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核性腹膜炎診斷方法探討

2017-03-20 08:12李強王西墨
醫學信息 2016年38期
關鍵詞:診斷腹腔鏡

李強+王西墨

摘要:目的 探討結核性腹膜炎(TBP)臨床診斷方法。方法 收集確診的164例TBP患者的資料,針對其臨床表現及血液學、腹水指標、影像學、T-SPOT.TB及腹腔鏡等檢查結果進行整理、分析。結果 發病年齡集中在26~48歲,男女比例為1∶1.69;臨床表現以腹痛、腹脹為主。該組病例中血常規異?;颊?1.46%(68/164),血沉異?;颊?8.53%(96/164),結核菌素試驗陽性患者56.20%(77/137),抗結核抗體陽性患者58.53%(96/164),腹部CT異?;颊?8.95%(70/143),腹部超聲異?;颊?0.36%(99/164),腹水CA125升高患者56.81%(50/88),腹水ADA升高患者78.40%(69/88),T-SPOT.TB陽性患者90.06%(145/161),腹腔鏡檢查結果陽性92.39%(85/92)。腹水ADA、T-SPOT.TB、腹腔鏡檢查結果診斷率較高。腹水ADA與腹腔鏡檢查結果有較弱一致性(Kappa=0.17,P=0.041)。T-SPOT.TB與腹腔鏡檢查結果一致性較高(Kappa=0.334,P=0.001)。結論 T-SPOT.TB法作為一種新的檢測結核感染的方法,具有較高的靈敏性及特異性,且對患者無創傷;結合患者臨床表現、輔助檢查及診斷性抗結核治療等方法可明顯提高TBP的診斷率。

關鍵詞:結核性腹膜炎;T-SPOT.TB;診斷;腹腔鏡

結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TBP)是由于感染結核分枝桿菌而導致的慢性、廣泛性的腹膜感染,其感染途徑主要通過淋巴及血行播散至腹膜,如經原發腸系膜結核、腸結核、子宮及附件結核等播散,故結核性腹膜炎是發病率最高的肺外結核病之一,約占所有結核病發病總數的5%。根據病理改變可分為滲出型、粘連型和干酪型三種,也常見以上兩種或三種類型同時出現。其臨床特點是復雜多樣,缺乏特異性,又常合并其他疾病,因診斷手段有限,易被忽視,從而導致誤診或漏診。我們對天津市海河醫院2012年7月~2015年4月確診的164患者的臨床資料經整理后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對TBP目前臨床中常用的診斷方法加以總結,以提高對該病的診斷水平,進一步減少其誤診或漏診率。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經天津市海河醫院臨床治療或病理診斷為TBP患者164例,均排除由于腹腔惡性腫瘤、肝腎疾病、心臟疾病等引起的腹腔積液及結締組織疾病等。其中男性61例,女性103例;年齡21~76歲,發病年齡集中在26~48歲(135例),病程1個月~5年。其中21例患者胸部CT提示陳舊性肺結核,其余均為陰性。14例患者有過與肺結核患者共同生活史。所有病例均給予完整抗結核治療方案。大多數患者經抗結核治療2 w后癥狀出現好轉, 9例患者因未堅持正規抗結核用藥方案導致治療時間延長。5例患者由于用藥后引起肝功能受損及嚴重消化道癥狀而間斷停藥。142例患者經足療程抗結核治療后隨訪1~2年無復發。

