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步在于嘗試 成功源于改變

2017-03-23 16:09胡婷
新課程·中學 2017年1期
關鍵詞:學案單詞課文

胡婷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也有幸參加了一些關于課改的講座并與專家面對面的交流,收獲頗多,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活動和自身的學科特點,在英語教學方面有了一點心得體會,愿與大家分享。

一、導學案——學生學習的指南針

這一點是整個模式運作的奠基石。以往我們備課備的是教案,以上課的流程為主。而在進行高效課堂的模式中,教師要備的是導學案?!皩W案”中“導”是關鍵,是方法,“學”是功能,是目的。因此,制訂科學的、符合各校實際的導學案是推進高效課堂的關鍵因素之一。本人認為編制導學案一定要同校同級英語教師的充分合作,共同改進,互相補足?!熬幹茖W案時要有清晰的環節,包括:學習目標,重點難點,知識鏈接,學法指導,問題邏輯,學習反思,作業布置,歸納小結?!保ù奁渖蹲哌M杜郎口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第二章第一節)導學案的設計還要注意梯度,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課前,通過導學案做到預習感知,課上導學案要起到方向盤、指南針的作用,課后還要做好課堂評估,同時要及時收上來批閱,抓規范,重反饋。

二、展示——反饋,飛翔的雙翼

模式試驗之初,老師都對時間分配抱有很大的擔憂。英語課每個班一周只有五節課,要完成這幾個步驟,時間要怎么分配呢?我進行了如下實驗:要打破舊框框,不能以Section為單位上一節課,而是放開來,以一個Topic為中心,圍繞這三個步驟展開教學。具體安排是:利用晚自習及一節正課完成一個Topic的預習內容,三節正課進行展示,最后兩節課是鞏固及反饋。具體操作

如下:

1.課前預習以導學案為主體

課前預習是高效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能否形成高效課堂,學生是否吃透課文知識,預習是關鍵。根據編寫好的導學案,學生能有目的、有方向地進行預習,提前弄懂課文出現的字詞句,對于不明白的地方,還要求學生進行思考、討論、最后還是解決不了的地方,由小組長類總,并向任課教師匯報,以便在課堂上解決。就我校的實際情況而言,班級人數眾多,生源參差不齊,要切實地抓好這一點,確實是有難度的。所以,我非常注重小組長在這一環節上的作用。預習任務下達以后,為了保證每一個小組都能完成所有的預習任務,我采用了評價機制。小組長負責主持組內預習展示,同組同學互相展示并互相評分,出現問題互相討論解決,從而使小組整體提高。

2.展示課,揚帆學海

展示課是學生預習課的延續,為學生前一階段的努力提供表現的平臺,更是老師檢驗學生預習是否到位的一個平臺。展示分為組內的小展示和班內的大展示。小展示,也就是小組內的展示,我主張在預習課完成。展示的內容為基本需要掌握的內容,包括單詞、詞組的拼讀與默寫,課文、對話的朗讀,課文的內容提問等。班內的大展示在兼并小展示的內容基礎上進行。它除了包含掌握單詞的讀寫,對話段落的閱讀理解以外,還包含文章知識點的理解與運用。特別是展示學生出錯率高的、能歸納方法規律的重點展示。我的展示課上一般包含以下內容:(1)熟練掌握一個topic里的要求“四會”的新單詞,學生到黑板前展示單詞的記憶結果,基本上用白粉筆寫,但個別單詞需要注意或容易出錯的地方用彩色粉筆標注,然后兩兩互判并改正。(2)播放教學課件,鍛煉學生聽力。(3)學生針對預習筆記中的重點短語或句型,邊造句邊講解。(4)根據課文的設置,可以讓學生表演對話,簡述課文等。(5)達標測評,學生做完練習,然后主動講解,最后學生要把錯題整理在預習筆記上。

