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畬族傳統民歌的傳承現狀及其發展蠡測
——浙西南景寧畬族自治縣個案考察

2017-04-07 03:12
山西青年 2017年8期
關鍵詞:畬族民歌問卷

雷 靚

杭州師范大學,浙江 杭州 310000

?

浙江省畬族傳統民歌的傳承現狀及其發展蠡測
——浙西南景寧畬族自治縣個案考察

雷 靚*

杭州師范大學,浙江 杭州 310000

畬族是我國古老的一個少數民族,勤勞、智慧、樸實的畬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不僅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而且也創造了豐富的精神財富——民歌。畬族民歌作為畬語環境下誕生的民族歌謠,保留了民族生存過程最基本最精煉的信息,這些信息成為本土文明延續生長的最基本精神要素。其次,民歌能夠全面反映人們生活的綜合信息,是傳承畬族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保護民歌也是促進少數民族自身發展的重要砝碼。最后,畬族民歌作為一種文化遺產,可以極大的豐富人們的精神文明生活。畬族民歌在2006年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足以見其在畬族文化中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畬族當代大學生,我覺得自己有義務為保護民族文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我們選取了中國最早成立的畬族自治區“景寧畬族自治縣”作為調查地,通過對于畬族民歌的保存現狀的調查,采集并記錄現存的畬族民歌,以期對未來畬族民族的發展和傳承起到促進作用。

一、調查方法與調查過程

(一)問卷設計和前期的資料查閱

2016年7月上旬,我們小組成員在查找了大量研究景寧畬族自治區的畬族民歌資料后設計了初步的調查問卷。設計好后,發給指導老師審閱,老師審閱完畢后,我們根據指導老師的意見,仔細地修改了一遍。2016年7月25日,我們小組抵達景寧畬族自治縣,第一天我們隨機發放了10份問卷,收回之后我們根據問卷調查過程中實際出現的狀況和當地區民給的意見對問卷進行了仔細的修改,然后形成了最終的問卷。

(二)調查樣本范圍的確定

我們根據自身課題需要,調節了男女比例,以求達到樣本最優、數據最準確的效果。

(三)實地調查和發放與回收問卷

2016年7月25日至2016年8月3日,我們小組奔赴景寧畬族自治縣,進行了實地問卷發放和回收。期間我們拜訪了畬族民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人藍陳啟老人,了解了畬族民歌的有關知識。

(四)對收回的問卷進行數據據統計和分析

我們利用SPSS軟件和excel軟件對每一道問卷題目的答題情況進行了統計。根據統計出來的調查數據,我們從中分析出畬族民歌的保護現狀。

二、問卷數據統計及分析

(一)問卷總數及回收率、有效率的統計

1.在景寧畬族自治縣問卷中,共發出問卷350份,回收問卷300份,有效問卷300份,調查問卷的發放、回收、有效情況統計如下:

調查地發出數回收數回收率(%)有效數有效率(%)景寧畬族自治縣3503008530085合計3503008530085

(二)對景寧畬族自治縣調查問卷各個題目的頻數統計的分析

第1題:參與這個調查問卷的當地居民畬族人的比例構成

從統計數據來看,參與問卷調查的當地畬族人口為117人,僅占調查總人口的39%,非畬族人則有61%。這一數據顯示,景寧畬族自治縣當地居民畬族人并非占多數,而是漢畬混居的狀態,甚至在某些地區,漢族人占了較大比例。

第2題:參與這個調查問卷的男女比例

在這次問卷調查中,調查小組特意篩選取出150位男性與150位女性進行調查。男女各50%的比例使此次問卷能涉及到平均的調查者性別,從而使此次問卷的涉及面更加公平,調查結果更準確。

第3題:被調查人員的年齡構成

此次問卷調查一共設置了三個年齡段,分別為10-25周歲、26-40周歲、41周歲及以上。每個年齡段參與調查的人員各為100人。此次問卷調查涉及人員的年齡基本各個年齡段都有分布,確保了我們調查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

第4題:被調查人員的學歷情況

從數據中看,參與調查的小學學歷人員占比18.21%,初中學歷占比22.14%,高中學歷占比33.21%,大學或以上學歷占比26.43%??梢钥闯鍪苷{查者中高中學歷人員是占相對較大的比例,但各個受教育情況的比例還是比較平均的,各個學歷層次的人都參與民歌調查,使此次調查結果更加全面,反映出各個受教育階層對畬族民歌的認識看法與接受態度。同時也反映出景寧畬族自治縣人民基本受教育水平良好,具備接受與學習畬族民歌的能力。

