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小學生打小報告的原因及解決策略

2017-04-07 14:06張靜
學周刊 2017年10期
關鍵詞:打小報告解決策略小學生

張靜

摘 要:小學教師面臨的教學對象是一群認識水平還不高的小學生,這群小學生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向老師打小報告。采用文獻研究法、觀察法來分析小學生愛打小報告的原因,并提出相關解決策略,能為老師正確處理這一現象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生;打小報告;原因;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0-018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0.114

小學教師在學校面臨最多的恐怕就是小學生愛打小報告了,這一現象既讓老師頭疼,又能讓老師迅速掌握、了解班上的情況。但是,有些教師可能會因為自身的問題,沒有正確地認識問題的本質,對被告的學生采取情緒化處理,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不僅促使打小報告者更加愛打小報告,也會傷害被告者的自尊等,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明確小學生愛打小報告的原因以及找到正確的處理方式顯得十分有必要。

小學生的年齡多在6-12歲,認識水平還不高,辨別、處理問題的能力亦不強,因此,他們試圖尋求權威者——教師,來主持公道、維持正義。

一、學生愛打小報告的原因

(一)學生博取關注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也是打小報告主要的群體。有些學生打小報告僅僅是為了博取老師的表揚,表現自己。學生小何平時特別喜歡實習教師張老師,但是由于自身不夠優秀,不能獲得該教師的關注,于是小何總是留心著身邊的小事,一旦有“值得”向該老師匯報的事情,就毫不猶豫地跑去告訴這個老師,以尋求關注。為了讓老師或者同學的目光轉移到自己的身上,他們或采取這樣的方式來表現自己。這些孩子的動機十分單純,僅僅是想和老師說說話,拉近距離。他們比較喜歡老師,但又覺得和老師說話應該是有事的時候才可以,所以就會找一些小事情來給老師匯報。

(二)學生維護正義

學生心中有一把衡量是非的“尺子”,認為一旦有人超出了是非的標準,就應該向老師報告?,F在很多學校不允許學生帶零食和玩具到學校去,一旦“充滿正義”的孩子發現別人的這一行為,會立即向老師報告,請求老師“制裁”這樣的行為。還有的學生見到別人欺負同學,也會尋求老師幫助這位被欺負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有著強烈維持正義的愿望。二年級的孩子肖某非常喜歡欺負同學,班長何某心中的正義感較強,當她發現肖某在欺負別人的時候就會立即告訴老師,請求老師來制止肖某的不良行為。

(三)學生嫉妒心理

有些學生的嫉妒心過強,可能這個孩子本身就很優秀了,但是容不下別人比自己更優秀,因此,向老師揭發比自己更優秀的孩子的短兒,希望降低別人在老師心中的“優秀度”。三年級的學生李某是一個很優秀的女孩子,但是覺得池某比她更優秀,出于嫉妒心理,她總是小心地留意著池某的不足,一旦池某犯了小小的錯誤,她就會很高興地去向老師報告,讓老師發現池某的不足,以獲求心理安慰。

(四)學生尋求庇護

有些同學打小報告,是因為自身的權益受到威脅,為尋求庇護才向老師打報告。這樣的情況有兩種,一種是不起眼的小事,比如二年級的孩子劉某搶了黃同學的鉛筆,黃同學來告狀,尋求幫助,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還有一種是發生的語言的沖突或者肢體上的沖突。這種或由當事人向老師打報告,希望老師能夠正確地處理沖突。比如孩子左某在課堂上將李某咬了一口,李某出于對自己權益的維護,會立即舉手向老師報告。

(五)學生“惡人先告狀”

有些學生為了掩蓋自己犯了錯誤的事實,贏取主動權,扭轉事實,讓老師難以辨別,就會惡人先告狀,先跑去老師那里“匯報”情況。劉某是一個性格乖張的學生,和同桌黃某平常喜歡打鬧,一次在課堂上兩人打了起來,當老師走進的時候,劉某急忙說是黃某先動的手,他才是受害者。這樣一來,老師很容易失去判斷。

(六)教師無意識的強化

從教師個人出發,教師一不注意,就會對打小報告這一行為進行了強化。比如,有些孩子因為一點小事就去向教師報告,教師對其予以肯定,無異于無形中強化了學生這一行為。學生何某因為告訴老師,同學羅某未完成語文作業,而恰巧此時老師忙于教學管理工作,很可能疏忽了學生打小報告的行為,隨口對何某的行為做出不恰當的評價,而何某牢記于心,不停地找機會向老師報告。

二、解決策略

面對學生頻繁的打小報告,我們要有正確的認識,采取恰當的方式方法,這樣才能讓學生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避免一些過分行為及不必要的麻煩。

