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創建“良品教育”特色學校

2017-03-24 10:22周舜銘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7年3期
關鍵詞:良品校園文化課程

周舜銘

內容摘要:華夏文明亦稱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是中華民族交流、融合、升華的果實。廣州市白云區夏良小學立足于自身的近百年辦學歷史,挖掘華夏文明以及僑鄉人文特征,確立了“承華夏文明“立良品之人”的辦學理念,創建“良品教育”特色學校,從教育思想提煉、課程建設、個性化活動、校園文化等方面,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良心、良習、良才,培育良好的生命品質,引導學生在小學成長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心態、善良的心態,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才藝,具有做人、做事、學習等方面良好的品行,取得了明顯成效。

關鍵詞:華夏文明 良品 課程 活動 校園文化

夏良小學創建于1928年,位于白云區太和鎮夏良村。在學校發展歷程中,我校立足于自身的辦學歷史、華夏文明,通過反思、建構、驗證和創新,逐步對學校辦學價值體系進行了完善和重構,確立了“承華夏文明 立良品之人”的辦學理念,創建“良品教育”的特色學校。

一、華夏良風,孕育良品教育思想

(一)文化傳承,凝聚思想

1.彰顯華夏文明,展現僑鄉良風。

華夏文明亦稱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是中華民族交流、融合、升華的果實?!叭A夏”一詞最早見于周朝《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蹲髠?定公十年》(孔子曰):‘裔不謀夏,夷不亂華??追f達為《春秋左傳正義》作疏:“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在這些注解中可見,古人是以服飾華采之美為華;以廣闊的疆界與和雅的禮儀為夏。華者,人取精粹廣納之意,物取絢美繁盛之相;夏者,家繼禮法圣賢之學,國從利益相承之出。

夏良小學位于白云區龍歸鎮(現并入太和鎮),是廣州市著名的僑鄉,學校所在的夏良村,本地戶籍人口6000余人,華僑2000多人。50多年間,夏良村的華僑、港澳同胞集資在當地籌建了永裕小學、敦敬小學(后來合并為夏良小學)。2007年再由夏良小學、柏塘小學、北村小學合并成現在的夏良小學。僑鄉人的身上永遠印記著華夏文明,熱血中流淌著尚禮明哲、愛國擔當的華夏基因。不僅夏良村的華僑、夏良村北村村、柏塘村的醒獅、武術、藝社等活動盛行,傳承了華夏傳統文化,而且在本地村民或居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準則中,“禮達天下”,既保持傳統、敬賢愛人又不固步自封,既珍重自身的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既善于傳承自身文化的價值又善于接受外來文化中對自己發展有用的東西。長期以來立足于這種文化交融的氛圍中,我校逐漸積淀了包含有尚禮通融、共生共榮等價值觀和傳承、開放、包容和進取等行為準則的文化內涵,并以其引領學校的穩步發展和持續發展,華夏文明已經融入了我校的管理機制、教育活動、教學策略和活動內容之中。

2.領悟現代教育理念,追求良好的生命品質。

良好的品行始于童蒙時期,浸于言行之中,成于點滴積累。

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一個人良好的品行,具有良心、良習、良才。引導學生在小學成長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心態、善良的心態,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才藝,兼備一系列做人、做事、學習等方面良好的品行,如讀書、學習、衛生、文明禮儀等,讓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存、學會成人。在學校富有個性、會學習、知榮恥;在家庭有孝行、會自理、能擔責任;在社會有教養、會共處、守公德。