第5題:參與調查人員是否聽過畬族民歌

調查數據顯示,曾完整聽過畬族民歌的人僅占調查總人數的23%,超過半數的人只是聽過一些民歌片段,占到總調查人數的57.33%,甚至還有19.67%的人完全不了解畬族民歌。從這個數據看出,當地居民對于畬族民歌還是有所了解的,但是了解地并不全面。大部分人只是聽過一些民歌片段而并非完整的歌曲,那么就造成了他們對民歌的片面的了解。而對畬族民歌的片面了解也使他們對于學習傳承畬族民歌的興趣大大減弱。

第6題:參與調查人員是否唱畬族民歌

從數據中看,接受調查的景寧當地居民能完整唱畬族民歌的僅為12%,能唱幾句的占25.67%,而超過半數的人不會唱畬族民歌,占到了調查比例的62.33%。該調查數據顯示畬族民歌的傳承現狀還是比較堪憂的,大部分人對于畬族民歌處于比較被動的狀態,一句也不會唱。一方面原因可能來源于民歌學習難度較大,一方面也可能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于這種較傳統的民歌的興趣較弱。人們對演唱民歌的不熟悉程度反映出對于畬族民歌的傳承情況有待加強。

第7題:當地居民對于了解畬族民歌的途徑(多選題)

從調查數據看,接受調查的景寧當地居民對于了解畬族民歌的途徑較多,有15.67%的人通過電視了解民歌,顯示當地電視臺對畬族民歌還是有一定重視的;有13.33%的人通過網絡了解民歌,顯示出當今網絡發達,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學習民歌;21.67%的人通過學校了解,這一選項大多來源于正在學校學習的青少年們,也反映出當地政府對民歌有一定重視,在學校宣傳甚至開展民歌課程;有35.36%的人則通過老一輩的傳唱了解,這是比例相對較大的一個了解途徑,也反映出如今民歌的傳承與推廣的主力仍在于老一輩的傳唱與影響;有22%的人通過藝術晚會的節目了解民歌,反映出當地的一些藝術晚會類娛樂節目仍把民歌置于一個必不可少的地位,畬族民歌是當地的一大特色;但是同時,仍然有22%的人沒有接觸過畬族民歌,顯示民歌的宣傳與影響仍然不到位,在推廣與宣傳畬族民歌的過程中,還有一些群體是沒有顧及到的。該調查問題也顯示了當地居民對于畬族民歌的了解途徑是多樣化并非常豐富的,人們可以通過許多渠道去了解民歌。

第8題:對于畬族民歌內容的了解程度

從調查數據看,當地人民對于畬族民歌內容的了解僅有15.33%是了解比較多的,60.33%的人對其內容略知一二,占了絕大多數,而還有24.33%的人對民歌內容是完全不了解的。該數據顯示出雖然一些人會唱民歌,但對其內容的了解很是不全面。一方面來自于畬族語言較難懂,如今會講正宗畬族語言的人已逐漸減少,另一方面還是人們對于畬族民歌的興趣并不是很大。

第9題:當地居民對于畬族民歌這種民間藝術,認為它的發展趨勢如何?

調查數據顯示,認為畬族民歌發展前景良好的比例占到了52.33%,認為民歌將原地踏步的比例占到16.67%,還有31%的人認為畬族民歌將逐漸消亡。從該數據看,當地人對于畬族民歌大部分持樂觀態度的,認為它會隨著時代的發展日趨成熟,成為一股強勁的勢頭屹立于音樂殿堂之中。而較少一部分認為民歌會逐漸消亡,認為它與時代的發展不相匹配,最終會被別的音樂取代,也許還因為這部分人認為政府對于民歌的保護措施還不夠完善。各種觀點相互夾雜,也顯示出當地居民是對畬族民歌有一定關心的。

第10題:您認為民歌發展不足的因素有哪些?(多選題)

