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小麥寬幅勻播栽培技術應用效應研究

2017-03-24 20:38姚建霞王生強李文軍
現代農業科技 2016年22期
關鍵詞:春小麥

姚建霞++王生強++李文軍

摘要 針對寧夏引黃灌區傳統小麥種植效益不高的現狀,進行春小麥寬幅勻播栽培技術的試驗研究,結果表明:春小麥寬幅勻播栽培具有資源高效利用、苗壯蘗多、成穗率高等特點,田間成穗數、穗粒數、千粒重、產量分別達到428.5萬穗/hm2、43.8粒、45.2 g、8 483.3 kg/hm2,較“井”字形常規機條播分別增加8.5萬穗/hm2、0.8粒、0.4 g、388.5 kg/hm2;較對照常規機條播分別增加10.5萬穗/hm2、1.1粒、0.45 g、496.05 kg/hm2;純收入較“井”字形常規機條播、對照常規機條播分別增加1 111.1、1 418.7元/hm2,表現出良好的技術經濟效果。

關鍵詞 春小麥;寬幅勻播;應用效應

中圖分類號 S51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2-0025-01

平羅縣位于寧夏銀川平原北部、黃河中下游,地處東經105°57′42″~106°58′02″,北緯38°36′18″~39°51′13″,屬于大陸性氣候。農業倚黃河之利,水資源充足,是中國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春小麥種植占玉米、小麥、水稻三大作物第2位,年均種植面積1.54萬hm2、總產量6.64萬t,近年來,隨著寧夏黃河配水量的減少,穩定和擴大小麥面積的壓力不斷增大。為此,該縣農機農藝融合,進行了小麥寬幅勻播栽培技術的試驗研究[1-5],旨在探索出一條符合縣情的小麥生產發展有效措施,從而為大面積示范推廣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點設在平羅縣渠口鄉紅陽村。年平均降水量174.3 mm,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年均蒸發量為1 755 mm,蒸發最多的月份是5月;年日照時數為3 008.6 h,日照時數最多的時段是5—6月;年均氣溫11.9 ℃,≥10 ℃積溫3 218.5 ℃。年輻射量643.6 kJ/cm2。境內地勢平坦,渠系縱橫,得引黃灌溉之利。農田土壤屬耕種黑壚土,試驗田0~20 cm耕層土壤含有機質14.2 g/kg、全氮2.17 g/kg、堿解氮1.216 mg/kg、全磷0.71 g/kg、速效磷9.17 mg/kg,土壤容重1.52 g/cm3,中等肥力,具有代表性。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3個處理,分別為處理A:小麥寬幅勻播,用酒泉鑄隴公司生產的2BJKF-10型小麥施肥寬幅勻播機進行播種,行距20 cm(播幅10 cm,空行距10 cm);處理B:采取“井”字形常規機條播,縱向和橫向播種面積各占50%,行距14 cm;CK:常規機條播,行距14 cm,處理B、CK用寧夏吳忠農機廠生產的2BF-7型種肥分層播種機進行播種。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試驗小區面積0.2 hm2,其他同大田。

1.3 試驗實施

供試小麥品種為寧春35號,播量525 kg/hm2,采取頂凌播種,一般當白天凍土層消至10 cm即可播種。播前統一施腐熟廄肥30 t/hm2、磷酸二銨228 kg/hm2、尿素150 kg/hm2。

1.4 調查內容與方法

田間記載灌水量,測量主要生育期0~40 cm土壤含水量、容重;生育過程、測定單株發育狀況;觀測幼穗分化和籽粒灌漿過程;調查成穗數,收獲時測定土壤容重并取樣考種,統計產量性狀,調查農產品與人工當年市場中準價,計算經濟效益[6]。

2 結果與分析

2.1 土壤效應

2.1.1 土壤水分效應。據對土壤水分劇變的0~40 cm土壤含水量多次測定結果表明,處理A田間含水量穩定在15.6%以上,較處理B、CK分別提高1.32、1.64個百分點;處理A全生育期灌水3 900 m3/hm2,處理B、CK灌水4 875 m3/hm2,在不考慮降雨量的情況下,耗水系數與用水效率分別為459.93 kg水/kg麥和2.174 kg/m3,較處理B分別低147.32 kg水/kg麥、高0.527 kg/m3;較CK分別低166.64 kg水/kg麥、高0.578 kg/m3,說明寬幅勻播耕層含水量穩定,對深層水分利用能力增強、耗水系數降低、水分生產率提高。

