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理解“重建個人所有制”

2017-04-06 07:22
福建質量管理 2017年16期
關鍵詞:私有制公有制所有制

(天津師范大學 天津 300387)

如何理解“重建個人所有制”

趙元元

(天津師范大學 天津 300387)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在資本主義時代成就的基礎上,取代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必然是聯合起來的勞動者個人的共同所有制,即重新建立的不同于過去的小私有制的全體勞動者的個人所有制,這是馬克思和恩格斯一貫堅持的思想。在我們現實中如何正確理解,在協作和共同占有包括土地在內的一切生產資料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勞動者的個人所有制。這個馬克思對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經典論述。

社會主義公有制;共同占有;重建個人所有制

馬克思提出重建個人所有制是對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否定,是對未來社會生產方式的設想。馬克思"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的構想,有經濟學界的"哥德巴赫猜想"之稱,近年來,又引起了各界頗為熱烈的討論,其中不乏各界知名學者的觀點。

我國學者對“重建個人所有制”的解讀和探討從未停歇過,正是存在著解讀的差異性,所以才要不斷深入的去探究其真正的內涵,從而對我們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基本方向做出正確的判斷。

對“重建個人所有制”解讀的主要觀點有:第一種代表性觀點認為,馬克思的“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是指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重新建立消費資料的個人所有制。理由在于馬克思在著作中認為未來社會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應該是“共同占有”或“公共的、集體的所有制”,有時可以直接稱為“生產資料公有制”。因此重建個人所有制,必須肯定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的公共或集體占有。

第二種代表性觀點認為,“重建個人所有制”是在社會主義制度的大背景下實踐的,這與社會主義要實行“社會公有制”或“公有制”,在實質上是一樣的。因為從哲學意義上來理解,社會主義實行的公有制就是對被資本主義否定了的個人所有制的肯定,因而是在更高層次上重新建立了個人所有制。

第三種代表性觀點則認為,“重新建立”的“個人所有制”,是指生產資料“人人皆有的私有制”,也就是社會的生產資料歸每個社會成員私有,不存在生產資料社會分配不公,人們占有生產資料不均衡的現象。因為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曾提到,“共產主義并不剝奪任何人占有社會產品的權利,它只剝奪利用這種占有去奴役他人勞動的權利”。還有一些學者執不同看法認為,馬克思提出的“重建個人所有制”應該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生產資料自由人聯合體所有;其二是勞動力自由個人所有;其三是產品自由人聯合體所有;其四是勞動者自由個人所有;其五是人的自由全面充分的發展。此外,還有其他學者的觀點張興茂認為馬克思要重建的個人所有制是未來共產主義高級階段層次上個人所有與社會所有相統一的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形式等等。

于是,關于馬克思“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理論的確切內涵,學術界各抒己見,尚未形成公認的意見,成了一個真正無解的命題,構成了經濟學上的“哥德巴赫猜想”。無論何種探討,都是為了弄清革命導師指引我們的建設方向。因此,探究馬克思原著是我們尋找正確方向的路線。

生活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的馬克思看到資本主義剝削的本質和勞苦貧民必將反抗以及資本主義制度必將被更高級的社會制度取代的必然性。1847年,各國工人運動代表齊聚倫敦,召開了國際共產主義同盟第二次大會,馬克思恩格斯為大會起草了影響深遠的《共產黨宣言》。這部著作是人類新世界觀的一個系統表述,也無疑是馬克思社會主義所有制理論科學的一個系統表述。但一個多世紀來的社會主義實踐運動,卻始終未能注意馬克思的無產者和共產黨人,運用豐富的科學知識,審慎斟酌當時的無產階級及其各派社會主義者的接受能力,而系統闡述的“重建個人所有制”思想:“‘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此外,再也沒有對未來新社會進行過具體的描述”;還認為,上述這段話是“用解決個人的問題的方法來解決整個社會問題……與整個《宣言》精神相違背”。