數據調查顯示,當地居民認為民歌發展不足的因素為部門不夠重視的占到34%,說明當地部門對民歌的保護政策并不全面,并沒有讓所有人看到對于民歌的保護與重視;有18.67%的人認為民歌沒有商業價值導致了人們不去重視民歌,使其發展受到阻礙;有14.67%的人則認為民歌缺乏吸引力導致了其發展不足,民歌的曲調、內容難懂,很難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導致民歌發展受到阻礙;更有大多數人認為是受流行音樂和外來文化的沖擊導致民歌發展不足,選擇這一選項的人占到了52%,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音樂也逐漸日新月異,在這種大環境中要來學習畬族民歌這種較為傳統、較為難懂的音樂,對年輕人甚至一些中年人來說都是比較困難的。在各種因素的沖擊之下,畬族民歌的發展也隨之受到影響,導致發展的不足。

第11題:景寧當地居民對政府宣傳政策的了解度

從數據上看,知道政府發布文件宣傳的人有109名,占了總人數的百分之36.33,了解政府有出版相關書籍、CD的人則只有78名,占了總人數的百分之26,而政府帶頭開展的與民歌有關的活動最為人們所熟知,了解的人有190名,占了總人數的百分之63.33。從上述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政府對于民歌的宣傳政策是具有一定的多樣性的,但是由于景寧當地人民接受程度不同,與民歌有關的活動顯然更加能夠引起大多數人們的興趣,也更加容易傳播和記憶。

第12題:景寧當地學校對于民歌的保護措施

從數據來看,在本次調查的人群中選擇A,學校舉辦了有關于民歌的講座占19%,選擇B,學校舉辦畬族民歌歌唱比賽的人占57%,選擇C,學校開設了民歌相關的課程的人占54.33%,選擇D,學校什么保護措施都沒有的占17%。學校是文化傳播和傳承的重要場所,本次調查選擇景寧學校對于民歌的保護措施是旨在考察在較大的文化傳播場所對于畬族民歌的重視度。上述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學校在保護和傳承畬族民歌方面還是做出一定的努力的,但是由于學校的受眾群是處于義務教育年齡的學生們,對于較高年紀的人群并沒有太大的影響,所以在本次數據中很大一部分成年人對于學校的措施并不了解。

第13題:當地居民對于學習畬族民歌必要性的認識

在這個數據上可以明顯看出,大部分當地居民認為學習畬族民歌還是很有必要的,占到了總人數的百分之84.33,有百分之15.67的居民認為沒有必要學習畬族民歌。說明大部分居民對于畬族民歌的重要性還是具有一定的認識的。

第14題:如果將畬族民歌融入到流行樂中,當地居民是否喜歡

從統計數據來看,選擇會的人最多,占了總人數的百分之68,選擇看情況的人次之,占了總人數的百分之19.67,選擇不會的人最少,占了總人數的百分之12.33。從這一數據看,居民對于傳統民歌與現代流行音樂的融合還是比較樂意看到的。這對于我們以后為民歌的后續發展提出建議做了數據支持。

第15題:當地居民對于政府組織的民歌活動的參與度

統計數據顯示,愿意參加政府組織的有關于民歌活動的人占到了總人數的百分之77.33,而不愿意的人則占到了百分之22.67。從這個數據我們可以看出,當地居民對于民歌活動參與度還是較高的。

三、景寧畬族自治縣對于民歌的保護措施調查

(一)政府措施

“三月三”是畬族傳統的節日,1994年由柳城鎮與麗水地區的老竹、麗新、板橋等畬族鄉鎮發起“柳新橋竹”三月三畬族歌會,自1994年(農歷三月三)起至今已輪流舉辦16屆?!叭氯碑屪甯钑呐e辦,進一步繼承、弘揚和發展了畬族民族文化,增進了金華、麗水兩地四鄉鎮畬族歌手互相學習的機會,起到了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作用。

自2011年起,景寧縣啟動了畬族民歌保護區項目的規劃工作,對畬族民歌的歷史淵源、杰出價值、瀕危狀況等進行科學論證。并制定畬族民歌原生態保護區,出臺相關保護措施。建立中長期保護計劃,爭取用2-3年時間,建成在全國頗具影響的畬族民歌保護傳承中心。

在開展畬族民歌展示宣傳方面,通過舉辦“唱響畬鄉”畬族民歌原創歌曲大賽,挖掘一批原生態畬族民歌;結合文化遺產日,通過宣傳咨詢、發送資料、舉辦展覽、專題展演、座談等形式,呼吁民眾積極參與畬族民歌傳承保護活動。如2014年4月3日,中國畬族民歌節暨“畬家飄歌”大型盤歌會在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鶴溪街道包鳳畬村舉行。來自浙江和福建的數十支畬族民歌隊、數百名文化傳承人歡聚一堂,對唱山歌,一展風采。