(一)明確動機,適時引導

面對多如牛毛的小報告,老師應明確孩子的動機,適時地加以引導。如果這個學生只是為了讓老師發現他的優秀,那老師不妨告訴孩子應以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等正確的方式來獲取關注,而不能靠暴露別人的行為來獲取關注。而對于那些嫉妒心理較強容不得別人比自己好的孩子,老師應該對其進行疏導,讓他們認識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要學會承認自己不是永遠第一的現實。避免這種“爭第一”的好強心理歪曲孩子的認知,影響孩子的性格。老師可以用“講故事”、“說道理”等方式直接或者委婉地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多點關心多點愛

小學生總想獲取別人的關注,不求方式與結果。老師應多給予這些孩子關注,深挖其博取關注的原因,滿足其被關注的需要,減少其靠打小報告獲取關注這樣的行為。對小學生的表現欲,要以細心、愛心、耐心以及精心地保護來解決。對于那種只是出于喜愛老師想和老師說話而打小報告的孩子,只要老師給這樣的孩子多一些關愛,就能減少學生打小報告這一行為。老師還可以經常讓這樣的學生幫助老師做一些小事情,給孩子更多接觸自己的機會,滿足孩子的需求,不僅減輕了自己的負擔,又能減少孩子打小報告的行為。

(三)明辨是非,懲惡揚善

對于那些出于維護正義的行為,首先要肯定并且保護孩子這樣行為,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一直做一個正義的“使者”;其次是擦亮眼睛,對被告者的行為進行客觀地辨別區分,避免誤判,造成不良影響;最后是引導報告者進行正確的處理,當然讓學生處理的事情應該是小事情,一旦涉及重大的事件則由老師親自出面處理。引導學生自己處理小事情,不僅能減輕老師的負擔,更能培養學生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而對總是向老師尋求庇護的打小報告的學生,老師應教給他們自己解決的方法,嘗試小事自行協調。對于一些有明顯過錯的行為,老師要讓其意識到這種行為是錯誤的。

對于一些比較激烈的矛盾沖突。首先可以讓雙方冷靜下來,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其次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分析,無論是打報告者還是被告者,都帶有一定的責任;最后是明確雙方的責任,采用道歉等正確的處理方式,切不可草率地做出結論。這就需要老師的“火眼金睛”恰當處理,才不會讓學生產生“不公平”的心理,失去學生對老師的信任以及老師的威望。

(四)教師采取多種方式,正確對待

對于報告有效信息及時肯定、反饋。好的教師往往能通過學生打小報告的行為了解班上的情況。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發揮班干部的作用,由班干部自行處理小事。也可以在班上放一個本子,讓學生把小報告的內容以及自己或他人的處理方式記錄下來。不僅能減輕教師的負擔,同時也能迅速掌握班上的情況,還能培養學生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

對于惡人先告狀的學生尤其要注意,一不注意就容易誤判,讓被告者蒙受冤屈,同時也助長了打報告者“惡人先告狀”的心理,勢必造成不良影響。這樣的行為要判斷問題的嚴重程度,程度輕的進行批評教育,程度重的應該和家長進行溝通,讓孩子意識到自己錯誤行為。另外,還要關注被告者的心理,不能讓其白白蒙受冤屈,讓其對老師的公正度失去信任。

(五)家庭教育與學校相結合

家庭教育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不容小覷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將直接影響孩子在學校的行為表現。如果一個孩子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勢必不能包容別人比自己優秀,或者別人的無心之過,但是教師和家長的配合,能夠改變孩子的心胸狹窄的性格。家長往往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師,學生的行為、性格等多方面在很大的程度上都受到家長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因此,家長應關注學生的行為,這樣才能對孩子在將來的人生路途上產生較好的影響,對于孩子打小報告這樣的行為也是如此。

三、結語

本文通過分析梳理,從學生個體方面、教師個人方面、家庭教育三個方面找出小學生愛打小報告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應對策略。希望孩子打小報告這一行為能最大限度地幫助教師及時掌握情況并能正確對待、處理,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在處理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簡單的人際交往能力。

參考文獻:

[1] 袁惠萍.正確對待“小報告”[J].內蒙古教育,2003(3).

[2] 王占芬.我教學生打“小報告”[J].中國學校體育,2007(7):80.

[3] 王占芬.教學生打報告[J]. 山東教育(小學刊), 2007(7):34.

[4] 鮑利霞.如何對待小學生打小報告[J].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06(3S):27.

[5] 吳媛媛.論小學生打小報告現象及措施[J]. 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 2008(21):62.

[6] 辛麗.當孩子成為告密者[J] . 黑龍江教育(小學文選版), 2013(12):36-37.

[7] 陳萍萍.班主任怎樣對待小學生打小報告[J].文理導航(下旬), 2012(36):91.

[8] 李忠萍.班主任如何處理學生的小報告[J].小學時代(教師),2010(10):77.

[9] 施永珍.正確對待學生的表現欲[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3(3):16.

猜你喜歡
打小報告解決策略小學生
糟糕,被打小報告了!
家校合作問題分析及解決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