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的影響

2017-04-01 10:23沈慶曉沈慶豐
學理論·下 2017年3期
關鍵詞:思潮中國傳統文化

沈慶曉+沈慶豐

摘 要:文化保守主義作為一種世界性與自覺性并存的文化現象,是對現代化過程所衍生的精神世界的迷失,是傳統文化日漸衰落等現象的歷史性反應。中國的文化保守主義思潮是近代以來,面對西方文化沖擊而形成的捍衛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與價值的思想潮流。本文結合改革開放之后的時代轉向與傳統文化的特征,分析文化保守主義思潮對文化建設的積極與消極影響,提出規避文化保守主義思潮消極影響的措施,在開放的大格局中理性對待并創新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本民族特色,在現代化進程中保留傳統韻味。

關鍵詞:文化保守主義;中國傳統文化;思潮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03-0159-02

改革開放以來由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內質與內在發展的需要,開放的格局吸引了眾多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國的文化主體面臨著主流價值選擇、民族根性和民族認同感加強的形勢。在此文化背景下,文化保守主義學派捕捉契機重整旗鼓,20世紀90年代出現了全國性“國學熱”,“崇儒反馬”思想理論甚囂塵上,試圖以儒教代替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并出現反對中國文化的“西方化”等思潮。

一、改革開放以來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的影響分析

改革開放后文化保守主義思潮再次興起對社會的影響,不能簡單地持肯定或者否定態度,而應結合時代背景與社會現實給予實事求是的評價。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到文化保守主義思潮對社會的積極影響。另一方面要警惕文化保守主義對社會和個人的消極影響。對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的評價全面而深刻,溫和不偏激,防止陷入“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困境。

(一)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的有利影響分析

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的興起引起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注重從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有利資源來重構自身與社會的精神家園,尤其在學習國學的過程中對個人道德修養的提高、文化素質的培養以及情操的陶冶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預防“急性病”與“人失其性”的危機。文化保守主義學者的倡導不僅有利于塑造和諧文明的社會氛圍以助于社會穩定與幸福,而且促進了在新時代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傳播。

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揚有利于對民族根性和民族身份的強化,增強自身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豪感,形成自身的文化軟實力,抵御西方文化霸權主義的侵略,使西方霸權主義以及西方文化殖民主義成為泡影,在全球文化浪潮中保持自己民族特色與傳統,避免文化“失語癥”,擁有自己的文化話語權。

(二)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的消極影響分析

首先,文化保守主義學者宣揚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雖然引起對傳統文化的回歸與重視,但是傳統文化本身良莠不齊,糟粕與精華共存,在宣揚傳統文化的同時一些傳統文化的沉渣搭載傳播的便車造成社會的“烏煙瘴氣”。一些文化保守主義學者倡導的讀經活動將儒家經典奉為圭臬,但是儒家的某些對待女性的倫理道德與尊卑觀念嚴重抑制了個人的主體性發展與自由選擇,冠以傳統文化的一些封建迷信或者風水之類思想盛行必然導致文明社會的倒退。如若繼續接受傳統文化中糟粕思想的教化就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愚忠、重回文化蒙昧時代的復古以及喪失文明理性的迷亂。此外,在改革開放后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許多商家發現了“國學熱”的商機,開辦“國學班” “讀經課堂”甚至“女德班”等等,利用國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進行市場化操作,“國學班”濃厚的商業化氣息致使學習傳統文化浮于形式而逐漸失去帶有文化意義的初衷。

其次,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這是事關文化改革發展全局的根本問題,馬克思主義在文化中的指導地位不容動搖。而在這次文化保守主義思潮中一些文化保守主義學者把馬克思主義當作“西化”產物而加以否定,力圖建立以儒家思想為指導的政治儒學,試圖上儒化中國共產黨進入政治主流,中建立儒家特區當作樞紐,下儒化民間社會,重新設計當代的中國政治制度。文化保守主義思潮倡導思想從單純的文化現象波及政治意識領域,試圖挑戰馬克思主義的主流意識形態地位,試圖動搖馬克思主義文化指導地位,其政治企圖無疑造成文化格局的亂象叢生,打亂文化發展的規律,阻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從而減緩中國文明與現代化的進程。

最后,文化保守主義學派的鮮明保守性易于掩蓋中國傳統文化的局限性,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忠誠”與盲目自豪感容易產生對外來文化的不屑與排斥,從而形成偏狹的民族文化心態與獨斷的文化一元論。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之間不斷沖突碰撞,在多元的文化氛圍中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是非常必要的,以自身文化優越感的心態高位自居不利于自身學習與進步,失去文化多樣性下文化大繁榮的機遇。從自身角度來反思文化是否有足夠的拒腐防變能力,是否能抵住外來文化的侵蝕。在全球化浪潮中各民族文化總是不進則退,自身文化過于保守必然被前進的歷史潮流所淘汰。

