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鄉愁!

2017-03-23 11:04劉博
新課程·中學 2017年1期
關鍵詞:懷鄉余光中思鄉

劉博

記得五年級的時候我的姑姑送給我一盒余光中先生的朗誦帶,青春朦朧的少年喜歡上了鄉愁淡淡的憂傷,將自己投射到思鄉的情境中,隨父母漂泊了幾個城市之后,最終在深圳落腳,游子懷鄉是父輩祖輩甚至千百年的中國情結。如今,我希望將這種思緒分享給我的學生,希望他們對所謂憂愁的理解不僅僅只是停留在青春的“為賦新詞強說愁”上。

開始上課后,我什么也沒說,馬思聰先生的《思鄉曲》緩緩流出,陳鐸先生朗誦的《鄉愁》意味綿長,整個教室安靜極了,仿佛大家聚在靜謐的宇宙間傾聽遠方的呼喚。孩子們都被詩歌吸引了,連最調皮的幾個“小猴子”也沒有動一下。當讀到“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這一句時,幾個女生眉頭緊鎖。聽完之后,大家很久都沒有說話,此時,我并沒有急于提問,孩子們的情緒還感受還沒到。于是,我又帶著孩子們輕輕地讀起了這首詩,孩子的語調是特別得輕,生怕這淡淡的愁會散去,詩人的愁會被驚擾。

接下來,我問到:“同學們,有什么感受?”

“心里憋得慌!”調皮的陳××第一個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讀著讀著,我就想起了家鄉的姥姥?!毙乃技毮伒恼病痢琳f。

“老師,我的心中有股莫名的憂傷?!倍喑钌聘械耐酢痢琳f。

“我覺得這個詩人一定很想念他的故鄉,就像李白低頭思故鄉一樣!”鄧××學會了比較和聯系。

“我想起了上學期我們學過的納蘭性德《長相思》中的一句話: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p>

聽到大家不同的感受和表達,我心里竊喜,這就是共鳴啊。我說:“剛才大家所有的發言都是圍繞兩個詞來說的,第一個是?”

“故鄉!”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

“第二個詞是?”

“憂愁!”“惆悵!”

“這兩個詞加在一起就是本詩的題目鄉愁,是余先生的鄉愁,是千萬兩岸同胞的鄉愁?!蔽业恼Z調開始深沉了些,因為要向孩子們講述一段歷史、一個故事。大部分孩子都沉靜下來,但只有一個孩子舉手說:“我知道!我知道!”此時,我不忍他破壞這種美好的氛圍,于是示意他安靜,稍后有機會再講。接著,我講述了解放戰爭的結局,講述了我姥爺與其弟弟骨肉兩隔的場景,講述了余光中先生二十歲以前在大陸的生活以及之后負笈漂泊臺島,小樓孤燈下懷鄉的呢喃。孩子們也隨著這種講述,陷入了歷史的懷想中。

聽完這段歷史和余先生的經歷后,我們再次誦讀了這首詩,此時,孩子們的誦讀聲中又多了深沉。這真是難能可貴!

“余先生用簡單的語言寫了一些我們身邊常見的事物,有哪些呢?”我開始提問。

“郵票!”

“墳墓!”

“船票!”

“海峽!”

“詩人為什么就選擇這四種事物進行描述呢?”這個問題有點難度,孩子們開始抓耳撓腮。

于是,我再重新解釋了一遍問題:“按照順序來說,是先寫了郵票,接著是船票,然后是墳墓,最后是海峽。余先生在寫詩時安排這樣的順序有什么考量?”

此時,開始舉手要說歷史的我們班的學霸龔×舉手了,“老師,剛才我聽您講了余光中先生的故事,我猜這與作者的經歷有關”“在臺灣還沒有戒嚴期間,兩岸還是可以通郵通航的,但之后就不行了,我想到的畫面是,一開始,我可以與家人特別是年邁的母親寫信,甚至一兩年回去探望一次,但戒嚴后親人的音訊全無,最后連母親病逝都不能探望,只能望著海峽嘆息了?!闭姘舻暮⒆?,全班由衷地為他精彩的發言鼓掌。

