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紀委反腐專題片引發“全民追劇”

2017-03-20 08:00黃沛
網絡傳播 2017年2期
關鍵詞:中紀委宣傳部專題片

黃沛

新年伊始,中央紀委宣傳部與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又一部反腐電視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開播。該片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紀檢監察機關加強自身建設、完善內控機制,堅決清理門戶,嚴防“燈下黑”,“打鐵自身硬、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和韌勁,回應了黨內關切和人民群眾期盼。該片自播放以來引發了巨大反響,其影響力跨越了媒介平臺、跨越了年齡段,對于這一電視專題片的關注和討論很快就在互聯網輿論場中得到鮮明體現,形成“全民追劇”現象。

中紀委發聲漸臻佳境

站在2017年的歲首回顧往昔,可以發現,中央紀委宣傳部以電視片為載體進行的發聲已有多次,以其他形式進行的發聲更是豐富而有效,給網絡輿論場正能量建設帶來了諸多啟示。事實上,歲末年初推出反腐敗大型電視紀錄片,似乎已經成為中紀委定期發聲的規律。

早在2014年12月15日,中央紀委宣傳部就與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并推出了四集電視專題片《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落實八項規定精神正風肅紀紀實》,以大量翔實的第一手材料,展現了中央堅決整肅“四風”,推進作風建設的堅定決心,展現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嚴格監督執紀的堅決行動,展現了中央八項規定實施兩年來黨風政風改進、社風民風轉變的重大成果。這一電視專題片當即引發高度關注和好評,如今該作品的豆瓣打分達到7.4分。

2016年10月17日,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播出,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高度,正風肅紀、反腐懲惡,著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使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得到發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這一電視專題片引發了更加持久而廣泛的關注,在豆瓣上獲得了7.9的高分。

僅僅時隔兩個半月,就在不少網民對《永遠在路上》記憶猶新之時,《打鐵還需自身硬》便在黃金時段出現在了千家萬戶的電視熒屏上,成為了互聯網上的關注熱點和年輕網民的討論對象。目前,這一作品在豆瓣上的打分高達8.1分。與前兩部同樣以反腐為主題的電視片不同的是,這一部作品集中展現了中紀委“對自己開刀”的具體案例。網民的反饋也十分積極,如“這紀錄片值得一看,看過就知道里面的悔恨不是裝的”“案例很深刻,教育很及時”“案例催人警醒,制度保障才是關鍵,老虎蒼蠅都得打”“鐵面無私清理門戶,嚴肅查處害群之馬,紀檢監察機關干得漂亮”“看了兩集了,中央紀委宣傳部這次拍的這個專題片我打99.9分”等評論,都體現了這一電視作品給輿論場帶來的正能量以及對于廣大網民的強大感召力、感染力。

豆瓣打分雖然不是評價紀錄片影響力的全部依據,但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節節攀升的評分,某種程度上從側面反映出紀錄片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在不斷提高,漸臻佳境。

當然,中央紀委宣傳部的發聲給輿論場帶來的震撼遠不止于上述電視紀錄片?!爸芤慌南壷苣┐蚧ⅰ薄爸屑o委官網搶頭條”等,都說明了這幾年來中紀委的發聲特點鮮明、效果顯著,給網民留下了深刻而積極的正面印象。這其中,中紀委官網發揮了巨大作用。2013年9月2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即中紀委官網)正式上線,整合了中紀委原來下屬的監察部網、國家預防腐敗局網、舉報網、糾風之窗、工程建設領域治理工作網五個網站,上線后第二個月網站的點擊量就達到了3000萬次。

中紀委發聲為何受歡迎

網民心理——腐敗現象被深惡痛絕。在傳播日益分眾化、對象化的新媒體時代,中紀委推出的反腐敗紀錄片雖然仍是以電視節目作為發聲方式,但依然能集聚起廣泛的注意力,并成為網絡輿論場上的熱議話題。除了作品本身采訪扎實、案例典型、故事鮮活之外,更為關鍵的是,專題片以“零容忍”態度正風肅紀、懲治貪腐為主題線索,契合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時代背景,擊中了反腐敗的社會心理。事實上,網民大眾對于腐敗現象早已深惡痛絕,腐敗問題從來都是網絡輿論場上的高敏感話題,與之相關的任何新聞爆料乃至小道消息,都極易成為輿情焦點,許多其他領域的輿情也往往因牽涉到腐敗問題發展為重要的衍生話題。中紀委敏銳覺察到了輿論場上的這一傾向,在緊鑼密鼓進行反腐工作的同時及時發聲,推出展現反腐敗成果的相關節目,滿足了網民的信息需求和心理需求,牢牢把握住了輿論引導的主動權。

