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以班主任為主導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017-04-10 01:39窮吉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1期
關鍵詞:社會家庭班主任

窮吉

摘要: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班級教育力量整合,是一個系統而復雜的工程,它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相互配合,三者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關鍵詞:班主任 心里健康教育 學校 家庭 社會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班級教育力量整合是一個系統而復雜的工程,它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相互配合,三者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一、班主任與學生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1.發揮學生個體的教育力量

班主任通過平時觀察以及與學生交流,全面地了解學生,關愛學生,因人施教,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在做好個別教育工作的基礎上,通過學生個體的力量和作用帶動和影響班級其他同學,從而形成教育合力。如用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幫助基礎差的學生,用品行優秀的學生幫助后進生等。班主任通過召開優秀學生學習方法介紹會的方式,用學生自己的語言和做法去感染和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班主任還可以通過座位的安排,將學習好的學生安排在教室的中間位置,發揮優秀學生的輻射作用。

2.發揮學生群體的合作教育力量

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要學會生存、學會學習,要學會合作、互助、寬容,感恩。學習小組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組內學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在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同時,也同時促進了班級整體的學風和班風,增加了學生的集體榮譽觀,使學生意識到了什么是責任和分擔,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和任務。讓學生動起來,給學生展示的機會,就會增加一份學生的自信。

3.處理好班主任與學生關系應遵循的原則

(1)服務原則。作為班主任,在服務的同時要講究方式方法,如知人善任、批評教育的藝術、關心愛護的藝術等。

(2)民主的原則。班主任要讓學生有一種主人翁的責任感,積極去參與班級的管理與建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他們一個舞臺,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3)公平原則。班主任要一視同仁的對待所有學生。要站在家長的角度來看,那么學生就是孩子。學生來自于不同的家庭和環境,他們的差異性早就存在。但是,班主任不能帶著有色眼鏡看學生,不能拿分數作為衡量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要看到學生的進步性,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和成長。

4.確定好班級和個人的奮斗目標

目標是動力,具有明確目標的人才會集中精力,奮勇前行,不會被身邊的小事所困擾。立大志,方能成大器。班主任根據本班的情況和學生的實際,制定符合實際的奮斗目標。

5.有計劃地開展各種活動

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去,通過活動讓學生充分交往、互相了解,從而奠定感情基礎,促進友誼的建立發展。同時發揮和展示學生的特長,建立自信和自我價值觀,幫助學生快樂成長。

6.培養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

只有在集體中形成了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才能使集體發揮強大的教育力量。所以班主任要經常組織學生學習道德規范,政治理論,提高他們的認識。

二、班主任與科任教師協作形成教育合力

1.班主任與科任老師協作形成共同的教育合力的方向

(1)統一思想認識,明確共同的教育目標;(2)協調各任課教師的教育行為,明確各自的職責范圍;(3)了解任課教師課堂管理情況,協調任課教師與學生間的關系;(4)積極爭取任課教師參加班級活動,促進師生交流。

2.班主任應幫助科任教師了解學生

班主任要及時地把學生的全面情況反饋給科任教師,讓他們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性格、家庭都掌握了一定的了解,能做到心中有數。班主任要邀請科任教師參加活動,增加和學生了解的機會和場合。

3.班主任應向科任老師傳達班級管理思路和發展方向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期特點,結合學校教學的實際,班主任讓科任教師知道本階段的教學和教育重點,使得所有任課教師的教育方式一致。

高中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可以組成學生高考輔導的團隊,他們的命運和學生的命運拴在了一起,他們既是同事,也是戰友。他們和諧交談往來,互相幫助,密切配合,共同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班主任與科任老師和諧相處,在學生當中起到模范的作用,無形中影響到學生處理自己與同學之間的關系,學生會向自己的老師學習,同學相互間和諧相處,學習上共同進步,生活上互相關愛、幫助,營造出和諧的班級氛圍,大家在愉悅的環境中學習成長。

三、班主任與學校各部門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1.與教學管理部合作開展教學活動。

例如,對于高三年級的學生,班主任積極配合學校邀請一些著名的高考輔導專家對學生的復習備考進行指導;當學生參加完高考離校后,學校教學管理部門組織班主任和有經驗的教師對學生進行高考的報考指導。

2.與教育管理部合作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例如,班主任積極配合教育管理部門進行高一新生的軍訓,培養學生的國防意識。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高三入學儀式”,向高考發起了最后的沖鋒。還可以開展以“感恩”為主題的教育活動,通過這一系列的“感恩”主題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營造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還可以開展步行遠足活動,以鍛煉學生的毅力和耐力,讓學生在放松心情的同時拉近相互之間的距離,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為學生的成長創造和諧的心理環境。還可以組織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切實體會和感受勞動的艱辛和收獲后的幸福,用社會生活的實踐教育學生,只有平時的努力和付出,才有最后的收獲和成功。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父母勞動的艱辛和農民的勞累……

3.開展讀書會活動

利用每年“4月23世界讀書日”開展讀書會活動,要求高一、高二學生積極參加,可以通過寫讀后感,舉辦演講比賽等方式督促學生好讀書、讀好書。通過開展讀書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提高學生的讀書能力;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會了解社會、關注社會、融入社會、服務社會;引導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優化校園文化環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營造和諧校園。

4.與校黨支部和團委合作開展愛國、安全、文明、法制教育

例如,可以利用“9·18”紀念日、“國慶日”“清明節”“文明禮貌月”等節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對學生良好品格的養成,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5.與心育管理部合作開展心理輔導、疏導、治療工作

心育管理部的建立和工作的開展,為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了積極的影響。心理咨詢室和心理咨詢師職能的拓寬和轉變給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氣象。班主任發現學生一些特殊的心理健康問題時,特別是和班主任有關的,要及時反饋給心育管理部門和專職心理輔導老師,協助這些有特殊心理輔導需要的學生接受專業的心理輔導。

四、班主任與學生家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學校教育是學生接受系統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渠道。但學校教育不可能代替其它形式的教育,它必須包括家庭教育在內的其它教育的配合與補充。通過建立家長學校,召開家長教育主題報告會,各班級定期召開形式多樣的家長會以及家訪工作,班主任和家長一道深入細致地做好學生思想工作,有效地整合家庭教育的力量,并在實踐中要不斷摸索新的工作方法。

參考文獻:

[1]林曉群,殷恒蟬,馬強.教師心理健康研究現狀綜述[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01).

[2]林崇德.積極而科學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3.

[3]張忠,陳家麟.論道德健康與心理健康——兼議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價值、目標的拓展.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

猜你喜歡
社會家庭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個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家庭“煮”夫
班主任
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問題研究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長
尋找最美家庭
尋找最美家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