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傳承人生存現狀研究

2017-03-21 22:18呼權蔡莉
武術研究 2017年1期
關鍵詞:傳承人生存現狀非物質文化遺產

呼權+蔡莉

摘 要:蔡李佛拳作為中國武術特別是嶺南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我國武術的發展產生了重要作用。1836年陳享創立了蔡李佛拳。蔡李佛拳于2008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章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田野調查法等研究方法,對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傳承人生存現狀進行全面研究,得出其生存現狀穩定、技藝精湛、為蔡李佛拳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保障。政府要加大對蔡李佛拳傳承人政策傾斜的力度,加強蔡李佛拳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蔡李佛拳 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承人 生存現狀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7)1—0053—03

武術作為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具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蔡李佛拳是嶺南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蔡李佛拳是陳享于1836年陳享所創,蔡李佛拳顧名思義是取三家之長所創。七歲師從陳遠護十五歲已練就一身的好本領,17歲跟隨李友山五年,后又師從蔡福十年之久[1]。蔡李佛拳在2008年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武術項目。這為蔡李佛拳的傳播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非物質文化遺產蔡李佛拳是一種“活態”文化,而對這種“活態”文化的保護其關鍵在于傳承而并不是保存[2]。廣東省文化廳先后評選出了四位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傳承人。蔡李佛拳傳承人在蔡李佛拳的傳承和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通過走訪佛山蔡李佛拳館鴻勝館、廣州蔡李佛拳北勝館以及江門市新會雄勝武術館,對廣東省文化廳確認的四位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傳人承進行訪問,調查。本研究深入蔡李佛拳發源地江門新會區,佛山鴻勝館以及廣州蔡李佛拳北勝館。實地調查傳承人的生存狀態,為本研究積累大量真實、可靠的基礎資料。

1 四位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傳承人

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傳承人現有四位,分別是陳忠杰、黃鎮江、梁偉永、房勝棠。陳忠杰是廣東省第二批省級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陳忠杰,1963年出生于廣東省新會京梅村,8歲跟隨村中老拳師陳華燦、陳扶浩等蔡李佛拳傳承人學習蔡李佛拳。黃鎮江是蔡李佛拳鴻勝館第四代傳承人,同時也是廣東省第三批省級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黃振江,出生于1950年,1967年8月開始師從鴻勝館第三代傳人霍康、何義學習傳統蔡李佛拳,現為蔡李佛鴻勝館館長。房勝棠,1958年生,是廣州北勝蔡李佛拳第六代傳人,同時也是廣東省第三批省級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幼年跟隨李堯山先生學習,嫻熟掌握北勝蔡李佛拳。梁偉永師傅,廣東省第四批省級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958年出生,自幼喜武。1975年開始習武,師從佛山鴻勝館四傳蔡李佛拳名師何祥師傅。

2 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傳承人生活環境

生活環境指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的總體,它由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的物質環境所組成?!耙匀藶楸尽彼w現的是把人的生存放在第一位。人的生存是人的本質的體現[3]。生活環境的好壞是生活質量的體現,是檢驗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傳承人生存狀態的重要依據。有兩位蔡李佛拳省級傳承人梁偉永師傅和黃鎮江師傅都生活在佛山市禪城區城南的商業小區,居住環境不錯,交通發達,出行便利。因為兩位位蔡李佛拳省級傳承人離的比較近,經常一起研討蔡李佛拳。習練蔡李佛拳。陳忠杰師傅在江門市新會市京梅村,這里是陳忠杰師傅的出生地,在這里練就了一身的好本領。陳忠杰師傅居住在這里不僅能夠更好的組織當地人民傳承蔡李佛拳,還在不斷的將江門市新會雄勝武術館做的更好,將蔡李佛拳發揚光大。蔡李佛拳文化氣息濃郁也不斷影響著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傳承人以及周邊人群。蔡李佛拳省級傳承人房勝棠師傅生活在廣州市華僑新村。房勝棠師傅業余時間除用來陪伴家人朋友,還忙于處理各種與蔡李佛拳有關的社會事務,同時不斷習練蔡李佛拳。

3 蔡李佛拳省級傳承人教拳時長

蔡李佛拳傳承人的教拳時長均已經超過十年,教拳時長較長,有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其中房勝棠師傅從1997年開始蔡李佛拳授徒教學,已有19年。教學經驗極其豐富。同時在這十年之久,房勝棠師傅教了數以千計的學員,為蔡李佛拳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梁偉永師傅從1998年鴻勝館復館后開始進行教學,距今已有18年的教拳時長。黃鎮江師傅是從1999年才回佛山鴻勝館教學,距今已經有17年的教拳時長。兩位師傅教導了大批的蔡李佛拳學員,不僅在鴻勝館進行教學,還在佛山市的中小學進行義務蔡李佛拳教學。陳忠杰師傅蔡李佛拳教學時長已達30年。培養了很多蔡李佛拳優秀人才。教學經驗比較豐富。據四位師傅介紹,雖然他們期間教了很多學員,但能夠一直堅持下來的并不多,占總人數的20%,同時,他們對教學場地也提出了很多不足。

