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探析

2017-04-10 22:23黃俊青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6年6期
關鍵詞:人文性高中語文教學新課程

黃俊青

【摘要】語文作為基礎科學,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思想品質和綜合素質的重要工具,對學生高尚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它也是學生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近年來,語文教學在不斷的進行改革,教師也要與時俱進,使用新的教學方法來教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語文教學的理論知識與教材中的人文性進行結合,實現語文教學中科學和人文的統一。在新課程背景下,語文教學無論是在課程的性質、理念,還是其目標和課程的設置,都蘊含著豐富的人文關懷,需要教師去將其運用到課程教學中。但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這種人文關懷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教學中存在著應試教育的痕跡,甚至將語文當作文字工具,這就無法彰顯語文真正的內涵和魅力。

【關鍵詞】新課程; 高中語文教學; 人文性

中圖分類號:G633.3

前言:

多年以來,語文教學一直是教學的重點,從小學開始,直到高中結束,都是最主要的學科,甚至大學前期也是要學習語文的。由此可見,語文的功能不僅僅是讓學生認識文字、學會組詞、組句等,重要的是讓學生具備深厚的文化功底和較強的審美能力,感受到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新的課程改革之后,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性得到大力的提倡和推廣,成為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重視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性,比起傳統的將語文教學作為工具更能體現語文的內涵,并能突顯出對人們需求的尊重。人文性比起思想性也具有更豐富的內涵,它包含的內容更多,具有文化性、思想性以及人性等。因此,人文性的強調,對于語文教學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語文課程的人文性,是以人為本、以促進學生發展為本的新理念在語文課程中的體現,是依托“文”來體現人的人生觀、審美觀、價值觀的課程。新課程中工具性的含義,更多的是體現語言文字的工具性,體現的是和人文性結合的工具性。因此,語文教學過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統一的過程,是人實現自我成長的過程,是激發人的生命力、創造力的過程,是在特定的時空中教師與學生雙向生命運動的過程。那么,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運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將人文性融入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從而走出傳統的“應試,工具,機械,枯燥、 繁難、封閉”的狀況,進而有效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呢?這無疑成為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首要問題。筆者試從教師和學生雙向層面的互動角度提出如下思考: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雙方在語文教學中同樣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從教師層面來說

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興趣,鼓勵自己學習

近年來,在語文教學中的問題不減反增,很多學生對語文失去了學習的興趣,缺乏對語文學習的熱情。究其原因,主要是如今在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傳統,只顧一味的講解理論知識,并以自我為中心,把自己當作課堂的主人,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當學生在課堂上感受不到樂趣,只是聽老師的講解,就容易產生厭煩心理,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具體來說,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針對性的采取措施來幫助學生,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使其揚長補短,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語文的方式?;蚴亲寣W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愛的課外書籍,最好選擇經典名著和一些優秀的書籍來閱讀,以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教師要利用語文課堂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潛能,根據學生的需求和愛好等針對性的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營造輕松、良好的學習環境,并引導學生去學習對其有利的知識,使學生不會感到枯燥,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實現語文素養。

2、關注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養成

語文中的人文性,主要是來自于古代漢語中的文化思想,它是幾千年來中國文化所表現出的獨特的思想。因此,要使學生更好的學習我國的傳統文化,了解漢語中包含的民族思想和民族精神,感受從漢語中體現出來的作者的民族感情,必須要將人文性貫穿于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性教學,對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發展自身的個性、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以及培養健康的心理都有巨大的幫助,也就是要將學生當作一個真正有發展潛能、理智與情感并存的生命體。

語文教學不僅是要讓學生學習到文化知識,還要能夠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得到素質和生活習慣,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積極的面對生活中的困難。這就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要讓學生明白語文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去利用語文。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習與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認識到語文是促進人類發展的重要工具。當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愿意主動去了解語文知識,探索語文課程中的人文性,那么學生的語文素養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從學生層面來說

對于在課堂上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不僅是教師的責任,學生自己也應該有這方面的意識,并為此做出努力。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要表現出積極性,在學習上要有主動性,做到認真思考,尋找自身的不足,并積極的改正。學生變得主動,發現問題的能力就會變強,在發現問題的時候,要主動向教師提出自己的疑問,教師也會有所反思,教師反思之后,又會產生新的思想,并將這種思想傳遞給學生,以此循環,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會越來越強,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會有所提升。如今,研究性、探索性的學習都需要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并不是脫離教師的教導,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養成獨立學習的習慣,懂得自己去探索文中的內涵,根據所學文章去了解更多相關的知識等。此外,學生要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思維不能局限于語文教材中的知識,要積極的閱讀更多對自己有利的文章和書籍,擴展自己的視野。

強調文化與精神并重, 實際上是指在課程實施中正確把握新課標中所指出的語文課程的性質—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我們固然反對語文課程為傳統工具性所主宰, 為升學考試所左右, 但也不能不要知識、技能, 將傳統完全拋棄, 一味地講人文性。 要在對工具性合理繼承的基礎上講人文性,“實現科學與人文彼此關照, 相互包容, 最終達到二者協調統一?!?/p>

三、結束語

對于學生而言,高中階段是他們思想、人格、情感養成最為關鍵的時間,高中階段的培養對學生身心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高中階段對學生的培養重點應該放在其身心的發展和思想人格的養成上,不能一味的強調學生的考試成績。實行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也是在于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就需要將人文性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中,使語文教學體現出人文精神,從而突顯語文教學的意義和價值。

【參考文獻】

[1]趙娜.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31):11-12.

[2]黃磊.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探析[J].新校園(上旬刊),2010,(10):94,97.

[3]張文進.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的幾點反思[J].中學語文:下旬,2011,(8):46-47.

[4]劉海平.新課程背景下中職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探析[J].教育界,2011,(18):105.

[5]王瑞鳳.新課程背景下激發學生語文學習動機,提高課堂效率的思考與實踐[D].西北師范大學,2007.

[6]姚新全.試論新課程背景下語文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D].揚州大學,2009.

猜你喜歡
人文性高中語文教學新課程
淺議高中化學新課程必修模塊的主要教學策略
2019年全國高考新課程Ⅰ卷生物試題分析與啟示
第二屆“我即語文”教學獎頒獎典禮暨新課程研討會在福州一中舉行
關于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解析與研究
工具性與人文性結合的俄語專業實踐教學
由《星際穿越》看科幻電影的人文性
淺析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文言文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譯林版英語教材的人文特點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