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大班教學環境下的應用
——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為例

2017-04-07 03:13何珊珊
山西青年 2017年8期
關鍵詞:大班職業規劃就業指導

何珊珊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廣東 東莞 523400

?

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大班教學環境下的應用
——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為例

何珊珊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廣東 東莞 523400

隨著我國高校不斷的擴招和大學生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如何培養大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就業能力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問題。自2007年12月,國家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大學生職業發展與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要求》的通知,要求“高校要切實把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建設納入人才培養工作,列入就業‘一把手’工程”,并列出了《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的具體教學要求。[1]其目的在于通過課程可以有效地幫助大學生認知自我,發掘自我潛能,明確自身的職業發展方向。由于擴招、高校成本等考慮,現階段各大高校職業規劃課絕大多數都是大班教學情況,少則100多人,多則200多人,考慮此課程的現狀,本文探討一種更易觸及學生情緒的教學方法——體驗式教學,以期課程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優勢

體驗式教學,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通過創造實際的或重復經歷的情境和機會呈現或再現、還原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親歷的過程中理解并建構知識、發展能力、產生情感、生成意義的教學觀和教學形式。[2]通過導入——體驗——解決問題和建立信任——反省——總結模式,讓學生可以在課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進而觸發其深思職業知識和感悟,并引導其利用至未來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中去。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具有較大的優勢,如下表1所示。

表1 職業規劃課傳統教學模式與“體驗式”教學模式對比

通過對比表1,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優勢較為凸顯,將其合理遷移至職業規劃課將帶來轉變有:學生將由被動接受轉向主動探索;教學內容將從政策宣講轉向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職業素養;教學方式將由說教式集中教學轉向結合情境分組或分散方式;教育目的由傳統的就業導向轉向職業能力與就業能力為目的;獲取知識方式從書本說教的方式獲得轉向結合情境體驗學習;評價方式由教師主導認定轉向根據學生實際學習能力。此外,體驗式教學模式更加重視學生個體特性。

二、體驗式教學在大班教學環境下職業生涯規劃課中的應用

在大班教學模式下,體驗式教學構建教師引導為輔,突出學生主動參與能力。因此,從課程內容到教學方法的涉及上都需要把握學生的體驗,注重學生的體悟感受。

(一)以體驗為導向,構造職業規劃理論課程體系

以筆者所在高校為例,職業規劃課程為必修課形式,分為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分別開設在第二學期和第七學期。課時量為16學時實踐課程和16學時理論課程。在大班教學課時量精簡的情況下,將體驗式教學模式融入職業規劃課中,構造最優課程體系,給予大學生最有效用的職業規劃課。在大班環境下,將學生分成小組,組數根據班級人數而定,建議一組控制15人內,每組選派組長、計時員。實現班級分組管理、小組自運營;制定班級管理規則;注重學生態度引領,形成共識;讓學生有參與感,儀式感,對課堂有期待。具體教學內容涉及如下表2所示:

表2 職業規劃課程設計——理論課程

(二)以參與為導向,構建職業規劃實踐課程體系

職業規劃課實踐教學是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融合的教學過程,它包括專題講座、課程大賽、教學參觀、現身說法、政策咨詢和心理品質測試、職場人物訪談、拓展訓練、社會調研等。[4]

1.開展特色專題講座。針對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創業教育中涉及專業問題和熱點問題,邀請專業人士在校內做專題報告,從現實環境角度探討當下就業面對問題。

2.注重第二課堂活動。院系團委、學生會等部門積極籌備職業類相關競賽,學生自主選擇參與獲取實踐課程分數。如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模擬招聘大賽、簡歷設計大賽、創新創業大賽等賽事,使學生意識到職業規劃的重要性,簡歷對于應屆畢業生的重要性,對于其未來職業規劃將有一個良好的導向作用。

3.充分利用校友資源。針對校友企業可經常帶領學生參與校友企業、進行職場人物訪談活動,通過校友企業實習實踐發掘自身能力素質,總結工作所需職業能力。

4.利用職業心理測評,探尋自身職業興趣方向。以興趣為導向,結合自身職業能力,探尋最優職業定位。

5.投入社會就業調研,通過學生自身組隊參與社會就業調研,了解企業所需人才能力、素質,對自身對比,通過參與社會工作類調研,讓學生有一個相對明確的職業定位、注重崗位未來發展趨勢等問題。

三、體驗式教學在大班教學環境下職業生涯規劃課中應用的反思

體驗式教學模式是一種較為新穎、互動性較強的課堂教學模式,對于授課老師也是一把雙刃劍,在大班教學環境下將職業生涯理論和技術方法滲透在體驗式活動游戲中,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反思。既要避免片面追求活躍的課堂氛圍,為實現體驗教學模式而體驗的形式主義,又要避免游戲深度不夠的無效價值體驗。因此,游戲的設計是決定課程質量的關鍵因素。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前提下,授課老師教學設計時需要充分考慮教學內容,針對不同專題設計不同游戲。需要充分考慮學生是否有興趣、操作難度、占用時間、教師控場能力、場地要求等,真正到給學生提供體驗的機會,讓學生可以通過課程得到體驗式習得知識和能力。

[1]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的通知[Z].教高廳[2007]7號文件.

[2]中國畢業生職業指導現狀、問題與對策.http://www.hebhrgov.cn/news/102008779239.html.

[3]王北生.教育的應用探索[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5.

[4]付立平.“體驗式教學”在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發展教育課程中的運用[J].生涯發展教育研究,2013(2).

G

A

1006-0049-(2017)08-0236-02

猜你喜歡
大班職業規劃就業指導
新時代大學生職業規劃能力培養路徑研究
案例教學法在翻轉課堂中的應用初探——以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為例
大學生就業指導教育工作開展對策探討
認知風格與大班幼兒閱讀理解能力的關系研究
論社會適應能力視角下的大學生職業規劃
大班幼兒閱讀興趣調查與培養——以福建幼高專附屬第二幼兒園大班年段為例
略談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重要性
幼兒園本土民間藝術教育實踐探究——以大班藝術活動《家鄉的糖塔》為例
指導大學生做好職業規劃的策略研究
有愛的地方就有家——大班繪本閱讀活動《想要一個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