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齡化背景下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問題研究

2017-04-09 05:45趙瓊
新商務周刊 2017年24期
關鍵詞:空巢維度子女

文/趙瓊

?

老齡化背景下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問題研究

文/趙瓊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

本研究以河南省鄭州市管城區空巢老人為研究對象進行調查研究,評估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水平,探討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探索提升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徑。

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

隨著老齡化步伐的不斷加快,程度急劇加深,中國形成了洶涌的“銀發”浪潮。從“少年中國”到“銀發中國”,中國的人口老齡化是“跑步進入”的。2013年2月27日,我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發布了第一部老齡事業發展藍皮書——《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報告》,此報告明確指出,2012年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已達到1.94億,老齡化水平已達到14.3%。據預測到2050年前后,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全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到時每三個中國人中就有一位是老年人,我國正在經歷著從年輕型人口結構向老年型人口結構迅速轉變的過程。

空巢老人由于缺乏子女的親情和精神慰藉,較容易產生情緒低落、焦躁不安、抑郁、悲觀等不良情緒反應,容易產生空巢綜合癥,并導致失眠、頭暈、困乏、消化障礙、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壓及老年精神障礙等疾病的發生。如今社會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加快,空巢期會逐步增長,空巢現象會越來越普遍,由此引發的社會問題令人擔憂。

1 調查研究

1.1研究目的

以河南省鄭州市管城區420位空巢老人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獲取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相關數據,評估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水平,探討影響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相關因素。

1.2研究工具

本調查的研究工具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人口學資料,第二部分為中科院心理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李娟等編制的《老年心理健康量表(城市版)》。

第一部分:人口學資料

人口學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所屬民族、子女數量、原職業類型、文化層次、婚姻狀況、是否和子女同住、經濟水平、經濟來源,目前參加社區或單位活動、鍛煉身體、工作頻率,對醫療條件、居住條件和子女生活狀況的滿意程度。

第二部分:《老年心理健康量表(城市版)》

通過對針對性、時效性、信效度、敏感度、文化適應性等綜合比較,為了準確地測量中國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選用由中科院心理所李娟等編制的《老年心理健康量表(城市版)》。

該自評量表是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老年研究中心李娟等人2009年編制的,共有5個維度、68道題目。問卷采用正反向記分相結合的計分方法,采用符合、較符合、較不符合、不符合四級評分指標,主要統計指標為各維度分和總得分,得分越高,說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表1 《老年心理健康量表(城市版)》維度與其對應題目數

1.3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水平總體分析

為了調查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現狀,本研究采用《老年心理健康量表(城市版)》,此量表采用四級計分法,總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當均分小于等于2分時,表明心理健康水平相對較低;均分在2分和3分之間時,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處于中等;均分大于等于3分時,說明心理健康水平較高。對反項計分項進行反向后發現,全選4時,達到最高分為272分,全選3時,為204分。而本次調查中,算得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所得平均分約等于204,等于所有選項為3的總得分。所調查的人群中大于平均分的為189人,占總人數的50.5%,表明所調查社區的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水平處于較高水平。

2 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影響因素分析

本研究通過SPSS18.0軟件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總體狀況及各維度在性別、民族、原職業類型、婚姻狀況、經濟來源上的差異性,以及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檢驗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總體水平及各維度在子女個數、年齡、文化程度、經濟水平、參加社區單位活動頻率、鍛煉身體頻率、工作頻率、對醫療條件滿意程度、對居住條件滿意程度、對子女生活工作現狀滿意程度等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性。

2.1性別對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

不同性別空巢老人在人際交往、自我認識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女性空巢老人的人際交往水平、自我認識水平顯著高于男性空巢老人,特別是人際交往方面達到了極其顯著的水平,其他維度男女差異未表現出顯著。究其原因女性空巢老人遇到問題經常找人傾訴,自我心理疏導渠道較多,男性空巢老人遇事解決途徑有限,多自己解決,不善于表露自己的情感,故相比男性,女性空巢老人具有更好的人際關系和自我認識。