在1867年出版的《資本論》第一卷中,馬克思說:"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資本主義占有方式,從而資本主義的私有制,是對個人的、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第一個否定。但資本主義生產由于自然過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對自身的否定。這是否定的否定。這種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1875年,馬克思在親自修訂過的法文版《資本論》中又補充說,歷史上存在過的勞動者的私有制,被資本主義私有制否定了;共產主義所要重新建立的,不是"勞動者的私有制",而是"勞動者的個人所有制"。我們如何理解“勞動者的個人所有制”,筆者認為馬克思在看清了資本主義剝削本質的末路,將來的社會里,剝削必將被消滅,卻而代之的是勞動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人人都是勞動者。物質極大豐富的社會里,每個人都能在自己所需要的方向下自由全面的發展。

我們在探究原著的同時,也會對各種觀點進行分析,看究竟怎樣準確地理解馬克思的“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需要明確的是馬克思把個人所有制分為兩類:一類是孤立的、單個人的個人所有制,即被資本主義剝奪和否定的個體私有制;另一類是聯合起來的個人所有制,即公有制經濟中,作為聯合體的個人所有制?!爸匦陆€人所有制”,是指后一種個人所有制。這一見解貫穿于馬克思的諸多著作中。在馬克思的筆下,“全體個人”不同于“各個個人”,前者是后者的總體?!奥摵掀饋淼纳鐣€人”是由眾多個人組成的社會“聯合體”,與社會主義公有制相統一;“孤立的單個個人”是指分散的個體生產中的個人,與小私有制相統一。它們既有抽象的共同點:都是由勞動者占有生產資料或財產,可以抽象地認為兩者都是“個人所有制”,又有根本區別:聯合起來的個人所有制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個人所有制,是體現眾多勞動者個人利益的所有制;而分散的孤立的個人所有制是以小私有者為基礎的個人所有制,是體現單個人利益的所有制。聯合起來的個人所有制,實際上是從另一個角度看的社會公有制。公有制應是每個成員個人都有一份的所有制,是人人皆有。公有制是從整體上著眼的,而聯合起來的個人所有制則是從構成整體的各個個體著眼的。

由此可見,資本主義私有制否定了個體勞動者的私有制,而資本主義私有制以其發展的必然性又要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所否定。這層意思從馬克思緊接著“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的后面的一段話中可以看得很清楚:“以個人自己的勞動為基礎的分散的私有制轉化為資本主義私有制,同……資本主義所有制轉化為公有制比較起來,自然是一個長久得多,艱苦得多,困難得多的過程。前者是少數掠奪者剝奪人民群眾,后者是人民群眾剝奪少數掠奪者?!蹦敲?,為什么馬克思不簡單地只講以社會主義公有制否定資本主義私有制,還要加一個“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呢?這是服從于“否定之否定”公式的需要。資本主義所有制否定了勞動者的個人所有制,又要被勞動者的個人所有制所否定,需要運用一個抽象的共同概念即“個人所有制”。我們建立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應是與廣大勞動者個人利益緊密結合的公有制,既是社會的,又是個人的。我們對公有制的改革和完善,應遵循這一思路。

馬克思關于重建個人所有制的論述,應該全面理解、準確把握,而不能隨意錯解和曲解。有的學者將重建個人所有制解釋為“人人皆有的私有制”,為改變公有制實行私有化提供理論依據。這種見解完全與馬克思的原意相悖。馬克思明確地指出:“這種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就是說,否定資本主義所有制不是要重新建立勞動者的私有制。

因此,正確理解“重建個人所有制”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在社會主義制度中實現不僅不背離馬克思的原意,更要符合我國目前社會實際需要?!爸亟▊€人所有制”是指與資本主義制度不同的所有制。因為對馬克思“重建個人所有制”的理解關乎著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實踐的公有制——“人民群眾剝奪少數掠奪者”的“社會所有制”,即無產階級的公有制、國有制的實際含義,不過是“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的“共同占有”的主體性內容的表現形式,即馬克思這一章節所具體闡述的“日益壯大的、由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本身的機制所訓練、聯合和組織起來的工人階級的反抗”形式。因此,社會主義的公有制、國有制形式,本質上只是變革舊社會、建設新社會的基礎條件或過渡階段形式,屬于資本主義時代的 “共同占有”成就的兩個要素之一,其本身并不是社會主義所有制形式。

