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情感教育

2017-03-23 13:21李玲
南北橋 2017年5期
關鍵詞:初中教學情感教育道德與法治

李玲

【摘 要】在現代教育中,實現求知需求和情感需求的相輔相成是發展的重要關鍵。加強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情感教育有利于青少年樹立健康的人格和促進學習。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互動的過程,教師的情感教育素質極為重要。

【關鍵詞】情感教育 初中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14

《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對情感教育的要求非常高,在教學活動中,情感教育的突出,體現當代教育從只著重關注學生的知識能力向知識品性教育相結合的轉變。以往教學中未被滲透的部分,如今以一個嶄新的角度展現,指導師生更好的參透道德與法治。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一)情感教育的含義

情感教育與認知教育相輔相成,它們彼此交融且互相促進,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情感教育是指在課堂知識傳授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構建一個有利于與學生學習交流的和諧教學環境,在教學過程中,妥善的處理好學生的情感需求和求知需求。還要充分發揮情感教育中的積極作用,通過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使學生產生對美好情感的感知,然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積極情感,使它們變得更豐富更具體,進而激發學生的求知需求和對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情感教育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健康的個性和人格,它既是一種教學的模式,又是一種教學的方法。

(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提高認知能力。學生獲取知識一般從求知開始,他們的求知需求又與情感需求密切聯系,求知需求通過情感需求得以滿足。實踐表明,積極的情感能使人產生極大的求知欲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情感教育與學生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學生受其影響產生積極的情感需求,進而調動自己的求知需求,改變自己的求知態度,激發自己作為學習主體的潛能,增強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提高認知能力。

2.提升心理品質。初中生正處在一個敏感的人生階段,他們的情感十分稚嫩,內心想法也比較單純,以至于情感迅猛噴涌的時候卻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發泄方法。在恰當的條件下,如碰到愿意聆聽的人或者有能產生情緒共鳴的人時,有利于打破他們內心的封鎖,流露出自己的真實情感。在教學活動中,若是能及時發現他們的情感變化過程,就能按這個變化的過程安排合適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情感和教育兩方面的指導,促使學生以正確的態度面對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上所遇到的困難,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健全的人格和優秀的品性。

3.有利于創建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學氛圍是師生對教學狀況的接受程度所形成的心理上的情感共鳴。在教學活動中,對于思想簡單又情感單純的初中生而言,不僅要傳授書本知識,還要注重情感信息的傳遞。師生間的情感對學生的學習非常重要,簡單來說,教師的教學情感的強烈程度對學生的喜樂程度起直接的感染作用,教師的教育情感越積極越愉快,學生與之起到的共鳴越強烈。所以,在教師營造的這種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會自然而然的去接受新的知識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特別是當學生感受到自己的老師不偏頗他人時,他們產生巨大的勇氣,回應變得更加積極,思想表達更加懇切,對于老師所教授的知識更加積極掌握。

二、情感教育的應用

(一)培養教師的情感教育素質

情感育人的前提的培養教師的情感教育素質。情感教育素質具體表現為情感美,同時情感美折射的是心靈美。一個人只有心靈美才能具備情感美,進而轉化為情感教育素質。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在《情感智力》一書中提出,一個人成才智商占百分之二十作用,而情商占百分之八十的作用。人的情商包括性格、興趣、意志等情感因素,在人類的創造活動中這些情感因素的作用很重要,如定向、調解、啟動等等。這要求教師具備高層次的情感教育素質,互相在心靈和精神上觸碰交融,使師生間的思想上能真正一致,才有利于與學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需要有極高的教學責任感,用真實的情感傳播書本知識,人文情懷,正確三觀。另外,教師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質,以身作則,向學生展示不放棄不拋棄精神,達到以人育人的重要作用。當然,教師也要具備積極樂觀的生活熱忱。熱忱是一種堅定而深厚的情感,有利于指導學生更明確的做事、做人,樹立正確健康、樂觀奮強的品格。

(二)建立積極情境教學氛圍實現情感互通

教師要按照初中生身心發展的變化,根據教育內容制定各式各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積極的融入教學過程。學校的德育工作很大一部分落實到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中,所以,教師要把情感的滲透充分體現在備課中。其中融入情感的導課,能使教學氣氛更加和諧、愉悅,可以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如在課程中用相關教學材料設定某種情節,讓學生們合唱自己熟悉的歌曲,在一種放松開心的狀態下學習,更加增加對學習的興趣和好奇心。另外,就是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把學生的情感充分的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如讓學生進行課堂辯論的方式,讓學生能從自己的實際生活出發,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具體的問題制定具體的解決措施,使師生在一個積極的教學環境中實現情感的互通。

(三)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當代初中學生的自我意識較強,他們在獲取知識時,受情感需求的支配,可能會出現厭學怕學以及迷茫等學習態度。這時便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指導?!兜赖屡c法治》中的情感教育,也是在追求這一點,即如何更好的指導學生樹立正確健康的人格。感人心者,先以情治。教師應該懷著對同學的美好情感,關愛他們,照顧他們,體貼他們,尊重他們,感化他們,理解他們,教育他們。而學生也會對這樣的教師情感做出相應的學生情感回應,內心溫暖,積極向上,充滿陽光。這樣互相回應的師生關系,以情感作為紐帶,有利于構建思想情感的橋梁,更能將師生的心連在一起。在教學活動中,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情感,在迅猛而無法宣泄的情感中,找到慰藉。進而在學習中,發揮良好的學習心態,將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一系列不好的狀態進行改正,從而促進初中學生的學習。

三、結束語

《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情感需要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中學生正值樹立健康人格的重要階段,只是滿足他們的求知需要已經不符合現代教育的宗旨,而是要于情于理,以情育人,以理育人。在知識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投入自己的情感,讓初中學生既在學習中感知情感,也學習情感,并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日常生活中,運用情感,做一個合理運用知識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優秀學生。教師也在這個過程中,恪守自己的職業道德,發揮自己的職業職能,與學生共同營造良好的校園生活。

猜你喜歡
初中教學情感教育道德與法治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淺談初中班級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導入,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對策探討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