3.傳承辦學傳統,孕育良品之人。

“不學禮無以立”,我校以禮儀為切入點,以行為習慣為重心,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同時以體藝培良才,成立了舞蹈隊、合唱隊、器樂隊、籃球隊、足球隊、田徑隊、射擊隊,還有科技小組,定期開展活動和訓練,參加各級各類比賽均獲優異成績,其中器樂隊獲白云區器樂比賽一等獎;籃球隊獲白云區中小學生籃球賽第二名;田徑隊連續四年獲太和鎮中小學生運動會團體第一名;射擊隊連獲四次廣州市中小學生十米氣手槍射擊比賽團體第一名;其中莫雁婷同學因成績優異被調入廣州市射擊隊,參加省運會。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啦啦操,參加中國CBA籃球聯賽啦啦操現場展演、參加全國啦啦操聯賽等。在長期的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的特長才藝。

(二)提煉良品教育思想體系

在廣泛研討的基礎上,我校確立了以“華夏文明禮儀文化”為學校文化載體,以“良品教育”為特色定位,凝練出學校的理念體系。確立了“承華夏文明 立良品之人”的辦學思想,以“溫良敦敬,活躍敏行”為校訓,以“美言善行,共樹良品”為校風,以“遵道樂業、齊育良才”為教風,以“嘉書益友,同成良器”為學風,以“良品立人、德才兼備、良性發展”為育人目標,全力打造學校的“精、氣、神”,培養具有良心、良習、良才,言善、德高、能強、志遠的夏良新人。

“良品”,優秀之品;“立人”,立身造人?!傲计妨⑷恕毙蜗蟮伢w現了承“華夏文明”而立身,人明禮而處世。有了“良品”的支撐,人才能說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才有底氣立于乾坤之間。

作為一種教育理念,“良品教育”繼承了華夏文明以及傳統教育理念的精華,觸動人的心靈,潤澤人的生命,激揚人的靈氣,啟發智慧人生、促進良性發展、追求良好的生命品質;作為一種文化理念,“良品教育”要求學校在實現育人目標的同時,能夠營造溫馨仁愛,積極奮進的教育氛圍,造就博學、創新的教師隊伍,以此促進學校形成辦學特色,打造獨特的校園文化。

二、良性發展課程體系,承載良品教育

(一)構建“良品教育”特色課程體系

利用地域資源,學校統整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的校內外教育教學活動,構建了“良品教育”課程體系,分“基礎性課程”、“學科拓展課程”、“活動性課程”和“環境性課程”四個模塊。

重點構建了包括“良心潤化”“良習養成”“良文誦讀”“靈動英語”“靈動啦啦操”五類的學科拓展課程,以及包括華夏文化節和良才藝術節兩個版塊的活動性課程,以社團活動的方式組建學習團隊,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打造平臺。

(二)探索“良品”特色課堂

特色建設需要植根于課堂教學。學校重視教學管理,更新觀念,轉變教學方式,探索出“學導互動,練化良品”的課堂教學模式。

良品課堂體現了課堂教學的主體性、本真性、動態性、生成性的四大特征。良品課堂是每個學生的身與心、知與情都動起來的互動與參與的課堂;是充滿尊重、賞識、激勵的人文課堂;是預設與生成、開與合、收與放、動與靜相統一的課堂;是讓學生成為“思者”、“問者”、“評者”角色,充滿思考與對話,探索與交流的探究性課堂。

各學科根據自身教學規律、教學要求、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學習規律,形成了基本模式+學科變式的模式。如:數學科的教學模式:激趣導入、探究質疑、交流展示、鞏固內化、檢測評價。

(三)編寫“良品”特色校本教材

學校充分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動員全體教師積極進行特色課程的開發,編寫了《靈動啦啦操》《靈動英語》《良心潤化》《良習養成》《良文誦讀》等校本教材。學校把特色課程設置在課程表上,還定期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社區服務、研究性學習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四)校本培訓,科研引領

倡導教師做一個“良師益友”,借市、區研討活動的契機,以問題為驅動,以課例為載體,促教師專業成長。近年來,學校先后邀請了市區學科教研員進行良品課堂的指導與培訓,如德育系列的“立德樹人 立教圓夢”師德講座;學科系列的語文、數學、英語、品德學科的良品課堂與課堂教學評價方法指導的培訓。倡導教師以道德引導道德,即注重自身修養,修師德、樹師品,潛移默化地將美德深植于學生心中。

