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付、結算和清算領域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分析框架對我國的啟示

2017-03-28 14:56中國人民銀行銀川中心支行任高芳
財經界(學術版) 2017年21期
關鍵詞:賬本分布式框架

中國人民銀行銀川中心支行 任高芳

支付、結算和清算領域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分析框架對我國的啟示

中國人民銀行銀川中心支行 任高芳

2017年2月,國際清算銀行國際支付和市場基礎設施委員會發布了《支付、結算和清算領域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分析框架》(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in payment,clearing and settlement An analytical framework),該報告為中央銀行和其他主管部門提供了一個分析框架,以審查和分析分布式賬本技術在支付、結算和清算活動中的使用情況。該框架的現實意義是幫助人們了解分布式賬本技術的使用情況,利用關鍵問題鎖定對效率和安全性的潛在影響,以及對更廣泛的金融市場造成的影響,從而提出分布式賬本技術給金融系統關鍵領域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通過這一框架,中央銀行和其他利益相關方可以更好地確定該技術在提高運營效率以及金融市場穩健性和靈活度等方面的潛力。

支付結算 分布式賬本技術 分析框架 啟示

一、研究背景

分布式賬本技術指能夠使協議系統節點(參與分布式賬本技術協議系統運行的計算機)安全地提出、驗證和記錄在跨網絡節點分布的同步賬本的狀態更改(或更新)的流程和相關技術。在支付、結算和清算過程中,分布式賬本技術不依賴在央行開立的賬戶,而使用既定程序和協議使實體來執行交易。目前,由于分布式賬本技術在效率增益方面的潛力,其在支付、結算和清算活動中的應用問題引起了激烈的探討。這些潛在增益包括簡化支付、結算和清算活動行為方所需的結算和相關對賬程序。

用于支付、清算和結算活動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可采用不同的設計方式并執行各種各樣的功能?,F用以下交易案例說明分布式節點、賬本和共識機制等概念在支付交易中的應用方式,該案例中交易過程大致分三步:

(1)在進行支付操作時,實體A使用加密工具對其提出的共享賬本更新申請進行數字簽名,將資金從其賬本賬戶轉移往實體B的賬戶。

(2)收到轉賬請求后,其他節點開始驗證實體A的身份,確定實體A是否具有記錄更新操作所必需的加密憑證。例如,節點會驗證實體A是否擁有足夠的資金來完成支付。節點還會參與共識形成過程,就下一次賬本狀態更新引發的支付操作達成一致。

(3)各節點接受更新申請后,資產屬性會得到修改,未來該資產的所有相關交易將必須使用實體B的加密憑證來發起。

二、分析框架

該分析框架通過提供結構化的方法分析其潛在利益和風險,旨在幫助中央銀行和其他有關當局了解付款、清算和結算活動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協議系統。

(一)理解協議系統

根據其功能、服務性質、設計、技術和流程的不同,各種分布式賬本技術協議系統也大相徑庭。采用結構化方法以了解指定服務的功能和性質,及其有效實施的關鍵因素有助于分析此類協議系統。

理解協議系統的功能和性質,一方面需了解分布式賬本技術是如何促進解決問題或完善現有服務或流程。例如,協議系統可簡化流程,完善信息流,降低運營成本,擴大金融服務范圍,及提高金融包容性。這一運用在考慮其成本和新增加的風險的同時,還應確定協議系統可實現的主要益處。協議系統可能需要平衡彈性和效率利益之間的關系,以取得特定結果。

確定價值鏈受協議系統影響的部分以及協議系統對為市場引入新概念(顛覆式創新)或改進當前產品(漸進式創新)影響的程度,將有助于我們更清楚地了解該服務的功能和性質。價值鏈可根據多種方式進行分類,包括:

客戶識別:與數字身份和遵循了解客戶規則、反洗錢規定和反恐怖主義融資條例相關的流程。

交易前:與創建、驗證和傳送付款,轉移指令或其他義務相關的流程,包括核實資產持有量和連接數據以進行清算和結算。

清算:與傳送、核對和(在某些情況下)確認交易相關的過程,可能包括交易凈額結算和確立最終結算頭寸。

結算:與轉讓資產或轉讓金融工具,或根據基礎合同的條款規定對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或其參與者免除義務的相關流程。

結算后:與結算后采取的行動相關的流程,包括對賬、記錄和報告活動、資產服務(例如本金和利息支付)以及合約條款(例如智能合約)的強制執行。

確定受協議系統影響的市場參與者和用戶有助于認識對金融系統的效率和安全的潛在影響。例如,協議系統對特定市場參與群體產生的效率增益可能會影響另一群體的風險狀況響。需考慮的市場參與者可能的類別包括金融市場基礎設施、銀行、其他金融機構、及其客戶和有關當局??紤]到金融市場的全球性性質,受影響的市場參與者可能位于多個不同管轄區域。