2.2原職業類型對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

原職業類型不同的空巢老人在認知效能、適應能力、情緒體驗及心理健康的總分上存在顯著性差異。腦力勞動者的認知效能、適應能力、情緒體驗維度得分以及總分都顯著高于體力勞動者,其他維度兩類老人顯示的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究其原因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退休前空巢老人的職業類型,從事腦力勞動者的空巢老人文化水平相對較高,文化程度高的老人生活方式和與外界的交流渠道較多,如看書看報、體育鍛煉等,相比原職業為從事體力勞動者的空巢老人具有較高的認知、較強的適應能力及較強的自我調節能力。

2.3年齡對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

根據被試的年齡特征,本研究劃分了60-70、71-80、81-90、90歲以上四個年齡組,結果顯示不同年齡組的空巢老人在人際交往、認知能力上存在顯著性差異。事后檢驗結果說明81-90歲組的空巢老人在人際交往上顯著低于60-70歲組和71-80歲組,81-90歲組的空巢老人在認知效能維度上顯著低于71-80歲組。

究其原因,低齡空巢老人身體相對較好,即使子女不在身邊也能較好的照顧自己,生活能夠自理,并且社會交往活動頻繁,配偶健在的比例較高。不同年齡段的老人在遇到困難需要找人幫助的時候,選擇第一求助對象都為子女,除子女外的求助對象年齡偏低的空巢老人多選丈夫或妻子,中等年齡的空巢老人更多選擇鄰里街坊和社區工作人員,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腿腳、視力、聽力等各方面身體健康狀況的下降,空巢老人的生活娛樂、心理健康調節手段越來越單一。

2.4文化程度對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

根據被試的文化水平的不同,本研究劃分了文盲、小學、中學、大專及以上四組,不同文化程度的空巢老人在認知效能維度和總分上都存在顯著差異,特別是在認知效能維度上存在極顯著差異。事后檢驗結果說明大專及以上文化水平的空巢老人在認知效能維度上顯著高于文盲和小學組的空巢老人,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空巢老人在總分上顯著高于小學文化水平的老人。文化程度的高低對老年人的認知存在很大影響,文化程度越高,空巢老人越愿意尋求交流、思考、表達的機會,心理上更積極樂觀,更熱愛生活,故認知效能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得分較文化程度較低的空巢老人高。

2.5鍛煉身體頻率對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

根據鍛煉身體的頻率的不同,本研究劃分了從不、較少、較多、經常四組,結果顯示參加社區或單位組織的活動頻率不同的空巢老人除適應能力維度外的其他維度和總分存在顯著差異。事后檢驗結果說明在人際交往維度上較少、較多、經常三組心理健康得分顯著高于從不參加體育鍛煉組,經常組的得分還顯著高于較少組的。在認知效能維度上,較多和經常組總得分顯著高于從不參加體育鍛煉組,經常組的得分還顯著高于較少組。在適應能力維度上,經常組的得分顯著高于較少組。在自我認識維度上,經常組得分顯著高于從不參加組和較少參加組。在情緒體驗維度和總分上,經常組空巢老人得分顯著高于從不或較少組空巢老人得分??傮w結果表明,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水平與參加體育鍛煉的頻率成正相關,平時參加鍛煉頻率越高,心理健康水平相對越高。

2.6子女現狀滿意度對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

根據對子女生活狀況滿意程度的不同,本研究劃分了不滿意、較不滿意、較滿意、滿意四組,結果顯示對子女生活狀況滿意程度不同的空巢老人除在人際交往、認知效能外其他維度和總分上均存在顯著差異。事后檢驗結果說明在人適應能力、情緒體驗和總分維度上滿意組得分顯著高于不滿意組、較不滿意組和較滿意組。在自我認知上,滿意組得分顯著高于較不滿意組和較滿意組。在情緒體驗上較滿意組得分也顯著高于不滿意組。

