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咬合誘導在兒童不良咬合中的早期運用實踐

2017-03-20 14:11宋家瑩
醫學信息 2016年38期

宋家瑩

摘要:目的 探討針對咬合不良兒童患者,乳牙和恒牙在具體交替中對不良咬合情況兒童的臨床治療及觀察。方法 選取34例兒童患者。通過隨機法進行不良咬合兒童患者咬合誘導組與對照組的隨機分配。每一組為17例。對照組:采用常規的兒童咬合不良治療;實驗組:在醫生的具體指導下進行綜合性的配合治療,并進行跟進。結果 在早期進行咬合誘導治療效果顯著,治療所需周期較短,整體恢復情況良好,6個月有效率為88.23%。恒牙已經成長成型的兒童患者矯正整體效果緩慢,治療周期較長,整體恢復情況不理想,6個月有效率為29.41%。兩組對照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咬合誘導形式的治療方式針對兒童咬合不良患者的早期治療安全、有效,且治療周期較短,是進行兒童咬合不良情況治療的有效方法,值得臨床運用和推廣。

關鍵詞:咬合誘導;兒童患者;不良咬合;早期運用

不良咬合現象是目前兒科常見的一種兒童早期口腔問題,兒童在出生以后的6個月~12周歲都處于牙齒咬合的正常發育及成形階段,在這一時期兒童乳牙逐漸形成,并隨之發生乳牙與恒牙之間的替換,因此,兒童牙齒咬合發展情況是否正常將直接與兒童的臉部形狀發育相關聯。而且,兒童出現嚴重咬合問題將在一點程度上對其智力發育產生影響,另外將伴隨眾多不良狀況,影響兒童未來發展和生活。本文通過對不同時間、不同治療方式的兩組兒童咬合不良患者進行綜合的對比分析研究,觀察兩組患兒的不同臨床治療效果,進而為兒童不良咬合患者采用誘導式治療提供一定的治療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樣本選取的是在2015年03月~2016年03月在我院進行乳牙發育時期存在咬合不良狀況的兒童患者34例,其中包括替牙期和乳牙發育期的兒童患者17例,作為咬合誘導實驗組,年齡3~10歲。恒牙已經生長成型的咬合不良兒童患者同樣為17例,作為本次實驗的對照組,年齡10~15歲。以這34例兒童患者的最初病歷信息作為本次研究的基礎數據。兩組兒童患者資料比較結果,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的17例患者采取咬合不良情況的常規型矯正治療,目前常規型矯正治療主要采用直絲弓形式矯正技術,對前牙開合前后頜部硬、軟變化進行矯治,對牙軸的傾斜度進行改善。針對出現嚴重牙頜面畸形的個別兒童患者,需要采取正畸、外科手術方式進行聯合性質矯正。咬合誘導實驗組在明確診斷樣本兒童患者乳牙反頜情況之后,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綜合治療,兒童家長需改進喂養的方式,調整不良喂養的姿勢。根據兒童患者自身情況的不同,為乳牙期兒童患者佩戴活動或固定形式矯治器,保證堅持佩戴,治療期為3~6個月,以確保其正常發育,改善骨面型態。

1.3統計學方法 選擇統計學核心軟件SPSS15.0對兒童咬合不良患者的臨床數據進行分析,以百分率形式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咬合誘導實驗治療組:針對不良咬合情況可以及早發現并且及時治療,且治療效果顯著,周期短,整體效果理想,其中前3個月顯效5例,6個月顯效10例,大于6個月顯效2例;而與之相應對照組17例兒童患者,不良咬合后期進行矯治,整體效果不佳,顯效慢,且恢復不理想,周期長,其中前3個月顯效0例,6個月顯效5例,大于6個月顯效12例。(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討論

近幾年,臨床治療發現兒童咬合不良現象越來越多,大部分是由于基因遺傳、營養不良、內分泌原因、相關疾病等情況引起,其危害程度不大,但不良咬合情況將伴隨眾多不良習慣的出現,例如:咬唇、磨牙、吐舌、用口呼吸等。對兒童患者以后的日常將產生一定影響。

幼兒出生6個月以后會相應的出現乳牙,并且會一直伴隨乳牙以及恒牙的更換結束,并且形成正常狀態咬合的這個階段是十分重要的,這個階段幼兒的面部以及與之相關的牙齒部位都會與之發生變化,形成口腔咬合狀態,而這種自身形成的咬合狀態將會直接影響新牙齒整體的順序排列。

咬合誘導形式的治療主要范圍是齲齒的具體補充性修復,牙髓病、殘冠的具體修復、根尖根管治療、乳牙早失的牙簡析保持、兒童口腔日常不良習慣以及牙齒萌發方向異常、反合矯治等,上頜骨、下頜骨發育不協調或者不良好所導致的下頜式后所以及上頜前突的初期防治等。通過這些具體的綜合式干預措施錯頜畸形,使得每一位兒童都可以擁有良好、健康的牙齒。治療咬合不良現狀的重要舉措就是進行科學的咬合誘導,即在兒童階段采取科學、全面的防御措施,對造成通通咬合式畸形的主要因素進行有效的消除,而對于已經形成的咬合不良情況進行早期的矯治,是之能夠盡快的會到發育的正常軌道。本次研究主要對34例兒童咬合不良患者進行了臨床治療,采取早期的咬合誘導式治療,針對不同兒童患者的不同患病情況,采取了綜合形式的治療方法,大部分兒童患者在相應的治療下與對照組相比都得到了較為顯著的治療效果,整體的恢復情況較為理想,且效果明顯且快速,周期較短。咬合誘導治療在兒童患者咬合不良的初期治療過程中效果較為明顯,因此,這種治療方案非常值得進行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汪隼,吳敏芳.《兒童口腔-咬合誘導》網絡課程的建設[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4,13(4):394-397.

[2]EC Soares,FW Costa,IC Neto,et al.Rare hybrid odontogenic tumor in a 2-year-old child[J].The Journal of craniofacial surgery, 2011,22(2):554-558.

[3]D Cuthbert,C Spark,K Murphy."That was then, but this is now":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intercountry adoption and domestic child adoption in Australian public policy[J].Journal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2010,23(3):427-452.

[4]Joy Pastan,Greenberg.Assessing policy effects on enrollment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J].The Social service review,2010,84(3):461-490.

編輯/孫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