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工會建設工作淺議

2017-03-22 17:07董文玲
企業文化·下旬刊 2017年1期
關鍵詞:工會基層建設

董文玲

摘要:文章首先就層工會工作系統中的不足展開的深入的分析,而后進一步以此作為基礎,就如何切實推進基層工會工作建設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基層;工會;工作;建設

基層工會,是工會組織展開工作的一線陣地,其工作質量和水平,直接關系到整個工會事業的成敗,并且同時成為影響企業組織有序有效展開工作的重要因素。但是就目前的情況看,基層環境中的工會工作展開狀況并不盡如人意,很多細節都亟待改進,當前的工作重點,應當在進行反思的基礎之上,對將來的發展做出進一步的思考。

一、基層工會工作系統中的不足分析

我國工會誕生于辛亥革命之后,最初圍繞行業原則進行建立,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為了能夠實現對于工人階級的有效團結,共產黨領導了的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倡導以產業原則組建工會。這種對于工會的組建形式更加有利于團結基層勞動人民,并且為我國的革命事業做出了積極的支持。在新中國成立之后,這種圍繞產業所建立起來的工會形態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并且與地方相結合,形成新的工會組建原則。而無論是哪個階段的工會組織方式,其基層組織都位于企業環境中,因此可以說,企業工會是我國基層工會的基本模式。

按照國際慣例,工會組織應當保持獨立,尤其是應當獨立于資本一方,這是實現工人階級有效團結的重要基礎。但是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可以發現社會主義的特征,即在于全民對于社會財富的共同擁有,因此工人本身,在企業環境中是作為企業的主人出現的,這種特征決定了工會必然與企業保持了密切的聯系,甚至于保持了一種依附的狀態。這種依附特征在活動資金,以及成員構成等方面都有所體現。

大部分國家的工會立法,都明確規定了資方以及資方利益關聯人員禁止加入公會,我國在這一方面同樣有對應的觀念形成。從工會法的歷史形成角度看,1925年的《組織問題的決議案》中曾經明確表示公會成員“不宜包含雇主高等會員及包工頭等與工人利益相反的分子”,而1950年的《工會法》中同樣將雇傭勞動者與資方界定分辨明確。到了1992年,改革開放的社會格局形成,更多經濟形態涌現,從政策的角度看也需要更為開放的態度予以支持。因此1992年版《工會法》第三條:“在中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 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钡搅?001年對《工會法》進行修訂的時候,我國的社會環境已經開始全面朝向市場經濟邁進,為了體現時代特征,行的《工會法》將適用范圍擴大到非公經濟,并且突出規定了工會的維護職責,但是在工會會員方面,仍然沿用了1992年的表述。這種表述方式雖然符合社會主義經濟環境下企業的本質,但是也在一定層面上造成了工會會員對于企業的依附特征,而這種依附特征進一步延展到其他方面,造成經費,甚至于工作展開層面,都與企業行為保持了極高的同步特征。

對于此種狀況,從根本上看,即為基層工會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時代的需求,無法承擔起維護工人階級利益的職能,甚至于在實際企業環境中與職工群體漸行漸遠。針對這一問題,必須對工會現狀重新審視,使其能夠切實承擔起代表工人階級利益的重要職責。

二、推進基層工會建設工作深度

我國工會扎根于企業環境中,工會的價值不僅僅在于團結工人階級,維護工人群體的利益,其價值的發揮,同樣對于企業的發展有著積極作用。從 《工會法》的細節看, 其強調工人階級主力軍價值的同時,注重對于廣大工人群體積極行動調動,對于企業發展和社會進步均會存在推動作用。

實際工作環境之下,想要切實形成對于基層工會的建設,需要著力于如下幾個方面:

(一)牢固樹立服務職工的核心思想

工會作為企業職工群體的代言人,其核心價值就在于團結職工群體,同時關注該群體的需求,并且協調滿足,推動階級整體的成長。對于我國基層企業環境而言,工會當前的工作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脫離群體,以及工作形式和內容僵化的問題。針對這一狀況,應當端正態度,明確工會存在的價值,即在于服務工人階級群體。落實到實際工作環境中,就是需要密切關注職工群體的思想動向以及實際需求,尤其是該群體的個體發展需求。只有明確了需求,才能展開具有針對性的服務,才能切實推進工人群體的發展,實現工會應有價值。

(二)切實提升基層工會工作者的綜合素質

工會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直接關系到工會工作體系的完整,以及工作細節的深入。對于基層工會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應當從政治意識、責任意識以及群眾意識三個方面著手加強建設。工會工作人員的政治思想水平,應當緊緊跟隨我黨的思想工作展開,與基層黨建工作緊密結合滲透,提升工作人員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則是要求工作人員明確工會存在的價值與目標,面向服務受眾群體,承擔起工會應有的責任,不退縮不逃避。最后,群眾意識要求工作人員切實以職工群體的需求作為核心,圍繞群眾需求展開工作。

(三)加強和規范基層工會民主制度和工作制度建設

以民主和法制,對基層工會工作進行武裝,通過規范化的建設,來實現工會組織斗爭的力度以及自身的生命力。要完善和規范基層工會組織領導體制,建立健全工會委員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和女職工委員會等相關工作細節,并且著重相關具體執行規范與監督制度,開放監督建議渠道,推動信息閉環形成,構建完整回饋機制。

三、結論

基層工會在當前新的形勢之下,其具體工作呈現出新的特征,唯有不斷加強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主旨精神,才能有的放矢地實現改善,才能發揮工會的應有價值。

參考文獻:

[1]石云.試探基層工會體制改革[J].天津市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12).

[2]原菱.組建基層工會聯合會引發熱議[J].工會博覽,2009(5).

猜你喜歡
工會基層建設
基層巡覽
寒露
水泥處理的基層和亞基層再生瀝青性能研究
遼寧省各級工會收看十九大開幕會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做勤政廉潔的工會人
走基層
基層治理之路
進退維谷
城市雕塑是一項文化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