3 提升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建議

3.1個人層面

按照我國的傳統習慣,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標準之一就是不同年齡階段的親人生活在一起,三代甚至四代同堂,承歡膝下,其樂融融。但是在人口年齡結構不斷變化的今天,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也給人們的居住意愿和居住方式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隨著生活和住房條件的改善、家庭結構的小型化、以及大量年輕人外出求學和工作,以老年人為核心的幾代人復合家庭的居住模式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以核心家庭為主的居住模式,老年人的空巢比例不斷提高。

主觀因素對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遠遠大于客觀因素,老年人應該接受現代社會居住模式的變更,逐步改變自己由“養兒防老”的觀念到自己積極獨立,改變對子女“父母在,不遠游”的要求,進行積極的自我調節,將生活的重心由子女轉移到自己,即使退休也要安排好自己的老年生活。

空巢老人應該指導自己有規律地生活,嘗試改變自己傳統的認知觀念,培養良好心態;依據自己身體情況,多多參加適當形式的體育鍛煉;增加人際交流,多與外界接觸并結交朋友,學會尋找外界的幫助;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如種花養植物、跳跳廣場舞等;陶冶情操,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多看報讀書,堅持活到老學到老。

3.2家庭層面

老年人退休后,各種社會活動減少,人際圈子越來越小,多數只局限在周圍鄰里,相對退休前對子女的依賴性或逐漸增強,他們非常希望的得到子女的關注,所以調查顯示子女探家次數直接影響空巢老人精神狀態。雖然“子女床前盡孝式”這樣傳統的養老模式顯然已無法適應如今社會發展,但空巢老人的子女應該多抽空回家看看,給與父母多一些陪伴和關愛,實在不能經?;丶?,可通過電話、短信、上網視頻等多種途徑保持與父母的聯系,除了提供物質上的幫助,更應注重精神贍養。

3.3政府層面

我國養老服務已受到國家和社會關注并取得初步進展,但目前還存在“總量不足,結構失衡”的問題。養老不僅是個人與家庭的問題,更是社會服務體系的問題,建議政府把社會養老作為重要服務產業去開展實施,進一步加強對空巢老年群體的關注,改善空巢老人的居住生活條件、提高其社會養老福利。在所居住社區提供完整的醫療保障、生活照料、社會政策、休閑娛樂、精神慰藉等服務。

社區養老會隨著家庭養老功能的減弱成為以后養老的主要趨勢,作為政府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大力興辦老機構,支持鼓勵民辦養老機構的開辦,特別加大對那些立足于社區和居家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的投入??赏七M公辦、民辦、高端多層次養老機構建設,讓老年人“老有所養”;二是推進居家養老服務,鄰里互助,支持鼓勵建立老年文娛活動室,增加活動器材,鼓勵開展各類型老年活動和講座,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增建相關服務隊伍,在學校增設養老服務相關課程和專業,加強專業服務人員培養機制,使服務人員取得上崗資格后上崗工作。

總的來說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需要提高空巢老人自身認知,強化空巢老人家庭作用,充分發揮社區作用,增強政府法規政策的保障作用。

[1]盧慕雪,郭成.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現狀及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13,21(2), 263-271.

[2]李德明,陳天勇,李貴蕓.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狀況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3,23(7):405-407.

[3]王玲鳳,施躍健.城市空巢老人的壓力應對方式和心理健康狀況[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4 (28):703-706.

趙瓊(1987—)女,漢族,河南鄭州人,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咨詢心理學。

本文屬2017年度河南省社科聯、河南省經團聯調研課題《老齡化背景下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問題研究》(項目編號:SKL-2017-67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空巢維度子女
理解“第三次理論飛躍”的三個維度
疫情來襲,“空巢”老人如何空巢不空心?
為子女無限付出,為何還受累不討好?
與子女同住如何相處?
認識黨性的五個重要維度
農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遠?
淺論詩中“史”識的四個維度
空巢生日不孤獨
“空巢青年”戳到你了么?
人生三維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