同時,命名一批畬族民歌傳承人,扶持畬族民歌傳承人進行傳習活動。建設一批畬族民歌傳承基地,在重點畬族村設立傳習點,建設畬族民歌生態博物館,努力打造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并根據非遺普查成果,建立了畬族民歌資料檔案和數據庫,編纂出版了“畬族民歌”集。采取聲像同步采錄畬族民歌老藝人、傳承人的畬族民歌,力保畬族民歌傳承文脈。

2014年12月,景寧縣民族小學和縣非遺中心聯合研發的畬歌校本教材——《畬族山歌唱起來》下發給了在校學生,標志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畬族民歌正式成為縣民族小學的必修課。

《畬族山歌唱起來》分為“畬山童謠”“農耕畬韻”“畬鄉風情”“校園畬歌”“山哈傳說”“五彩雜歌”等六個單元,涵蓋了畬族的人文歷史、風俗習慣、勞動生產等內容,曲調優美,圖文并茂,易學易唱,細節處彰顯了畬族文化的獨特風韻。

景寧縣文化部門立足畬鄉現有的生態優勢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致力于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挖掘搶救和整理保護,有效促進畬族文化的繁榮與發展,以省非遺產傳承教學基地、省先進集體——縣民族小學為載體,大力傳承和推廣畬族優秀文化,積極開展畬歌進校園活動,讓畬族民歌在民族小學生根發芽,唱響畬鄉,唱響全國。

景寧縣委、縣政府又提出了“山水文化”的舉措,即在山水間演唱傳統畬歌或新畬歌。一是在山水間構造活動舞臺,用歌舞形式展現地域風采;二是在古建筑或仿古建筑的戲臺上表演地方“傳統”音樂。

景寧文化局夏雪松局長表示:我們搞載體化的品牌傳承,即在載體和品牌中傳承,一個是“三月三”,一個是“民歌集”。傳承方式多樣化,有民間傳承、專業化傳承、精品化傳承、學校傳承、科技傳承等??梢砸揽康牧α渴钱屆?、專家和政府。畬民是基本力量,希望全體民眾參加傳承;專家是引領者,提出意見、定論,提供導向;政府是推動者,承擔搭建平臺、創設載體,扶持地方和專家的工作。政府可能推動過度,例如將傳統音樂跟旅游結合,其中的婚嫁表演,沒有畬族味道,是偽民傛。也可能不作為,所有傳承活動都不在場。專家的意見有時候跟地方做法不一致。例如地方做新畬歌,專家往往批評。幸好專家都很寬容,所以地方工作得以持續發展。他提出了民歌保護過程中的一個問題——非遺保護中當事人、專家和政府不在一個價值立場上。各方都陷于“二中擇一”或“多中擇一”的邏輯。

(二)學界研討

畬族音樂研究自20世紀50年代被“開采”以來,雖然經歷過文化大革命十年冷落,但1976年以后很快復蘇,且隨著民族音樂學在我國蓬勃興起,其不可替代的地位被鐘情于它的學者們重新提起并付之成果。

1976年至1997年,畬族民歌由介紹性的概說很快轉入專題性研究,并引入民族音樂學的方法,在各省畬歌面貌、畬族“雙音”、畬族民歌的襯詞、詞格、音樂類別、本體形態研究、畬族與其他民族音樂的關系等進一步涉入,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性進展。

樊祖蔭在其論文《浙江民歌的音樂特點》中,將浙江民歌分為麗水調、云和調、文成調、龍泉調、瑞安調等五種,并就其體裁特征、調式和旋法特點、詞曲結構、演唱方法分別進行了論述。張新偉《浙江畬族民歌》從“具有特征的旋律音調”、“統一性和對比性的上下句關系”、“抒詠性并帶規范性的句尾襯腔”、“帶襯字的特意重音”、“無節拍的平均型節奏類型”、“詞拍節奏的表現作用”、“具有規整節拍的道教音樂”等七個方面論述了浙江畬族山歌的藝術特色。馬驤在《浙江民歌概述》中,通過“畬族民歌”對畬族的歷史文化進行了頗為全面的概說,并分“敘事歌、雜歌、儀式歌”三大類對其內容進行詳細闡述。