1.2方法 診斷標準 符合2004年中華醫學會臨床診療指南結核病學分會制定的《臨床診療指南-結核病分冊》標準[1]:①青壯年,尤其女性;②有全身其他部位的結核??;③發熱同時伴有乏力、納差、消瘦和腹痛、腹脹、腹瀉等癥狀;④腹壁柔韌、伴或不伴有腹水、腹塊等;⑤B超或CT[1]有腹水征象和其他結核性腹膜炎的相關征象,B超可見腹水、腹膜回聲增厚、出現粘連性含氣性腫塊、腸袢粘連等;X線檢查可發現全腹密度增高、腸管分離、腸壁增厚、腸粘連、腸結核、鈣化淋巴結或腸梗阻等征象;⑥實驗室檢查[1]:?訩血常規和血沉:半數以上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貧血,血沉多增快,繼發感染或結核病播散是外周血白細胞可增高;?訪腹水檢查:多為黃色滲出液,少數混濁或漿液出血,比重常>1.018,蛋白定量30~50 g/L,白細胞計數0.25×109/L以上,以淋巴細胞為主;?訫腹水腺苷脫氨酶活性增高;?訬腹水聚合酶鏈反應(PCR)陽性;?設血清抗核抗體檢查可作為診斷參考指標;?訮腹水濃縮涂片結核分枝桿菌陽性率較低,也可培養出結核分枝桿菌,腹水培養和動物接種可明顯提高結核分枝桿菌檢查率;⑦結核菌素試驗強陽性反應有參考價值;⑧試驗性抗結核治療有效者。⑨腹腔鏡下肉眼可見可分為三型:Ⅰ型,腹膜充血、水腫,表面可見黃白色大小不一的粟粒狀結節;Ⅱ型,出現腹水,伴或伴腹腔粘連;Ⅲ型,腹膜明顯增厚,并可見較大黃白色結節,部分含有干酪樣物質,可有腹腔廣泛粘連。

1.3統計學處理 用SPSS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通過統計各項結果的陽性率,對其中部分數據資料進行kappa一致性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臨床表現 164例TBP確診患者主要癥狀:發熱68例(41.46%),乏力94例(57.31%),體重減輕60例(36.58%),腹痛110例(67.07%),腹脹124例(75.60%)。主要體征:全腹壓痛81例(49.39%),柔韌感52例(31.70%),腹部包塊34例(20.73%),移動性濁音陽性57例(57.92%),其中9例月經不規律或閉經,8例有家族性肺結核病史。

2.2輔助檢查 各項輔助檢查中,腹腔鏡檢查、T-SPOT.TB、腹水ADA的陽性率較高,分別為91.30%、90.12%和78.57%,因此我們將以上三項結果進行了統計比較,見表1~3。

2.3誤診情況 本組病例中,16例誤診時間超半年,5例超過1年,其中誤診為肝硬化腹水11例,腹腔惡性腫瘤7例,婦科腫瘤3例,克羅恩病3例,闌尾炎2例,腸傷寒1例,誤診率 17.07%。

3 討論

結核性腹膜炎是目前在臨床中的發病率較高的一種結核病,僅次于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導致的腹腔慢性、彌漫性感染,以青壯年發病多見,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因其臨床表現多種多樣,起病慢,癥狀輕,故大部分病例無結核中毒癥狀,且缺乏特異性的癥狀、體征和實驗室指標,易造成誤診或漏診,從而延誤治療時機[2],該組病例誤診率17.07%,與國內文獻報道誤診率8%~12.3%相比明顯升高。

從我們總結的資料分析結果可以看出,TBP患者血液學常規檢查無明顯特異性,部分患者白細胞計數大多為正常,血沉通常增快,雖與病情嚴重程度一致,但其它腹部感染或腹水患者血沉也通常增快。結合菌素試驗強陽性雖有較好的指導意義,但其敏感性低,故只能作為參考指標[3],而不能用于診斷。

聶力平等[4]比較了T-SPOT.TB試驗與結核菌素試驗兩種檢測法,結果發現 T-SPOT.TB試驗的靈敏度和特異度高于結核菌素試驗,且假陽性率和假陰性率低于結核菌素試驗。