4 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傳承人的經濟狀況

從經濟學原理角度來解釋,經濟收入反應勞動者的工資與勞動供給關系,收入高低與勞動者單位時間的產出有關系,也直接影響勞動者的購買力,同時也與保護組織的強大與否有關系。四位師傅的經濟收入的多少以及經濟收入的來源是有所不同的。房勝棠師傅的經濟收入比較豐厚,因為房勝棠師傅不僅是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省級傳承人,同時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陳忠杰師傅作為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傳承人同時也是一名人民警察,從警已有30年,其經濟來源主要是依靠工作經濟收入。黃鎮江師傅主要經濟來源是退休工資,曾經是一名工人,退休后每月都能拿到退休金,同時,作為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傳承人每年都能夠享有國家給予的支持。對經濟收入滿意度為一般。梁偉永師傅是一位下崗工人,沒有固定的收入,雖然享有國家的補助,但因為沒有經濟來源,對經濟收入滿意度為不滿意??傮w來說,四位傳承人經濟收入比較穩定,但作為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傳承人,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并不是通過蔡李佛拳獲取的。這就是蔡李佛拳傳承和發展的問題所在,可想而知,那些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市級傳承人或者其他的傳承人的經濟來源也很少人通過蔡李佛拳獲得。古今拳師,是靠收徒教拳為生,但現在蔡李佛拳并不能為他們帶來經濟效益,這不利于蔡李佛拳的傳承和發展。

5 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傳承人對政府重視程度及滿意度情況

蔡李佛拳的發展與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傳承人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政府主管部門對蔡李佛拳的重視與否關系到傳承人的生存發展狀況。政府主管部門對蔡李佛的重視支持將促進傳承人傳承事業的發展,是傳承人傳承事業的有利保障。調查結果顯示,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傳承人對政府重視程度滿意度為一般。其中黃鎮江、梁偉永師傅對政府重視程度滿意度為滿意,因為長期以來佛山市政府對鴻勝蔡李佛拳都高度重視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對佛山鴻勝館蔡李佛拳拳館以及傳承人進行保護。房勝棠師傅對政府重視程度滿意度為一般,因為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政府對北勝蔡李佛拳的重視程度不夠,北勝蔡李佛拳并沒有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陳忠杰師傅對政府重視程度滿意度為滿意,作為蔡李佛拳的發源地,政府長期以來都高度重視。政府對蔡李佛拳術進行專項普查,建立系統的檔案;出版有關蔡李佛拳術的書籍、圖片資料、文集并全而宣傳推廣等[4]?,F在政府也在進一步加強對北勝蔡李佛拳的保護。在調研過程中發現,政府制定了保護傳承人的合法權益、劃地給部分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傳承人作為教拳場地等。通過多種方法支持傳承人從事蔡李佛拳的傳承工作,這些有利的外部條件促進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傳承人傳承事業的發展,從而也成為傳承人生存發展的有利保障。同時,政府應該借助當代的多媒體網絡發達的優越條件,大力拍攝相關拳術的視頻,擴大其傳承范圍。

6 結語

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傳承人技藝精湛,教拳時長較長,有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培養了很多優秀的蔡李佛拳弟子。為蔡李佛拳的傳承與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蔡李佛拳市場運營方面做的好不夠,缺乏社會支持,不能夠通過蔡李佛拳帶來經濟利益。政府要加大對蔡李佛拳傳承人政策傾斜的力度,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包括省級傳承人和市級傳承人的生存狀態應引起政府主管部門的關注。加大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保護面積,建立相關的獎勵機制,明確蔡李佛拳傳承人的義務。蔡李佛拳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傳承人對蔡李佛拳發展前景較樂觀這對蔡李佛拳的傳承和發展是較為有利的。

參考文獻:

[1] 陳耀佳,林友標.蔡李佛與小梅花拳[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10.

[2]見 麗. 蔡李佛拳的傳承與保護[J].飛天,2010(20):75-76.

[3] 楊明堂.從生存方式解讀人與社會[D].北京:中共中央黨校,2005.

[4] 張志雷. 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下傳統武術代表性傳承人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4(04):57-61.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rovinci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ors of Cai Li Fo Fist

Hu Quan Cai Li(Wushu Department,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 Guangdong Guangzhou 510500,China)

Abstract:Cai Li Fo Fist, as a particular school and important part of Lingnan Wushu and Chinese Wushu, has important rol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in China. Cai Li Fo Fist was founded in 1836 by Chen Xiang. Cai Li Fo Fist was listed as a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2008.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 field survey,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e paper studies inheritors urvival status of Cai Li Fo Fist as the non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comprehensively, finds that their living status is stable and they have exquisit workmanship, which provides a guarantee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ai Li Fo Fist.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the policy of the inheritance of Cai Li Fo Fist.

Keywords:Cai Li Fo Fist t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or Present situation of living

猜你喜歡
傳承人生存現狀非物質文化遺產
閩北方言生存現狀調查
阜蒙縣蒙古包文化的法律保護
東臺市古樹名木調查報告
“非遺”的生命力在于“接地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