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銘記歷史,今朝更好看

2017-04-07 11:06劉郁林
昆崳 2017年2期
關鍵詞:楊子榮膠東土匪

劉郁林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雨后復斜陽,關山陣陣蒼。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

——題記

我們腳下的土地,曾經有過美麗的傳說?!昂雎労I嫌邢缮?,山在虛無縹緲間”,飄然出塵的仙道文化給了膠東人間天上的美好愿景,“日出千桿旗,日落萬盞燈”的盛景,那是人們對幸福的最初祈望。

我們腳下的土地,曾經有過最波瀾壯闊的革命斗爭,炮火連天、金戈鐵馬的悲壯場景,見證了膠東人民厚重的歷史。送子參軍、捐錢捐物、掩護傷員、隨軍支前,膠東的革命力量,有著苦菜花般的不屈不撓,有著鋼鐵般的勇敢頑強。

我們腳下的土地,曾經有過最漫長的黑夜?!昂D月盼春風,夜半三更盼天明”時,是“當年猛打雷神廟,今日高標宿星旗”的楊子榮們,用血肉之軀筑起膠東革命的長城。

瞧,莽莽林海,皚皚雪原,一支精壯的解放軍小分隊,身著綠軍裝,肩披白斗篷,迎風冒雪,風馳電掣,遠望似雄鷹翱翔藍天,近前如猛虎下山,真可謂“壯志撼山岳,雄心震深淵”……

是的,智取威虎山!

幾十年來,那早已烙印在腦海深處的壯美畫面,時常在眼前閃現,歷久彌新。還有理琪、任常倫、王成、邱少云、劉胡蘭、黃繼光、狼牙山五壯士……這些英雄無疑是我們這一代人集體膜拜的對象和永恒的記憶。戰斗英雄楊子榮更具傳奇色彩,更是以其臨危不懼,大智大勇,活捉座山雕,備受人民崇愛。猶記少時,一群孩童,拿一根樹枝當道具,模仿楊子榮騎馬揚鞭,打虎上山。個個驍勇矯健,奔放灑脫,威風凜凜,有模有樣;到了下雪天,偷偷拿來媽媽用來遮蓋食物的白色粗布包袱,當做斗篷,滑翔在冰天雪地里,一身的英雄豪氣。

一眨眼,我們長大了,這些英雄們漸行漸遠,經濟的高度發展讓大部分人迷失了方向,追求金錢占領了絕大多數人的靈魂高地。輿論宣傳教育鮮有英雄的內容,這些英雄漸漸地淡出了我們的生活。隨之而來的是人情淡薄、社會良知缺失、道德底線的一破再破,腐敗泛濫。我們的后代一邊學習著屈辱的中國近代史艱苦卓絕的革命史,一邊崇尚著西方文明。腦子里骨子里都是西方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面部惶惑,內心糾結。歷史是歷史,現實是現實,現實才最真實。所以每到節假日,大批涌入日本瘋狂購買的人數以百萬計,所有這些,倘若英烈的在天之靈有知的話,可否會扼腕長嘆,老淚縱橫呢?

了解英雄,解密英雄。英雄不問出處,但英雄是有出處的。

1974年,在周總理的直接督促下,各部門經過艱苦的查詢落實,英雄楊子榮的真實身份終于大白天下。

楊子榮,1917年1月28日,出生于山東牟平城南的嵎峽河村,原名楊宗貴。四歲隨泥瓦匠父親楊世恩、母親宋學芝來到遼寧安東謀生,不久被生存所迫,楊子榮又隨母親回到了牟平老家,父親和大姐留在安東。直到1931年,14歲的他獨自一人離開家鄉,去尋找父親和大姐。這時“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人占領東北,時局動蕩混亂,尋父未果,年少的他孤身一人,自謀生路。先后當過碼頭搬運工、抗活船工,給大戶人家護過院、當過礦工。而這些社會底層、出苦力的行業,受控于當時的黑幫和土匪,因此,腦瓜靈活的他對于黑幫和土匪的黑話、行規乃至思維模式都非常熟悉,日后成為偵察兵,化裝成土匪都形神兼備,正是這段經歷打下的基礎。1943年,26歲的他在鞍山礦區當礦工,因與日偽監工發生沖突,把監工痛打一頓之后連夜逃回了老家牟平,不久娶鄰村叫許萬亮的姑娘為妻,開始務農生活。同時加入了當地的民兵組織,在1945年8月解放牟平解放煙臺的兩次戰斗中,都有突出表現,并在當年9月加入八路軍膠東軍區海軍支隊,改名為楊子榮。奉命出關,挺進東北,自此牟平少了個楊宗貴,八路軍里多了個楊子榮。