內容有料——真實鮮活的細節呈現。與一般正面宣傳導向的內容不同,中紀委是在用腐敗問題和落馬官員這樣的負面素材來產生正面輿論引導的效果,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毫不避諱的鮮活“猛料”的基礎之上。由于采取當事人“現身說法”和貪腐細節真實呈現的方式,在極大地震懾了潛在腐敗分子的同時,也拉近了與網民的距離,更因諸多細節首次公開助推了輿論場關注熱度。如《永遠在路上》專題片第一集《人心向背》中披露的一些貪腐細節,可說是觸目驚心。白恩培任云南省委書記期間,放任妻子借招商引資、地產開發等項目搞權錢交易,結果光清理從白家查獲的紅木、翡翠、玉石等藏品,辦案人員就花了十幾天時間。周本順一邊對河北干部提出廉潔“四清”等要求,一邊卻熱衷結交各路“朋友”,以出面站臺等方式肆意斂財、為子牟利,同時個人生活奢靡享樂,竟然還配有專職照看寵物的保姆。凡此種種,直觀展現了腐敗毒瘤的巨大危害,也因白描式地展示這些貪腐分子的真實面目而收獲廣泛關注。

掌握節奏——有序發布且傳播到位。事實上,中紀委可以向網民呈現的腐敗分子內幕信息還有很多,所呈現的不過是冰山一角。但很明顯,中紀委相當注意掌握發聲節奏,沒有采取一下子放完所有“猛料”這種“簡單粗暴”的做法,這是符合信息傳播規律的。畢竟,一股腦兒地、不分輕重緩急地釋放猛料,固然能一時引爆輿論場,但也很容易因信息繁多而使得關注點“失焦”,更容易導致網民的信息過載和“審美疲勞”。觀察近年來中紀委的發聲歷程,可以看出他們不僅在發布單條信息時有預熱、發布、引導這樣一個明晰流程,不同貪腐信息的釋放,互相之間也有著明顯的時間間隔和節奏感,給予網民充分的吸收時間。如2014年“五一”假期到來之前的一個月里,中紀委的曝光臺欄目每周一公布全國各地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典型案件,這個被外界稱為“周一見”的曝光方式,在4周內公布了719起案件,指名道姓地通報了一批干部。但如此密集的信息發布,卻沒有讓網民產生被反腐信息所淹沒的感覺,而是體現了一種有序中的從容不迫。同樣,早在2014年,就有記者統計稱,“在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一年半時間里,落馬的省部級高官的消息有近一半是在周末公布的,同樣有著很強的時間特點”。也正因此,中紀委周末“打虎”在一段時間曾成為常態。從社會心理學角度來看,在相對固定的時間點公布信息并形成習慣后,就會形成關注預期,每當公布新的案件,就必然會引起社會更多的關注。

善用平臺——全媒體組合促信息覆蓋。中紀委的發聲平臺早已實現了多樣化:2015年1月1日,中紀委官網改版,同時其客戶端上線試運行;2015年6月 19日,客戶端推出反“四風”舉報功能,網民通過手機拍攝身邊的“四風”問題,即可實現“一鍵舉報”;2016年1月1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微信公眾號開通運行。同時,這些平臺保持著高活躍度,起到了促進官方信息在多個平臺有效覆蓋的作用。如《永遠在路上》在電視上播放時,微信平臺同步更新這一“反腐大片”,高清視頻與文字解讀同步,引得網友廣泛關注,總計閱讀量高達10萬以上。相比傳統宣傳中的新聞通稿形式,中紀委發聲注重多種媒體形式、多個傳播平臺同時聯動,特別是視頻形式,使得宣傳內容更加直觀,而多種發聲渠道并進的形式也極大地增加了網絡的曝光率。

組織架構——組織高度重視宣傳部主業。早在2014年3月份,中紀委就專門成立了宣傳部,將原先由辦公廳負責的新聞發布工作,和中紀委官網、中國紀檢監察報社、中國監察雜志社,統一歸口管理,把原先宣教室承擔的干部培訓工作劃歸組織部,宣傳部更是一門心思搞主業。如此改善后的組織架構,使得中央紀委宣傳部得以心無旁騖專注于輿論引導工作,并不斷推出精品力作。比如,為拍攝《永遠在路上》,攝制組先后奔赴22省市,拍攝40余案例,采訪70余位專家學者,若是沒有中央紀委宣傳部的全力策劃協調,這是不可想象的。

“法乎其上者得其中”。做好輿論正面引導工作,及時向民眾展現自身工作成就,是各級政府部門的分內之責,卻也往往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在這一背景下,中央紀委宣傳部利用貪腐素材這樣的負面信息,制作出具備輿論場正能量的作品,通過有序的發聲引導網民的積極觀感,成為各級政府部門進行正面宣傳的學習對象。

猜你喜歡
中紀委宣傳部專題片
悅讀之光遍灑云嶺 書香云南方興未艾
中國夢 (大型文獻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插曲)
被中紀委報告點名的4個事件
夢想陽光(大型專題片《必由之路》主題歌)
淺析對電視專題片節奏的把握
中紀委巡視提升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場價值嗎
淺談新聞及專題片中的同期聲采訪拍攝
中紀委“打虎拍蠅”半年擒四虎
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2003—2006)獲獎名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