B超檢查對腹水患者的診斷率較高,但對腹膜及腸管病變作用有限,本組病例中行腹腔鏡檢查患者均可見腹膜廣泛性充血、水腫,且腹膜、腸壁可見大小不一的黃白色粟粒樣結節,部分大網膜攣縮,而B超無任何提示。腹部CT可顯示腹膜、腸壁增厚、網膜腫物,并對網膜、腸系膜、腹腔淋巴結增大有很好的提示,對診斷有一定的作用。部分患者CA125不同程度升高,但經抗結核治療一段時間后有所下降,該指標雖無診斷價值,可用于判斷療效的一項指標。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可見78.57%的TBP患者腹水ADA活性升高,并且與腹腔鏡檢查結果呈現弱相似性,而最新的臨床薈萃分析顯示,將腹水ADA結果為36~40 u/L診斷TBP敏感性為100%,特異性為97%[5],故腹水中ADA升高對結核性腹膜炎的診斷有重要參考價值。腹腔鏡對TBP診斷率最高,與文獻報道一 致[6],但該項目為有創操作,有可能為患者帶來一定的手術并發癥,如腹腔鏡手術常見的腹膜外氣腫,腹腔臟器損傷,死亡率<0.04[7],但該項檢查對考慮腹腔粘連者尚屬禁忌,同時該檢查費用較高,在一般基層醫院不易開展,故受到一定限制。結核感染T細胞檢測(T-SPOT.TB)技術是目前國內外最為常用的結核病檢測方法,使用結核分枝桿菌特異性抗原刺激外周血單個核細胞,通過細胞因子γ-干擾素的分泌檢測抗原特異性 T淋巴細胞的應答反應,從而判斷結核感染的狀態,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T-SPOT.TB 法即是基于以上原理,以ESAT-6(Rv3875)和CFP-10 (RV3874)肽段庫作為刺激原,通過特異性與結核分枝桿菌結合,檢測外周血中具有促進γ干擾素釋放的T 淋巴細胞,從而特異性地檢測結核分枝桿菌[8-10]。目前該項檢測技術在結核病的診斷及治療中已取得較大進展,且相對于其他實驗室檢查具有較大優勢,國外已大量應用于臨床,以用于判斷是否存在結核感染的可能。我院引進該項技術幾年來,對TBP檢測的陽性率為90.12%,與腹腔鏡檢測結果非常接近。

綜上所述,TBP臨床表現無特異性,大多數早期確診困難,因此在診斷過程中要詳細詢問病史,綜合分析各項檢查結果,以便早期明確診斷,進而積極治療。T-SPOT.TB法作為一種新的檢測結核感染的方法,具有較高的靈敏性及特異性,有利于TBP的早期診斷及治療。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臨床診療指南-結核病分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5-27.

[2]Wang X,Yang Z,Fu Y,et al.Insight to the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of extra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Tianjin,China during 2006-2011[J].PLoS One,2014,9(12):112-213.

[3]Wu X,Ma Y,Li D,et al.Diagnosis value of ELISPOT technique for osteoarticular tuberculosis[J].Clin Lab,2014,60(11):1865-1870.

[4]聶力平,宋育明.T細胞斑點試驗與結核菌素試驗檢測結核病的比較[J].福建醫藥雜志,2014,36(1):80-82.

[5]Riquelme A,Calvo M,Salech F,et al.Value of adenosine deaminase(ADA)in ascitic fluid for the diagnosis of tuberculous peritonitis: a meta-analysis[J]. J Clin Gastroenterol,2006,40(8):705-710.

[6]Uygur-Bayramic OL,Dabak C,Dabak R,et al.A clinical dilemma:abdominal tuberculosis[J].World J Gyastroenterol,2003,9(5):1098.

[7]Taazioli G,Fadnetti A,Gelmini R,et al.Tuberculous peritonitis in no risk patients:diagnostic approach[J].Anz J Surg,2005,75(4):247-248.

[8]Mukouyama H,Higuchi K,Harada N.Comparison of tests results between T-SPOT. TB and QuantiFERON-TB gold in-Tube in a contact investigation[J].Kekkaku, 2014,89(7):655-658.

[9]Cai R,Chen J,Guan L,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T-SPOT.TB responses and numbers of circulating CD4+T-cells in HIV infected patients with active tuberculosis[J].Biosci Trends,2014,8(3):163-168.

[10]Wang X,Wu Y,Wang M,et al.The sensitivity of T-SPOT.TB assay in diagnosis of pediatric tuberculosis[J].Fetal Pediatr Pathol,2014,33(2):123-125.

編輯/肖慧

猜你喜歡
診斷腹腔鏡
致敬甘肅省腹腔鏡開展30年
旋切器在腹腔鏡下脾切除術中的應用體會
窄帶成像聯合放大內鏡在胃黏膜早期病變診斷中的應用
淺析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的運行診斷及其調試
腹腔鏡肝切除術中出血的預防及處理
完全腹腔鏡肝切除術中出血的控制與處理
腹腔鏡在普外急腹癥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關于《腹腔鏡用穿刺器》行業標準的若干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