2014年4月26日,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就召開了一場畬族音樂文化研討會。麗水學院呂立漢教授介紹了他們在傳承畬族傳統音樂方面做的具體工作。除了設立本科人才培養的民族專業基地、搜集整理《麗水地區畬族古籍資料目錄》之外,還著手做采集全國畬族民歌民謠并進行分類的工作,計劃完成60萬字的文獻并出版。這套著作除了文字、記譜之外,還有CD或聲像制品。但實際上,不了解畬歌的人無法通過閱讀和視唱來還原記錄中的畬族民歌民謠,也無法把握這些民歌民謠的活動環境和行為方式,更無法把握這些民歌民謠即興歌唱吟唱的特點??蚣芗磁d是很多民歌民謠的特點,活態音樂有很多微妙的細節,一次性記譜和錄音錄像是無法呈現這些特點和細節的?;顟B音樂的現場是無可替代的,無法用書籍配光盤的方式完整呈現。因此要解決這些問題都需要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

四、對于其發展前景給予的建議

(一)建立傳承人保護機制

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制度,畬族民歌要做好傳承保護工作,首先就要先保護人。當地政府可以在了解畬族民歌的相關情況后,命名具有代表性的傳承人,對被命名的傳承人的生活給予資助,對技藝傳承和發展中需要的花費給予幫助。同時要有意識地收集現存的畬族民歌,通過走訪當地會唱民歌的老人,盡可能收錄更多的畬族民歌,同時挖掘畬族民歌背后的故事,匯集成冊,爭取出版,同時建立畬族名音樂檔案資料數據庫,進一步宣傳和弘揚畬族文化遺產。

(二)利用國際音標進行傳播

利用國際音標對現有的畬族民歌進行標音,有助于畬族民歌的記錄與傳播,幫助人們更好的了解畬族民歌。畬族具有民族語言,但是并沒有民族語言,如何將畬族民歌的內容與唱法轉變為大眾能夠輕松理解的內容是民歌傳承中的重要內容,通過國際音標注音可以使畬族民歌在大眾中更好的傳播。

(三)建立學校中系統性學習民歌的體制

在畬族聚集區的當地中小學,專門開設“畬族民歌學習”這一門文化傳承課,邀請對畬族民歌了解豐富的老人在學校內開展關于“畬族民歌”專題講座,根據當地特色,在教科書中增加有關畬族民歌的內容,通過系統性的學習,使得畬族民歌在其發源地不斷根。

(四)推廣與民歌有關的文化活動

通過舉辦一系列畬族民歌特色文化活動,比如畬族傳統的三月三歌會,以及不定期的召開畬族歌曲創作大賽、畬族歌謠清唱表演劇,包括每年舉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山歌表演比賽,同時通過電視媒體、網絡媒體、報紙等手段對一系列活動進行宣傳,增加大眾對畬族民歌的關注。

(五)將畬族民歌與現代流行音樂相結合

畬族民歌要想傳承,就必須要尋找傳統畬族民歌在現代社會生存的土壤,通過組織一些專業的音樂創作人士到畬族各個村落開展調研,了解畬民對畬族民歌創作的看法和意見,力求畬族創新與基層接軌,同時在保留畬族民歌原有特色的基礎上,加入現代音樂的表現模式使得畬族民歌重新煥發活力。

[1]浙江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浙江畬族百年實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麗水學院畬族文化研究所.畬族文化研究論叢[M].麗水: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3.

[3]藍雪菲.畬族音樂文化[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4]中國民間歌曲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浙江卷)[M].中國ISBN中心出版,1993.

[5]宋瑾.“我和畬族音樂”及相關問題探討[J].浙江藝術學院職業學報,12(3).

[6]寶芳.淺談浙西南畬族民歌的保護與創新[J].北方音樂,2015(14).

[7]藍雪菲.畬族傳統社會中的歌言與其生態鏈運作[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0(4).

雷靚(1995-),女,畬族,浙江溫州人,杭州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

G

A

1006-0049-(2017)08-0001-05

猜你喜歡
畬族民歌問卷
非遺活態傳承下畬族銀飾創新設計及營銷策略探索——以畬族銀飾品牌“珍華堂”為例
唱支山歌給黨聽——記畬族三月三節
永安“三月三”
畬族民歌
民歌一樣的小溪(外二章)
藤縣水上民歌
中呂 十二月帶堯民歌 十九大勝利閉幕
問卷網
穿花衣 唱民歌
問卷大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