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省邊貿交易中的語言溝通問題調研報告

2017-03-20 21:49賀遠晴王笑菊
校園英語·上旬 2017年2期
關鍵詞:邊貿音譯特產

賀遠晴++王笑菊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不斷加強的背景下,市場國際化也在相應的不斷加深,為了能更好的促進邊境貿易的發展,使邊貿產品更具競爭力,高質量的英文翻譯尤其重要。但是,由于社會文化背景的差異,翻譯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錯誤和失誤。本文以黑龍江省邊貿交易中的特產翻譯為例,探討錯誤和失誤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實用的翻譯策略。

【關鍵詞】邊貿交易 特產翻譯

一、當前黑龍江省特產翻譯中存在的問題

特產即為某地特有的著名產品,含有一定的文化內涵或歷史;亦指只有在某地才生產的一種產品。在英文中,特產譯為“speciality product或specialty”,強調品質上具有“特別的或獨特的狀況或品質”。有時為了強調特產的地域特性,使用“special local product”來表示地方特產,相當于漢語中“土特產”的概念。

當前哈爾濱特產翻譯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一產多名和用詞不當兩方面的問題。

1.一產多名,即同一特產名稱的多種翻譯并存。同一種特產的不同翻譯會導致外國受眾對黑龍江省特產的不同理解,從而誤導他們這是不同的特產,因此造成溝通障礙,并且不利于黑龍江省文化的宣傳與推廣。究其原因,一方面,特產翻譯涉及的專有名詞數量龐大,種類繁多,而新詞匯也不斷涌現,很多特產還沒有形成約定俗成的翻譯。另一方面,眾多譯者缺乏統一組織,翻譯素質也良莠不齊,常常想當然地翻譯專名,而不是費心通過諸如網絡等渠道去搜尋既定的譯法。例如紅腸,有的翻譯采取直接音譯的方法,譯為“Hong Chang”,還有的將其異化為“Red Sausage”,后者譯法外國友人理解為一種紅色的烤腸,造成溝通障礙。

2.用詞不當、生搬硬套的死譯。這類方法大都是采用了將中文字面意思直譯的方法,譯者往往忽略了其中的文化內涵及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使得翻譯或令人啼笑皆非,或令人聞風喪膽。這類錯誤的主要表現為譯者忽略兩種語言的差異,將信息胡亂堆砌起來,導致語句不通,錯誤百出,難以得到外國受眾的認同,從而無法取得譯文的預期效果。這種翻譯失誤常常會發生在初涉譯壇的新人身上,但由于語言文化的復雜性,個人視角、專業領域的局限性,科技文化發展的動態性,資深翻譯也不時會掉入“望文生義”的陷阱里。例如烤實蛋,而有的譯者不顧特產的本質,將其直接譯為“Roast Honesty Egg”,不禁使外國游客理解為“誠實的蛋”,從而感到困惑。

二、 翻譯方法與策略

中國各地的特產翻譯方式分為寫實型和寫意型兩種。寫實型命名方式忠實再現特產的主要信息,如制作材料、口感、工具、制作方式、發源地、發明者等,使受眾直觀地了解到特產的特色,如糖醋里脊(Sweer and Sour Pock)、宮保雞?。↘ung Pao Chicken)。與此相對應的寫意型命名方式并不直接體現食品的信息,而是借助修辭、典故等藝術手法含蓄地命名,如龍鳳呈祥(Snake and Chicken Soup)。

在討論這類問題時,都離不開翻譯方法、技巧與策略。因此,黑龍江省地方土特產的翻譯應立足與本土文化。特產的地域性很強,在翻譯過程中注意中外文化差異,既要將黑龍江省特產名稱中的高度濃縮的語言轉化成生動的語言表達方式,又要最大限度地保留中文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

在特產翻譯中譯文既要符合英語國家的表達方式,又要盡可能呈現黑龍江省地方文化特色。因此,土特產的翻譯應該遵循連貫原則和忠實性原則。連貫原則要求特產名稱必須讓國外友人理解,符合英文的表達方式,實現語內連貫;忠實性原則要求譯文盡可能地忠實于原文,展現特產的文化特色。由此,翻譯方法可分為以下兩種:

1.直接音譯。直譯是既保持原文內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譯方法。原文的語言形式與意義之間有不可分割的關系。雖然大致相同的意義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來表達,但是不同的表達形式可能造成語氣、色彩、強調、聯想、以及文體和風格上微妙的差異。所以,為了與原文保持一致,譯文的形式要盡可能地要參照原語。直接直譯法相對于能夠展現中國傳統生活、飲食習慣和文化,簡單但是意義重大?!霸谖幕瘋鞑ヅc交流的過程中,通過譯介新詞術語和傳播異族文化,使之經過長期廣泛的流行,逐漸融入本族語言,從而成為本民族主流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崩绱罅邪瓦@一黑龍江特產可以直接音譯為“Da Lie Ba”。針對于無法在英語中找到原先存在的表達方式的特產,直接音譯則是更佳的做法。