結合實際確定相應的研究課題,推進校本科研,重視行動研究。如《用思維導圖促成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行動研究》《器樂教學中的學生音樂素養與創造思維培養研究》《運動教學空間對人體肌理影響的智能檢測研究》等區級以上課題。同時開展《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構建“良品課堂”的行動研究》的校本課題研究。

三、開展個性化活動,以靈動立良品

學校在特色課程的基礎上,衍生了啦啦操隊、十米氣手槍射擊隊、靈巧剪紙、智慧象棋組、快樂非洲鼓、一踢一跳、籃球隊、器樂隊、合唱隊、朗誦組、趣味數學等多個特色項目活動,并開展個性鮮明地多個特色項目教育活動,如:啦啦操特色大課間、一年一度的班際啦啦操比賽、體育節、科技節、田徑運動會、校園歌手比賽等,帶動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培養學生靈活的思維,孕育靈氣與活力,激發靈性與智慧,促進學生良性發展。

四、文化物象化與詩意化,熏陶良品細無聲

(一)文化物象化,營造氛圍

學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文化標識,無論是學校的校訓、?;?、校色、校旗、校歌等,我們都注重傳達“良品教育”的意蘊,充分演繹學校的辦學理念,建設綠色生態、良性發展的育人環境,使每一位學生在良品校園中快樂成長。

如:校訓——溫良敦敬,活躍敏行。溫良意為溫和、善良;敦敬指敦厚恭敬?!墩撜Z·學而》有“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現代著名教育家蔣夢麟先生也曾說:溫良恭儉讓,具中國最好的精神”,后人將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作為做人的五種美德。夏良小學的前身為敦敬小學,夏良村中過去有敦敬堂,可見敦敬為當地村民或居民所尊崇的重要的行為準則之一。我校要求全體師生要做到為人性情溫和、心地善良,做事認真積極、善于求變。

校色:綠色。綠色是大自然中最具生命力的顏色,象征著良性、自由和靈動。良品教育倡導師生人格平等、向學生傾注人文關懷、喚醒學生創造潛能,讓學生親近自然、愉悅身心、良性發展、自成良材。

(二)特色景觀,詩意育人

通過挖掘華夏文明的文化內涵,重筆打造彰顯良品教育特色的人文環境。

建設了兩廊(華夏文明文化廊、良文勸學廊)、兩墻(良品立人理念墻、啦啦操展示墻)、一園(良品園)、一浮雕“立品養正”、一亭(“虛懷若谷”亭)、兩館(啦啦操館、“書香成習”館)、三路(良心路、良習路、良才路),在良品園中心位置設立一塊蠟石,題寫“良品立人”四個大字。每一個教學班都有學生自己創設的特色班名、班風、口號等。如“向陽班”、“夏竹班”、“愉閱班”、“仁心班”……蘊涵和外顯了辦學理念和學校特色。

我校以“良品教育”為抓手,努力打造一所具有良好品質、良性發展的校園,取得了明顯成效。歷屆畢業生的學業成績全部達到各學科水平測量的優良等級。近三年參加各級各類比賽,共有400多人次獲獎。

特色學校建設是學校內涵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持之以恒,不斷提升,我們將繼續堅定不移地走良品立人、文化立校之路。

(作者單位:廣東廣州市白云區夏良小學)

猜你喜歡
良品校園文化課程
智慧校園在中職學校校園文化中的建設與應用
《ERP原理與應用》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探索
持續深化校園文化建設 助力基礎教育階段人才培養
課程思政在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良品鋪子盈利失色:消失的加盟商
楊紅春的零食江湖
良品鋪子硬核擴招6500人:抄底人才意在迎戰外資休閑食品巨頭
新生態學校的校園文化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良品鋪子第五代門店亮相武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