要實現社會主義所有制形式,作為實現條件的“共同占有”所包含的主客體兩方面的要素內容——物質性和人為性的兩要素內容,缺一不可。物質的極大豐富和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是重建個人所有制的強大前提。

為了使人們了解新“個人所有制”關系,馬克思在商品的拜物教性質及其秘密,還以“設想”方式分析了一個未來的社會所有制形態,即“自由人聯合體”的經濟結構,這實際上是他對社會主義所有制即“重建個人所有制”關系的一個總體性闡釋:

“設想有一個自由人聯合體,他們用公共的生產資料進行勞動,……勞動時間的社會的有計劃的分配,調節著各種勞動職能同各種需要的適當的比例。另一方面,勞動時間又是計量生產者個人在共同勞動中所占份額的尺度”

不難看出,馬克思設想結論所說的社會主義社會形式,不是無產階級國家,而是“自由人聯合體”。蘊含其中的、并非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所有制關系,也不是無產階級國有制,而是吸取了以往社會積極成果的新“個人所有制”關系,是包括了資本主義時代成就的“共同占有”內容的重新肯定:它是“用公共的生產資料進行勞動的”,即以提升現代社會生產的“共同占有”規定性內容為社會原則的公有制生產方式,和“勞動時間就會起雙重作用”意義上的按勞分配方式為基礎的,每個生產者擁有直接組成“社會總產品”中的“個人的產品”所有權、和“直接使用”權的社會主義個人所有制形式。

說社會主義公有制屬于聯合起來的勞動者個人共同所有,每一個勞動者都是所有者,基本的根據是:公有制經濟的利益全部歸于聯合起來的全體勞動者個人,由他們分享或共享,沒有任何一部分歸于別的什么人;公有制經濟的管理和運作,完全服從全體勞動者個人而不是任何別人的意志。馬、恩設想的公有制社會,人人都是勞動者,管理者也是勞動者,不過是受聯合起來的勞動者的委托和授權,代表大家執行管理職能而已。

建立公有制所面臨的實際情況和問題比理論設想要復雜得多。只有勞動者個人作為所有者的權利能夠得到真正的實現,才能確認他們在公有制中真的是處于所有者的地位,是真正的主人。只有這樣,公有制才名副其實,才具有取代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合理性和優越性。公有制中勞動者個人作為所有者的各種權利的實現方式有所不同,但都應該是具體的、實實在在的。有些權利由各個人分散地行使,例如領取勞動報酬、福利收入和消費;有些要集體地行使,例如共同勞動和共同選擇監督管理者以及共同作出某些重大決策;有些委托一定的組織和人員行使,例如經常的管理、經營、宏觀調控。這些權利的分配和委托的體制及其運行是否合理而有效,直接關系著勞動者個人作為所有者的權利能否落實。全面落實勞動者作為公有制和新社會的主人的權利,是開創歷史新紀元的大課題,其艱巨、復雜的程度在人類歷史上是空前的。多年來,我們堅持的以社會主義自我完善為目標的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以及一切為民謀利的政策、措施,都是為把勞動者作為主人的權利落實并逐步擴大。經驗證明,只有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更好建設社會主義,早日實現人自由全面的發展。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人民出版社2012(1)416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人民出版社2012(2)299,300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人民出版社2012(2)126

趙元元(1988-),女,漢,河北省衡水武強,研究生在讀,天津師范大學,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猜你喜歡
私有制公有制所有制
《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女性地位變遷的探究
從“消滅私有制”看私有財產的是與非
市場經濟條件下,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必須堅持
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國有經濟為主導的實證分析
從勞動主義的角度對當代中國經濟問題的思考
恩格斯的專偶制思想——讀《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有感
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醫院:到底走多遠?
所有制結構
芻論社會主義公有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