2.補譯。所謂補譯,是指根據兩種語言間不同語言習慣、表達方式,在翻譯時適當增補一些詞語、短語或句子,旨在譯出外國讀者對于特產原名稱不甚了解,甚至感到詫異的意義。補譯是原文含有特殊文化意義時采用的一種補償手段,常用來表明原文詞匯的文化內涵,或者向外國讀者提供理解原文詞匯所必需的相關信息。

補譯的目的是補充有關背景知識,填補外國讀者認知上的空缺。文化差異是特產翻譯需要發揮譯者主體性的一個重要因素。文化差異的處理將會影響到能否既保存中國的民族文化又將中國文化的特色傳達給外國讀者,而補譯往往是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一些單獨從字面上無法令人理解的是何種事物的特產很容易造成外國受眾不清楚該特產名稱的具體含義和內容,同時也沒有達到預期的傳播目的,因此,補譯能更好的介紹產品的種類和材料。例如格瓦斯啤酒,若只按拼音直譯法翻譯為“Ge Wa Si”,外國友人聽了并不能理解這是何種特產,若補譯為“Ge Wa Si Beer”,則能夠完整的將特產的類別傳達出去,并且不會引起歧義。

在翻譯過程中,應避免兩種極端。在運用直接音譯和補譯時,譯者必須首先要透徹了解特產名稱的含義。另外,在運用直接音譯法時,譯者應該竭力擺脫僵硬的模式,設法靈活運用;在補譯實踐中,譯者應該謹慎,避免主觀性、無根據的添油加醋。不論在何種情況下,譯者可以交替使用這兩種方法或者把二者相結合。直接音譯法與補譯法是相互協調、互相滲透的,它們互為補充、不可分割。二者有其各自的功能,二者之間的差異和共同點是它們存在的依據和理由。特產翻譯沒有固定的規則和方法,譯者只能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尋找規律,把直接音譯和補譯自由地運用到特產翻譯實踐當中。

三、特產翻譯中的文化自覺與受眾意識

讓更多的人關注黑龍江省特產也許不難,但要讓全世界聽見黑龍江省的聲音,還需要我們在特產翻譯問題上加強思考和努力?;仡欀袊幕ㄟ^翻譯走出去的歷史,我們似乎對文化自覺存在著認識和實踐上的誤區。費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覺”,指的又是“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在對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的基礎上,了解其他文化及其與自身文化的關系”;“學會解決處理文化接觸的問題”;“使具有不同價值觀點的人群去互相容忍和理解別人的價值觀點;達到各美其美,美美與共?!?/p>

具體到特產翻譯上來,文化自覺不應該導致這樣一個誤區,即想當然地認為西方受眾會像我們自己一樣,理解、欣賞和接受中國文化和表達方式,認為中國和中華文化走出去這一任務從中文譯成英文即可完成。殊不知,文字轉換只是表象層面,這些文字是否能夠有效影響受眾,產生預期效果,才是需要我們深刻思考和付諸實踐的。換言之,特產翻譯要真正做到文化自覺,體現文化自信,必須具備充分的受眾意識。

譯者要清楚認識到,特產翻譯的話語對象,是語言文化、意識形態傳統與我們迥異的西方受眾。因此,翻譯時不可僅僅簡單滿足于“美己之美”,一廂情愿地說“自己的話”,發“自己的聲”。要研究受眾,了解他們的局限與預期。

在對原文和受眾進行分析的基礎上,譯者進行特產翻譯時需要思考如何通過嚴謹設計翻譯話語達到預期目的,包括什么內容和形式會對西方受眾具有吸引力,通過什么話語可使他們更易理解某種特產。在邊貿交易過程中,對于可以在世界平臺上共同討論的東西,要用外國受眾熟悉的話語處理以示尊重,采用受眾容易接受的方式溝通交流,在正面宣傳黑龍江省的同時,擴大受眾視域,達到雙贏。

四、結語

本文針對黑龍江省邊貿交易中出現的語言溝通問題,著重探討了黑龍江省特產翻譯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譯法策略,力圖達到功能對等。寫意型翻譯法側重彰顯原名稱的文化內涵和意象,而寫實型翻譯法則側重將其隱去。鑒于此,最終將黑龍江省特產翻譯策略分為兩種:拼音直譯法和補譯法,以便實現黑龍江省特色文化傳播的目的,服務于黑龍江省邊貿交易,進而促進黑龍江省文化和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潔.杭幫才是命名的文化內蘊與英譯方法探析[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3,10(4):136-138.

[2]黃杰輝.舌尖上的佳譯——儒林外史,飲食文化翻譯策略研究[D].福建:福建師范大學,2013.

[3]費孝通.費孝通論文化與文化自覺[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猜你喜歡
邊貿音譯特產
特產小吃DIY
特產大攻略
論外漢音譯的意義關聯
音譯規范的韻律學視角探究
英漢外來借詞(loan—words)互譯
中尼昔日最大口岸開通提速西藏邊貿發展
春到邊山河
杭州特產
魯迅音譯的外國人名
小鎮邊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