十番音樂、竹編、制陶等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瀕臨失傳的傳統文化展示宣傳,組織民間民俗文化節、中華夢鄉福清石竹山夢文化節等活動,展示福清文化建設成果,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各鎮街也在群眾自行組織的民俗活動基礎上,對各類民俗活動進行統一梳理,集中一周時間分批舉辦板凳龍、迎神、游燈、舞龍、舞獅、南少林武術表演以及猜燈謎等極具本地特色的節慶民俗文化活動,形成一鎮一特色的文化現象。

二、推廣成果

在致力打造“四大平臺”的同時,福清注重增強公共文化產品的豐富性,借助“四大平臺”,實施“文化惠民樂萬家”工程,積極開展“主題文藝下鄉巡演”、“高雅藝術走進大眾”和“優秀傳統戲劇展演”三大系列活動。

(一)主題文藝下鄉巡演

組織文藝下鄉小分隊,結合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建黨95周年和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等主題,精心編排10-12個文藝節目深入各鎮街的村(社區)巡回演出,每月演出約5場。

(二)高雅藝術走進大眾

積極對接上級部門或專業院隊,引進高質量的高雅藝術演出,如奧地利世界精粹舞蹈、意大利鋼琴家弗拉西斯科鋼琴視聽音樂會、大型民族管弦樂音詩《孔子》、德國海頓交響樂團新年音樂會等,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感受到高雅藝術的魅力。

(三)優秀戲劇展演

挑選民間職業劇團中比較優秀的劇團,并邀請省、福州市以及外(縣)市劇團來融參加展演活動,傳播閩劇文化。去年更邀請到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中國評劇院經典保留劇目《花為媒》來融演出。

據統計,2015-2016年,福清已開展“文藝下鄉巡演”106場、“高雅藝術走進大眾”23場以及“優秀傳統戲劇展演”55場。2016年,福清還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安排250萬元用于開展“文化惠民樂萬家”系列活動,以豐富多彩、群眾喜聞樂見的先進文化和輿論宣傳,聯系群眾、服務群眾,通過舞臺藝術活動的開展,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把繁榮公共文化事業作為實現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三、瓶頸問題

構建“四大平臺”雖然積累了不少成功的經驗,受到了基層群眾的熱烈歡迎,但在具體工作過程中發現,還存在以下一些困難和問題:

一是城鄉發展不均衡。目前,城區文化活動開展比較活躍,內容相對多樣,而農村的文化活動形式還比較單一,多是群眾自發在街頭巷尾空地組成廣場舞活動,文化活動層次不夠高,有組織的知識型、科普型、高雅的文化活動開展普遍較少。鎮村一級部分主官存在重經濟、輕文化的觀念,開展文化活動比較被動,大多是以完成任務為主,造成群眾文化活動缺乏持久性和凝聚力。一些鎮村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利用率不高,出現相對閑置、資源浪費的狀況。同時,城鄉、群體之間的公共文化服務還不平衡,需要進一步加強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特別是在如何充分發揮公共文化設施利用率上下功夫,以提供更多的文化集納地。

二是骨干隊伍不充足。鎮街文化站干部兼職過多、人手不足、人員流動性較大,村居一級基本沒有骨干隊伍,多依托老體協開展文化活動,人員培訓較少或者基本沒有,導致部分活動點,活動開展松散,品味不高。城區群文活動雖然有文化骨干,但是隊伍也不夠穩定,多數都是退休的老同志擔任核心成員,在活動組織上、參與精力方面還有欠缺。

三是產品供給不創新。群眾對生活的需求呈現出多樣化態勢,但文化服務產品除納入地域特色、接地氣外,往往還缺乏時代感,與時俱進形式創新還不夠,缺乏應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全市藝術精品創作和演出的數量與福清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文底蘊相比還有較大落差,在滿足群眾多樣化、個性化的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在打造深挖文化內涵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

四、對策與措施

一是創新服務機制。完善公共文化資源配送機制,統籌城鄉文化資源配置,探索按需配送服務,促進優質文化資源向基層流動。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通過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政府采購等方式,參與重要公共文化產品、重大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動。制定并落實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公益文化事業建設有關政策,促進民營文藝團隊、民間文藝社團、社區群眾文藝團隊和農民自辦文化初具規模,成為政府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補充。

二是培養文化骨干。抓隊伍建設,突出推動鎮街綜合文化站人員配備,加強基層文化站工作力量。完善行政村(社區)文體協管員隊伍建設,健全群眾文體輔導員進鎮(街)、村(社區)制度,培育廣場文化骨干、民俗文化骨干、文體志愿服務骨干等群眾業余骨干隊伍,鼓勵專業文化工作者和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基層文化建設和群眾文化活動,不斷壯大文化志愿者隊伍,形成文化建設市里有專職、鎮街有專管、村(社區)有專人的工作格局和文體活動推動有輔導員、組織有志愿者、參與有愛好者的組織網絡。要加強業務培訓,分門別類地開展業務文化骨干專題培訓,提升隊伍整體素質水平,形成有效的工作力量。

三是打造本土品牌。重視文化品牌培育,不斷增強優秀文化的感染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資源,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內涵,打造文化系列品牌,彰顯千年古邑的文化品牌魅力;發揮全國閩劇藝術之鄉的品牌影響力,創作一批以福清歷史人文為題材、藝術感染力強的舞臺藝術精品;加強對民間藝人的關心,充分發揮他們在傳承和發揚民間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積極作用,扶持推出重點民間文化藝人并加以包裝宣傳;加強對城鄉業余文藝創作人才的輔導和培養,定期舉辦各種業余培訓班,積極組織參加各種文藝創作評獎活動,發掘和推出福清優秀的本土作者及作品;擴大文化交流,充分利用中國音協合唱聯盟基地、音樂創作基地、北師大寫作基地等三個平臺,舉辦各種文化研討會、學術交流會、文藝匯演、改編傳唱福清原創歌曲等,進一步提升文化產品供給水平。

猜你喜歡
福清市建設
落日
最幸福的小鱷魚
憶初心 頌黨恩金婚夫妻傳佳風
福清市老年大學 國畫教師林齊松作品展舉行
星星的演變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快樂書畫坊 福建省福清市實驗小學書畫展
努力建設統一戰線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