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滄市無償獻血者HBsAg、HCV—Ab、ALT檢測結果相關性分析

2017-03-20 23:50劉如萱
醫學信息 2016年37期
關鍵詞:無償獻血者相關性

劉如萱

摘要:目的 通過對本地區無償獻血者HBsAg、HCV-Ab、ALT檢測結果進行分析,探討三個項目之間的關聯性,為制定獻血者篩選和招募策略提供依據。方法 采用速率法對無償獻血者血液進行ALT檢測,采用酶聯免疫法用兩個不同廠家的試劑進行HBsAg、HCV-Ab檢測,對2010年~2015年三個項目的檢測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78729份標本三項肝炎標志物檢測不合格1704份,不合格率為2.16%,其中HBsAg占8.86%,HCV-Ab占6.81%,ALT占84.33%;在ALT檢測異常(>40U)的標本中,有98.54為ALT單項升高,有1.46%合并HBsAg或HCV-Ab陽性; HBsAg檢測陽性標本中,有98.68%為HBsAg單項陽性,有1.32%合并ALT異常,HCV-Ab檢測陽性標本中,83.62%為HCV-Ab單項陽性,有16.38%合并ALT異常。結論 大部分ALT異常與乙肝及丙肝感染無關,調整ALT的閾值或檢測策略對降低血液報廢率具有現實意,在獻血前已用干化學法進行ALT快速篩查的基礎上,獻血人群的總不合格率仍為1.83%,加強檢驗質量控制,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也需要進行總結和探討;在獻血前已用金標法對獻血者進行了HBsAg初篩的基礎上,獻血標本ELISA法HBsAg陽性率仍占0.19%,超過未做初篩的HCV-Ab陽性率(0.15%),說明HBV的低水平或隱匿性感染問題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雖然80%以上的HBsAg及HCV-Ab陽性與ALT升高無關,但是在HCV NAT檢測不能有效減少HCV輸血殘余風險的情況下,ALT作為肝功能損傷的一項早期指標,在減少HCV殘余風險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無償獻血者;HBsAg;HCV-Ab;ALT;相關性

為了避免經輸血傳播病毒性肝炎,保障臨床用血安全,《中國輸血技術操作規程(血站部分)(1997)》、《血站技術操作規程(2012、2015版)》均規定,所有血液及血液制品須進行HBsAg、HCV-Ab 、ALT檢測,其中ALT作為非特異性指標,是為了盡量克服傳染性肝炎檢測窗口期的問題而增加的補充篩查項目,但由于該項目影響因素較多,在血液檢測中的意義越來越引起爭議,為了解獻血者HBsAg、HCV-Ab陽性與ALT升高的相關性,筆者對臨滄市中心血站2010年~2015年三個項目的檢測結果進行了分析,現將結果統計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0年~2015年臨滄市中心血站的無償獻血者標本78729份。

1.2儀器與試劑 STAR-LET全自動加樣系統、 FAME全自動酶免分析儀(16/20、24/20)、邁瑞BS-4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HeidoIpH INKUBATOR1000恒溫孵育箱、SPECTRA CLASSIC恒溫酶標儀、HBsAg、HCV-Ab檢測試劑(廈門新創、北京萬泰)、ALT檢測試劑(中生北控、上??迫A)。所有試劑均有"批批檢"合格證并在有效期內使用。

1.3方法 HBsAg和HCV-Ab的檢測采用酶聯免疫法由不同的工作人員采用不同廠家的試劑進行兩次檢測,檢測時用STAR-LET全自動加樣系統加樣,用FAME16/20和FAME24/20全自動酶免分析儀進行后處理,相關參數設置和操作均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進行。受檢血清OD≥Cutoff,判定為"陽性",受檢血清OD在(0.8~1.0)Cutoff之間,判定為"可疑陽性",從血袋另取標本進行雙孔檢測,仍為"可疑陽性"者按陽性處理,兩次ELISA檢測陽性方列入陽性標本統計。ALT檢測采用速率法,用SPECTRA CLASSIC恒溫酶標儀和邁瑞4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檢測值≤40U判為合格,>40U用同種試劑進行復查,復查結果仍>40U者判為不合格。