二、規避文化保守主義思潮消極影響的措施

(一)以創新形式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文化保守主義思潮旨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保衛本土特色,但傳承不是復古,結合自身的特色廣泛地吸收外來文化的優秀成果,別開生面地打造自己的民族文化品牌?!皬团d國學不是熱炒國學,更不是盲目地拜在古人腳下,吸取死人的血。如果我們要復興國學,那就應該理清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和糟粕,從傳統文化繼承和發展角度出發,切切實實地整理傳統文化,恢復國學地位,將國學作為一門文化學科進行發展?!盵1]真正的積極的保守是落于實踐的創新,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新的時代下開辟一條特色之路。

創新不是空頭喊口號,具體的實踐措施才能夠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性轉化和創造性發展。比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三字經結合,從三字經中尋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契合因素,讓兒童誦讀傳統經典的同時并理解當下的理念,做到傳統和現代的融合。另外,現代性技術突飛猛進,信息時代的快捷便利為傳播傳統文化提供了高效的媒介,搭載互聯網+的順風車,利用互聯網+傳統文化傳播民族文化精華,比如將互聯網和書法結合開發網站或者軟件客戶端,在線開展書法的學習和書寫,各種開發不斷創新培養各種新的學習方式,新穎的形式為廣大群眾欣然接受,國民樂享其中,傳統文化的傳播便游刃有余。

(二)正確處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

馬克思主義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指導思想,為中國的文化建設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文化之根與精神家園,以其豐富的底蘊對人民進行人文素質的培養。我們沒有必要抽象地爭論兩者的高低,而是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正確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

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在中國站穩腳跟是因為其根植于中國的傳統文化,與中國的歷史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在思想和情感上為廣大的人民群眾所接受。雖然我們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但是我們同樣重視中國傳統文化。改革開放之后面臨社會道德的轉型期,理想信念參差不齊,甚至出現一定程度的道德滑坡與信念迷失。單純依靠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是不可能完全解決問題的,中國人如果沒有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和優秀道德的涵養與繼承,就不能成為有文化、有道德、有教養的中國人。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論的指導,同時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根源,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緊密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并從中吸取精髓,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努力建設吸收西方與傳統文化營養為一體的適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先進文化。

(三)避免失去民族特色的現代化

懼怕外來文化的侵略而采取全盤拒絕的心態與行為大抵是文化弱國的表現,文化的交流與碰撞既是嚴峻的挑戰,又是文化發展的良好機遇,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我們應有充分的自信面對外來文化。如果不認同自己的原有文明屬性,而又不能完全地進入另一種文明,容易形成文明精神的挫敗感,造成“自我文化撕裂,欲孵化為一別體而不成”的丑相。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人民的精神支柱,涵養著具有民族品格與血性的中國人。一個民族最可怕的就是自身根本文化消亡,如果淪落于此就會失去國家的特性,永遠不會有自己的立腳之處。因此,沒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21世紀的中國人必須樹立第一個新觀念就是:中國“現代國家”最大資源就是中國的“歷史文明”。未來的中國文化能開創多大的格局,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人是否能自覺地把中國的“現代國家”置于中國源遠流長“歷史文明”之源頭活水中。

中華傳統文化就像中華民族的根,根深深地扎在地下保證著各種文化的枝繁葉茂,就像龍應臺所說的“傳統的氣質氛圍,并不是一種膚淺的懷舊情懷,當人的成就就像氫氣球一樣向不可知的無限的高空飛展,傳統就像綁著氫氣球的那根粗繩,緊連著土地。它使你仍舊樸實地面對生老病死,它使你仍舊與春華秋月冬雪共同呼吸,使你的腳仍舊踩得到泥土,你的手摸得到樹干,你的眼睛可以為一首古詩流淚,你的心靈可以和兩千年前的作者對話”[2]。如果做到龍應臺所期待的這個境界,傳統就活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我們既是現代的又是傳統的,現代著的我們可以享受著高端的科技帶給生活的便利,工作效率的提升與便捷,多元文化與先進文化對視角的擴展與沖擊。同時,在我們內心仍可以充盈著豐富的詩意世界,在傳統文化的精華教誨中尋找到自我,在迷失的人生征途中看清未來的方向。但凡能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優秀者必成為蘊含傳統味道的現代人!

參考文獻:

[1]霍曉玲.正確認識當代中國文化保守主義思潮[J].探索,2012(5).

[2]龍應臺.我的現代誰來解釋?——以臺北寶藏巖為例 [N].南方都市報,2011-12-22.

[3]塞繆爾·亨廷頓.文明的沖突 [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3.

[4]馮桂芬.校廬抗議 [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5.

[5]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53.

猜你喜歡
思潮中國傳統文化
試論上世紀我國的音樂思潮
淺析中國近代社會思潮對學校體育的影響
論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從《百鳥朝鳳》看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河南民歌的藝術特征分析
民族復興的思潮與路徑比較
2014中外十大思潮(上)
船山學復蘇與戊戌思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