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營養學與心理學的密切關系

2017-04-07 12:00肖新月
東方教育 2016年23期
關鍵詞:營養學健康心理學

肖新月

摘要:本文結合心理學和營養學的相關知識點來分析者兩個專業之間的聯系。從心理學的角度來闡述營養學知識點如多巴胺、葡萄糖等,分析其對于人心理的影響,并將心理學作為一個重要因素考察它對于個體健康的影響。本文認為心理學和營養學之間關系密切,共同影響個體健康狀態。

關鍵詞:心理學;營養學;健康

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今天的我們不再需要擔心溫飽問題,而健康成了大家新的關注點。不僅如此,人們在關注生理健康的同時更加的關心起了心理健康。怎么吃更營養,吃什么能促進我們的心理健康,其實心理學和營養學這兩門學科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營養跟心理的相互作用能夠促進個體的身心健康。在現代的醫學、心理學和營養學等很多相關領域里面,研究者們已經發現了一些證據來證明個體的飲食習慣和性格之間具有密切的關系。通俗的講就是,人們偏好吃什么就很有可能養成什么樣的性格成為什么樣的人。美國心理學家通過一系列事實進一步分析了具體的關系,比如他們發現,喜歡吃面食的人言語表達能力會更好一些,更善于講話,但是他們的意志力不夠堅定。

營養學是研究營養規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學。而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又是一門應用學科。但是這兩門學科之間卻有著密切的聯系,因為人的飲食習慣會影響人的性格,而人的心理因素反過來又會作用于個體的飲食習慣。同樣的事物比如說榴蓮、臭豆腐等,同樣的事物同樣的味道沒有的人會覺得他們非常好吃,而有的人會覺得令人作嘔,事物的味道是一樣的但是不同的人卻做出了不同的反應,這里除了事物本身的味道外,人的心理因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而讓個體做出了最終的判斷。由此看見,營養學和心理學之間存在著一個相互作用的關系,兩者是相互影響互為因果的一個關系。除此之外,心理學和營養學之間還有著其他非常密切的聯系。

例如人的趨甜習慣,人類喜歡吃甜的東西是因為甜食能夠促使體內多巴胺的產生從而讓人感到快樂。多巴胺的分泌不足會影響人的心境,人們會變得情緒低落感到生活沒有意思。其實,多巴胺的產生不僅僅可以通過食物,也可以從心理角度來調節多巴胺分泌。多巴胺是“享樂主義”的大腦物質,通過改變自己的目標設定也可以讓我們的大腦分泌多巴胺。比如說一開始我的目標是要考第一名,那么這個艱難的任務可能會讓我苦惱,而如果我給自己的目標設定是認真完成今天的作業,那么只要完成作業我就會感到很開心,體內的多巴胺分泌就會增加。另一個方面來說,多巴胺的異常也是一些心理疾病的產生原因,多巴胺分泌過少可能會引起抑郁癥發作,而精神分裂癥常常和多巴胺分泌過多有關。由此可見,心理原因可以與食物等其他因素一起影響個體健康,而營養學上的飲食、內分泌等因素也會引起人們心理的變化。另外,愛吃甜食的人性格往往樂觀外向,這也正是營養學能夠影響人的性格人的心理的重要表現。

還有主要的供能物質葡萄糖,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質,它在氧化反應的過程中所釋放出來的熱量為我們的生命活動提供了重要的能量。葡萄糖不僅僅對我們的生理健康具有重大意義,同時它也影響著我們的心理供能。食物進入人體后形成血液中葡萄糖濃度上升的速率和程度就是我們所說的血糖指數。Gailliot 等人(2007)發現,我們人體內的血糖水平影響著一系列關于自我調控行為的表現。例如在實驗中,對情緒的調節,克制優勢反應以及本能反應能力的抑制控制能力,還有注意控制等相關的自我調控任務引起了被試自我損耗的發生,同時他的血糖水平也降低。隨后的實驗中給被試補充葡萄糖讓其血糖水平恢復到正常狀態,這個時候他的自我損耗也消失。