2 結果

78729份標本三項肝炎標志物檢測不合格1704份,不合格率為2.16%,其中HBsAg檢測陽性151份,占不合格數的8.86%,HCV-Ab檢測陽性116份,占不合格數的6.81%,ALT檢測異常1437份,占不合格數的84.33%,各項目不合格情況見表1;在1437份ALT檢測異常(>40U)的標本中,有1416份為ALT單項升高,占98.54%,有21份合并HBsAg或HCV-Ab陽性,占1.46%;在151份HBsAg檢測陽性標本中,單項HBsAg陽性149份,占陽性數的98.68%,合并ALT異常者2份,占陽性數的1.32%,在116份HCV-Ab檢測陽性標本中,單項HCV-Ab陽性97份,占陽性數的83.62%,合并ALT異常者19份,占陽性數的16.38%,見表2。

3 討論

對無償獻血標本三項肝炎標志物的檢測結果統計發現,ALT檢測不合格率遙居三項之首,占84.33%,說明ALT引起的血液報廢不容忽視。引起ALT升高的原因,除了病理性因素,如肝膽、心血管疾病和骨骼疾病外,諸多非病理因素如藥物、酒精、疲勞、運動等也能引起ALT升高[1],在獻血前已用干化學法進行ALT快速篩查的基礎上,獻血人群的總不合格率仍為1.83%,除了對獻血標本ALT檢測臨界值進行適當調整,以減少血液報廢[2]外,加強檢驗質量控制,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也需要進行總結和探討>

本次分析的1437份ALT檢測異常(>40U)的標本中,僅有21份合并HBsAg或HCV-Ab陽性,占ALT異常數的1.46%,有1416份為ALT單項升高,占98.54%,說明獻血者的ALT異常多為非特異性因素引起的一時性升高,與乙肝及丙肝感染無關。在獻血前已用金標法對獻血者進行了HBsAg初篩的基礎上,獻血標本ELISA法HBsAg陽性率仍占0.19%,超過未做初篩的HCV-Ab陽性率(0.15%),說明HBV的低水平或隱匿性感染問題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有關報道[3]的通過開展anti-HBC或高靈敏度NAT擴增技術檢測HBV DNA來降低HBV殘余風險的提議值得嘗試和探討。對HBsAg及HCV-Ab陽性結果分析發現,151份HBsAg陽性標本中,僅有2份合并ALT異常,占HBsAg陽性數的1.32%,有149份為HBsAg單項陽性,占陽性數的98.68%,在116份HCV-Ab檢測陽性標本中,有19份合并ALT異常,占陽性數的16.38%,有97份為HCV-Ab單項陽性,占陽性數的83.62%,說明大部分(80%以上)的HBsAg及HCV-Ab陽性與ALT升高無關,HCV-Ab陽性合并ALT異常比HBsAg合并ALT異常比例更高,可能跟獻血前初篩時排除了較高水品的HBsAg感染者有關,也可能HCV感染更易引起肝損傷,在HCV NAT檢測不能有效減少HCV輸血殘余風險[4]的情況下,ALT作為肝功能損傷的一項早期指標,在減少HCV殘余風險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季陽,王迅,鄭中偉,等.重新評估獻血者ALT檢測意義[J].中國輸血雜志,2009,22(7):521-522.

[2]桂萍,張婷,喬木,等.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的臨界值改變對獻血者血液篩查的影響[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5,17(5):466-467.

[3]周學勇,程衛芳,張浩,等.不同試劑對獻血者HCV感染性標志物的檢測情況比較[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5,17(4):318-319.

[4]朱紫苗,謝步飛.獻血人群血清anti-HBC和HBV DNA檢測的意義[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4,16(4):407-408.

編輯/金昊天

猜你喜歡
無償獻血者相關性
優質護理對無償獻血者護理效果及血液質量的影響分析
腰圍與體重指數對無償獻血者脂肪血的預測價值
小兒支氣管哮喘與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相關性分析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2)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
會計信息質量可靠性與相關性的矛盾與協調
廣州地區1022172例無償獻血者檢測結果分析
2005~2012年無錫地區無償獻血者輸血感染檢測指標分析
邢臺地區無償獻血者ABO血型分布及正反定型不符調查分析
無償獻血者血液感染HBV/HCV/HIV的兩種檢測方案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