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體育鍛煉對藝術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2017-03-24 11:12張萬里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7年3期
關鍵詞:體育鍛煉個體水平

張萬里

1.引言

藝術生具有個性張揚、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等特點,但也經常表現出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的問題。外界的壓力和內心的沖突往往嚴重影響藝術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輕則無法正常學習生活,重則會出現自殘、自殺等行為。藝術生思維較發散,對內心的沖突和負面情緒往往不夠關注和重視,自我調適意識和能力都較弱。這些都導致藝術生內心存在的問題較難發現,也難以進行有效的疏導和干預。因此,如何以切實有效的手段提高藝術生的抗挫折能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自尊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之間的關系也引起了研究者持久的興趣。研究發現,自尊(self-esteem)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響。相對于低自尊者,高自尊者具有較強的心理韌性和適應能力,能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心理沖擊和挫折;相反,低自尊往往與焦慮、抑郁及自殺意念等存在相關。在面臨外界不良刺激時,高自尊、高支撐者能積極面對,低自尊者引起更多的消極情緒。身體自尊是個體自尊的一部分,對于大學生的整體自尊來說更是有重要影響。

大學生心理健康主要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3方面,這三個方面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本研究嘗試論述體育鍛煉對藝術生身體自尊的影響,并進而探討體育鍛煉在藝術生心理健康中所起到的促進作用,以此為基礎對如何開展更具針對性的自尊教育提供指導。

2自尊與心理健康

2.1自尊

研究者從不同方面對自尊進行了定義,但不同流派之間的觀點也不盡統一??偟膩碚f,自尊是個體對自身價值的評價以及對自我接納的感受,是自我的核心。同時,自尊也是對自我價值被他人認可和接受的一種主觀需要,是對尊嚴或榮譽的追求。當個體的這種需要無法實現時,個體就會產生無能敢,長此以往就會產生自卑感。如果沒有自尊,個體即使具有一定的認知能力,沒有對自我的一種情感判斷,也無法對自己的思維和言行進行調整以更好地適應社會,這樣的人也并不能被稱為完整意義上的社會人。犯錯誤會感到羞愧,成功會帶來自豪,自尊產生的這些情感體驗是維持人的心理和生理生命的基本動力。

2.2身體自尊

身體自尊(physical self-esteem)是對自己身體的一種自我感知或一種概念,表現為滿意或不滿意。之后研究者又將身體自尊具體細分為身體能力和身體外貌,在這里,身體外貌更多的是一種生而有之而又難以改變的,但身體能力則可以通過培養和鍛煉取得。

2.3自尊與心理健康

國內外學者圍繞自尊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展開了大量研究,這些研究結果被教育學和心理學界所重視和利用,自尊在個體心理健康中起著核心影響作用也得到廣泛認可。良好的自尊是個體最重要的發展任務之一,也是生存生活的立身之本。高自尊者心理適應性較好,而自尊水平較低者往往表現出焦慮、抑郁、身體不適等不良癥狀。在社會交往中,低自尊個體也表現出缺乏自信、退縮等行為,難以跟他人建立良好親密的人際關系。

自尊的多維等級結構模型認為,處于低等級即具體領域的自尊水平發生變化時,整體自尊也會受其影響而發生改變,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具體領域的自尊水平,來促進大學生整體自尊的提高。

3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

3.1體育鍛煉與身體自尊

已有研究發現,體育鍛煉對身體自尊有著重要影響。田錄梅的研究發現,運動員大學生身體自尊顯著高于非運動員大學生,另一項研究也直接證實,相比于很少鍛煉的學生,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身體自尊水平較高。

體育活動量也影響著大學生的身體自尊,那些經常參與到體育鍛煉中的學生對自己的身體滿意度更高,對自己的身體能力也更有自信。另外,在一些需要一定技術和練習的體育鍛煉中,即使不是在一些重大比賽中獲勝而僅僅是參與進去,對于大學生的身體自尊影響都是巨大的。

另有研究發現,身體自尊與自我價值感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相關,說明作為身體自尊的下位概念的變化會引起上位概念——自尊的變化。這也給我們一種提示,可以通過改變身體自尊這一具體形式的自尊,來實現大學生整體自尊的提高。

