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

2017-03-20 23:25曹建玫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 2017年3期
關鍵詞:家庭作業布置作業

曹建玫

摘 要:從常規來看,作業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預習,二是鞏固。教師理所當然的以此為出發點,作業設計缺乏創造,缺乏生長。一堂優質的語文課要求學生在上之前和上之后發生變化,有所成長。作為課堂的延伸,語文作業也應當具有促進學生發展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 發展 “活” “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3-0047-02

備課以及課堂教學效果是現在教師非常重視的兩方面,教師經常思考如何能讓學生在一節課中有所收獲,教學設計推陳出新。反觀作業布置,能在短短幾分鐘完成。這樣倉促誕生的作業設計對學生的發展有很大的限制作用。語文是人文性,綜合性以及實踐性錯綜復雜的學科,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學習與感悟,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作為學習語文的板塊之一,語文作業具有語文學科的性質,不應該只拘泥于書本知識。作業不僅承擔鞏固練習新知的作用,還擔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任。

1 語文作業抑制學生發展之處

1.1 失去“活力”的“寫”作業

從表面上看,語文作業形式多樣,但從內容來看,更多的是注重“寫”。提到做作業,第一反應是提筆書寫,語文的聽說讀寫等其他方面的能力集中在 “寫”上,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養。不可否認,小學語文對字詞基礎的重視?!墩Z文課程標準》(2011版)對語文課程的定義是:“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蓖瑫r對哪個階段識字量達到多少具有明確的規定。小學語文教育的重點理所當然落實到語言文字方面。抄寫,是鞏固生字最常用的一種方式,簡單易于學生完成。布置抄寫,是一項不用動腦的作業設計,教師不用絞盡腦汁去思考每日的家庭作業學生應該完成什么,一項抄寫足以打發學生回家之后的時間。反復抄寫,練習對學生來說顯得很無趣,卻是學生作業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學生完成此項作業顯得被動與機械,它占據著學生大量的課后時間。家庭作業的減負,為的是給學生全面發展騰出時間,但是機械的作業依然主導著學生課余的時間,沒有發展可言。

1.2 孤獨的完成之旅

從學生完成的過程來說,家庭作業通常是學生回到家之后獨立完成,在此階段學生是一個人,過程相對封閉。當學生遇到以自己的能力無法完成的時候,他們會對這個空間充滿恐懼、無助,企圖逃離這個不安全的環境?,F在家長越發注重教育,很多親子活動隨之而來,然而家長卻忽視了最普通的家庭作業,參與度不高。即使現在的作業涉及到了家長簽字,但家長是否認真對待了這項任務還有待考究。如果把語文作業歸類,會發現其中需要他人參與完成的部分極少。在家庭作業領域內,與孩子打交道的是字詞句,很少走入現實生活,與他人交流。在這個空間里,學生是孤獨的。小學生充滿了活力,在一個相對孤獨或者是充滿恐懼的空間顯得不適應,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有的孩子在完成作業的時候會看電視,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易被外界打擾,是因為他們對那個孤獨的空間充滿不滿。

1.3 不合層次需求的作業任務

學生良莠不齊是每個班不可避免的現象,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是不可改變的事實。學生的家庭作業是面向全班的,針對的是某個知識點。對于優秀的學生來說,知識點的掌握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家庭作業是小菜一碟,是每天例行的任務,不具挑戰性,久而久之,對其失去興趣。對于中等學生來說,作業對他們具有不穩定性,有的作業可能剛剛合適,有的可能具有挑戰。作業不是根據他們實際情況設計的,他們掌握的程度,方便不一致。完成了作業,勉強能跟上班級的進度。對個人發展作業不大,只能從整體來考量某個知識點掌握的程度。對于差的學生來講,作業是一項叫苦不迭的任務,沒有促進發展的空間,長期以往,學生對作業產生厭倦、抵觸心理。當這些負面情緒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一系列逃避完成作業的行為隨之而來,甚至放棄學習。相同的作業,對每個層次的學生都不具備發展的空間。每一位教師都知曉這一現象,卻選擇忽視。布置作業時,站在教師的角度替學生設想學完本課,家庭應該完成哪些作業,鞏固哪些知識點,表面上是在為學生設想,實則無法避免教師主觀臆斷的嫌疑。正如按著雞的腦袋喂雞吃食,結果只有一個——抗拒。這里的食物是作業,是教師認為該鞏固的知識點。學生的自主權,選擇權無從體現,更談不上促進學生個性的形成與全面發展。