有了充分的預習以后,學生就可以有足夠的信心進行展示。在我的實驗課上,我允許學生可以不用舉手就站起來發言,我說出的知識或問題,幾乎每次都同時有幾位甚至有些時候是幾乎全班同學站起來回答。每個人的臉上都很興奮。這樣的情景真的超乎我的想象。這使我感到只要教師轉換一下常規的教學方法就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前面疑慮沒有情景教學的導入,學生會不會覺得乏味?為了排除這個憂慮,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我把情景引入到展示課中。在展示課中引入了主題討論和創設情景對話,讓展示的元素更加豐富,以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加高漲,一舉兩得。

3.及時反饋,余音繞梁,化虛為實

反饋課的主要任務是對近來學習內容的復習、鞏固、檢測。反饋課在我的課堂教學中分為小反饋和大反饋。小反饋,就是把它設計成一個小小的環節,它可以是課前表演,可以是以對話的形式進行反饋,然后再進行新課的預習。大反饋,就是利用一整節課進行反饋,也就是完成一個topic的教學展示之后,給學生進行一個復習和鞏固,包括整個topic里的重點單詞、詞組、句型及語法知識。復習的形式有很多:可以是聽寫加三十分鐘的小測驗;也可以是造句子、串對話等。另外,每講授完一個Unit,我都進行一次大的完整的測驗,以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水平及知識盲點,這樣既能保證知識反饋的及時性,又能隨時對知識漏洞、教學不足進行補救。這也是對預習課和展示課的一個延續與補充。

三、有效的評價機制,欲望與興趣的領路人

高效課堂的潤滑劑——采用有效的評價機制。我們認為沒有賞識的課不是好課。有效的評價能激發人天生的求知欲、表現欲,因為所有的人都有獲得成功、得到肯定賞識的愿望。適當的評價可以帶動小組內其他同學,去關心、幫助、帶動表現不積極的同學,這也有助于解決了我們的疑慮。剛開始時,我針對學生自制能力差、自信心不強、亂說話、搞小動作等情況,我設置了加分政策。在預習新單詞這階段,我給出限定的時間,每小組結對子學習,兩個人熟悉單詞的讀音、含義及拼寫,并且互相檢查,時間到后,聽寫全體同學,我抽測每組的一名同學到自己組的黑板上寫,視完成情況分級加分。在學習課文階段,組長帶領組員讀,然后結對子學習,哪組先完成,舉手,經我檢查合格的適當加分。這樣加分的好處是為了讓學生都抓緊時間學習,學生能夠在分數的約束下爭分奪秒地學習我布置的學習內容,因為每個學生都愿意自己組先完成,能夠多加分。并且先完成的組試著把課文背誦下來,會背課文的組還加分。組長把每次的加分當堂寫到自己組的黑板上,然后找兩名學生,專門記小組的周得分、月得分,月冠軍的小組班里有獎勵,這樣的加分政策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另外,在課堂上我也加大提問力度,在展示環節進行具體的量化評分。除此之外還采取多形式的評價,如:課堂評價、作業評價、成績評價、思想行為評價,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思想狀況,把評價作為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結合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合理實施各種評價機制,先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

總之,任何的改革都是需要時間與事實來檢驗的。高效課堂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老師從知識權威逐漸變成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和促進者。教學方式已經從“你教我聽”轉化為“共同學習”,已經從由教師個人處理教材轉化為集中學生智慧處理教材,最直觀、最顯見的課堂效果縮短了教與學的“中間地帶”。對于高效課堂模式的試行,在我校的課堂教學中的的確確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學生的學習氣氛變好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高了,成績也有所提高。

前行的路美麗而又曲折,只有科學的腳步才能踏出捷徑,我們一起努力。

編輯 魯翠紅

猜你喜歡
學案單詞課文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背課文的小偷
鄉愁導學案
單詞連一連
看圖填單詞
看完這些單詞的翻譯,整個人都不好了
“比例尺(一)”導學案
導學案不能淪落為“習題單”:以“中位數和眾數”的導學案為例
學案“三何”
關于初中課文知識拓展教學的若干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