3.2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

已有研究可以看出,身體自尊對個體的主觀幸福感有很大促進作用,身體自尊水平高的個體更容易接納自己,對自身存在的問題也能以更積極客觀的態度對待。當個體面臨挑戰和挫折時,對自身的信心有助于以堅定積極的心態去勇敢面對,從而更有利于問題的解決。這些對于維持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重要作用,使得大學生更高的內心滿足感,能更好地解決內部和外部的挫折、沖突。

4.對藝術生心理健康的啟示

較高的自尊水平是大學生維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提高大學生自尊水平和自我悅納就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研究發現,體育鍛煉能夠提高大學生身體自尊水品,從而有利于大學生保持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因此,對于缺乏運動的藝術生來說,增強體育鍛煉是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另一途徑。

4.1提高大學生自尊水平

如前文所述,自尊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源泉,那么顯然,增強大學生自尊教育也應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

第一,自尊與心理健康知識的學習和實踐。通過課程教學以及講座的等形式向大學生普及心理健康以及自尊方面的知識是必要的,這不僅能引起大學生對自尊的重視,也能以知識學習通過自我訓練更科學地提高自己的自尊水平。了解相關知識之后,就要從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中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自尊水平。

第二,成功和愛的體驗。提高大學生自尊水平,最關鍵的是要培養大學生的成就感,只有體驗到自己是有價值、被讓人所認可接納的,個體才能樹立信心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挫折和困難。從小事做起,不斷進步不斷超越自己,隨著自己的不斷成長,自尊也在逐漸提高。同時,愛給人以溫暖和自信,大學生會面臨多重前所未有的壓力和焦慮,而來自親人、老師和同學朋友的接納和支持則能給大學生無窮的力量,以飽滿的精神力量和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挑戰,對自己的價值也會有更高的認可。這里尤其要求我們老師對待學生要公正,對學生要關心,尤其是那些自信不足的學生,更應該通過教師的言行給他們鼓勵,使他們更自信地不斷進步。例如,讓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就能很好地增強大學生的自尊水平。

第三,策略指導。對大學生進行策略方面的指導和訓練能夠起到較好的輔助手段。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依然面臨很多困難,因此對他們進行策略方面的指導和訓練是必要的,以促進他們更好地成長進步、增強自尊水平。

4.2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自尊

有的時候,有條件的自尊都是不安全的,這種高自尊反而容易出現問題行為。因此在大學生自尊教育中,我們不僅僅是引導和訓練大學生提高能力、對自己有信心、認為自己有價值,而且應該著重于引導大學生以實際行動切實提高自我、接受自我,在社會交往中建立密切的人際關系和社會支持,從而形成真正安全穩定的高自尊。

縱觀已有研究,體育鍛煉是提高藝術生自我效能和身體自尊水品行之有效的手段,進而對維持藝術生內心協調健康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我們也應當注意到,不用的鍛煉方式有著不同的效果,甚至鍛煉強度、時間和頻率不同,鍛煉的效果也會產生很大差異。如何有針對性地開展適合于藝術生甚至分別適合于男生和女生的鍛煉活動,需要我們不斷探索。

4.3對體育教學改革的啟示

體育鍛煉更應該是一種提高學生身體健康和自我效能感的活動,而藝術生恰恰都不喜歡動,不愿走出宿舍走下網絡,不愿蹦來跳去弄得滿身臭汗,怕風吹怕日曬。因此,學校在制定體育教學計劃時,應當考慮到藝術生本身所具有的特點,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開設合適的課程,采取具有藝術生特色的授課方式,讓他們樂在其中。

同時,這些體育活動在鍛煉藝術生體魄的同時,還應該著眼于提高藝術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通過身體自尊的提高,也提高對生活的信心和應對問題的樂觀心態,飽含能量地去應對所面臨的問題。強健的身體能量為基礎,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才能在藝術的道路上走的越高越遠。

(作者單位:武漢紡織大學)

猜你喜歡
體育鍛煉個體水平
張水平作品
自我寬恕的心理學研究
明確“因材施教” 促進個體發展
How Cats See the World
35
小小“運動員”
體育鍛煉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樣進行體育鍛煉
夏天體育鍛煉“四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