2 促進學生發展的方式

2.1 讓作業表現形式“活”起來

用文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語文作業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除此之外,還可以融入其他的表現形式,比如對于古詩的意境感悟可以選擇繪畫,拍照,甚至是以音樂的形式來展現。孩子的思維是活躍的,教師給一滴水,孩子很有可能創造出一片海洋。根據這一點,教師放手,給予學生自主的空間,發揮其專長與個性,設計作業時要注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也要留有促進個性發展的空間。抓住孩子好奇,好強的心理,讓他們覺得作業是能完成的挑戰,消除學生對為完成作業而完成作業的不良情緒,激發內在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支持作業的表現形式與其它學科相融合,發展其個性,讓作業的表現形式“活”起來。

2.2 讓完成過程“鬧”起來

前面已經提到過,學生在完成家庭作業時是一個人在奮斗,獨立思考有利于學生成長,合作學習也能促進學生的進步。當作業的表現形式“鬧”起來的時候,教師同樣可以讓完成方式“鬧”起來,合作學習是現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方法。作業中也可以用到這種方式,讓伙伴介入完成作業的過程。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在合作的過程中他們的關系網不在只存在“學生——作業”的關系,還衍生出來“學生——學生”之間的關系。除了在互幫互助中,掌握語文知識,還涉及到交際,監督,能促進學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增長。根據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在成人的指導下,兒童能夠更好的完成認知任務。換一句話說讓成人幫助學生完成作業,能促進學生學習。把作業設計成需要家長參與的活動,讓成人介入學生的作業中,給予幫助,促進學生的發展,使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鬧起來”,不再孤單,在做中成長。

2.3 讓作業按“需”分配

家庭作業是課堂的外延,不應該只具有預習與鞏固的作用。語文是一項人文性很強的學科,與生活息息相關。讓語文走入生活的同時,語文作業也是不可避免的要踏入生活,融入社會。單調的抄寫,做練習提高的是學生用書本知識解答試題的能力,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人文素養并無多大的效益。既然語文作業應該本著促進學生發展為目的,其中包含的內容應該是多方面的。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應該思考語文作業的人文性,工具性,實踐性如何體現,如何才能按照培養的“需要”來布置作業。

學生層次不同,接受程度的存在差異,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應該根據學生的需求,思考怎樣的作業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而不是簡單的站在全班的角度布置作業?!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環境,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睂τ谶@一點,教師需要從不同的層面去考慮。對于優生,他們的學習能力及習慣相對良好。教師適當提升學習難度,進行課內知識的擴展延伸。讓學生吃得飽。中等的學生有需要提升的方面很廣,首先應該掌握的就是教師課堂上所教的知識與方法。對于基礎稍差的學生來說,打好基礎是第一步,他們要完成的作業應該是對基礎知識的學習與鞏固,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一份適合各個學生發展的目標,使其明確自己需要提升的方面,自己布置相應作業。桑代克在總結他的早期實驗的基礎上提出效果律,他認為對學習起決定作用的是效果律:凡是導致滿意后果的行為被強化,而帶來煩惱的行為則被削弱或淘汰。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或者讓學生自己布置作業,能夠讓這部分學生在作業中找到自我的滿足,看到進步的曙光。對作業的厭煩情緒,喪失興趣等情況就會被弱化。不同層次的學生在適合自身情況的基礎上尋找方法解決自己的問題,從而獲得進步。在此過程中學生就不得不主動去學習,不得不尋找與自己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逐漸獲得自主性,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

參考文獻:

[1] 李靖敏.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的有效性[J].基礎教育赤子,2014.4.

[2] 高青玲.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9.4.

[3] 白穎穎.關于小學語文作業批改情況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 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1.

[4] 李海軍.針對語文家庭作業所面臨困惑的反思與探索[J]. 閱讀與雜志,2009.8.

[6] 霍桂芳.淺談如何布置小學語文作業更有效[J].教育導刊,2014.10.

[5] 李培培.語文家庭作業應該三手抓[J]. 文學教育,2011.05.

[6] 劉家訪.上課的變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8.

[7] 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

猜你喜歡
家庭作業布置作業
特殊的家庭作業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業
誰幫派翠克完成家庭作業
活動室不同區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級轉換應答器組布置
等級轉換應答器組布置原則探討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
坦克的組成和總體布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