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臨床檢驗分析

2017-03-20 08:08程波
醫學信息 2016年38期
關鍵詞:小兒肺炎感染支原體

程波

摘要:目的 探討不同臨床檢驗方式以及多種實驗室檢查手段對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檢驗的結果。方法 選擇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48例,隨機分為兩組,分別采用血清學檢測和微生物培養法檢測支原體,并綜合分析48例患兒血常規、C-反應蛋白以及血生化改變。結果 與血清學檢測陽性率(62.5%)相比較,微生物培養法檢測陽性率(83.3%)明顯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48例患兒中,大多數血常規多項指標如WBC、PLT和C-反應蛋白以及血生化指標如轉氨酶、血鉀、血鈣出現不同程度的異常。結論 微生物培養法對小兒支原體肺炎的檢測比血清學檢測方法價值更高,同時聯合多種實驗室檢查項目有助于提高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診斷率。

關鍵詞: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檢驗分析

由病原微生物支原體感染所導致的呼吸道急性炎癥反應稱為支原體肺炎,由于支原體肺炎的高發人群年齡較小,多集中在嬰幼兒和學齡兒童,因此臨床常見的是小兒支原體肺炎[1]。小兒支原體肺炎屬于小兒呼吸系統常見病、多發病,由于其發病時臨床癥狀并無特征性,常常與肺部普通感染難以區分,因此臨床容易誤診,再加上其容易累及小兒多個器官,嚴重損害患兒的身體健康,因此提高對小兒支原體肺炎的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是醫務工作者面臨的重要挑戰[2]。由于小兒支原體肺炎具有臨床癥狀的不典型性等特點,因此其診斷主要依賴于實驗室檢查。目前對于小兒支原體肺炎的實驗室檢查較多,主要有微生物培養法和血清學檢測法等。本文比較分析了微生物培養法和血清學檢測法兩種不同方法對小兒支原體肺炎的檢出率并綜合分析了多種實驗室檢查手段對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診斷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6月~2015年6月間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48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4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齡0.5~12歲,平均年齡(6.12±1.56)歲,基本病程為3 d~21 d,平均(14.85±2.36)d。所有患兒均表現為不同程度呼吸道感染癥狀如咽痛、咳嗽、咳痰、胸痛、發熱、氣喘等癥狀。分組的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程及臨床癥狀等情況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血清學檢測法檢測支原體:分離采集的小兒支原體患者血液標本得到血清標本,將血清加入到檢測板中,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MP-IgM 抗體水平,并進行結果判讀大于1:160為陽性,否則為陰性。陰性結果的患兒7d后用同樣的方法復查1次;觀察組采用微生物培養法檢測支原體:采集患兒痰液或咽拭子標本,將其放入或置入用于肺炎支原體檢測的培養基中,然后將培養基于37℃的恒溫培養箱中,24 h后通過觀察培養基的顏色變化判斷結果,培養基變為黃色者即為陽性,反之則為陰性。統計以上2種方法陽性檢出率,并進行比較分析。此外,綜合分析48例患兒入院后檢查的血常規、C反應蛋白以及血生化檢驗結果改變,判定其對小兒支原體肺炎診斷價值的意義。

2結果

2.1血清學檢測法與微生物培養法檢測陽性率比表 與血清學檢測陽性率(62.5%)相比較,微生物培養法檢測陽性率(83.3%)明顯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48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血常規、血沉以及血生化結果 48例患兒中,大多數血常規多項指標如WBC、PLT以及CRP等出現不同程度的異常改變,其中WBC正?;純?例(18.75%),WBC明顯升高者26例(54.17%),WBC明顯降低者13例(27.08%);血生化結果分析顯示,大多數患者血生化結果異常不十分顯著,其中轉氨酶升高者7例(14.58%),血電解質如血鉀、血鈣紊亂者14例(29.17%),所有患兒腎功能均無明顯異常。

3討論

小兒支原體肺炎是臨床常見和多發的小兒呼吸系統疾病,近年來,小兒支原體肺炎疾病的發生率呈現升高的狀態。小兒支原體肺炎多發的年齡段為5~15歲,當小兒感染支原體后,其粘附于呼吸道黏膜上皮細胞并釋放對上皮細胞有損害的物質,從而算還呼吸道,造成患兒呼吸道干擾癥狀如咽干、咽痛、咽癢以及咳嗽伴隨發熱的等,病情嚴重時會累及其他器官如出現心肌炎、腦膜炎以及肝炎等,對患兒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3]。由于支原體感染后其臨床癥狀并不典型,通常會被家長甚至醫務人員誤認為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治療效果不明顯,造成對疾病的延誤。因此,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診斷主要依賴于實驗室檢查。目前,臨床應用的實驗室檢測支原體感染的方法較多,其中主要的有血清學檢測和微生物培養檢測方法。血清學檢測方法主要是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對患兒血清中支原體IgM抗體進行免疫學檢測,這種方法具有操作方便、快速以及創生小等特點,但由于其易受到患兒年齡B細胞功能以及檢測敏感性的影響,具有其局限性。微生物培養檢測法是采取咽喉拭或痰液放入支原體培養基,將其置入恒溫培養箱中,在支原體快速生長繁殖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H+,從而通過降低pH值,培養基中pH值的改變會導致顏色改變,通過顏色改變判斷支原體生長狀況,該方法具有簡便、準確、無創傷等有點,成為臨床實驗室診斷支原體感染肺炎的重要方法[4]。此外,由于支原體感染降低患兒的免疫力并可能累及身體其他器官,因此支原體肺炎患者可能會導致多種實驗室檢查如血常規、C-反應蛋白以及血生化的改變,綜合這些血液檢測結果可以輔助支原體的診斷。

本研究探討了不同臨床檢驗方式如血清學檢測法與微生物培養法對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支原體感染的檢出率差異,并分析了通過結合多種實驗室檢查如血常規、C-反應蛋白以及血生化改變對其診斷輔助價值,結果顯示,血清學檢測方法對支原體的檢出陽性率為62.5%,而微生物培養法檢測陽性率達83.3%。同時我們發現,48例患兒中大多數血常規多項指標如WBC、PLT和C-反應蛋白以及血生化指標如轉氨酶、血鉀、血鈣出現不同程度的異常。根據以上結果,我們表明,對于早期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檢驗,微生物快速培養法檢測效果較好,但由于血清學檢測也有自己的特點,因此我們建議在臨床診斷支原體感染的過程中,以微生物培養檢測法為主,配合血清學檢測方法,同時聯合多種實驗室檢查項目將會提高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診斷率,從而有效的指導臨床診療。

參考文獻:

[1]邊德響.小兒支原體肺炎規范治療64例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31-132.

[2]張鋼.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研究概況[J].中國社區醫師,2015,5:6-7.

[3]瞿新,顏敏.肺炎支原體的實驗室檢驗及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處方藥,2016,14(4):133-134.

[4]姜金麗.肺炎支原體快速培養法對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診斷意義[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3):176.

編輯/丁一

猜你喜歡
小兒肺炎感染支原體
藏羊支原體肺炎的診斷與治療
豬支原體肺炎的診斷與防治
反復發燒、咳嗽,都是肺炎支原體惹的禍
復方丁香開胃貼預防小兒肺炎繼發腹瀉療效觀察
嬰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臨床護理分析
培育情感之花 鋪就成功之路
乳酸菌片聯合復方胃蛋白酶散治療小兒肺炎繼發性腹瀉效果觀察
小兒支氣管哮喘與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相關性分析
骨三相顯像對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松動與感染的鑒別診斷價值研究
降鈣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