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學科課堂小結的方式

2017-03-20 11:16王西武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 2017年3期
關鍵詞:觀測者物理課首尾呼應

王西武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3-0106-01

一堂生動活潑的具有教學藝術魅力的物理課猶如一支婉轉悠揚的樂曲.起調,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勝;終曲,余音繞梁。物理課應當精心設計好課堂結尾,巧妙的結尾可以達到:課雖盡,趣猶存的境界,使學生產生余興未消、意猶未盡之感。良好的結課設計,不僅可以對教學內容起到梳理知識、畫龍點睛和激起學生思維高潮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寬課堂教學內容。使學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使結課和導課脈絡貫通,善始善終,收到曲終意長、課停思涌的效果。

1 總結式結課法

在課的結課時,把本課的主要知識通過整合、類比、歸納。例如,在進行《伏安法測電阻》一課的課堂小結時,教師可以強調本節課的重點是內接法和外接法的選擇。還可以給出朗朗上口的一個口訣:大內偏大,小外偏小。將更便于同學記憶,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在講《電磁感應》一節時,讓學生理解左手判斷的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的受力方向,右手定則判斷的是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力線時產生感應電流的方向。在本節課結課時總結出這樣記憶口訣是:左通力、右生電。這種結課方式,既有理性,又充滿韻味,學生樂于去學去記,是物理教學常用的一種課堂小結。

2 首尾呼應式結課法

首尾呼應法是指教學結束與起始相呼應,使整個教學過程前后照應的方法。首尾呼應的內容包括開頭設置的懸念、問題、困難、假設等,是懸念則釋消,是問題則解決,是困難則克服,是假設則證實或證偽,有助于增強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如在講《多普勒效應》這一節開始,筆者給學生引入了這樣的一則現象:當我們咱在鐵路邊,火車駛進我們時會聽到汽笛聲調越來越高,火車駛離我們時會聽到汽笛聲調越來越低這是為什么呢?采用了設疑的方式導課,結課時教師引導學生用多普勒效應去分析上述問題:當波源靠近觀測者時,觀測者接收到的頻率增大,聲調變高,當波源遠離觀測者時,觀測者接收到的頻率減小,聲調變低。首尾呼應法使教學表現出更強的邏輯性,讓學生豁然開朗,頓開茅塞,同時還使學生產生一種“思路遙遙、驚回起點”的喜悅感。

3 設疑式結課法

一節課如何收尾,很有講究,如果教師在課的最后幾分鐘的時間提幾個問題讓學生產生帶著懸念,帶著思考走出課堂。這不僅有助于鞏固這節課的內容,也為下節課的內容作好鋪墊,同時將課內的思維延續到課外,有助于學生自主的學習。例如,在《牛頓第二定律》的課堂小結課中筆者提出問題:當一只裝滿水一側開有小孔的鐵罐?靜止在桌面上時,我們能看到水從小孔流出,那么當一只裝滿水一側開有小孔的鐵罐在空中自由下落時我們是否也能看到水從小孔流出?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也為學生提供課外探索的實驗機會。

4 檢測式結課法

課堂檢測是一節課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使教師及時掌握本節課學生的學習情況,更利于教師對下一節課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例如,《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超重和失重現象中可以給出這樣的檢測題:一個舉重運動員在地面上能舉起120kg的重物,那么在以a=0.5m/s2加速上升的電梯內他是否也能舉起同樣的重物?若不能,那么他最大能舉起多少千克重物?利用很短的時間及時檢測學生學習狀況。

5 講故事式結課法

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較為枯燥,趣味性不強,而且較為抽象,學生不易理解,經過一節課后學生較為疲倦,如果能在結課是講一些有關的物理故事,則很快能使學生走出疲倦,為之興奮,同時對學生起到教育作用。例如,在《電磁感應》一節可以講法拉第生平的學習經歷,既增加了課堂趣味又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頑強意志。

總之,物理課的課堂小結多種多樣,好的課堂小結正如歐亨利《最后一片葉子》的結尾,令人拍案叫絕,余意未盡,讓課堂的藝術得到升華,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啟迪。

猜你喜歡
觀測者物理課首尾呼應
跳出專業視閾談大學物理課與微積分的糅合教學
高中物理教材中“多普勒效應”表述的問題和修改建議
首尾呼應
夜空的觀測者:第谷·布拉赫
動起來的物理課
是非“大數據” 喜憂兩相倚
神奇的液體表面張力
美國軌道碳觀測者-2衛星
從高中物理課選修情況看執行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的意義
一道高考試題的兩種解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