(二)潛在效率影響

分布式賬本技術在推廣時通常稱為可在單一協議系統中實現快速交易結算的技術。分布式賬本技術可通過減少參與者之間信息共享的阻礙簡化現有流程。從整個價值鏈來看,端到端處理速度可能會加快,但基礎設施內的交易結算速度可能會放慢。例如,與實時全額結算(RTGS)系統相比,分布式賬本技術協議系統結算時間可能更長,這是因為從技術角度來看,通過分布式賬本技術驗證交易并達成共識的流程可能比使用中央實體更為復雜。

更快處理和減少對賬工作方面的完善可能會導致特定市場中出現更多實時或接近實時的交易。這種發展可能會影響與支付、清算和結算活動相關的信貸和流動性需求。與實時全額結算系統一樣,實時或接近實時的轉賬可降低信用風險,但對流動性的需求也更高。更快的轉賬速度意味著參與者接收資金和證券的速度也更快,提高了抵押物的流動性,這與如今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情況一致。當然并非所有考慮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協議系統均會引起實時或接近實時的交易。對于這類協議系統,重要的是要了解其對信貸和流動性節約特征的影響。對信貸和流動性的最終影響將取決于如何設計協議系統及其引起的相關行為變化。

(三)潛在安全影響

1、操作和安全風險

實施分布式賬本技術的關鍵驅動因素之一是其具有提高協議系統順應力和可靠性的潛力。協議系統的安全是財務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健性的核心。支付、清算和結算協議系統通常需要處理交易量上的巨大波動,因此需要具有操作上的延展性。協議系統的延展性有賴于多個因素,包括記錄中存儲的數據類型,使用的共識機制以及集中化程度。

2、結算問題

在清算和結算過程中,結算最終是一個法定或約定時刻,通常由一個法定的金融交易合同框架支持。但在分布式賬本的交易結算中,多個主體被允許更新共享分類賬,且必須通過“共識”機制確定賬本的特定狀態,能否最終進行結算取決于共識達成的概率。與傳統方法相比,利用概率確定最終性,會使法律責任難以認定,且這種不確定性對于參與者的資產負債表及客戶和債權人的權利都會產生影響。

3、法律風險

具有完備、清楚、明確和可強制執行的法律依據是支付、清算和結算協議系統的核心要素。如果協議系統的法律依據模糊或不確定,則分布式賬本技術會增加法律風險。由于應用該技術進行支付、清算和結算活動剛剛起步,因此該特定活動的法律依據并沒有傳統系統的法律依據完善。

4、數據管理和保護

系統應考慮到數據的可追溯性??勺匪菪砸髷祿皇軗p害、損毀或篡改。數據的完整性對于協議系統的安全性至關重要??勺匪菪砸彩亲裱私饪蛻粢巹t、反洗錢規定和反恐融資法規的重要要求。

(四)更廣泛的金融市場潛在影響

隨著分布式賬本技術協議系統的發展以及可能進入生產階段,協議系統也會產生更廣泛的市場影響。金融體系作為整體包含很多鏈接。例如,金融機構可參與多種支付體系和其他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另外,證券結算通常需要多種體系,如轉移價值的支付體系,以及轉讓證券所需的證券單獨結算體系。此外,金融機構、支付系統和其他金融市場基礎設施也可跨管轄區。

三、對我國的啟示

(一)修訂完善法律制度

建議加快研究區塊鏈技術對支付體系帶來的沖擊和變革,研究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將區塊鏈技術納入新的監管框架,為區塊鏈技術下支付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支撐和保護。重塑互聯網環境下虛擬財產、信息、數據等所有權概念,明確權屬界定,規范交易流程。

(二)適時轉變監管思路

區塊鏈技術正處于發展階段,安全性和穩定性還有待完善,建議改變傳統的監管思路,著力強化技術監管和非現場監管力度,特別是數據信息的安全保護監管措施,構建“技術監管保安全,制度監管促規范”的監管模式,做好創新引導和規則重置工作。

(三)適時推進和試點相關技術

建議穩步推進或試點分布式記賬技術在支付清算領域的應用,規避技術和相關程序變化引發的支付體系潛在風險,為區塊鏈技術的有效應用提供合規有序的市場秩序。

(四)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

建議密切關注區塊鏈技術發展動向,鼓勵各支付服務主體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堅持中國立場,提升中國話語權,為中國支付業在區塊鏈時代的新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五)加快優化基礎設施建設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會使不同金融市場出現去中介化趨勢,將改變現有金融體系中的交易、清算和結算流程,從而引發金融基礎設施的變革。建議深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的更新改造,不斷優化和完善支付清算體系,利用信息技術應用擴大金融服務的延伸觸角,推動普惠金融的全面覆蓋,構建一個更便捷、更高效、更普惠的支付通道。

猜你喜歡
賬本分布式框架
框架
廣義框架的不相交性
數說:重慶70年“賬本”展示
丟失的紅色賬本
大樹爺爺的賬本
丟失的紅色賬本
分布式光伏熱錢洶涌
分布式光伏:爆發還是徘徊
關于原點對稱的不規則Gabor框架的構造
基于DDS的分布式三維協同仿真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