2.1.2 土壤結構效應。小麥收獲后測定,處理A 0~20 cm耕層土壤容重下降了0.016 g/cm3,處理B、CK無變化,說明寬幅勻播通氣條件得以改善。

2.2 生物效應

2.2.1 生育過程。田間觀測表明,處理A較處理B早出苗1.25 d,較CK早出苗1.5 d;處理A出苗率達93.2%;分蘗至開花期間的各個生育期分別較處理A、CK提早1~2、1~3 d;開花期后,處理A由于同深度播種、水肥條件優越、直立性強、通風透光好而使生育進程延緩,分蘗至灌漿期間各個生育期推遲1~5 d,成熟期推遲4 d,最終整個生育期推遲4 d,有利于籽粒灌漿飽滿。

2.2.2 單株發育狀況。據測定,拔節期單株次生根條數、根干重、地上部干重、孕穗期單株葉片數、單株葉面積和成熟期株高,處理A較處理B分別多1.2條、3.5 g、46.2 g、0.3片、7.12 cm2和5.13 cm,較CK分別多1.4條、4.8 g、56.7 g、0.5片、8.56 cm2和8.36 cm,表明寬幅勻播個體素質好,小麥器官發育好于對照常規機條播。

2.2.3 幼穗分化進程。對3種栽培方式小麥幼穗分化的觀察結果表明,處理A較處理B開始日期提前3.5 d,歷經天數延長3.5 d,其中決定小穗多少的單棱期和二棱期延長2 d、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期延長1.5 d;較CK提前4.5 d,歷經天數延長4.5 d,其中決定小穗多少的單棱期和二棱期延長3 d、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期延長1.5 d,為最終的穗大粒多打下了基礎。

2.2.4 籽粒灌漿過程。通過每7 d進行1次的全程觀察,結果表明,處理A小麥籽粒灌漿始于6月15日,止于7月27日,整個過程歷時42 d,分別較處理B和CK延長5、8 d,千粒重鮮重日平均增加2.18 g,較處理B、CK分別增加0.16、0.18 g。這與寬幅勻播群體密度適宜、通風透光好、水肥高效利用相關。

2.2.5 產量性狀。經測定,產量三要素中,處理A成穗數、穗粒數、千粒重和產量分別為428.5萬穗/hm2、43.8粒、45.2 g、8 483.3 kg/hm2,較處理B分別增加8.5萬穗/hm2、0.8粒、0.4 g、388.5 kg/hm2;較CK分別增加10.5萬穗/hm2、1.1粒、0.45 g、496.05 kg/hm2,表現出良好的產量性狀。

2.3 經濟效應

3個處理中,處理A產值24 262.2元/hm2(包括秸稈等副產品),扣除成本后純收入較處理B、CK分別提高1 111.1、1 418.7元/hm2,表明寬幅勻播既增產也增收。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春小麥應用寬幅勻播栽培技術可取得較好的土壤效應、生物效應、經濟效應。寬幅勻播是對傳統的“行壟種植”方式進行了根本變革的小麥無壟栽培新理論、無壟均勻種植新技術,集約化程度高,節約灌溉用水,增產效果明顯,同類地區應予以示范推廣。

4 參考文獻

[1] 郝德有,郝志青.小麥機械化勻播無壟栽培理論與技術[J].北京農業,2014(21):15-17.

[2] 胡箭衛,周德錄,尤艷蓉,等.隴南山旱地寬幅勻播對冬小麥群體性狀及產量的影響[J].甘肅農業科技,2016(4):32-35.

[3] 石玉章.旱地冬小麥寬幅勻播栽培播量試驗[J].甘肅農業科技,2016(5):19-21.

[4] 田永吉.徽縣2015年旱地冬小麥寬幅勻播密度試驗初報[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11):67-68.

[5] 宋金鳳,張忠福.山丹縣春小麥寬幅精勻播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5(12):121.

[6] 尤艷蓉,劉廣才,周德錄,等.寬幅勻播對隴中引黃灌區春小麥主要性狀及產量的影響[J].甘肅農業科技,2016(1):41-43.

猜你喜歡
春小麥
施氮對冬/春小麥-夏玉米周年產量和氮素利用影響的研究進展
春小麥生長特點、種植及田間管理技術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春小麥播種發育期、理論產量與氣象要素關系
綠色農產品春小麥主要蟲害防治技術
克什克騰旗旱地優質春小麥高產栽培技術探討
[CX2]NaCl脅迫對萌發期甜高粱和春小麥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
春小麥高產栽培技術
30年來寧夏引黃灌區春小麥優良品種(系)的產量構成因素分析及高產育種展望
施氮量與密度互作對春小麥生物性狀和產量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