以上兩個例子說明了營養學與心理學之間的密切聯系,我們在考察飲食習慣、生活方式所能提供的生理健康的同時還應該關注它對于我們心理健康的影響,而且心理因素作為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也會影響我們的生理健康。例如很多心因性的疾病,患者在醫院檢查不出任何的器質性病變,但是就是會感到身體某個地方不舒服,這就是其心理因素影響到了生理健康。而一些與飲食習慣有關的,因為不良飲食習慣而導致的身心并發疾病不僅僅需要營養學上的治療,在調整飲食習慣的同時心理干預有時可以幫助個體在治療過程中事半功倍。利用心理學方法也可以幫助病人更好的改善自己的飲食習慣,病人有時候知道自己的飲食習慣是有問題的,知道這么做有損自己的身體健康,但是由于長期形成的習慣或對于某種事物的偏愛導致病人無法控制自己養成良好的習慣。此時,心理干預可以幫助病人擺脫不良習慣,例如行為療法中的一些厭惡療法等,讓病人將成癮物質與不好的刺激相聯系以修正不當的飲食習慣。

心理學的干預可以對飲食習慣的調整起到重要作用,同時,營養學的一些方法也能夠對心理疾病起到積極作用。比如抑郁癥和營養學上的一些聯系。抑郁癥的治療過程中,藥物對其的作用是有限的,一些輔助療法的應用也在不斷的探索中,而營養學的一些方法對于抑郁癥的治療也有促進作用。有證據表明,飲食營養對于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營養學與心理學除了相互作用的關系外它們還有一個重要共同點就是運動鍛煉。運動鍛煉對于我們的身體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例如健美操等涉及到跳躍的運動影響人體的骨密度,讓人體不容易骨質疏松。而某些家族性的非遺傳疾病的唯一改善途徑就是有氧運動,而藥物調節會引起其他副作用的產生。當然,過度的運動鍛煉同樣不利于人體健康,馬拉松等耐力訓練項目會損害運動員的健康。

在心理學中運動鍛煉同樣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運動對于抑郁癥的治療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長期堅持鍛煉的人能夠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并且氣質類型作為一個相對穩定的主要由遺傳決定的心理特質,因材施教的長期運動鍛煉卻能夠對其起到積極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與營養學上一樣,運動并不是越多越好。目前,運動成癮也開始慢慢受到人們的關注,它和網絡成癮一樣也是一種成癮行為,是一種有損身體健康的行為。

所以,適度的運動鍛煉不僅有益于我們的生理健康,同時對我們的心理健康也有積極意義。并且,心理因素也能夠幫助我們養成和維持鍛煉的習慣,如果我們總是將每天的運動鍛煉固定在一個時間點,那么久而久之會習慣在那個時間去運動,每天到了運動的時間點心理因素也能夠激勵自己去運動。另外運動伙伴也能夠促進個人參與到體育運動中,有同伴共同運動更容易讓自己堅持鍛煉。

現代社會,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人們越來越關注自己的精神世界,健康的定義也不再局限于身體健康沒有生理疾病,心理健康成為影響個人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因此,我認為營養學與心理學是有非常密切的關系的,我們在探討飲食等生活方式對我們身體健康的影響的同時也可以將其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作為一個關注點。例如上文所提到的主要功能物質葡萄糖,它就不僅僅是生理功能的主要物質,也是心理功能的重要能源產物。葡萄糖對于我們的自我損耗、記憶等有重要影響。心理健康不僅僅可以作為健康的結果,并且也可以將心理因素作為影響健康的重要原因,良好的心理狀態本身也有助于我們抵抗疾病的侵襲。在考慮心理與營養健康的相互關系的同時也應該將運動鍛煉作為一個重要方面進行考慮,適量的體育運動能夠影響我們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而心理因素也能夠促進我們的鍛煉行為。綜上所述,營養學和心理學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健康不能夠忽略其中的任何一個方面,并且兩者的相互作用能夠更有效的維持個體的健康。

參考文獻

[1]鄭智生.(2015)葡萄糖影響自我損耗的作用機制[D].碩士學位論文. 武漢體育學院.

[2]Gailliot,M. T.,Baumeister,R. F.,De Wall,C. N.,Maner,J. K.,Plant,E. A.,Tice,D. M.,et al. (2007). Self-control relies on glucose as a limited energy source: willpower is more than a metaphor[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2(2),325.

[3]武冠群. (2012). 吃的幸福課 有趣的飲食心理學. 中國防偽報道(2), 76-78.

猜你喜歡
營養學健康心理學
“沒有用”的心理學
基于OBE理念的食品營養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踐
淺議營養學在腫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漫談大學生營養學普及
醫學院校本科的營養學教育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跟蹤導練(二)5
優化體育教學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研究
如何提高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的實踐認知
打噴嚏個性心理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