我補充到:“正如龔×所說,這些事物是詩人人生中的重要符號,其實,它何嘗不是兩岸同胞鄉愁的縮影呢?這是那個年代那一群人的記憶,這樣的記憶通過詩歌被再次喚醒,作為后輩的我們,需要傾聽?!?/p>

接下來,我將余光中先生自己的朗誦放出來,是為了讓孩子們更加懂得傾聽,傾聽詩人的感受,傾聽歷史的聲音。

之后,又是新一輪的全班齊讀,要求是把聽到的關于歷史的、關于思鄉的感受讀出來。此時,我能聽出孩子們情感不同的朗

讀聲。

記得余光中先生在一次訪談中說:“直到往來于兩岸間的探親、觀光、交流,縈繞在我心頭的仍舊是揮之不去的鄉愁?!闭劦阶髌分杏篮愕膽燕l情結和心路歷程時,他說,“不過我慢慢意識到,我的鄉愁現應該是對包括地理、歷史和文化在內的整個中國的眷戀?!?/p>

于是,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我向孩子們拋出最后一個問題:“詩人思鄉,思的是什么呢?”

“是故鄉的親人?!闭病痢撩摽诙?。是的,正如讀詩讓她想起了自己的姥姥一樣,是一種對親人的思念。她為大家讀出了她的鄉愁。

“是對故鄉一草一木的懷戀!”太好了,能由情及景是多么不易??!從人想到物,視野和想象逐漸寬闊了。

“詩人思戀故鄉的一切,故鄉的親人、故鄉的山水!”龔×做了總結性的發言。

“還有!”平時精神難以集中的搗蛋鬼鄭××居然也發言了,“還有故鄉的好吃的!”哈,真是十足的吃貨,孩子們都笑了。這也是我所期盼的,因為,懷鄉不僅僅是憂愁,其實還有甜蜜。余先生在某次演講中談到鄉愁這首詩其實是略帶些童話意蘊的,郵票是小小的,船票是窄窄的,海峽是淺淺的,這里面的用詞都有童話的味道。同時,其詩歌也深受詩經的影響,采用一種復沓手法,營造出了一種回環往復、一唱三嘆的旋律,其中“鄉愁是”“這頭”“那頭”的反復運用,使人感受到字字關情。

最后的問題比較難,只是希望孩子們去思考:“剛才有兩位同學提到李白和納蘭性德,他們詩詞中的思鄉與余光中先生的有什么不同?”這種比較文學性的問題,對這個年齡的孩子是有些拔高了,但我并不期待他們回答得多深入,只是想看看學生能思考到哪個層面。

我說,余光中先生的鄉愁與李白的望月懷鄉、白居易的寒夜思親、王維的心系梅花不同,他對故鄉的懷戀不局限于對故鄉的父母親人、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身為海外游子,他的思想情感更為開闊和獨特。

不同的歷史背景為這首詩鍍上了更神圣的光環,我不希望誦讀課變為愛國教育,但孩子們仍然要理解詩人對祖國文化的回歸的渴望。最后,為孩子們朗讀了一段余光中的文字:“燒我成灰,我的漢魂唐魄仍然縈繞著那片厚土。那無窮無盡的故國,四海漂泊的龍族叫她做大陸,壯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難叫她做江湖?!彼f:“這許多年來,我所以在詩中狂呼著、低囈著中國,無非是一念耿耿為自己喊魂?!?/p>

快下課時,我將余光中先生鶴發童顏朗誦鄉愁的視頻再次播放,孩子們跟著先生誦讀著。結束時,我意味深長地說,先生掉頭一去是風吹黑發,回首再來已雪滿白頭,然先生卻以行動告訴大家,中文在手,就等于故鄉在握,記住,凡我在之處,就是故鄉。最后,我們一起對心中的故鄉,心中那縷淡淡的鄉愁說聲:“你好!”

(課后的作業是請大家用自己的家鄉話朗誦鄉愁,并去聽聽羅大佑的歌《鄉愁四韻》)

編輯 高 瓊

猜你喜歡
懷鄉余光中思鄉
尋李白(節選)
每一片雪花都飄著思鄉情
有種相思叫思鄉
不怕找茬
懷鄉
追思余光中:“鄉愁”不老
對故土親情的別樣吟唱——讀王立世的懷鄉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