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多樣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與評價

2017-03-20 23:16汪晶晶齊桂花
醫學信息 2016年37期
關鍵詞:精神科健康教育糖尿病

汪晶晶+齊桂花

摘要:目的 對精神科住院患者合并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模式進行改進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自制調查表對151例住院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先后進行傳統的健康教育模式和進行新型健康教育模式1個月,比較前后兩種模式對患者治療依從性(遵醫囑藥物治療、飲食控制、運動活動情況、配合護士監測血糖情況,以及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結果 開展傳統單一形式健康教育模式時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較差,而采取新型的同時多種形式健康教育模式時在飲食控制、運動活動情況、配合護士監測血糖情況,以及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等方面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有較大改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藥物治療依從性方面改善不明顯(P>0.05)。結論 新型的健康教育模式對提高住院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要高于傳統單一形式的健康教育模式。

關鍵詞:精神科;糖尿??;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常見病、多發病,其患病率正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生活方式改變而迅速增加,呈逐漸增長的流行趨勢[1],我國已成為糖尿病的第一大國。同時,抗精神病藥物對糖代謝影響的報道也不斷出現。有關研究證實,精神疾病患者糖尿病的發病率是正常人群的3~4倍,在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中糖尿病的發病率高達10.34%[2]。一經確診為糖尿病后患者需要終身治療,精神病患者合并糖尿病時需要合理的治療措施, 更需要患者能遵從醫生制定的治療方案,由于這類患者本身具有特殊性,自制力不全,不能有效地遵循治療方案接受治療。為進一步提高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療效,采取有利于患者遵從醫囑行為的對策,幫助患者積極治療控制病情,筆者對本院151例住院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開展新型健康教育模式的干預和患者治療依從性情況調查,并與干預前作對照?,F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5年9月15日~10月17日選擇我院住院的151例精神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參考1999年WHO診斷標準為糖尿病診斷,參考CCMD-3診斷標準為精神病診斷。納入研究的患者均為精神病期間發生糖尿病,排除糖尿病所致精神障礙,且為精神癥狀穩定期的患者。其中,男105例,女49例,年齡21~79歲,平均年齡(54.21±9.61)歲;文化水平為大專9例,高中48例,中專2例,初中79例,小學27例,文盲9例,不詳4例。

1.2健康教育模式

1.2.1對照模式 各病區任意挑選護士依照"護理常規"里的健康教育內容對各管床的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實施健康教育。

1.2.2新模式 各病區均選擇工作五年以上并且取得護師及以上資格的護士對本病區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教育內容除"護理常規"里的健康教育內容外,還有多方查找資料所整理的糖尿病相關疾病知識和生動形象的視頻資料。教育模式采取護士面對面講解、患者集體觀看糖尿病知識視頻資料,組織糖尿患者知識競賽等多種方法同時進行。

1.3調查方法 采取問卷調查法。內容分為4個部分,①一般情況:年齡、性別、學歷、體態、疾病診斷、不良嗜好情況;②喜歡何種類型的健康教育形式;③并發癥的情況:包括是否合并高血壓、冠心病、脂肪肝等不同程度的并發癥的情況;④對治療依從性情況的調查:包括遵醫囑藥物治療、飲食控制、運動活動情況、配合護士監測血糖情況,以及戒除不良生活習慣的情況第4部分共調查2次,第一次調查時間為活動開始前1~2 d,第二次為活動結束后1~2 d。

1.4統計學方法 核對原始資料,建立數據庫,所得相關資料采用采用SPSS統計軟件χ2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

2結果

2.1發出問卷302份收回302份。151 例患者中88例分別合并高血壓、冠心病、脂肪肝、視網膜病變,占調查病例58.3%。

2.2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調查結果見表1 。

2.3運用新模式對151例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干預后,其干預前后對照見表2,有利于患者遵醫囑行為的實施。

