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勞動參與率的比較分析

2017-03-22 18:33劉舒琪
企業文化·下旬刊 2017年1期
關鍵詞:參與率年齡段勞動力

劉舒琪

摘要:通過查閱中國、美國、日本三個國家近年來勞動參與率的資料,進行數據分析、原因探索、規律探究、總結對比,得出關于勞動參與率的一些結論與啟示。

關鍵詞:勞動參與率;性別

勞動參與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勞動者對于工作收入與閑暇偏好的選擇,一方面受到基本工資、家庭整體收入范疇,以及年齡性別等影響,另一方面受到社會保障水平、勞動力狀況等影響。一般而言,在經濟中投入的勞動力數量越多,勞動參與率就越大從而經濟增長也就快。

一、美國勞動力參與率分析

2016年美國勞動力參與率在62.70%上下波動,且波動大較大。波動的產生有很多原因,雖然美國經濟復蘇帶來正面的循環力量,勞動力參與率應隨著復蘇中的經濟產生更多工作而自然上升,但由于結構性原因的,一些已經不存在的崗位恢復性低。制造業有很多職位流失。金融行業持續震動,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處在困境中的房地產領域可能繼續妨礙建筑行業的職位數量。同時,人口老化也是一個因素。2017年新政府上臺后,可能對制造業和房地產行業創造多個職位,從而拉升美國的勞動參與率。

二、日本勞動參與率分析

日本女性勞動參與率具有明顯的特點:日本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呈“M”字形,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在20歲時達到第一個峰值,在25歲左右開始滑落,35歲起達到第二個峰值。雖然隨著女性的高學歷化,日本女性對于自我實現的欲望也越來越強烈,女性希望做好家庭工作同時又能與社會保持與社會的接觸,實現自我價值。但是由于過去的日本是個農業國,男耕女織的思想仍羈絆者很多女性走出家門參加工作。但這一“M”字型的谷底卻在逐漸變淺是因為女性在撫育小孩的時期,保持工作的女性在增加。另外居住環境和IT革命使工作變得更加靈活,女性能夠在家里完成公司要求的各項工作,從而促進了女性走向社會。

三、中國勞動參與率分析

(一)中國勞動參與率總體形勢

中國勞動參與率屬于較高水平,但呈現下降趨勢。原因主要為:

1.經濟增長與相關政策。比如在1982年至1990年,改革開放初期,多種所有制經濟的自由發展使中國經濟規模急速擴張,經濟增長速度持續高位運行,大大提高了就業容量,增加了就業崗位,勞動參與率也因此上升。

2.中國工資收入偏低。與大多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整體工資水平仍處于較低位置,尤其基層員工的收入水平較低,這就使得家庭中必須抽出更多的成員投入到社會化生產中,才能來保證家庭的基本生活,從這一角度進一步擴大家庭層面向社會提供了更多的勞動力。

3.市場投資體系不完善,勞動收入依然是個人收入的重點來源。中國市場經濟發展時間短暫,投資的環境相對較差,投資市場尚不明朗,國民對理財認知低,目前國民的收入仍主要以工資為主,加深了人民對勞動市場的依附性,提升了整體勞動的參與水平。

4.教育觀念較為落后。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中國雖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但青少年的所受的教育水平仍然較低。失學問題在農村更為顯著。勞動者在就業前教育水平低下。

5.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中國已然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但是,中國的養老制度體系還不完善,導致部分老年人不得不走出家門,二次就業來維持生計。這就使得就業問題更為嚴肅。

(二)勞動參與率的性別差異

在勞動參與率方面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年齡模式相對穩定。除了15-19歲組因在受教育中而下降外,25歲后男性的曲線基本保持不變。女性年齡模式在45歲后持續下降,并隨時間延續顯示出較大差異。

不同年齡段產生的勞動參與率原因不同。15-19歲間女性的勞動參與率高于男性,一方面受重男輕女的影響下,女孩相對缺乏受教育的機會而不得已早早進入勞動力市場,另一方面是在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輕紡工業的產業結構發展中需要更多年輕的女性勞動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勞動參與率方面性別差異逐漸縮小,這主要是因為男女在受教育和勞動參與的機會上更加平等。20歲以后特別是在45歲以后,在勞動參與率方面男性均高于女性,女性在社會分工中更多地扮演著撫養子女和整理家務的角色。

與世界水平相比,中國女性的勞動參與率一般要高于其他國家。原因有以下幾點:1.中國在倡導男女平等;2.家庭收入較低的女性因為需要提高生活水平,特別是中老年婦女,在社會養老保險不是很發達的情況下,要繼續工作以改善生活環境;3.農村留守婦女為滿足家庭需要在家務農;4.近些年,受教育的女性人數巨幅增長,在獲得人力投資回報的條件下,工作時間由短期變為長期。

通過和日本相比較,中國女性勞動參與率在生育年齡段勞動參與沒有大幅下降。這是因為在城鎮有托兒所,女性一般不必因為照顧孩子而停止工作,而在農村以及一些城鎮家庭,由年長者承擔了帶孩子的責任使女性可以繼續工作。

(三)城鎮勞動參與率差異

在勞動參與率方面農村遠比城市與城鎮高。其中60-64歲的年齡段城鄉勞動參與率相差最大,而25至29歲的年齡段相差最小。60歲以上勞動參與相差最大是因為鄉村的養老保險制度還不夠完善,60歲以上的鄉村老人依然要自力更生維持生計,而城鎮的這一年齡段人群有正式工作的均已退休,并且有養老保險等保障。而16-24歲年齡段差距也較大是因為農村學齡兒童入學率一般比城市低,農村的青少年更多的進入了勞動力市場而不是上學。在城鎮,因為條件制約和國家政府大量優惠政策的覆蓋,加上城鎮工資水平較高和就業機會相對多導致大量的農村人口向城鎮集中。

猜你喜歡
參與率年齡段勞動力
兒童不同年齡段呼吸疾病與中醫體質關系
各年齡段人群對網上健康教育的認知和期望的調查報告
我國勞動力市場薪酬體系發展趨勢研究
珍惜現在的年齡
勞動力流動的區域差異性分析
勞動力流動的區域差異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