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小學古詩詞課活起來

2017-03-27 16:39董海霞
甘肅教育 2017年1期
關鍵詞:故事古詩詞教學繪畫

董海霞

【關鍵詞】 古詩詞教學;繪畫;故事;情境;

問題;誦讀;獎勵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01—0082—01

古詩詞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寶,它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筆者結合平時的教學經驗得出,在進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時候,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輔助教學。

一、巧用繪畫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大都繪聲繪色,情景交融,展現出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美好畫面。教師在誦讀過程中,要善于運用簡筆畫勾勒出古詩詞的情景,讓學生形象地了解古詩詞的含義,便于誦讀和記憶。如,教學寇準的《詠華山》,引導學生誦讀“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一句時,簡筆畫勾出一座高高聳立在群山之中的華山;誦讀“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時,一邊在華山之上添畫太陽,一邊在華山山腰畫上朵朵白云。簡單明快的線條,留給學生直觀形象的記憶,學生讀起來一定有滋有味。

二、借助故事

學生都喜歡聽故事,而古詩詞里蘊含許多詩人的經歷,如果在教學時,將其改編成一個富有情趣的故事,學生在會讀的基礎上,能快速理解古詩詞背后的道理。如,在誦讀《游子吟》一詩時,將這首詩的內容以故事的形式講給學生聽,教師通過一邊講故事,一邊誦讀古詩詞,能使學生覺得生動有趣。借助講故事進行誦讀的古詩詞還有《詠華山》《鋤禾》《憫農》《江上漁者》等等。

三、再現情景

小學語文教材中所選的古詩詞大多是抒情詩,有的是寓情于景,有的是情景交融,有的是直接抒情。吟詠這些古詩詞可以給人以情的感染、美的陶冶。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善于以情激情,引導學生具體感受作者的感情,引起共鳴。如,教學《鋤禾》一詩時,給學生播放這樣一段錄像:農民伯伯起早摸黑播種、插秧,頂著烈日揮汗如雨地除草、松土、施肥……最后畫面定格在“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上。無需過多解釋,學生便能深深地體會到農民伯伯勞動時的艱辛和糧食的來之不易。然后再播放幾個生活中浪費糧食的小鏡頭,自然能對學生進行多節約、不浪費的教育。將生活情景帶進課堂,能加深學生的印象,無需太多時間,學生既能熟記古詩,又能從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四、問題引領

不管懂不懂,先讓學生自由讀詩詞,因為一切語言學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觸”。緊接著采用問答的形式幫助學生快速地理解。如,教學《小兒垂釣》時,引導學生用讀詩詞的形式來回答問題,反復誦讀。問:“蓬頭稚子”干什么?答:蓬頭稚子“學垂綸”。問:“誰”側坐莓苔草映身?答:“蓬頭稚子”側坐莓苔草映身。通過聯系古詩詞的上下文并結合圖畫,讓學生熟讀自悟一些內容。在熟讀的基礎上質疑問難,學生能很快掌握古詩詞的大意,從而快速記憶。

五、趣味讀法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惫旁娫~尤其要重視誦讀,因為古詩詞內涵豐富,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很強的藝術感染力,詞句優美,韻律和諧,節奏性強,易讀易記,特別適合小學生誦讀。讀古詩詞所能變的花樣是在讀的方式上,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配樂或加手勢表演,或范讀或領讀,或齊讀或默讀,或個別朗讀背誦或提問征答等。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讀多了自然成誦,也就能更好地體會古詩的意義和感情,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其實古詩詞的語言極富音樂美,教師可以經常向學生傳授一些朗讀古詩的基本技巧。比如,音樂教材中有一首歌《春曉》,旋律優美,便于吟唱。學完這首歌,許多學生情不自禁地將別的古詩也拿來唱,唱得不亦樂乎。

六、等級獎勵

小學生喜歡被表揚,喜歡獲得獎勵。只要學生在規定的時間里背會古詩詞,教師就應及時給予肯定,這樣學生誦讀的興趣才會持久。獎勵的方式有很多,最常用的是每背完一首古詩詞就蓋一顆章或是獎給一顆星,獲得五顆章或星時能換回一份喜報。拿到五張喜報時就能獲“古詩詞小能手”、“古詩詞大王”等稱號。通過這種方式引領學生在誦讀古詩詞的天地里自由翱翔,不斷向著更高的目標攀登。當然,平時多開展各種各樣的古詩詞競賽活動也是十分重要的。

總之,廣大語文教師只有重視古詩詞的教學,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才能使學生熱愛古詩詞,熱愛祖國的優秀文化,才有利于學生陶冶情操,品味生活情趣,豐富思想內涵,成為一個有文化底蘊的中國人。

編輯:馬德佳

猜你喜歡
故事古詩詞教學繪畫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