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數學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

2017-03-24 10:13王根榮
小學教學研究 2017年3期
關鍵詞:數學活動經驗數學實驗思維能力

王根榮

【摘要】數學實驗重在實驗論證,從一定程度上看,數學實驗更重視過程。在多媒體教學大行其道的今天,如果過多使用多媒體教學,學生會對很多學習內容產生浮光掠影的感覺,而實驗教學恰恰可以彌補多媒體教學缺乏探索、體驗的缺點。因此,我們應該把數學實驗帶進課堂。

【關鍵詞】數學實驗 學習興趣 思維能力 數學活動經驗 核心素養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智慧在他們手指尖上?!贝蟛糠掷蠋熞呀浾J識到操作活動和實踐活動對建構數學知識的重要性,但對數學實驗教學的認識還比較模糊,覺得數學實驗就是安排一些操作活動和實踐活動。的確,他們有共同點,但是操作活動重在動手操作;實踐活動重在應用已有知識去解決問題;而數學實驗重在實驗論證,數學實驗更重視過程。在多媒體教學大行其道的今天,如果過多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學生會對很多學習內容產生浮光掠影的感覺,而實驗教學恰恰可以彌補多媒體教學缺乏探索、體驗的缺點。因此,我們應該把數學實驗帶進課堂。

一、數學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建構主義認為,學生的學習不是被動地接受外在的信息,是學生積極主動建構的過程。有目的地設計數學實驗,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解決問題的策略——畫圖》時,首先要解決為什么要教學這個策略的問題,讓學生充分體會這一策略的好處。有位老師在課始設計了這樣一道題:一個長方形,想增大面積。方案1是把長增加2米,方案2是把寬增加2米,方案( )增加的面積大?首先讓學生們猜一猜。有學生說,兩種方案都增加2米,增加的面積應該一樣大。有學生猜方案1增加的面積大,也有學生認為方案2增加的面積大。學生分歧嚴重莫衷一是?!坝惺裁崔k法可以證明自己的猜測正確呢?”教者不失時機地追問:你準備看文字還是畫圖解決問題?為什么?進一步強化了學生使用畫圖策略的動機,明確畫圖能使題意顯得更簡單,一眼就能看出信息之間的關聯。經過老師點撥后,學生們恍然大悟,原來只要畫圖就能輕松地解決這樣的問題。

其次,“解決問題的策略”的教學要讓學生了解這一策略,靈活運用這一策略。在處理靈活運用策略時,這位老師的設計也獨具匠心,設計了這樣一道題:正方形的邊長是5米,擴建中面積增加了11平方米,現在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教者先讓學生想一想,需要不需要畫圖。有學生認為需要,有學生認為不需要。用這位老師的話說,數學講理。正反雙方擺事實講道理,學生們深受啟發,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需要用畫圖來解決,很好地起到了糾偏的作用。學生們對畫圖策略也興趣盎然。

二、數學實驗激活學生的思維能力

不服輸是學生的天性,教學時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天性,有目的地設計數學實驗,激發他們的好勝心。有一位老師在教學“一個小數乘十、百、千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時,就巧妙地設置障礙,使學生們憑已有的知識經驗無法直接解決問題,內心產生困惑,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能力。

師:會用計算器嗎?(會)算兩條,怎么樣?計算器歸零,準備。

(出示:用計算器計算2.736×10、5.04×10、3.9×10)

師:開始!只寫結果。(學生計算,第一名匯報結果)

生:2.736×10=27.36,5.04×10=50.4,

3.9×10=39。(正確率高)

師:水平不錯,再來一題。

出示:3.141592653589×10(學生用計算器算)

(10秒后)師:怎么啦?到現在還沒算出來?

生:輸到3.14159265358,9輸不進去了。

師:(故作驚訝)哦,位數太多,計算器也幫不了我們的忙!那么結果究竟是多少呢?

學生們被老師問住了,發現原來“萬能”的計算器也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室里頓時變得嘰嘰喳喳。

生:3.141592653589×10=

31.41592653589。

師:計算器都算不出來,你是怎么算的?

生:我是從上面三個算式看出的,一個小數乘10,小數點都向右移動一位。

這位老師故意出一道9位小數乘10的題目“刁難”學生,以致學生們不能正常輸入題目,計算器也就無法算出答案。不能依賴計算器,學生們只能破釜沉舟,注意力實實在在地集中在了題目上。既然不能簡單地做一個計算器的操作工,學生們只得回頭看找規律,在眼腦并用的苦苦思索中,豁然開朗,激發了學生們的潛能,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猜你喜歡
數學活動經驗數學實驗思維能力
如何上出計算課的“魂”
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積累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三部曲
互聯網+背景下數學試驗課程的探究式教學改革
關注數學活動經驗 提升學生數學素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