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怎樣在科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

2017-03-28 21:43張婉茹
新一代 2017年2期
關鍵詞:科學教學創新能力小學生

張婉茹

摘 要:小學科學課引領著學生對科學進行探究,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使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從而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我們要對小學科學課進行綜合性學習,從現象和事實出發,幫助學生進行概括總結、得出結論,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小學科學課應在實驗教學中迸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學中體現“立足于做,突出實踐性;著重于思,注重啟發性;著力于放,體現自主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空間。

關鍵詞:小學生;科學教學;創新能力

一、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現代教學理論強調:要讓學生動手做科學,又不是用耳聽科學。要學好科學首先應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要采取什么樣的措施呢?

(一)創設描述性生活情境。所謂描述性情境,主要是指以文字描述、語言表達的方法,為學生描述一段新鮮而熟悉的生活事例,來引導學生積極探索。例如在《溶解》一課教學中,老師提出:“現在很口渴,想泡一杯果珍來解解渴。你們能不能幫老師想一個好辦法,讓教師快一點喝到這杯糖水???”浸泡果珍對學生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一聽到能夠為老師獻計獻策更是來勁了,學生馬上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給教師獻上了計策:“用筷子不停地攪拌能夠使果珍快一點溶解在水里?!薄坝脽崴畞斫萑芙馄饋硪埠芸斓??!薄鞍压浞胚M水里,然后再用兩個杯子倒來倒去?!薄瓕W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導,并沒有感到科學是多么深不可測,而是和他們非常的親近,對實驗設計也就非常感興趣了。

(二)創設欣賞性生活情境。欣賞性生活情境是指在課堂上通過錄像或多媒體課件,展示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素材,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科學美,從而引發學生用科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科學問題、分析思考科學知識的發生過程。例如:上《植物》這一單元時,用攝像機拍攝天天陪伴他們學習生活的校園里的花草樹木。讓學生欣賞熟悉的花草樹木后,說說自己知道的,你還想知道什么?

(三)創設體驗性生活情境。在教學中也可以讓學生走進社會,變“小課堂”為“大課堂”,通過學生身臨其境的現場體驗,再變“大課堂”為“小課堂”。例如《植物的一生》、《動物的生命周期》等,讓學生進行種植養殖,寫下觀察記錄,課堂匯報。學生把自己調查了解到的信息作為課堂教學的資源,熱情高漲,既學會了知識又增長了才干。

二、精心準備,選擇有結構的實驗材料

學生實驗是通過操作實驗器材來實現的,實驗器材必須合理地精心準備和選擇,使其具有一定的結構。學生運用所選材料進行實驗,揭示自然現象間的某種關系與規律,歸納出科學概念。如教學《磁鐵》時,要引導學生認識磁鐵性質,我把學生分為兩個實驗組,每組選擇的材料不同,其達到的效果明顯不同。第一實驗小組選擇的是磁鐵、鐵片、銅片、鋁片、塑料片;另一組選擇的是磁鐵、鐵片、回形針、大頭針、圖釘、銅片、鋁片、塑料片、小木頭、小石子、玻璃、橡皮、布條等。由于兒童的認識規律是“從個別到一般,再從一般到個別”,第一組選擇的材料中,具體的同類(鐵制)材料只有一塊鐵片,無法從同一類的材料中找到“磁鐵能吸鐵”這一規律;第二組選擇的材料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不僅具有典型性,更具有科學性,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是一組有結構的實驗材料。因此,教師選擇有結構的實驗材料的過程,就是學生自主地參與獲得知識的有效過程。只要我們用點心思花點時間,就能從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獲取大量的優秀實驗材料。

三、強化科學實驗,促進學生愛科學

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這就決定了科學實驗在教學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們科學教師在科學教學中應明確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讓學生更多地動手做實驗,在實驗中不斷得到訓練和提高。

(一)變演示實驗為探索性分組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以前,課堂演示實驗一般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僅僅是旁觀者,沒有直接參與,不利于其動手能力的培養??蓪⒀菔緦嶒灨臑樘剿餍苑纸M實驗,讓學生充分地動腦、動手、動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成為學習科學的主人,從而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激發。比如在觀察水沸騰實驗時,我就把這個實驗改為隨堂實驗,課上同學們的表現告訴我——這樣的改變是成功的。

(二)采用多種實驗方法,活躍學生思維。對于學生分組實驗,我們在幫助學生掌握實驗原理的基礎上,允許學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實驗步驟進行實驗。在實驗中,學生需要在各種因素中進行取舍,對所得信息進行篩選。這就要求學生在實現既定目標的過程中,在不同情況下善于應變,有全局觀,使學生分析抽象、概括綜合、表達能力都得到訓練和發展。

(三)創設實驗問題,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創新教學的構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導性、發現性、歸納性等有機地結合起來,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驗中創造性地應用現代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將多種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組合,用“創造性的教”為學生“創造性的學”創造環境和條件。因此除了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之外,在學生的模型制作、游戲、調查小實驗活動中,也可以發展創造活動,鼓勵學生創造。

(四)保持積極態度,主動探索研究。積極一點,你就領先一步;領先一步,你就領先了一個時代。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堅強的毅力和積極的心態,否則,只能是半途而廢、無功而返。

總之,只要我們按照創新發明的客觀規律,發掘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學習的求知欲望和創新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充分利用各種內、外部條件,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他們的科學創新能力,鼓勵他們創造發明,就會使他們成為我國科學技術現代化的后備人才。

猜你喜歡
科學教學創新能力小學生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推進軟件產業創新能力提升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小組合作在科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給學生帶得走的智慧
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探討
我是小學生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