3討論

3.1實施對照模式治療依從性差的原因分析

3.1.1患者對疾病知識不知曉 精神病患者缺乏自知力,缺乏糖尿病相關知識,不能正確認識該疾病,以為只要吃藥打針測血糖其他不重要?;颊咧挥欣斫庹莆占膊≈R才能形成良好的治療意向并且正確執行醫囑。本次調查對象中,52%的患者認為打針吃藥監測血糖才是治病,因此隨意安排自己的生活,生活懶散甚至隨意躺臥?;颊咴诮邮苤委熤幸虿幻鞔_治療目的,導致了不遵從醫囑的行為,使得治療達不到預期效果。

3.1.2精神疾病的影響 患者病情嚴重時沒有自制力,存在有幻覺、妄想。癥狀未控制時,精神方面治療均不能主動配合治療,更不用說對并發其他軀體疾病治療,均是在醫護人員的強迫下治療,患者完全不能遵醫囑。只有在積極治療精神疾病的同時才能更好治療其他合并癥。

3.1.3文化程度的影響 151例患者中68%的患者的疾病知識來源于護理人員的健康教育,32%的患者疾病知識來源于護理人員的健康教育和平日閱讀報紙和書籍。32%的患者中初中以上學歷的占89%。文化程度越高的患者越易溝通,能主動看報、讀書獲得相關知識,易建立治療依從性。而男女患者在接受治療時依從性無差別。

3.1.4健康教育實施者的影響 病房健康教育中常常存在著年輕護士、實習護士專業知識不足、臨床經驗不足、對健康教育內容掌握不熟練、教育內容不統一形式單一、護士實施健康教育的主動性差,花在健康教育上的時間少,且護士的人力資源偏少等問題,都阻礙著健康教育質量的提高。

3.2運用新模式有益于患者遵醫囑行為的實施

3.2.1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 精神癥狀緩解時要積極開展心理治療,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行為,是連接衛生知識與行為改變的橋梁[3]。健康教育形式多樣可以提高患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查顯示35%的患者喜歡護士面對面的傳統教育方式,49%的患者喜歡觀看相關視頻的教育方式,24%的患者喜歡知識競賽的教育方式。觀看視頻比較直觀形象,為患者最喜歡的教育方式。調查顯示68%患者糖尿病知識完全來源于醫護人員,說明醫護人員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利用多種教育健康方式,對患者傳授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強調遵從治療的重要性,通過對患者的認知、態度、理解力的改變,促使其遵醫治療行為的改變。

3.2.2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加強溝通 護理人員應反復與患者溝通,講解有關病情治療的意義,并隨時了解患者動向,及時調整措施。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在向患者講述完治療方法、注意事項后,要求患者重述一遍,以掌握患者對治療的理解。尤其對老年、文化程度低、認知能力下降患者應反復宣教。

3.2.3高年資護士對健康教育效果的影響 高年資護士工作經驗和知識面均優于剛工作的年輕護士,能有效實施健康教育,減少了因護理人員年資短、業務水平低、經驗不足、重復所造成的低效性指導[4]。

綜上所述, 精神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較為常見,由于受精神病等因素的影響, 患者對糖尿病的治療依從性較差,本研究通過采取多種形式健康教育,151例患者在干預前后其治療依從性有較大的改善,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對于這一類患者還應長期堅持有效的干預,從而獲得更有效的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770.

[2]于繼蘭.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相關因素調查研究及護理對策[J].糖尿病新世界,2015,08(8):166-167.

[3]位麗妍.精神病合并糖尿病的護理對策[J].醫藥前沿,2016,06(6):261-262.

[4]劉生梅,郝琴,張延紅.健康教育路徑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08(9):144-145.

[5]杜玲麗.多樣性護理方式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科學,2013(04).

[6]季學清,陳寶瑾,耿赟,等.益氣養陰活血法治療糖尿病冠心病的臨床觀察[J].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05).

編輯/申磊

猜你喜歡
精神科健康教育糖尿病
糖尿病知識問答
糖尿病知識問答
糖尿病知識問答
糖尿病知識問答
精神科護理工作研究進展
授權理論在使用無創呼吸機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健康教育在燒傷護理中的應用
糖尿病足的預防及護理方法初步研究
精神科醫護人員職業倦怠相關分析
精神科醫院安全隱患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