海軍支隊出關后幾經改編,1946年,29歲的楊子榮因年齡大、軍齡短,被分在炊事班,當了個“火頭軍”。在他自告奮勇地完成了一次重要任務后,部隊首長和戰友對他刮目相看,很快調入團偵察排,屢立戰功。1947年農歷正月初五,楊子榮帶領孫大德等五名戰友,組成剿匪小分隊,正月十六晚上,智取威虎山,活捉座山雕,又立戰功。不幸的是在二月二十二日清剿殘匪鄭三炮的戰斗中,因槍支啞火,他胸部中彈三處,壯烈犧牲,享年三十一歲。

但1947年有同鄉人向牟平當地政府舉報曾在牡丹江車站遇到過楊宗貴,流里流氣,匪氣十足,懷疑他當了逃兵,做了土匪。楊宗貴一家的軍屬待遇因此被取消,家人被政府和鄉人冷落歧視,遭受了不公正待遇,先是女兒夭折,1951年妻子病故,后來母親也含淚離開了人世。楊宗貴是兵是匪,是死是活尚無定論。因為楊子榮的身世還原,是在他犧牲整整27年后的1974年。

歲末年初,在英雄犧牲整整70年后的今天,我們昆崳一行來到英雄楊子榮的故居和牟平政府斥資五千萬建設的楊子榮紀念館,瞻仰英雄遺跡。當我看到雕塑的剎那,頓覺通身似火燒,是為英雄偉岸的身軀、如炬的目光而震撼,是因為年少時對英雄的極度仰慕和崇拜,還是因為這幾十年來對英雄的淡忘而羞愧難當?

黎明前犧牲的英雄??!我們無法想象,你們當時踏冰臥雪、忍饑挨餓,與狡猾兇殘的頑匪斗智斗勇,需有多么頑強的意志、必勝的信心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在解讀了英雄及家人真實的生活后,我陷入深沉的思考:天堂里的母親,如果您知道您的兒子不是逃兵而是一直戰斗在一線而且屢建戰功的戰士,您那膽怯愧怍的眼神里能否多一些自信和自豪?您那逢人矮三分的腰身能否挺得更直一些?九泉下的妻子,如果知道自己的丈夫不是土匪,而是令土匪聞風喪膽的英雄,您還會白天走在街巷里就像過街的老鼠一樣恐懼嗎?您還會不等天黑就緊閉門窗,把一個人關在世界之外嗎?您還會抑郁成疾、年紀輕輕就命赴黃泉了嗎?!還有,還有那個甚至還不會叫爸爸就夭折了的女兒……

站在英雄的塑像前,我恍然大悟:為什么每次國難當頭,面臨外辱,國人總能群情激昂、眾志成城?為什么每次危機來臨,我們的人民總能忍辱負重,把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毀家紓難無怨無悔?為什么世風日下,老鼠蒼蠅比比皆是,山河易色,而多災多難的祖國依然屹立并且迅速強大?所有這一切,難道不是因為當年英雄事跡的激勵和感召嗎?難道不是因為他們不屈不撓的愛國精神與日月同在嗎?

多么希望,每一顆蒙塵的心靈,能夠接受英雄事跡的洗禮;每一個受傷的靈魂,能在英雄的吶喊聲中復活,這將是中華民族真正的偉大復興。

當我看到,白發蒼蒼的老人在兒孫的攙扶下來到英雄紀念館,年輕的情侶肅穆地凝視著英雄的塑像,孩童在爺爺的懷抱中聆聽英雄的故事,我釋懷了。

英雄不死,英靈永存,他們是中華民族永遠挺直的脊梁。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歷史的腳步永不停歇,當年的革命志士,創造了輝煌的革命歷史和紅色文化。重溫紅色歷史,是開展新時代革命題材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課堂。我們要銘記其中閃耀著新時期膠東革命精神薪火相傳的紅色光芒。

英雄的靈魂和精神,根植于硝煙彌漫的歷史歲月,創造著文明富庶的現代生活,也必將引領我們走向更輝煌的明天。

這就是愛國的情懷。讓我們凝心聚力,擼起袖子,描繪壯麗江山,今朝會更好看。

猜你喜歡
楊子榮膠東土匪
楊子榮·隔空書
楊子榮的“土匪裝”
楊子榮:從參軍到犧牲,只有短短520天
紅領巾心向黨游學之旅
古韻悠長,“大漢膠東”
我家的小土匪
家有“小土匪”
土匪變成企業家
觀水
“土匪”蒙難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