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骨質疏松性橈骨遠端骨折的復位分析

2017-03-20 11:47盛子龍
醫學信息 2016年38期
關鍵詞:橈骨遠端骨折骨質疏松老年患者

盛子龍

摘要:目的 總結老年骨質疏松性橈骨遠端骨折的復位體會。方法 分析近一年來我院急診科收治的31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閉合復位小夾板固定治療。結果 隨訪2~8個月,平均5個月,追蹤閱讀31例患者X光片影像學資料,通過電話隨訪得知其中24例患者PRWE評分,均值34.11。尺骨和橈骨遠端a的平均值是0.63cm,尺偏角B29.105°,掌傾角A3.883°。掌傾角A為負角的患者有9例,平均年齡73歲,9例患者PRWE評分均通過隨訪得知,均值33.9。無并發癥情況。結論 老年患者骨質疏松性橈骨遠端骨折的復位治療,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因人而異地有選擇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老年患者;骨質疏松;橈骨遠端骨折;復位

骨質疏松的老年人群,非常容易發生橈骨遠端骨折(DRFS)[1]。出于對老年人預期壽命的考慮,正確恰當的診治方法尤為重要,要進行閉合復位,首先是要選擇合適的鎮痛劑。我院回顧性分析了31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的資料,并對復位體會做出總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31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均為跌傷,全部在我院急診室接受閉合復位小夾板外固定治療,從受傷到入院,時間20 min~10 h。31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26例,年齡61~87歲,平均年齡(73.6±8.2)歲。AO骨折分型標準:A1型3例,A2型8例,A3性5例。B1型3例,B2型7例,B3型2例。C1型1例,C2型2例。

納入標準:單側橈骨遠端伴有或不伴尺骨遠端骨折。

排除標準:①腕部雙側有病變且合并尺橈骨其它部位骨折者。②陳舊性骨折者。

1.2方法 根據患者個體情況,予以小夾板外固定及閉合手法復位。在術者和助手的配合下,通過折頂、捺正和拔伸牽引等方法進行復位,并矯正傾向、重疊以及成角等移位現象。復位標準如下:①橈骨遠端掌側無弧形凹陷,背側平坦無凸起。②尺骨莖突高于橈骨莖突1~1.5 cm。③尺骨頭輪廓無異常,患手指正?;顒?,手不橈偏。④X光片影像中,橈骨遠端關節面向掌面傾斜。復位后用小夾板固定,屈肘直角中立位懸吊三角巾進行固定。從復位第3 d開始,在接下來的1個月中,調1次/w夾板松緊度,指導患者鍛煉手指伸屈功能。1個半月后,根據患者骨折愈合狀況拆除夾板,并進行非負重腕關節功能訓練。2個月骨折骨性愈合后,酌情進行負重鍛煉。

1.3評價指標 ①通過分析X光片影像學資料,比較復位前、后,X光片中的3項指標:掌傾角A、尺偏角B,以及尺骨遠端和橈骨遠端距離a。②采用腕關節患者自行評估量表(PRWE)評定患者橈骨遠端骨折的疼痛程度以及功能。

1.4統計學方法 患者資料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分別以(x±s)、(%)表示,并分別展開t與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31例患者接受治療后,X光片影像學資料全部跟蹤閱讀。通過電話隨訪得知PRWE評分的有24例患者,平均值34.11。掌傾角A3.883°,尺偏角B29.105°,尺骨和橈骨遠端a的平均值是0.63cm。其中掌傾角A為負角的患者9例,平均年齡73歲,隨訪得知9例患者PRWE評分,均值33.9。所有患者無并發癥情況。

3討論

橈骨遠端骨折多發生于老年人群中,通常會選擇手外科及創傷科醫生治療,由于患者身體狀況、功能需求、骨質疏松程度、骨折類型以及合并損傷各有不同,因此具體治療方法至今仍有爭議[2]。所以要詳細了解患者傷勢,對四診內容予以完善,再對復位固定方法做出選擇。

最先需要了解的是,患者摔傷前的生活狀況,對疼痛的耐受程度以及對腕關節功能有哪些要求。了解患者平常是否需要做家務勞動,是否有工作,優勢手在右側還是左側。因為患者對復位后的最終要求,通常受到以上因素影響。治療老年患者,主要以無痛為主要原則,然后再考慮腕關節功能,從影像學來看,是允許畸形存在的,但患者的主觀評價比客觀結果更重要[3]。

對于老年骨質疏松性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無論是患者本人還是家屬,通常不會有過高的骨折復位要求,因為患者大多已沒有勞動能力,復位后無疼痛,不影響生活自理能力即可,即便影像學和客觀結果改變也無關緊要。比如31例患者中,9例患者因骨折粉碎程度較重,局部軟組織條件也不好,因此在復位時并沒有太重視復位效果,甚至掌傾角A是負角,然而在理順固定后,有效緩解了患者疼痛,盡管沒有完全恢復關節功能,患者同樣滿意,PRWE評分平均值33.9。

其次要了解患者的血液運行情況、皮膚條件、局部腫脹程度以及遠端感覺。老年患者皮皺萎縮,缺乏彈性,血管較脆,且反應不夠靈敏,防御力和免疫力較弱。倘若皮膚條件極差,解剖復位是不合適的,會加重軟組織的損傷及皮膚破損,甚至會導致感染,影響愈合效果。在復位固定前,本組31例患者的軟組織情況均得到詳細了解,所以在牽引復位的過程中,無1例并發癥。

最后需要了解的是,老年患者通常有一些基礎性疾病,忍受疼痛的能力較差。如果患者近期有中風病或心梗,則需在心電圖和血壓檢查后,再做復位。在缺血非常緊急的狀況下,應先進行內科治療,之后予以肢體近端阻滯麻醉或局部血腫麻醉,盡量減緩患者疼痛,再做復位。不能過分強調解剖復位,否則只能讓患者局部損傷加重,甚至引起并發癥,只需重視功能復位便可。有研究顯示[4],在橈骨遠端骨折復位中,相比肌內注射鹽酸曲馬多針,血腫內麻醉有更好的減緩疼痛效果。我院31例患者中,有19例行血腫內麻醉,均無抵抗現象出現,效果較好。

本組所有患者年齡均超過60歲,符合流行病學的發病年齡,其中22例患者伴有1~2種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了解患者的功能要求,18例患者以減輕疼痛為最終目的,并沒有太高的功能要求。所有患者復位全部一期進行,均未出現皮膚損壞、破裂,以及內科并發癥。

參考文獻:

[1]梁平,梁海梅,楊秀妮,等.綜合護理對股骨頭壞死術后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6,7(9):66-67.

[2]李生茂,馬長福,江明,等.老年橈骨遠端不穩定性骨折的治療體會[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學版),2013,22(5):436-438.

[3]劉平.老年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治療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05(13):145-145.

[4]由顯,侯曉峰.手法復位夾板外固定治療中老年橈骨遠端骨折體會[J].中國中醫急癥,2007,16(2):236-237.

編輯/丁一

猜你喜歡
橈骨遠端骨折骨質疏松老年患者
橈骨遠端骨折應用外固定支架與中藥熏蒸治療效果分析
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配合中藥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療效
腹腔鏡治療老年胃十二指腸穿孔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觀察
圍絕經期婦女骨質疏松癥的病因分析及防治
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復位外固定與切開復位內固定療效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