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中國民族民間舞創作的時代性

2017-03-23 20:55李大熊妍
青年文學家 2017年5期
關鍵詞:民族民間舞時代性傳承

李大+熊妍

課題項目:武漢音樂學院2016年院級科學研究項目《苗族舞蹈元素提煉之初探性研究》的成果,項目編號:2016yjkt06。

摘 要:民族民間舞作為多種舞蹈藝術形式的一種,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舞蹈的靈感來自于生活,隨著時代的變遷,民族民間舞創作逐漸貼近于生活,只有注重時代性發展規律,民族民間舞才能保持常新,符合當今社會的形勢和人們的審美要求,充分滿足人民群眾對于藝術的追求理念。

關鍵詞:民族民間舞;時代性;傳承

[中圖分類號]:J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05--01

一、中國民族民間舞特征

1、民族民間舞定義

我國每個民族地域、風土人情、性格特色都不盡相同。民族民間舞起源于底層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民間舞多為自創自演載歌載舞的團體表演,主要表現一個區域人民的文化、習俗、風貌。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開始重視民間傳統文化的繼承,民族民間舞不再只局限于民間人民的自娛自樂,開始走進了課堂和大眾舞臺。

2、民族民間舞特點

原生態的民族民間舞蹈是各個民族在其形成過程中,當地民眾為了紀念節日,婚喪嫁娶臨時性的演出,多是抒發個人感情或者代表某種美好的愿望。傳承者多是當地民眾,也有專門表演民間舞蹈的藝人,在特殊條件下受邀請演出,該層面的民族舞有固定的風格,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風格特征;走進學生視野的民間民族舞蹈,分為不同類別舞蹈形式,如廣泛流傳于陜西省一帶的“安塞腰鼓”、朝鮮族的“農樂舞”、新疆地區的“新疆舞”等,授課形式主要由老師教授固定的舞蹈要素,包括技巧、體型、節奏、步伐、動律一些成體系的知識,培養學生對傳統民間舞蹈的興趣,為以后民族舞繼承與發揚打下堅實基礎;舞臺上表演的民族民間舞是經過專業的團隊創作,經過多次排練磨合,在技術上要求更加嚴格,把舞臺上的場景道具和舞蹈本身融合,更具有觀賞價值。

二、民族民間舞具有的時代性

1、作品主旨的時代性

民族舞是具有生命體特征的藝術,生命體存活下來就要能夠適應社會的變遷和發展。作品的題材內容要精準反映出時代風貌,融入當今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事件,使觀眾真切感受到作品所表達的深層含義,并且從作品中找到感同身受的感覺。例如解放初期的《快樂的啰嗦》《紅綢舞》《長鼓舞》等;改革開放時期《奔騰》《雀之靈》《一個扭秧歌的人》等民間舞蹈作品主旨上都與時代息息相關。所以想要創作出具有時代感的民族民間舞蹈作品,就必須擁有超出尋常的高度審視藝術,走到人民的生活中去,了解民族的文化內涵和現實的生活狀況,尊重當地習俗風尚,各個階級民眾不同的身份具有不同的思想,從地位階級角度審視舞蹈,積極探索民間舞蹈深層次的主旨內涵,將民族特色與作品文化有機結合起來。

2、作品形式的時代性

民間舞的作品形式也在不斷更新,與時俱進,一方面民族的舞蹈不能脫離時代的發展要求,根據主流社會意識形態創作民族民間舞蹈的表現形式。另一方面,與其他藝術表現形式相同,作品的創作目的是供大眾學習觀賞,一旦偏離了民眾的審美趣向,就會脫離實際,傳承受到阻礙,對民族民間舞蹈形式多樣性來說是巨大的損失,所以出現越來越多有價值的民間舞蹈藝術消失。這類的作品不僅自身晦澀難懂,排練成形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對社會毫無貢獻,反而對此類型的民族民間舞蹈產生干擾,誤導舞蹈本身的意義內涵。所以民間舞蹈作品創作形式要貼近社會大眾,貼近生活,符合時代的變遷發展,理論結合實際,使觀眾體會到民族民間舞蹈的真正魅力,意識到傳統的舞蹈對未來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三、時代性對民族舞作品傳承的影響

民族民間舞蹈需要在不斷變化之中沉淀,進而才會有底蘊和內涵,各個民族展示著不同的民俗,國內外很多受歡迎的民間舞蹈,都是頗具地方特色,保留了原始古樸的民族特點,創作作品背景十分深厚,有很重大的意義。如果沒有這些獨特的風格和藝術形式,民族民間舞蹈發揚會受到不同因素的限制,一個民族承載的文化藝術是有限的。因此,時代不斷變革的條件下,對于流傳不廣的民族民間舞蹈來說更具有挑戰。首先民族民間舞傳承需要舞蹈編創者在創作中結合時代精神,創作符合傳承和發揚民族精神的民間舞,不僅要緊跟時代的步伐,還需要樹立積極進取的價值觀念,在發展中把握民族特征。只有對民族背景深層次挖掘,才能產生足夠的生產動力,換而言之,民族民間舞蹈只有保持本民族的創作理念,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才會被大眾接受,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保留本民族的一席之地,如果民族舞蹈的形成只是為了迎合大眾的娛樂心理,其本質意義也就發生改變,沒有深層次內涵,也就成為了沒有觀賞價值和意義的娛樂“快餐”。其次,中國民族民間舞的繼承少不了新生代的力量,因此,培養學生掌握純粹的民間舞知識是舞蹈傳承的辦法之一。高等藝術院校應該實行原生態民族舞蹈和時代性民族舞蹈不悖的理念,以科學的方法將中國民族民間舞教授給學生,讓學生作為傳播的載體,使中國民族民間的舞蹈在創新中繼承下去。

四、結語

中國民族民間舞是我國傳統舞蹈藝術中最有魅力的一類,做到民族與時代的完美結合,使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活躍在舞臺上,讓更多的人看到中國民族民間舞在時代特征下煥發的生機。既要接受時代帶給我們的改變,也要繼承傳統舞蹈的精髓。因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參考文獻:

[1]董雪.試析民族民間舞創作的時代性[J].黃河之聲,2015,(12):14-20.

[2]王亞琴.民族民間舞創作的思考與借鑒[J].戲劇之家,2014,(17):19-22.

猜你喜歡
民族民間舞時代性傳承
時代性來源于現實的生活
強化詩詞用詞的時代性
詩詞的時代性
捕捉時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純凈的心寫純凈的人
提高民族民間舞課堂教學質量的幾點建議
基于Web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盤繡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互聯網+”時代出版人才培養的傳承與突破
新媒體時代下的蒙古族文化傳播研究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關于高校民族民間舞蹈的教學改革與實踐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